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探究

2017-03-12 10:31杨峰峰周华龙张巨峰
山西煤炭 2017年6期
关键词:矿山压力模块化应用型

郑 超,杨峰峰,周华龙,余 岚,张巨峰

(陇东学院 能源工程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随着国家《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市场痛点”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成为高校“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用型大学的转变就是为了缓解人才培养的“同质化”,调整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目前以“煤炭”为典型代表的能源行业正处于结构调整期。未来传统的培养方式很难满足采矿工程人才的应用型要求,因此在应用型大学的转变的环境下研究采矿工程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显得意义重大。

1 应用型人才改革的内涵

当前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最紧缺的是“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围绕人才需求创新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必经之路,但是推动高校转型也需要结合具体产业需求,特别是要立足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各个层次的需要进行,不能一味盲目,否则矫枉过正必然又带来诸如学术型人才紧缺等新问题。因此坚实适度的理论基础、高效的实践教学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一定要遵循:坚持开放是前提;科学定位是关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抓手;课程和实践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改革难点是教师;项目推动是方法。认真研究教学规律和课程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模式,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及评价机制[1]。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大学的转型,除了要打破思想上的桎梏,还要付诸于具体做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是关键性的第一步。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是普通本科院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传统课程体系存在内容、方法、师资、评价实践性导向不足等问题,必须加强应用性课程的改造,专业课程内容凸显“理论——应用”的设计思路,最终以“应用”为落脚点。

1)面向市场需求。课程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在对相关重点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前提下,分析职业能力需求,提炼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岗位群和行业需要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从地方企业的特点出发、实现课程的“特色化、差异化”,界定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在众长中有亮点,提高核心竞争力。

2)优化专业课程结构。理清课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和衔接关系,引入“模块化”课程,形成主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模块或课程群,课程之间联系紧密,使其衔接合理。在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技能知识模块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按照岗位和专业的特点,重新分析归属专业技能知识模块,突出关键技能的“模块化”培养。

3)增加综合性课程比例。整合理论与实践,设置学术和岗位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特别是课程中的项目多为企业生产中的实际工程问题,要求综合性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开放、灵活,教学的开展以项目小组代替以班级为单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出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

4)强化知识能力落地。采矿工程应用型人才在知识层面强调获得充分、足够的基础知识;技术层面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强调采矿工程专业领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态度层面重视社交和团队合作,重视信息处理能力,即面对煤矿现场复杂的信息做出合理的选择,重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3 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课堂和实践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以《矿山压力监测与预报》为切入点,将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从《矿山压力监测与预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考核方式这四个要素出发,综合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总结其特色及经验,根据不同模块的内涵和要求,创新教学模式、转变考核方式,实现应用型人才适度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实践能力培养。

3.1 课程目标

《矿山压力监测与预报》课程主要包含矿山压力的基本理论、观测技术、控制方法等内容,是采矿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矿山压力监测与预报是实现矿山生产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是正确进行采矿设计、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及支架类型、加强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能力。

3.2 课程内容

根据《矿山压力监测与预报》课程选用的教材,按照章节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进行“模块化”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矿山压力监测与预报》“模块化”设计Table 1 Modular design of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of Mine Pressure

3.3 模块化课程改革

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和落实,其关键点是教学方式的改革,课堂教学应向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多元教学方法转变。根据模块能力培养的要求、模块内容的重、难点及学生所学课程,实现从传统单一的“讲授式”向“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答辩式教学”转变[3]。通过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中的一些困难,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组作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表2 《矿山压力监测与预报》“模块化”教学方法Table 2 Modular teaching of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of Mine Pressure

由表2可知,模块一和模块二的内容在《岩石力学》和《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中都进行深入的学习,因此在《矿山压力监测与预报》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式学习,教师基于某一个知识点提出问题,大家进行分组讨论,对于其中的核心关键问题教师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将知识形成系统性。

模块三和模块四属于本课程的核心知识,矿山压力的监测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障,煤矿生产首采面必须进行矿山压力监测和预报。因此课堂教学首先是让学生掌握矿压监测仪器的构成、用途和工作原理,仪器在工作面和巷道中安设的位置,实时数据的记录和传输等;其次给定具体的案例,分析数据和现象之间的规律,让学生掌握分析监测数据的能力,独立分析完成监测报告,实现矿压的监测与预报。

模块五内容是专题拓展,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知识的关联性和系统性,此部分内容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自主学习。

4 应用型人才的考核方式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是高等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考试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两方面。以“开闭卷考试”为主的课程考试,对于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的检测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其本质上都是终结性评价[4]。

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考核理念和方法上应该进行创新。一是课程考试应向实战化评价方向发展,将专业课程放在实际应用的大环境下,考核实际工作真实的问题,即“真题真做”。二是课程考试应向动态化评价的方向发展。动态化评价更注重学生学习成长过程,而并不仅仅是期末考试的成绩。教学成长记录带、课堂评价都是有效的动态评价方式,实现“源头—过程—结果”全程监测,全方位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三是课程考试应向素质化评价的方向发展,煤炭企业不仅需要专业能力强的人才,而且需要较高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表达、沟通和过硬的心里素质[5]。比如采矿的从业人员在遇到矿井灾难时不仅要有合理的处置措施,同时具备强大的心里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针对《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尝试“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过程性评价来源于课堂中学生的分组讨论、答辩等环节、结果性评价主要依据期中、期末考试,具体考核方式如表3所示。

表3 《矿山压力监测与预报》“模块化”考核方式Table 3 Modular assessment of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of Mine Pressure

5 结束语

根据煤炭行业特点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对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矿山压力监测与预报》课程改革,研究发现采矿工程应用人才培养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模块化+开放式”教学,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转变教学考核方式,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统一。

[1] 党传升,徐双荣.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8-40.

[2] 陈新民,金劲彪,周朝成,等.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2(10):42-45.

[3] 杨兴坤.新知识观视域下的应用型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35):163-164.

[4] 汪艳丽.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20):20-22.

[5] 杨春雨,魏白光.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10):72-73.

猜你喜欢
矿山压力模块化应用型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模块化住宅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浅议矿山压力对采矿及顶板控制的影响分析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