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乔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150000)
社会学视野下的电影批评研究
赵 乔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150000)
文章以社会学视角下电影批评为写作对象,首先论述了社会学视角下电影批评缺失问题,例如电影批评概念混淆、名词误读、电影批评语言意识模糊等等,接着分析了社会学视角下电影批评重建,主要从批评范式和批评自我介入范式构件进行分析。
社会学;电影;批评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6C015)“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电影批评研究”成果。
(一)电影批评的概念混淆和名词误读
在电影评价过程中,众多繁琐现象层出不穷。为此,我们首先必须解决一个重要问题,对名词误读进行纠正。在现在电影评论界中各种各样杂志、报刊上面都有关于电影读解、批评混用与误用。
误用主要是指在进行电影评价时,所关系的文体存在着混同、错位情况。电影评论的问题主要是指电影写作形态,也就是电影评价者通过主观选择,通过文章呈现出客观形态。对于电影来说,电影主要特点在于异彩缤纷,因此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评论,而观赏者理解能力千差万别,这就使得电影评价文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同。
通过以上定义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相对鲜明界限。第一,从评价对象上看,电影赏析评价对象一般是人们认为相对优秀电影作品,或者说具有创新意义电影作品。而电影批评主要针对电影作品中存在瑕疵,提出质疑,揭露电影矛盾。第二,从批评者主观能动性上看,电影赏析常常会尊重作品,由作者从主观进行出发,但不会有太多艺术发挥和生活联想。电影批评则是从评论者角度进行分析,批评者充分调动自己思想,通过严密论证来阐述自身观点,表达自身主张。第三,从评论任务上进行分析,电影鉴赏的宗旨是帮助自身改进对此类电影作品的审美。电影批评主要是为了使广大观众可以认清思想,进一步提升对一般性电影作品思想倾向和艺术质量的鉴赏,也许能在日后鉴赏过程中正确辨识电影中的积极面和消息面,抵御和反对错误倾向的电影。第四,不同种类评价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具有不同作用。电影赏析宗旨是帮助批评者,可以确认自身审美观,但是电影批评宗旨是帮助创作者认识以往不足和错误,使其在日后创作中可以改正,选择正确创作道路,创作出的电影作品更加具有艺术质量。
(二)电影批评的“语言”意识模糊
1.电影可以称作是一门“语言”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与电影相关的教学课程,各种各样的社会电影研究所也风起云涌。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许多工作者大多从事过文学工作,他们通过文学视角和文学审美方法去考虑电影,在进行电影批评时,很多批评中带有浓浓文学气息。这种现象产生是由于当前电影批评语言意识相对模糊。电影是一门艺术,这里艺术要求视听结合,在进行电影表达时依赖于电影语言进行审美。从文学层面上进行分析,文学又与电影存在着千丝万缕关系,电影其实就是一门语言。著名艺术学家朗格曾经说过,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的基本幻想,与这种基本幻象相比,任何种类幻想形式都是次要的。电影是一门艺术,必须拥有比其他艺术完全不同说话方式,做到自己特立独行,这样才能成为自己语言。
2.电影语言和电影言语之辨
在现代电影批评文本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有关电影语言。但在实际上,批评者很可能把电影言语勿认为是电影语言。实质上,电影言语主要是指电影创作者根据语言语法规律,对电影中的语词进行组合。
第一,电影语言突出社会性,而电影言语怎么突出个体性。电影语言是全民共同的,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电影言语具有个性,是电影人的心理现象。
第二,电影语言是抽象的,电影言语是具体的。英语人主要是对电影内部所有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排除了个体化差异化,只是作为语言而存在的共性。电影与主要是电影语言的结果,因此人们可以进行直接观察。我们需要对大量的言语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现语言的各个规律。
第三,电影语言是有限的,而言语是无限的。就某一部电影来看,由于电影中的镜头和数量都非常有限,在无限的调度中需要对有限东西反复使用,构成电影的片段。因此,电影语言是一项有限的语言单位集合,这些有限语言单位按照一定规则组成一个系统。
第四,电影语言是静态的,而言语是动态的。在运用语言时,语言规则都是现成的,不允许做出任何随意的变动,因此,电影语言是静态。随着社会的变化,根据语言也会出现适当的变化,因此这种静态是相对的。但电影与却不相同,言语活动需要根据电影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进行展开,是一个完全动态的过程。实质上言语的使用就是在进行信息传递,而语言就是代码。
(一)电影批评范式梳理和整合
现有的批评常常错综复杂,是一种无序状态。通过对所有批评进行剖析,我们发现电影批评存在两种状况,他们分别是攀高型和媚俗型。
攀高型常常给电影扣上大帽子,常常通过某种高深理论进行阐述,这些评价具有一定权威和学术性。媚俗型主要是对电影进行评说,常常认为电影只拥有娱乐性和商品性,在除去这两种属性之外,电影一无所有,是一种媚俗观念,这种评价常常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娱乐新闻之中。
我们必须对现有电影评价体系进行构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不能仅仅局限于已有梳理和归纳,应当从电影批评开始找准方向,找准切入点和依据,为电影批评构建新体系。在传统电影批评中,批评只是在电影作品之后完成,是传播的一个环节,而且这个环节可以可有可无。
在电影作品生长过程中,电影批评者常常不参与电影创作,但是现今电影批评者越来越多的投身到电影创作之中。这些批评者并不是普通观影者,而是具有渊博理论专家学者。与此同时,在进行创作时电影制片也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这一期间出现的电影批评受众对象常常是导演或者制片人。这种批评存在意义在于可以给导演和制片人提供非常专业化建议,使得电影在理论层面上更加可靠,为未来专业预测提供准确合理依据。
(二)电影批评自我介入范式建构
在进行电影批评中,我们可以将自己设定为电影一个角色,重新讨论剧中人主观感受。在进行批评时,应当以参与者心态投入到影片之中,痴迷于电影,为电影疯狂,这样才能达到入戏感觉。更确切地讲,批评者应当以演员身份进行角色扮演,与剧中角色完全重合,从而体验人生百态。
[1]陆鹏飞.布尔迪尔惯习概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36.
[2]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M]//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11.
[3]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M].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