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科院校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策略

2017-03-12 10:52韦学玉罗国旗
关键词:科学素养应用型培育

韦学玉,罗国旗

(1.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2.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地方工科院校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策略

韦学玉1,2,罗国旗1

(1.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2.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科学素养的培育是地方工科院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科学素养培育的迫切性、重要性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素养培育模式构建的策略。制订合理培养方案,以素质培养为重心改革课堂教学,确保第一课堂;通过知识讲座、学科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获得科研能力的方法与思维,保证第二课堂;以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行产学研结合,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延伸第三课堂,实现“一、二、三”课堂的上下联动机制。加强成长心理辅导,为科学素养的培育提供支持性作用。

科学素养;培育;成长心理辅导;策略

0 引言

当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矛盾[1]。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就业薪水远远低于毕业生的预期目标,其中,部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面临失业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缺乏。科学素养不高,供需矛盾突出,充分体现了就业市场需要具有多方面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就应用型人才科学素养的培育提出可行的策略。

1 制约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成因

为了促进普通高等教育向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一些教育工作者结合国外应用型人才培育的情况,尤其是借鉴欧美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2-3],对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展开了探索,同时,根据各自院校原有特色制定具有教、学、做一体化的理论、实验与实习教学大纲,重新定位教学培养目标,积极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探索出“3+1”(三年课程学习、一年实习),与国外大学合作、创建“2+2”(国内两年、国外两年)联合培养双学士学位,“4+1”(国内四年,国外一年)硕士等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计划等新型的人才培养项目。但是,国内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普遍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方面:

1.1 教育活动主体对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对于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来讲,在需要加强以及如何加强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认识上存在偏差。高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未能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未将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教学目标根本未体现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具体要求。使“传道、授业、解惑”各自独立,未能在教育实践中形成育人体系。

1.2 教育客体自身素质受到束缚

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讲,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对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科学素养发展的路径和方法知之甚少,注重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虽然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获得阶段性的好成绩,可是很难做到灵活运用。由于耗费了大量时间,实践少,动手能力差,加上缺乏心里健康教育,变得情绪低迷,积极性差,这样以来,很难提升科学素养。

1.3 科学实践相对薄弱

科学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和科研兴趣的有效途径,是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4]。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以及高校扩招的双重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的科研实践,尤其是专业实验非常缺乏。实验教学设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实验课程的教学。实验课程内容压缩、学生动手机会大幅度减少,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也对学生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理解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 加强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策略

2.1 围绕第一课堂,夯实理论知识

第一课堂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素质的主要途径,以第一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的学科与专业教育始终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

首先,做好课程设置,设置时注重渗透科学素养培育。在必修课中增设“科学技术概论”等基础学科,并根据专业不同而区别。对文史类学生,可增设“现代自然科学基础”等学科;对理工科学生,可增设“大学语文”、“哲学社会科学”等人文精神培养课程[5]。同时,一线教师应具备敏锐的科研洞察力,及时关注发生在身边及生活中的案例,能进行适度的科研渗透教育,在选修课中广泛增加基础性、实践性学科。目前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选修课的重要性,往往采取松散的管理教学,甚至流于形式。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开展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拓展课程和专业实习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与实践中,结合实践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教师结合科研项目进行课题调查,积极引导并制定研究方案,由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实验手段以及所能达到预期目的,教师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可行性评估。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现场演示、小组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方法。再次,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重点,改变传统单一考核模式。在内容上,将体现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相关内容渗透到专业知识的考查中。考试方式采取平时表现、模拟问题以及答辩等多样化的形式,从不同侧面开展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2.2 丰富第二课堂,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课堂的好坏,直接影响第一课堂理论知识掌握的效果。以第二课堂为抓手,两个阶段特别重要,即大学一年级和三年级两个阶段。大一新生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感到新鲜、兴奋、期待、迷茫、困惑、焦躁等,根据其特点适时推出的“大学生涯设计”活动,侧重于学生的学习发展、社会活动和生活管理等方面。到大学三年级,结合考研与就业的选择、职业定位、未来职业发展等问题量身定做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侧重于自我认知、环境分析、职业目标和实现路径等方面。

另外,以专业竞赛为引领,以科技竞赛为抓手,大力开展各类专业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对推进优良学风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另外,科学讲座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知识面,拓宽视野,大师级的人物容易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受企业高管或总工的指点迷津,能更加有效地培育理工科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知识讲座,让学生有机会与来自各方面各行业的人接触,能汲取很多校园里没涉猎的知识,形成文理渗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理工科学生享受人文知识的洗礼,让文科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2.3 延伸第三课堂,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缓解就业压力[6]。以创新创业思维开发为抓手,开展逻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从判断、概念、推理等入手,提升学生的发散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具有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高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节,从科普、科技、科研等方面,坚持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造未来的理念,构建递进式、孕育创新的创业教育体系,逐渐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另外,以创新创业精神涵养为主线,构建充满“正能量”校园文化,以此为阵地,将大学生素质拓展与专业学习相统一,将科技竞赛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将成果表彰与榜样树立相承接,使大学生热爱创新创业和善于创新创业。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为学生搭建参与创新创业实验项目的平台。通过优化有利于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7]。

要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必须依托高校来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当前,高校能否实现创新创业已成为生存和发展的要素之一。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以专业教育为本、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只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构建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完整、科学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所培养的毕业生才能实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目标。

2.4 加强成长心理辅导,促进健康成长

辅导员加强成长心理辅导教育,能够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新生适应期、就业指导期等关键时期的心理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导。在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该阶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8]。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期,独立自理的生活方式、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浮躁情绪,都会对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个人、家庭、学校等多层面加以宏观把握,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因人而异,掌握更多信息,分析问题的根源,加以矫正和指导。思想、认识、意志品质等因素也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个人、学校和家庭资源优势,实现三位一体,让学生用心体验人文和科学,更多地从幸福、快乐、希望、爱、乐观、勇气等积极层面去挖掘自己的潜力,勇于面对困难,激发青春活力。鼓励他们在积极努力改变环境的同时,学会适应环境,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为科学素养的培育提供支持性作用。

3 结语

目前,科学素养的培育模式还在探索之中。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才,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思维人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进一步开展对地方工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科学素养的培育,对促进我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发展、树立高等教育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周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区域实践及理论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4):35-38.

[2] 徐理勤.现状与发展——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7-139.

[3] 许青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61-62.

[4] 拜文萍.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J].教育评论,2014,(11):15-17.

[5] 任福君,等.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第二辑)[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59-61.

[6] 邱志海.大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折射出科学教育问题与思考[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4:14-18.

[7] 伏洋.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探讨[J].商业经济,2014,(15):38-39.

[8] 司晶,李婷婷.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分析[J].科教导刊,2014,(5):225-228.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in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WEIXue-yu1,2,LUOGuo-qi1

(1.TheAnhuiPolytechnic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2.HehaiUniversity,Nanjing210098,China)

Scientific literacy cultivat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in the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cientific literacy cultivation model and building strategy by analyzing urgency, importanc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cultivation. It ensures the first class by formulating reasonable training plan, and as the center of gravity to reform class teaching, it trains the student to acquire the metho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to guarantee the second class through course contests an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such as knowledge lectures; the first, second, third class of linkage mechanism will come true depending on highlighting the key point in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pushing forward the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s and making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extend the third class. To strengthen growth in mind counseling provide supportive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literacy.

scientific literacy; cultivating; growth psychological guidance; strategy

2016-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2106);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SK2016A0111)

韦学玉(1978-),男,博士研究生,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G642

A

1674-3229(2017)01-0103-03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应用型培育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