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瑗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00015)
高中阶段艺术素质提升的美育实践
——《绘画创意与实践》教学全析
丁 瑗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00015)
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在我国是小学至初中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进入高中,学生脱离了普及性教育,进入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教学,随着我国逐步试点取消文理分科的新型教学方法,学生掌握知识的层面,在高中阶段不只具有分化的作用,同时应该具有学业规划,甚至是职业规划的先导意义。这样,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就需要同时兼顾审美普及性教育及技能提升性教育,更需要专向引导学生初步涉猎专业规划。清华附中一直秉承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开展大学先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能的学习要求。在美术教育中,我们针对学生的绘画实践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教学。
美育;绘画;审美教育;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提升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两部分。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外在素质是指一个人的能力、行为、社交、成就等。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阶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构成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美育是审美教育,同时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够产生提高人的审美素养的显性作用,还能在隐性层面产生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的独特作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对于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健全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2.美育课程的现状及发展
近年来,各学校在美育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对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素质教育往往伴随着应试教育而共同存在。我们遗憾的看到,在推行美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重应试轻素养的现象。本应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美育至今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这其中或因为重视不够而使美育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也或因教学方向的偏移而走向应试的歧途。
一直以来,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了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教育部于2015年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梳理政策需求、系统总结典型经验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形成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由国办印发实施。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对美育作出的重要部署。
3.新型美术教育的教学创新
新型美育教学的核心,是提高美术教学的教学地位,提升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全面的将美术教学融入素质教育的教学系统中,结合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美育培养。克服以往美术教学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将美术教学等同于美术课,进行简单的满堂灌式的老式教学模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只听到而没有真实的体验,没有自我的实践的弊端;教学内容相对平均,不能结合时代发展,真正欣赏和体验到最优秀、最新的文化成果。在高中阶段,我们开设了审美体验艺术课,针对全年级学生,增加基本的艺术感受力;同时,我校作为艺术特色校,开展了艺术特色课程,课程为选修;针对艺术生,设置了专业辅助课程。在基础审美层面提升的基础上,我们分时段给学生体验艺术专业性魅力的机会,课程有一定的深度和专业性,引进部分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将基础性的大学课程引进高中。这是我校在“高参中”课程教学中的独特之处。
1.艺术特色课的课程建设
在此就我校高中年级的教学安排为案例,进行美术教学创新实践的介绍。全部教学工作共分为三个学年,从学生高一阶段开始,至高三结束(高三年级以有志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为课程对象,面向艺术类升学考试)。美术基础教育特色课程安排涵盖整个学年,教学对象从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在课时安排上,每周只占用一个半天的部分课时:长课时(相连接的四节课时)与短课时(相连接的两节课时)交替进行。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知识结构相对形成体系化,综合知识体系网已经建立的认知水平,他们对于理解符号化信息正是一个过渡而后形成的阶段,这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开拓创新的大好时机;这个年龄的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考虑如何确定未来的学业、事业方向。在我们丰富的艺术课程中,可以说给了孩子更多看世界的角度和方法,丰富了学生树立人生方向的选择。
2.绘画等艺术实践课程在艺术教育中的分阶段教学方法
课程以传统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结合特色课程的形式完成,兼顾了各个学习水平与能力层级的学生。校本课程包括以人教版选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美术鉴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书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摄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为教材教参的基础课程。在高一年级,进行全年级审美层面普及教育,这个课程学制是参考人教版教材为学生设置的。高二年级开设了艺术选修课程,在过去学生集体参与艺术特色课程的基础上改为选修课,这样,确保了孩子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将自主学习的选择权交到学生自己手中。
3.教学感想
例如,在水彩课程中,首先介入的是兴趣欣赏课——《彩色透明的水中世界》,给学生大量、多视角的欣赏和头脑风暴,拓宽他们的思路。在之后的实践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先后进行——《画我的观察》,写生训练;《临摹作品》;《抽象的纹理》,抽象思维和技法训练;《创作》,自我主题的创作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风格差异大,能力有所差异的现象,从好的方面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突出创造力和创意的实践。真正将做到技法与思想的双重提升。
我们还特别引进了“高校参与中学美育教育”的课程,将特色课程分为《大学先修——美术欣赏与实践》、《大学先修——设计思维与创新》两个部分,以一个学期、半学年为期分班轮换教学。教学安排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与我校美术教师通力合作完成,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理念,符合我校对于大学课程融入中学课堂的教学思维,让学生真正做到从高中到大学在人文艺术素养上得到衔接,避免出现“只会学习文化知识,忽略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的考试机器”。
我们希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落实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教化人伦的思想,为每一个孩子增加人文审美的情怀,相信艺术教育,特别是围绕艺术的核心内容,纯艺术教育,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旷日持久的。依靠国家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学校的力量,教师的力量,甚至学生中凝聚的力量,在若干年后,当他们这一代人成为国家的中坚,他们会多一份对于美得意识,多一份人性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