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立/文
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思考
◎杨 立/文
人的思维和交往方式、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今天被改变,传统文化馆阵地服务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服务为主的公共文化部门职能转变也需要借助新科学技术。公共文化云是运用数字化手段将公共文化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并向市民公开,为市民提供预约预订服务,它的核心是打破服务的壁垒,一方面可以盘活公共文化场地及设施资源,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的公开公平,另一方面极大提升市民及社会团队主动自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热情,逐步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型,也激励文化供给部门根据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文化馆数字化是公共文化云的主要组成部分,文化馆是公共文化供给的主要部门,也是保障公民文化享有权的关键部门之一,文化馆数字化是构建公共文化云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资源快速共享、服务均等增效的保障要件,建设好数字化文化馆能够推进公共文化云建设,两者辩证统一,互相促进。
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馆陆续成立以来,作为繁荣群众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为百姓享有文化、参与文化等做出很大贡献。但是,随着信息化进程加速,传统的阵地服务不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各地为保障人人参与、享受和创造文化开始扩展服务内容,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数字化文化馆建设被重视。在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中因利益、资金等各种因素导致文化资源未能有效整合,群众不能及时获取和享用所需的文化信息和内容,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融合公共文化的公共文化云平台能够有效解决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效能、保障百姓均衡享有文化等问题。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是公共文化云服务体系的重要因子和模块,建设数字化文化馆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多样式、高品质的基本文化需求,能够加快公共文化云建设。
(一)构建公共文化云助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
公共文化云服务系统是一个平台,是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等手段将区域内公共文化设施等资源向群众公开,为群众提供预约预订的服务。盘活公共文化场地及设施资源,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的公开公平,提升市民及社会团队主动自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热情,有效解决群众文化消费信息不对称制约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问题,公共文化云服务核心是“互联网+公共文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有效利用,改变传统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各公共文化供给单位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3D全景系统、数字资源系统、网络系统、软硬件环境支撑及第三方社交平台绑定等组成跨平台、全网络应用,实现自助导览、自助导游、文化活动推送等公共文化服务,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云平台APP、网页就知道身边的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在各种场合对区域公共文化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线上与线下各文化场馆的互动与分享交流,实现网上预约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场所预定功能,共享公共文化的服务内容。在建设公共文化云的过程中,势必会加速文化馆数字化进程,公共文化云提高了文化馆群众文化的传播力,使群众文化传播和服务更加贴合民众需求、适应时代进步,体现了群众文化的普惠价值,因此,构建公共文化云助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
(二)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推进公共文化云建构
在“互联网+”的时代,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倒逼各级文化主管部门重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能力,加速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云赋予文化馆服务创新思想源泉,文化馆为公共文化云提供基础保障。科技创新是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公共文化云是科技与公共文化有机结合体,作为四大馆之一的文化馆是公共文化云体系中的重要因子,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能够推进以信息、数字、网络、云计算等特征的公共文化云建设,也有利于群众文化服务和传播方式创新发展。
公共文化云是文化与科技创新的结晶,更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快速便利享受公共文化需求促使公共文化数字化的产物,文化云平台项目的实施大幅改善了现有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孤岛现状,发挥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集约效应,使政府投入的效益最大化。通过汇聚各种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在一个平台,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实现资源互通互联、线上线下融合互动,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解决实体公共文化资源分散、服务群体受限、服务渠道单一、服务模式落后、实际到达率低等关键问题。公共文化云有利于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文化场馆的交流协作和工作,更多的文化场馆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公共文化服务,减少了文化交流与研究成本,避免了重复建设。公共文化云势必加速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现的重要载体。
(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特色案例
目前,公共文化云中数字化文化馆建设除了政府全额投资文化系统自行建设模式外,还有一种“社会资金+政府投资+企业收费”模式:建设方免费提供基础软件,特色软件功能及后期运维则需付费提供,此建设模式可规避项目建设阶段进行立项等建设周期过长的问题,容易出成效,但在平台后期运行维护方面则较为被动且费用高昂,实际被建设方绑定在一起。另外有一种是“走财政投入、项目实施外包、日常运维自主管理”的建设模式,此类建设模式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限制,建设周期过长(项目从开始立项到项目资金到位至少需要两年以上),但在平台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阶段优势明显且费用较低。纵观全国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数字化模块和内容来看各有特色。
1、成都市文化馆。成都市文化馆设置了数字工作部统筹数字文化建设,专人负责官方网站、微博、微信,融合新媒体技术建成“数字化全景式艺术体验平台”,该平台改变了传统网站平面显示、静态展现的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开展群众文化线上培训、网上教学、比赛和评比活动。其中,文化超市、群文家园、市民学校、3D艺术体验馆和阵地建设板块独具特色。成都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成都市公共文化数字管理平台主要在突出市民艺术学校在线报名、文化艺术培训远程学习、市民手机移动APP端等互动交流性强的公共文化内容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开创了成都公共文化数字化生活,促进了公共文化云的构建。
2、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文化馆在数字化建设中重视“一网(杭州市群众文化网)、一团(杭州市群星艺术团)、一体系(群众文化团队评级管理体系)”三个平台。其网站中你点我送、文化礼堂、我行我秀、专家咨询和视频区等板块特色突出,总分馆数字化配送平台是数字化建设的亮点,在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社区等建立密集的基层服务点,演出团体为不同地区群众提供网上文化“点餐”配送服务,百位辅导老师开展线上线下的文化培训,着力构建公共文化云服务体系。
(二)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要求,数字化文化馆不但有阵地服务、流动服务及数字化服务组成,关键问题是如何让群众共享文化资源,但是,在数字化生活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今天,国内还有很多基层文化馆至今没有自己独立的网站,或者网站建设单一,更没有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计算机服务网络集约、数字化服务和电子阅览室等信息化项目,比公办图书馆、博物馆等其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模块的数字化建设迟缓。
各地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硬件设施欠缺、数字化人才缺乏、管理机制体制约束等问题,还存在“重设备采购,轻利用整合”、“信息孤岛”现象,没有数字化文化馆文化资源建设标准,网络、系统软件、资源数据未能有机整合,等等。数字化文化馆的功能和作用还没能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发挥,数字化文化馆的价值也没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文化发展需要,公共文化云建设潮流下倒逼文化馆数字化建设。
在现代信息时代下,“互联网+”公共文化构建公共文化云,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在法规政策、科学技术、文化资源积累方面都面临着很好的机遇,文化馆特别是基层文化馆要增强公共文化安全和共享文化观念,加速数字文化馆建设和总分馆建设,构建公共文化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
因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同,出现了财政投入不足导致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参差不齐,受政府采购制约导致采购流程较长、设备配置不统一和设备参数较低,受编制制约导致文化馆数字化相关人才奇缺等种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增加财政投入,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项目列入政府重要事项,作为文化惠民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
(二)加快文化馆理事会制度和总分馆建设
理事会是党中央对新时期公共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广大文化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因文化馆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财、物和部门设置受限,文化馆理事会制度中要突破这些壁垒,对文化馆地位、作用、职能、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等分析定位,还要对省级、地市级、县级文化馆的职能和任务区分,数字化文化馆实现“省级构建平台、地市建区域模块、市县特色项目”三级总分馆制,避免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千篇一律。
(三)以人为本推进建构公共文化云
文化云平台实现软硬件部署、文化资源、文化服务等集群,形成服务集约化,管理集中化,解决了目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分散,数据资源分割,信息化服务的软硬件部署离散,服务途径不集中的问题。同时,由于信息化系统的采用可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有效降低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工成本。数字化资源并非简单上传数据,而要以人为本,让普通百姓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活动,让文化资源成为口袋里的文化,随时随地的互动共享。并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展示和互动,在体验中进行学习。通过公共文化云评估系统,推进文化馆服务项目的价值评估、群众对基本文化的需求监测、群众文化资源实时推送等,因此,以人为本是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和公共文化云的重点。
(四)高标准建设数字化文化馆
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要从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基地建设、创新要素支撑体系出发,逐渐形成“点、线、面、体”的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新格局,建设群众文化资源数据库、管理平台数据库和培训平台数据库,通过云计算、网站、微信、微博、微电影、群文活动展演等构建数字化文化馆。高标准建成文化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文化馆公共文化资讯信息门户、文化馆在线培训平台、公共文化资源展示平台、公共文化经验交流网站、文化馆掌上客户端等平台等,建立公共文化大数据,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快速提升,保障文化消费供需精准匹配,完善公共文化云建设。
[1]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新华网2015-01-15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htm.
[2]蒋君卉.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漫谈[J].大众文艺,2014,(23).
[3]张永新,李宏.文化馆的实践与创新:2014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获奖作品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4]蓉文.成都市文化馆建设数字化艺术体验平台[N].中国文化报2013-01-07.
[5]吴江.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构想[N].中国文化报,2013-04-23.
[6]胡劲军.对推进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思考[N].中国文化报[N].2013-03-29.
[7]张伟.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2-03-05.
[8]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11-10-25http://news.xin 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 37.htm.
[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3:11,28.
杨 立(1976-)男,山东省梁山县人,公共管理硕士,群众文化馆员,现供职于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文化、音乐文学、数字化建设等领域有一定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