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分析
周萍
(黑龙江省绥阳林业局第一中学,黑龙江东宁157212)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应深刻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策略,在教学中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既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数学;教学过程;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一般认为,批判性思维属于思维技能的一种高级形式,居于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位置。批判性思维是个体利用对话与反思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其自身应该相信什么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个体创造性的见解、批判性地进行思考以及解决问题。因此,可以说批判性思维属于创新思维,而且是建立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但要注意其与智力、信息和逻辑思维之间的区别。第一,批判性思维与智力属于不同的概念,智力虽然是批判性思维的前提,但不能与智力相等同。展开来说,一个有着智力障碍的人不可能存在批判性思维,但同时高智力的人也可能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第二,思维不能利用信息来代替,反之亦然。信息只能作为思维的材料,而人进行思维是为了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所以,一个学生即使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也不能说他就有很好的批判性思维。第三,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思维也不能等同起来。虽然批判性思维也属于逻辑思维的一种,同样需要进行归纳与演绎推理,但批判性思维要比逻辑思维高出一个层次,批判性思维更加注重所得信息的价值与意义,更注重思维的精确性和真实性。通过逻辑思维所得到的结果可能符合逻辑,但不一定具有一定的意义。就数学教学而言,常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讲解相关理论和证明过程,而且进行了周密的概念解析、严密的证明推理,但学生却不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认为教师所讲的理论和推演过程不具有新意,也就提不起兴趣,无法引发他们进行批判性思维。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和锻炼一般性思维,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特别注重传授相关的数学原理和数学概念,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却很少引导学生去研究和思考是如何推导得来的,长此以往,导致学生怀疑和反思意识与能力的丧失;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解题过程,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相关思路,而且教师的讲解逻辑性较强,往往进行严密的步骤推导,以此引导、牵引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走,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教师的思路和逻辑,认同教师的讲解,弄懂教师讲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和教师的思维就自然地形成了共振,就会逐渐丧失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削弱,导致学生完全依赖教师。鉴于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营造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堂氛围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要积极参与,通过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互动交往,实现共同发展。因此,营造和谐与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营造上述要求的课堂氛围,教师首先要弄清楚以下几个理念:一是不要怕发现错误,因为错误被发现并加以解决,有利于促进学习;二是不要急于求成,一上来就要求学生什么都会、什么都理解,要注意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循序渐进;三是无论成绩高或低的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并从教师那里得到反馈。教师在明确了这些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够自觉地进行角色转变,不做知识灌输的权威,而要做学生的朋友、示范者和指导者,真正地融入学生的学习中,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用赞赏、鼓励的态度面对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探讨交流数学问题,从而营造出学生敢于表达个人见解、勇于质疑和反思的课堂教学氛围。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认为,当人处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往往具有更加敏捷的思维,反之如果受到压制或者处在紧张状态下,其思维就不活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进行学习和思考,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求知与质疑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尊重热爱每一名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课程、开展课堂教学,在对全体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考评标准,使每名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质疑的信心和勇于提出问题的意识,充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创建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机会与空间
人的思维能够由浅入深,往往都是从质疑开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般都遵循这样的思维规律:领会数学知识—理解知识实质—质疑发现新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建思维空间,积极鼓励并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而学生通过质疑、释疑能够有效培养批判性思维。在课堂上学生针对数学问题大胆进行质疑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数学的规律,积极创设学生质疑的条件和机会,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同时,切实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绝对不能因为思维或质疑的错误而讽刺和批评学生。如在教学“角的认识”内容时,教师出示较大的直角三角板,明确该三角板三个角分别为30、60和90,这时有的学生却质疑自己的三角板很小,应该比教师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小。学生的这一质疑虽然是错误的,但却是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此时教师应对其予以表扬和肯定,并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的大小概念,也避免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出现相似错误。
(三)创造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主动学习环境
(1)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和批判心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数学问题,教师要求学生不但能够解出来,而且还应该给出合理的解释,更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解法,并积极比较不同解法的优缺点,深度思考解题条件与所得结论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深度反思总结意识和习惯。同时,在教授新知识点之前,教师可通过趣味性、启发性提问,使学生暴露出自己的思维缺陷,继而通过合作探究讨论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进一步的分析推理,使其逐步形成批判性思维。
(2)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探究性,或者故意设计一些错题和条件不充分的题,借此培养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设计的数学问题要保证既贴近现实又使学生没有办法马上解出来,这就可以激发他们积极探究的热情,从而更有效地训练他们归纳、演绎、逻辑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暴露一些错误或漏洞,留给学生去发现和纠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课上保持警觉,有意识地去留意教师是否存在错误,最终达到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1]钱海锋,王伟群.论批判性思维内涵及其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07,(1).
[2]张信荣.加强学生思维批判性品质的培养[J].上海中学数学,2005,(4).
[3]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
Strategy Analysis of Developing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in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ZHOU Ping
(No.1 Middle School in Forestry Bureau of Suiyang,Dongning 157212,China)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middle school,the process of solving problems is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Therefore,teachers sh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and on this basis,take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all-round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teaching,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and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teaching process;critical thinking;training strategy
G633.6
A
1008-6714(2017)08-0078-02
〔责任编辑:李海波〕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8.036
2017-05-13
周萍(1983—),女,黑龙江宾县人,中学二级,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