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录 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部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探析
吴雨录 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北方华锦集团公安保卫部在大力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准确把握各个时期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制度强化机制,加强指导检查查缺补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培训、指导和服务,扩大覆盖面,始终把坚持职代会制度、创新公开内容作为推进抓手,把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公开机制作为保证,使部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推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部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是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积极性,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和方法,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在抓好此项工作中,公安保卫部首先把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作为关键来抓,通过部领导班子中心小组扩大学习平台,组织副处级以上管理人员学习有关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文件精神,学习其他单位的经验材料等,使中层干部中统一思想并形成共识;其次是把部务公开的组织领导作为重点来抓。每年年初,我们就把部务公开工作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及时对部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等机构进行调整,研究新一年部务公开的重点,对部务公开的内容进行筛选和调整,尽量满足职工群众的要求。把公开内容分为企业维稳、廉政建设、职工福利3大项、10个小项,涉及企业维稳的就有5项,并通过以OA平台、部内Q群、党员微信群等载体及时传达到各班组,建立起以党委统一领导,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的部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工作格局。
部务公开、民主管理,首先强调的是使职工知情,这是实现职工民主管理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前提和重要环节,因此必须细化部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和考核标准,让职工知晓情况,消除疑虑。
在公开项目中,我们把职工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的、关心的、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企业重大改革措施、方案、办法;保卫部中、长期发展规划、办公费用、业务招待费情况;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情况;职工福利待遇、奖金分配等作为厂务公开的范围,做到分层次、有重点逐层公开,做到每完成一件就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公开。在2015年的处级干部公开竞聘工作中,当时职工有顾虑,担心暗箱操作,在此情况下,部领导班子排除了一切阻碍,大胆利用部务公开的这种形式,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制定,实施方案从时间安排、程序设置和操作流程等方面做到了科学合理,把应聘的岗位、条件、名额等毫不保留的一一公布,从报名资格审查到4名入围人选的确定,全程都在公安保卫部进行相关信息的公示,把此次竞争上岗的进展情况公布于众,最终平稳地完成了干部竞聘工作,职工们非常满意,推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助推了新常态下企业全面改革的进展。
厂务公开的实质是加强职工群众民主监督,在推行部务公开工作中,我们注重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设,对每一项公开内容,我们除了按照要求公开外,我们还建立了备份和资料保存,欢迎职工随时查询,对每一个部门上报的资料,都必须经主管领导签字,保证职工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真正得到的落实。同时充分发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纪委、工会、信息联络员的作用,让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得到落实。2011年底,有处室队部分职工反映说他们的月绩效工资发生二次分配,当时正值治安案件多发期阶段,由于传言较多,一度影响了安保任务的完成质量。部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劳资人员统计了该部门奖金发放情况,并通过职工代表座谈会公布,解答职工代表的一些问题。通过公开,职工们化解了误会,重新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厂各项工作的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某事之基、成事之道。公安保卫部在推进部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程中,坚持领导联系点制度,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某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通过与警员面对面聆听,经多方协调,解决了个别门岗因地处位置稍偏,无生活用水、门卫用电设施不安全、如厕难等实际困难。通过定期编制《华锦卫士报》,把保卫部的改革、管理和稳定和谐等各项工作决策的确定、计划的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向职工公开。
近几年,公安保卫部职代会在制度建设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日益凸显其职能作用。一是培训骨干带头抓,造成一种示范效应。几年来,我们坚持每年集中一至二次对工会和职代会组长以上的工会工作积极分子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心中有规范,手中有方法,从而使二、三级处室(队)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活动能顺利开展。二是在职工代表联系体制方面,不断摸索有效的聆听职工代表的看法模式,珍视对职工代表提案的搜集、料理和反馈工作,有效激发了职工代言人职能热情,企业职工代表“连心桥”作用日趋稳固。
纵观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走过的十年历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现状,主要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企业公开什么职工才能知道什么向职工想知道什么企业就公开什么转变;厂务公开的深度与广度由企业领导说了算向职工是否满意转变;厂务公开的执行由职工舆论监督向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转变。干部、职工参与公开、支持公开的自觉性都有了较大提高。在加强企业管理,强化群众监督,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上,堵塞了管理中的“跑、冒、滴、漏”现象,增进了领导与职工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