基于专业需求的统计学教学探究

2017-03-12 01:58李英
职业时空 2017年5期

李英

摘要:作为方法论科学,统计学早已应用于各行各业,但传统统计教学过程过于强调专业的适用性而忽视了专业的针对性,导致学生缺乏从统计的角度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统计脱离了服务专业的属性。根据专业需求更新教学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以统计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真正实现统计为专业服务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 专业需求; 专业针对性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但长期以来,统计教学在各专业的教学中没有表现出独特性和差异化。专业基础课教师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里耕耘,不了解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清楚各专业的必备职业能力,不关心开设的哪些专业课与统计学有关,因此,导致统计教学没有考虑与专业的融合,学生在后续的专业课中碰到的统计知识也都被误认为是数学知识,统计课没有发挥出专业基础课的作用。所以统计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强化服务专业的属性。教师不仅要注重统计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学在其专业领域中的应用,绝不能孤立地去制定教学目标。

一、统计学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立足于满足专业的现实需要

教师首先应明确专业课程的开设与统计学的关系,思考各专业开设统计学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数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既然是为专业学习提供方法,那么脱离专业讲授统计方法,学生便不会从专业的视角理解统计,也缺乏从统计的角度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这就违背了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所以教师应研读所教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了解该专业学生的必备职业能力及所对应的课程,找出与统计学相关的专业课程,通过与相关专业任课教师的深入沟通交流,来确定满足专业学习需要的教学目标。例如市場营销专业学生的必备职业能力之一是市场调研能力,包括市场需求、消费者心理、价格、分销渠道、促销效果调查等;会计专业学生的必备职业能力之一是财务分析和管理能力,能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行计算分析评价,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投资理财专业必备职业能力之一是投资分析能力。物流专业必备职业能力之一是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等。很明显统计的资料搜集、整理、分析能力是各专业都需要的通用能力,但是在侧重点上还是有差异的,市场营销侧重调查能力,会计专业侧重计算分析能力,那么教学目标就应该体现出这种差异。

二、教学内容安排应该侧重于为专业服务

目前的统计学教程大多是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的陈述,主要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内容上更多体现的是通用性,缺少相对于某个专业的针对性。由于教材没有考虑到专业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授课时的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缺乏紧密结合,例题的选择上也没有体现各专业的业务差别。事实上,作为财经类专业的统计教材既要体现统计的共性,又要体现统计在财经类专业中应用的特殊性[1]。以我院开设的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投资理财专业为例。会计专业对统计的要求是:第一,会计工作本身就是信息搜集过程,因而不需要额外地进行资料的搜集,或者说对资料的搜集要求不高,反而对统计计算分析的要求更高。比如通过量化分析提供精确的财务比率与衡量指标,从而能深入了解本企业资金运行情况和规律,同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做出评价分析;通过时间序列预测对未来的资金使用量进行总体把握;通过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以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对预算进行控制。第二,要了解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之间的关系。俗话说“会统不分家”,这两种核算有着共同的基础,核算中要互通有无,彼此提供数据支持,但两者的核算方法和角度不同。投资理财专业绕不开的话题永远是收益和风险,这是投资理财领域相生相伴的永恒话题。如何确定投资组合以达到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要求学生能运用证券价格走势预测、方差、移动平均值、上市公司财物报表统计分析、概率统计等对投资组合做出抉择。而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顾客满意度、市场细分、定价策略,广告促销效果、营销渠道选择等无不渗透着统计学的知识,科学的市场调研是掌握市场动态,保障市场信息有效传达的关键,因而市场营销专业对搜集、处理信息的要求较高。

通过对以上三个专业的分析,我们认识到行业不同,工作需要不同,决定了对不同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内容也不尽同。以往统计学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教学内容的高度一致,偏重于对统计数据的粗加工,忽视了挖掘数据中蕴含的规律性,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现实需要,导致了统计方法的应用领域受限,同时由于统计学教师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匮乏以及其他学科授课教师对统计分析技术不过硬等都造成了统计学难以在其他专业中的深入渗透。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授课教师研读所教专业的人培方案,对该专业学生的必备职业能力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找出该专业学生与统计相关的职业能力是什么,据此安排教学内容和难点重点;统计教学团队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来搜集编写相关的例题、案例,这样就有了不同专业的统计资源,整合到一起,各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所教专业各取所需,共享课程资源,这样就解决了通用教材的专业适用性问题。对于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应用统计思维解决专业问题打开了一扇窗。

总之,统计学教学内容应根据各专业需求进行取舍,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通过引入相关专业的例题与案例,使得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得益彰,让学生清楚统计理论和方法是如何在专业领域发挥作用的。这样既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也让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了不同角度的解读。

三、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以真实情景为载体,由教师按照教学目的要求提出问题,鼓励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运用各种方法掌握相关知识的一种方法。这与传统课堂上教师结合例题讲理论,课后学生按照理论做习题完全不同,而且传统课堂缺乏与专业的联系,其内容在实践中的实用性并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现实探索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学生是问题的解决者,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实践者。教师不再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提问、听取学生的意见、给学生以启发。学生不再等待教师的解答,而是主动研究案例、搜集相关的知识、缜密思考、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在分析过程中积极和教师进行沟通,获取教师的指导建议。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交流互动,是教学目的顺利达成的重要保障[2]。

这种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将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通过互相讨论与分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案例教学时,案例的选择应遵循从专业中来,到专业中去的原则。教师应选取一些紧密结合专业,生动有趣且有一定代表性的实际案例进行剖析,说明统计方法运用的条件、背景及其分析研究过程,通过各类专业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还能加深学生对统计理论和专业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便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对于投资理财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计算投资平均收益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对于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选择产品质量控制、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商品价格策略、销售渠道选择等方面的案例;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可选择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通过深入浅出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软件进行分析。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找到与专业应用的结合点,运用信息技术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

四、深化实践教学

传统教学中注重方法讲解,忽略技能培育,实践性教学内容少。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学习的内容与专业实践结合,学生对所学内容缺少感性认识,不能深刻体会所学方法的实质,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目前由于统计学课程没有安排专门的实践教学时间,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创造条件,加强统计实践教学。比如每年学校图书馆、招生就业处、后勤部门甚至是搞科研的老师都会做一些问卷调查,学生可以利用这一机会,申请辅助做一些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工作。这样可以把统计课堂教学和课后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者教师可以穿插理论和教学,即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分阶段安排实践教学,比如在讲完统计调查内容后,让学生从资料的搜集开始,确定适合本专业的课题,然后由学生设计调查方案组织实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分组协助课后进行的方式,结合其专业开展一定的调查分析研究。设计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仅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指导,让他们对统计工作亲身体验,最后可邀请各专业老师对各组调查报告进行点评考核,以便于引导学生从统计的角度解决专业问题。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顾客满意度调查,会计专业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调查分析,投资理财专业的百姓理财方式调查等。通过实践,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统计资料的搜集技巧,还储备了后阶段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实践的基础资料,通过一个项目的系列实训,不仅掌握了统计研究分析的方法步骤,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增强了专业学习的兴趣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统计教学尤其要注意统计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实际统计资料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学生理解、应用统计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统计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此外,统计教学一定要采用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教学手段,统计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可以将繁杂的统计整理、计算交给计算机软件处理,减少手工计算和整理的时间,有利于将重点放在对计算整理结果的分析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的效率,而且还可以加强对统计分析这一薄弱环节的训练。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统计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对自身的专业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统计学在本专业学习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五、进一步提高教师素养

信息化社会的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统计学教育提出了更实际的要求,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让人才的培养与时俱进并符合当下企业的需求。如果老师的综合素养不够,在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学等领域的认知较少,势必会造成知识探究和观察的视觉短浅,解决现实問题的能力不足[4]。不能将展现统计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替换传统的以阐述统计原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统计方法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就无法实现。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应鼓励教师加强与企业界的沟通与联系,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和经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创造平台和条件,让教师有时间能够“走出去”,帮助教师在相关单位取得挂职锻炼的机会,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企业顶岗[5] 。总之,教学改革是教师从改变自己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表现就是一面镜子,教师要时时通过照镜子来反观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6]。

六、结语

各行各业的运行数量和运行规律都离不开统计知识,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统计只有与各学科相结合,其强大的数量分析价值才能得以显示,其独有的特色才能发挥。要改变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思路,根据市场需要和专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一定统计素质,能以统计思维去分析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人才,真正实现统计为专业服务的目标。这是实现统计学向其他学科嫁接,发挥统计效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汪博兴.高职财经类专业统计教材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7):97-99.

[2] 王艳.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统计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2,(12):105-106.

[3] 冯蕊,王国辉.高职财经类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J]. 科技和产业,2010,(6):102-103

[4] 范燕.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的挑战[J].商,2015,(9):214.

[5] 马涛,李玉明,郭瑾.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时空,2015,(9):57-59 .

[6] 黄彬红.基于职业行动能力提升的统计课堂情景教学改革[J].职业时空,2015,(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