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陈国安
(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近30年苏轼题画诗研究综述
李向阳,陈国安
(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近30年来,苏轼的157首题画诗逐渐走进学者们关注的视野。从总体上论述、从文化、美学、意蕴层面解读、从苏轼在题画诗中阐发的画论及所引发的深远影响着眼和从其他角度切入是分析苏轼题画诗的四个大方面。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向内转”与“向外扩”不失为两种解决的途径。
苏轼;题画诗;研究综述
诗,书,画,印,本皆相通。考之时代,若以前三项推之有宋,苏轼可谓全才。清人方薰《山静居画论》云:“款题图画,始自苏米。”[1]457苏乃东坡,米则元章。《式古堂画考》认为,直接题写画面之诗,始自苏轼题文同《竹枝图》。诗传画外意,加之书法,相得益彰,可称一艺术创举。苏轼本人传世画作若所谓《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偃松图卷》等,屈指可数,除却后人题跋诗作,其上并无苏轼题诗。他流传至今的题画诗均为题写他人画作之篇,或径写画面留白处,或虽题写画面内容而书于画面之外如墙壁上,不一而足。
盖为着眼点或标准不同,苏轼题画诗的数量统计也多有出入,近30年亦有学者对这一问题着力研究。陈才智《苏轼题画诗述论》[2]即是一例。这篇文章内容翔实丰赡,概括准确独到,不仅对苏轼题画诗在数量上做了统计,更分门别类,一一列举。文章广征博引,语言运用充实节制,颇具学术性与权威性。陈的总结与观点,如:认为苏轼的题画诗“不仅表达出众多绘画理论上的高超见解,显示出灵活自如地驾驭诗画艺术规律的高超才能,展现出诗人各种各样丰富真挚的思想感情,而且全面地发掘了题画诗的功能,把题画诗真正提高到‘以诗赏画,以诗阐画,以诗补画,以诗导画’的位置上”[2]6,多为后来者所引用或因之而受启发,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四部丛刊》本辑录苏轼书画诗中“画类”63题104首;南宋孙绍远编选《声画集》收录苏轼咏画之作146首,居唐宋之冠[3]365;清陈邦彦等选编《历代题画诗》收录苏轼题画诗78题105首,为两宋之首[4]①;台湾学者黄彩勤据李栖《两宋题画诗论》的统计,结合多种题画诗集,得苏轼题画诗有96题147首[5]58;根据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所录苏诗,并参考以上文献资料,苏轼咏画题画论画诗共计102题157首[6]。这是一个较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数字。由此看来,学界对于苏轼集子中的题画诗所持的限度是略为宽容的,并不仅仅限制在题画上,亦有前面提到的咏画论画而并不一定题写在画面上的一类——这也体现在学者们研究文章的题目上。
从不同的角度着眼来分析近30年苏轼题画诗研究的状况,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划分结果。比如,可以从从总体上分析苏轼题画诗和以某一两篇为赏析对象研究苏轼题画诗的角度,将研究现状分为两大部分;也可以某篇有代表性的论文的发表为界将分析划为另两个部分,这些可能都是存在的。综观学者们研究苏轼题画诗切入的视角,我们亦可以从四个大的方面予以总结。
(一)从总体上论述
这一部分,除了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外,有几篇硕士论文也是不得不提的。最近的研究成果如康立里于2015年2月份发表于《芒种》第3期的《苏轼题画诗探析》一文。这篇文章主要从写意性和审美超越两方面对苏轼题画诗进行解读,实际上并未跳出30年来研究苏轼题画诗的大框架。作者的观点“(苏轼)为宋代题画诗发展乃至后代题画诗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7]147以及对苏轼淡泊内心的表露都只是停留在了“述”的层面,稍稍欠缺深入的探讨和创新性。不得不说,这也是研究苏轼题画诗多年来陈陈相因的弊端。实际上,早在1984年,张忠全就写过一篇名为《苏轼的题画诗》[8]的全面论述苏轼题画诗的文章。这篇文章不仅概括了苏轼题画诗的特点:忠实于原画,写出了原画表达的主题,给人以真实感;写出了画面的动态;抒写了画家和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等,而且分析了苏轼表现在题画诗中圆熟的艺术表现技巧:构思奇巧,变化莫测;放纵透辟,挥洒自如;充满浪漫主义的浮想和奇趣。更重要的是,作者着力分析了苏轼题画诗所反映的苏轼一生中各个时期的思想状况,做到了“知人论世”。苏轼在政治上屡遭打击的苦闷心情,对当权者的不满,对自己命运的抗争,都在此文中得到了具体深入的阐释。这是一篇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文章。此外,梁大和《苏轼题画诗初探》[9]和张宝石《论苏轼的题画诗》[10]也各有其独到之处。梁文指出了苏轼题画诗在唐宋题画诗中的地位:宋代题画诗“最杰出的代表”“又多又好”;阐明了它的分期:(一)仁宗、英宗时期;(二)神宗前期;(三)神宗后期;(四)哲宗前期;(五)哲宗后期。分别为打基础的时期、走向成熟的时期、第一次歉收时期、成熟和丰收期、又一次歉收时期等五个时期;论证了它的艺术特色、思想内容和在绘画方面的卓越见解:苏轼的题画诗,内容丰富,艺术性高,是苏诗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或驰骋想象,再造诗境。或借题发挥,反映现实。或在艺术创作方面提出宝贵意见;揭示了它在艺术表现上的三种形式:第一种,重视细致逼真,再现画面形象。第二种,借画发挥,在再现画面形象的基础上有所创造。第三种,借题画引发开去,以阐述艺术见解为主的,可说是论画诗。为后人研究苏轼题画诗打开了门径。张文认为,苏轼的题画诗无异于“记述、宣讲艺术见解和创作心得的园地”,就如同一篇篇形象化的诗论、画论、美学理论,并分五条详细论述,如所谓形似神似、自然天成、画中有诗、物我两忘、流派并存等。至于谈到苏轼题画诗鲜明的艺术个性、画境转化为诗境、直抒胸臆、画境真境结合等可供我们欣赏和借鉴的艺术表现,张文尤为清晰透辟。其他如项郁才《论苏轼咏画诗》[11],在探讨苏轼咏画诗的创作特色,分析其创作精神的同时,结合东坡一生跌宕起伏的遭际对《韩干马十四匹》《惠崇春江晓景》(其一)《书李世南所画秋景》(其一)《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五首诗进行详细剖析,细致具体地论证了苏轼题画诗的特色优长,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至于黄海《人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苏轼题画诗解读》[12]透过苏轼的题画诗探视东坡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方蔚《浅谈苏轼的题画诗》[13]更进一步地论及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人生、进取精神和审美风貌等,都为我们了解苏轼的题画诗提供了更深广的背景和更丰富的思路与材料。
即使是在有关苏轼题画诗的硕博论文选题中,大半的研究生会更倾向于选择这样的题目:《北宋文化关照下的苏黄题画诗研究》[14]、《宋代题山水画诗研究》[15]、《苏轼文人画意境论》[16]、《论苏轼的诗画艺术》[17]等,点面结合,纵横交错,能更加集中笔墨而易出精彩的论述。不过,将苏轼全部157首题画诗作为一整体综合关照,却因其最全面而系统,还是迫使我觉得这是研究苏轼题画诗首先应该留意的。廖伟《苏轼题画诗考论》[18]和刘小宁《苏轼题画诗研究》[19]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两篇。
《苏轼题画诗考论》在行文中,将苏轼题画诗作为整个宋代题画诗作的“顶峰”,对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文献梳理工作。文章重视对诗歌文本的阅读和分析,采用了将文学、哲学和具体史实相结合的分析方式。为了使论述更丰富全面,作者还在文章的最后一章分析了苏门文人尤其是黄庭坚与苏轼题画诗唱和的情况并作一比较。第三章《苏轼对题画诗艺术功能的开拓》实为全文最突出的精彩之处,“题画诗议论化功能的展开”和“提升题画诗的理论品格”的总结,有继承亦有创新,颇具启发意义。这篇文章进一步明确了苏轼的题画诗对以杜甫为代表的唐代题画诗的继承和开拓,肯定了苏轼山水题画在北宋山水画历史变革中的作用。
《苏轼题画诗研究》一文则更加细致。这篇文章一是从回顾题画诗的演进过程和探讨北宋题画诗兴盛的因素里,分析苏轼创作题画诗所处的文化大背景。二是苏轼的生平、交游与题画诗创作总体的情况。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文章在第二章第二节对苏轼题画诗做了系年,其难度可想而知,精神也难能可贵。三是论述了苏轼题画诗中的文艺理论、以及苏轼题画诗中所体现出的关于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苏轼题画诗研究》是近30年来从整体上研究苏轼题画诗为数不多的优秀成果,其可资借鉴之处实不在少数。
(二)从文化、美学、意蕴层面解读
较有看法的文章如:翁旨远,王昌景《从苏轼题画诗看文人画的文化根源》[20];张宝石《东坡题画诗的文化解读》[21];彭敏《论苏轼题画诗的寓意》[22];陈春艳《试论苏轼题画诗的写意性》[23];王玉梅《得意忘象形神兼备——浅谈苏轼题画诗的审美超越》[24]等。
文化的定义从来多之又多,莫衷一是,仔细考量后,其实很难有一个集中的笔墨。翁、王二人的论文从叙述性、抒情性、议论性三个角度分析苏轼题画诗的特点,研究题画诗和文人画所独具的特殊属性。最后落脚在“从文学的视野来探究文人画文化根源问题”。这已不是同一个概念。毋庸赘述。张文将文化解读切分为三个小部分:地位,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分条论述。文章的大部分内容我们已经在他的另一篇文章《论苏轼的题画诗》[10]中读到,前文也有介绍。这里无非是换了一个题目。彭文所说的“寓意”实由有关苏轼的那句“一肚皮不合时宜”敷衍开来,重点摘出了“批判现实”“反对外强中干的小人”“怀才不遇、落拓不羁的愤慨”“早归田里”等方面逐一讲解。文章说“画面作为题咏的对象,只是诗人触发诗思的一个媒介,其表达的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直而不随、追求恬淡适意生活的感情才是诗歌的主要用意”[22]20,确实也是有得之语。陈文在关注点上抓住了有宋一代文化的最大特点:写意。文章认为:多年来人们始终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苏诗苏词的豪迈奔放、坦率开朗的浪漫主义基调上,却忽视了他透过丹青缣素所体现出来的写意风格。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思想和老庄思想在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受儒家思想影响,他强调文艺的社会教育作用,表现在题画诗上,便是“意从肺腑出”,有感而发;受老庄思想影响,苏轼把淡泊精神转化、寄寓于空清含蓄的水墨之中,抒发诗人的“淡泊情怀”,从而产生诗境的“淡泊之美”。《试论苏轼题画诗的写意性》一文不仅论述用心,而且文采独具,可堪细读。王文在题目上就突出了论点,所谓苏轼题画诗的审美超越就是:得意忘象、形神兼备。此文具有相当的深度,边论述边举例分析,很有说服力。对于提出的“得意忘象、形神兼备、虚实相生”等传统诗论文论的观点解读往往使人信服。
此外,台湾学者黄彩勤于2010年7月在《远东通识学报》第四卷第二期发表了《苏轼题山水画诗的题詠内涵与人生观照》[5]。作者在全面审查苏轼的题画诗后,发现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一个能诗善画的大家,在赏画题画时通常会对画的内容进行美的阐释,或者提出对绘画的评论与见解”,不过这些见解很少出现在题咏山水画科的作品中,在题咏山水画科的一类作品里,苏轼多是“抒情写怀”。文章中作者通过“综合整理的方式”,归纳出苏轼题山水画诗的题咏内涵,并透过感时伤怀、求田归隐的题咏内涵,呈现苏轼在题山水画诗中对人生进行的反思与观照。
(三)从苏轼在题画诗中阐发的画论及所引发的深远影响着眼
有四首题画诗我们必须格外留意。(1)《王维吴道子画》[6]108。在这首诗中,苏轼认为画工妙绝固然可“尊”,然而“得之于象外”,即“神似”,更符合画的精神。因此,他更推重王维,认为王维的画有脱离樊笼的仙姿神态;(2)《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6]1522。其中渗透并阐释了师承文同的“成竹于胸”的绘画观念,其影响几遍及后世各个文艺领域;(3)《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6]1525。在诗中,他说,以“形似”论诗和以为写诗只有写得形似才算好诗的观点,都是不对的,即应注重“意似”(米芾语)。同时提出了“诗画一律”的看法;(4)《次韵吴传正枯木歌》[6]1961。这首诗除了提出“诗画同出”的见解外,更重要的是阐明了“画骨”论。这些美学思想与艺术见解,使他与文同共同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文人画’勃兴与成长这一重大历史行动的最早奠基者”[25]140,也是近30年来研究者沿着他的思路深入思考的艺术渊薮。
胡立新的《形似神似诗意——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精义解析》[26]这篇文章就着力在阐释苏轼题画诗中的绘画审美立场。作者说,虽然苏轼批评院体工匠画的“形似”标准,但“神似”与“传神”却并不是苏轼眼中的最高审美目标,而“蕴涵诗意”才是士人画的终极审美目标。可以标示为形似—神似—诗意。几乎与此文同时,杜龚也发表了一篇文章《为苏轼题画诗误读辨——以〈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为例》[27]。此文认为,从来人们所探讨的苏轼“不求形似”或“轻形重神”都是不正确的。苏轼在那两首诗里中心的、正确的观点应该是“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明白讲就是“形神兼备”。这一标准也是苏轼画论的灵魂与表征。最后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文化背景下的权衡结果。实际上,关于苏轼这两首诗所引发的争论并不是从近30年才开始的,而是从其门人晁补之那就已经在观点上有分歧了。关于这一情况的梳理,程自信《由苏轼“论画”诗引起的论争》[28]一文论之甚详,可资借鉴参考。尤可注意的是,程文说在经历了漫长的文艺实践和理论探索后,我们已经摸索出了正确对待形神关系的策略——形神兼备、重在传神。苏轼之所论,实在正是此意。
刘全志《用诗意来“拯救”画的困境——论苏轼题画诗中诗画相通理论的本质意义》[29]把苏轼题画诗分为从实境到画境、从画境到实境、实境与画境交融三种类型,归纳出其诗画相通理论三方面的内容,即描摹物象相通、风格相通、构思相通,最后得出苏轼题画诗诗画相通理论的本质意义在于用诗的意蕴来“拯救”画的困境。角度十分新颖,论证很有说服力,值得借鉴参考。浙江大学汉语言研究所的潘军在《苏轼题画诗中的“文人画”思潮》[30]中通过鉴赏苏轼的题画诗,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考察了始于宋代的“文人画”思潮。充分肯定了苏轼题画诗“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堪称中国题画诗史上的高峰”这一说法。对于我们了解宋代“文人画”思潮有很大的帮助。台湾学者张高评《苏轼黄庭坚题画诗与诗中有画-以题韩干、李公麟画马诗为例》[31]一文,从苏轼、黄庭坚题咏马画26首中选择20首,以题韩干、李公麟画马诗为例,论述题画诗之传承与开拓,两相比较,同异自出。文章充分认识到了题画诗在美术史、美学史中的参考价值。
(四)从其他角度切入
赏析的角度。彭万隆《写貌、传神与再创造——苏轼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之一赏析》[32]即是。彭文赏析的梯次有三:写貌、传神、再创造。将短短一首小诗分析得灵动活泼,理辞兼具。这篇文章使作者的结论水到渠成:原画未必有多高的艺术水平,题画的诗却写得特别精彩。因而诗作千古流传,直至于今,具有了独立的艺术生命。对同一首诗进行赏析的还有项郁才《诗如见面画外生发——谈苏轼题画诗〈惠崇春江晓景〉》[33]。“晚景”,“晓景”,实为同一诗作。“诗如见面”是说苏轼题画诗如实传达画面情景;“画外生发”是说其不为画面束缚而能再创造。项文深深服膺苏轼题画诗之艺术想象力和情趣,认为“画外生发”“另拓天地”的艺术创造实为《惠崇春江晓景》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李扬勇《诗画合璧相得益彰——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晓景〉赏析》[34]也是同一种思路。其他如杜春霞《清风朗月天地飞鸿——苏轼论书题画诗赏析》[35]、邝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苏轼两首含蓄的题画诗赏析》[36]、孙民《依画翻新意诗抒画外情——苏轼咏画题画诗赏析》[37]等都沿着赏析的路子前进,这方面的研究经验可以说是很丰富的。
跨学科的角度。可以两篇论文为例论述,一是周迎《传播学视野中的苏轼题画诗》[38];一是黄桂凤《苏轼对杜甫题画诗的接受与发展》[39]。周文将文学与传播学相结合,黄文将文学与接受学相结合,都写出了新意。《传播学视野中的苏轼题画诗》从传播媒介与题画诗写到苏轼的双重身份——受传者与传播者,将苏轼以诗为传播媒介传达画意的种种过程条分缕析,时代感和新颖性都很强,体现出了多学科结合的特色。《苏轼对杜甫题画诗的接受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关联了接受学与史学的知识,对苏轼题画诗论的来龙去脉剖析一过,并就其独到的发展开拓结合诗作具体分析,十分清晰地指出了何者为源、何者为流,何者为继承、何者为创新。
下面要提到的一篇,虽说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跨学科,但归为跨学科也未为不可,直呼之为跨文化亦无不可:杨玉英、廖进《美国学者苏珊·布什的苏轼画论研究》[40]。这相当于一篇介绍外国学者研究成果的综论文章,而且这位学者所关注的并不仅限于苏轼的题画诗。所谓画论,诗词文赋,甚至题跋尺牍,都应在关注范围之内。文章道:美国学者苏珊·布什的专著《中国文人论画:从苏轼到董其昌》在第二章“苏轼”一节在对苏轼画论的研究中引用、鉴赏了苏轼的题画诗、文共21种。作为一位儒家学者,苏轼关注的主要是艺术家的性格。在他看来,只有像文与可那样的高人才能将自己的本性与竹之本性相融,并能得到足够的启发去识别万物应有之道。苏珊指出,苏轼观点中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前后矛盾之处都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论画的诗和文都是为某些特定的画而作的,并且已经过去了一定的时期了。细细思考这些文字,确有一定道理,值得我们好好研读。
说苏轼题画诗的研究走向了一种困顿与迷惑,也未为不可。面对前人以深厚学养为根基的对苏轼题画诗的论述,今天的学者多少显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和力不从心,可以说是继承有余而发展不足。陈陈相因的论调和一再重复的观点不断地麻木着我们渴求新发现、新观点的眼睛。学术上的浮躁与功利主义使后进学者感到懈怠与不耐烦,创新性的观点和有价值的论述之问世更是难上加难。改变的途径大约有两条。
一是“向内转”②。寻求传统也许是使传统再度散发耀眼光芒的最正确途径。今天的学者之所以在论述苏轼题画诗时给人以隔靴搔痒的感觉,最根本的原因就出在对我国自古以来的绘画、诗歌之创作规律真的只是“略知一二”。虽说分析的仅仅是一首小小题画诗,然而其中蕴含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却十分深广,这些知识的确使分析的文字失去了光彩与厚重感,也就不再有感发人心的力量。
一是“向外扩”。今天,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方兴未艾,甚至有成潮流之势。传统与新知当然可以融合,也没有哪一门知识是靠故步自封走到今天的。不同领域之间的对话往往能激发出灿烂的火花,给人以启迪,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题画诗本来就是苏轼走在时代潮流前头的文化创举,我们也要继承这一文化勇气。
相对于层出不穷的苏轼研究的成果,着眼于苏轼题画诗的文章就显得有些“零零星星”了。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在各种场合惊喜地发现学者们对它的关注,如陶文鹏《苏轼诗词艺术论》第四章《谈苏轼的题画诗》[41]、以及各文学研讨会中对苏轼题画诗所作的专门论述,例如1995年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主编的《第一届宋代文学研讨会论文集》收录的李栖《苏氏兄弟绘画观的考察——以题画诗、画题跋作比较》等。无论如何,对苏轼题画诗的研究会持续深入下去,也会有更多突破性的认知出现,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注释:
①以上三句所列之数值参考陈才智登载于中国文学网上的专文《苏轼题画诗汇编》凡例一。唯检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陈邦彦选编之《历代题画诗》数过,仅得78题105首,与陈文所引之109首不同。又,黄彩勤《苏轼题山水画诗的题咏内涵与人生观照》一文,引用李栖《两宋题画诗论》一书所作之统计,则《御定历代题画诗类》收苏轼题画诗为80题116首,与陈文及本文之数亦不同。盖所检之版本不同,亦或统计稍有差误,姑存一说。
②“向内转”是鲁枢元在1986年10月18日的《文艺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中提出的概念。本文移借这一概念更多强调的是“回归传统”,与鲁文不尽相同,特说明于此。
[1]方薰.山静居画论卷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
[2]陈才智.苏轼题画诗述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6):1-7.
[3]张高评.宋诗之传承与开拓[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4]陈邦彦选编.历代题画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
[5]黄彩勤.苏轼题山水画诗的题咏内涵与人生观照[J].远东通识学报,2010(2):57-76.
[6]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2.
[7]康立里.苏轼题画诗探析[J].芒种,2015(3):147-148.
[8]张忠全.苏轼的题画诗[J].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4)):89-94.
[9]梁大和.苏轼题画诗初探[J].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126-133.
[10]张宝石.论苏轼的题画诗[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4):28-31.
[11]项郁才.论苏轼咏画诗[J].黄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60-67.
[12]黄海.人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苏轼题画诗解读[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6-39,44.
[13]方蔚.浅谈苏轼的题画诗[J].文学教育(上),2011(10)::69-72.
[14]丁怀刚.北宋文化关照下的苏黄题画诗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15]钟巧灵.宋代题山水画诗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6.
[16]黄苏.苏轼文人画意境论[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17]王翠苹.论苏轼的诗画艺术[D].保定:河北大学,2007.
[18]廖伟.苏轼题画诗考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19]刘小宁.苏轼题画诗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
[20]翁旨远,王昌景.从苏轼题画诗看文人画的文化根源[J].美术学报,2013(5):123-127.
[21]张宝石.东坡题画诗的文化解读[J].广西社会科学,2005(10):105-107.
[22]彭敏.论苏轼题画诗的寓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18-20.
[23]陈春艳.试论苏轼题画诗的写意性[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03):59-64.
[24]王玉梅.得意忘象形神兼备:浅谈苏轼题画诗的审美超越[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6(4):90-95.
[25]徐书城.宋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6]胡立新.形似神似诗意: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精义解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2(1):265-267.
[27]杜龚.为苏轼题画诗误读辨:以《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为例[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5):61-65.
[28]程自信.由苏轼“论画”诗引起的论争[J].文史知识,2000(7):84-87.
[29]刘全志.用诗意来“拯救”画的困境:论苏轼题画诗中诗画相通理论的本质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7-11.
[30]潘军.苏轼题画诗中的“文人画”思潮[J].名作欣赏,2008(10):18-20.
[31]张高评.苏轼黄庭坚题画诗与诗中有画:以题韩干、李公麟画马诗为例[J].兴大中文学报,2008(24):1-34.
[32]彭万隆.写貌、传神与再创造:苏轼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之一赏析[J].古典文学知识,1998(5):20-22.
[33]项郁才.诗如见面画外生发:谈苏轼题画诗《惠崇春江晓景》[J].黄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66-67.
[34]李扬勇.诗画合壁相得益彰: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晓景〉》赏析[J].语文学刊,1986(6):24-26.
[35]杜春霞.清风朗月天地飞鸿:苏轼论书题画诗赏析[J].书法赏评,2012(2):68-69.
[36]邝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苏轼两首含蓄的题画诗赏析[J].语文月刊,1996(6):18-19.
[37]孙民.依画翻新意诗抒画外情:苏轼咏画题画诗赏析[J].社会科学辑刊,1982,((3):161-162.
[38]周迎.传播学视野中的苏轼题画诗[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60-61.
[39]黄桂凤.苏轼对杜甫题画诗的接受与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2):168-170.
[40]杨玉英,廖进.美国学者苏珊·布什的苏轼画论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6):11-16.
[41]陶文鹏.苏轼诗词艺术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Research Review on Su Shi’s Poem s Inscribed on Paintings in the Past 30 Years
LI Xiɑnɡyɑnɡ,CHEN Guo’ɑ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uzhou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123,China)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Su Shi’s 157 poems inscribed on paintings have gradually caught the eye of scholars.There are four aspects from which scholars analyze Sushi’s poems inscribed on paintings:a general discussion,an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e,aesthetics and connotation,the attention on Su Shi's theories of painting elucidated in the poems inscribed on paintings and profound influences upon these theories and other facets.As for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researches,“turning inward”and“turning outward”may be two solutions.
Su Shi;Poems Inscribed on Paintings;Research Review
I206.2
A
1009-8666(2017)06-0016-07
[责任编辑、校对:方忠]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06.003
2016-09-23
李向阳(1993—),男,河南周口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文献学;陈国安(1972—),男,江苏镇江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学文献学,明清近代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