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天顺 /文
深入基层是对新闻记者最基本的要求
◎ 省天顺 /文
一位受人尊敬的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对于中国的记者而言,孤陋寡闻不是你没有到过美国、不知道夏威夷,而是你没去过农村、不知道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作为中国的记者,了解中国很重要,不了解中国很丢人。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媒体记者,尤其是部分党报记者很少下基层采访,而是直接到相关部门索要材料,然后编写新闻,结果是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写出来的报道自然也就没有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更是谈不上让群众爱听爱看,起不到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与现实脱节。而另一些“挂名记者”和“会议记者”写出来的报道存在着让新闻事实大打折扣的现象,让党报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影响了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为解决这种情况,不仅是年轻新闻人,即使是资深媒体人也不能吃资格饭,“深入基层”是对新闻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项贯穿媒体从业者事业始终的条件。之所以说深入基层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是因为新闻的属性——用事实说话,只有到一线去,才能掌握到第一手材料。
新闻事实离不开新闻素材,但是“材料”不等于“事实”。要确保新闻的真实就是要注意新闻取材。一般来说记者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到的第一手资料,相对来说比较可靠。
白岩松所著的《白说》中有这样一段话:等我自己做新闻做了很多年后,忽然又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比我哥还狠,因为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所谓新闻人就是往历史洞穴里不断放进资料和佐证,让后人在考古的时候去发现和研究。可问题是,如果我们这个行当今天放进去的东西并不真实,很多年后被我哥那个行当挖出来信以为真,历史将会怎样?考古将会怎样?而那个留下来的新闻背景又将是怎样呢?所以对于新闻人,真正的考验就是你在往历史的洞穴里放些什么。
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采访写作手段多么先进便利,都代替不了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正如有人讲的,只有到了一线,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只有接“地气儿”,才可冒“热气儿”,写出的报道才会有“灵气儿”。在农牧区、在田间地头、在社区、在企业和厂矿工地等生产一线,记者要以“反映普通人群、发现基层英雄、关注百姓生活”为切入点,深入体验,充分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搞好舆论监督作用,把立足点、把触角伸向企业、伸向农村、伸向牧区、伸向社区,在弘扬正气、弘扬主旋律上做好文章、做大文章。
2004年6月4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一篇新闻报道,让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广大人民群众震撼并感动,这就是《“西海固”告诉我们》,西海固,一个被联合国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这篇报道记录了作者走进西海固的见闻、震撼和思索,记者关注这块土地上的贫瘠和贫瘠着的人们,警惕于另一种贫穷——精神的匮乏,更捕捉到了那里生长着的希望。当看到那里的干旱、水土流失、贫困、缺医少药、上不起学……记者在西海固采访时流泪了,很多人看了这篇报道后也流泪了。这篇报道写的是记者在西海固的所见所闻所感,重要的是入场体验,记者以强烈的主观视角和饱满的个人情感来展开观察和描述,读者因此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西海固的贫穷与希望,正是这贫穷重压下人的尊严和渴望,让我们落下了眼泪。有人问,一个遥远的西海固跟一家上海地方媒体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竟然出自媒体同行,着实让人费解。如今,太多的记者流连于都市的鲜亮夺目,却少有人看到鲜亮背后还未被照耀的“角落”,太多的记者拥挤在繁华喧闹的地方,却少有人去真诚倾听弱者的声音和他们的沉默,这就是媒体的失职。如果连记者都被浮躁和名利蒙住了双眼,那么谁来反映真相?谁来表达真实?
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记者所收获的,并非是简单易行的“换位体验”,而重点在于培养和锤炼新闻工作者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那就是要时刻记住:基层是新闻工作的广阔天地,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真正老师。
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仔细采访,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提高新闻质量,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重要保证。真正打动人心的新闻必须是记者迈开步伐,深入基层挖掘到的,这样写出来的新闻报道才是最贴近实际生活和最真实的。
“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下基层不行,下了基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也不行,只有到了深水区,才能抓到“活鱼”、“大鱼”。那些产生广泛影响、深受群众喜爱的新闻佳作,大都是来自一线、源于群众的作品,大都是深深扎根实践、潜心体察生活的结晶。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基层蕴藏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到了基层,就有了报道的素材,有了思想的火花,有了写不完的故事。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把深入基层作为必修课,把学习运用群众语言作为基本功,变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活泼,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多一些短话、新话、实话,少一些大话、空话、套话,拉近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要落实“三贴近”要求,从百姓日常生活、民生新闻中去发现、去揭示、去报道重大主题新闻。以下见大,从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普遍意义、有典型价值的新闻。
记者要始终贯穿“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取信人民”的宗旨,在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反映基层群众呼声和诉求以及提高公民整体素质等方面要突出重点,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加强新闻报道的内在价值,从而提高基层群众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关注度。基层新闻宣传要始终聚焦基层民众的关注点,深入发掘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基层群众,充分调动基层群众的热情、积极性和参与度。
第十七届中国新闻一等奖作品《风雨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主人公是社会底层的四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冰天雪地的故事,四位农民工做人厚道的原则,瞬间温暖了读者,也感动了读者。关于所欠农民工工资的新闻,很多记者都会把笔墨放在政府部门如何帮助农民工讨薪的主题上,但是这篇报道,记者却独辟蹊径,深入社会底层,从四位农民工的精神上来揭示意义,十分感人,增强了该作品的可读性。
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实际情况,首先要从了解当地文化开始,具有鲜明特征的地方文化是每一个地区经过不断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与众不同的文化,它主要是从独特的区域文化和具有时代特点的地方风貌通过不断相互融合而成,主要体现在当地人民的衣食住行、商业状况以及本地的建筑风貌等方面上。因此,新闻记者要从地方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因素出发,并结合受群众欢迎的新闻报道方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反映群众的心声。每一个地域都具有其群众喜欢的新闻报道形式,为提升基层群众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关注程度,重点是要不断开拓创新,发展多途径新闻报道形式,真正吸引基层群众。在进行宣传报道时,新闻工作者要精选报道视角,注重对新闻细节的观察,采用基层群众熟悉的语言创作出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从不同角度全面反映基层社会现状,做到贴近基层、贴近群众,采用多种途径的新闻报道形式,使新闻内容更加鲜活、生动,让基层人民群众真正喜读喜看,使新闻报道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同时,根据基层群众的不同文化层次与需求,要合理划分新闻报道内容,从而使宣传报道更加细致、严谨。只有这样,基层新闻报道才能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有人说得好,“做一名合格的编辑记者,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蹲在田间地头找感觉。”反观有些记者编辑,只会抄材料、编新闻,甚至闭门造车,却不愿深入一线,对基层情况不了解、不熟悉,自然不能深刻地理解中央精神,不能准确把握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这样,若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党和人民搭建桥梁,也自然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问题要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要从实际、国情出发,新闻工作者不能只架天线,更要接好地气”。记者只有扎根基层、深入一线,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才能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捕捉到新闻热点,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掌握和运用鲜活生动的群众语言,培育清新朴实的文风;才能找准自身位置,在服务群众中更好地实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这是进一步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宽。只有深入到劳动建设者中去,才能用劳动者朴实、鲜活的语言写出打动人、感染人的新闻报道,才能实现新闻工作者的追求,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宣扬生活中的真善美,挖掘普通人的闪光点,发现平凡人的不平凡,彰显媒体的主流价值,体现新闻报道的人文情怀。
深入一线,新闻工作者才能目睹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直接听到基层对完善各方面政策措施的期盼愿望。到了基层,才能抓住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找准新闻宣传的着力点。只有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央政策、宣传贯彻中央政策。做好新闻宣传,必须吃透“两头”、找准中央精神与基层实践的结合点。然而,当下有一些记者心浮气躁,放着基层无数“活鱼”不抓,却偏偏喜欢“缘木求鱼”,跑机关、泡会议、编材料,采访肤浅、写稿程式化、文风呆板。这样的新闻报道多是空洞无物,达不到传播效果,是没有生命力的。
长篇人物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于2004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引起极大反响,不仅有国家领导人先后批示和讲话,号召向任长霞同志学习,更是有来自社会层面的反映也相当热烈,仅仅人民网的相关跟帖就超过万条,来信来电也很多。成功的作品背后便有写作记者艰辛的故事——记者深入基层采访7天,冒雨到机关、学校、警营、寺院、田间地头、里巷农舍,甚至到殡仪馆里祭英雄,看守所里提犯人。期间,记者先后采访了上百人次,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与他们贴近,还与他们贴心,与他们同哀同悲,融为一体,掌握了大量鲜活素材,为随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只有做到深入基层,才能触摸到老百姓对英雄那份滚烫的感情,才能感悟到英雄那崇高的情操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闻工作只有扎根基层一线,才能汲取养分,不断发展。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也一直是新闻工作者成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必经途径。
新闻工作者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党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新闻宣传工作要更加深入基层,面向基层群众,拓宽新闻报道的途径和层次,扩大新闻报道覆盖面,对基层工作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多视角以及全方位的新闻报道,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以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得到顺利进行。要积极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和老百姓面对面进行真诚沟通、交流,对基层群众的真实生活进行认真走访、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获得第一手新闻素材,反映群众呼声,传递群众心声,发挥桥梁作用,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声音”,并使之成为历史的见证。
记者在开展新闻报道时,要把民生以及关注群众作为基础,始终从人民的新闻视角、客观立场出发,将基层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自身新闻报道质量的标杆,把百姓重点关注的新闻作为开展重要报道的新闻,注重对此类新闻的关注、投入,将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以及舆论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让新闻更加具有社会价值。
第十六届中国新闻一等奖作品《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主人公王顺友时,骑马重走马班邮路,深入体验王顺友的工作生活环境。尤其是记者克服身体不适,在不慎被马踢伤的情况下,拖着红肿的腿坚持走完木里县城到白碉乡的山路,并连续露宿山野,以亲身体验到的感触,表达了乡邮员王顺友一个人、一匹马行走20年所坚守的责任和忠实,以大量现场细节描写真实还原邮路现场,是人物通讯的典范之作,是一篇具有强烈生命力的好作品。
一棵树,只有扎根很深,更多地汲取水和养分,才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产生强大的生命力。中外新闻实践证明,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后世、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无一不是记者深入一线、深入基层,甚至冒着生命危险,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出的不朽之作。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而时代的变化总是在最基层首先酝酿、产生。如果记者不接“地气”,不接触最真实的生活,又怎么会写出有生命力、影响力报道的底蕴呢?
走基层,植情怀,听民生……成为中国新闻界讴歌时代主旋律壮美画卷的一道靓丽彩虹。饱含深情的笔头、镜头、步履,演绎着“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热烈炽情。“人民”这个关键词,指引、历练着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引领时代、作风优良、党和人们信赖的新闻舆论工作者队伍。
[1]白岩松.白说[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160.
[2]赵凯,张秉礼,孙正一.太阳每天都是新的[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8:16.
[3]新华通讯社.中国记者[J].北京:中国记者杂志社,2017(3):5.
省天顺,男,柴达木报社助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