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7-03-12 01:44王丛于丽静
商情 2016年48期
关键词:物流业山东省物流

王丛+于丽静

近年来,虽然物流业快速发展,但其对提高山东省综合实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而物流人才的稀缺是重要原因之一[1]。因此为满足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培养符合实际要求的物流专业人才,便成为了山东省物流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山东省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高校培养现状

物流行业是21世纪的新兴行业,由于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相对的山东山省物流教育起步也普遍较晚。有资料表明,2001年物流专业进入人们的视野,直到2003年,高校才有本科、研究生学历层次物流人才的培养教育。据2015年山东省招生情况来看,山东省招收研究生的普通高等学校共35所,招收物流类硕士研究生的13所。2015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共143所,其中本科院校67所,专科院校76所,开设物流类专业的本科院校25所,专科院校及高职院校66所。分析可知,开设物流类专业的研究生及本科院校在数量和比例上都远低于专科学校,而山东省培养物流类高端人才的院校更是少之又少,远不能形成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达不到供给社会的需求。

(二)社会培训现状

由于学校供给并不能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而需求规模不断扩大,所以在社会培养供给方面,社会培训飞速发展。

目前社会培养方面主要是通过自学或者专业机构培养,获得相关的物流职业资格证书,分别为:(1)物流职业资格认证由建设部、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2)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和相关职业资格管理条例在全国进行推广认证,分为物流员、助理物流师、物流师和高级物流师四个等级;(3)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合作开发的、面向社会推出的一种资格认证项目,并已经与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开展的英国ILT职业经理资格证书实行互认;(4)ILT认证系统,由中国通信及英国皇家学会,英国举办的物流运输协会批准。

(三)企业培养现状

企业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模式对人才进行培养,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专业性物流人才。但是由于物流企业起步晚,对物流培养缺乏一定的经验,企业培养供给物流专业人才依旧任重道远。

二、山东省物流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各大高校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尚未形成权威的专业教科書[2],教学模式的选择上缺乏经验,使得教学模式存在滞后性,人才培养方案落后。同时,我省物流业发展较晚,在人才培养和专业知识选择与传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物流人才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物流教育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

在社会培训方面,山东省物流教育的体系建设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社会培训覆盖面小,专业性、实践指导意义较弱等问题,阻碍着社会培训的顺利、高效率进行。对现代物流理论与专业化操作水平的系统化、精细化的提升仍需继续努力。

目前,企业在进行物流人才培训方面,仅停留在入职培训和相关技能训练方面,对于改变员工深化物流认识的继续教育不足,很难形成完善的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物流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时,由于自身没有专业的培训团队,只能从社会上聘请专业的物流理论培训机构的教师来企业授课,而这些培训机构多以盈利为目的,采取将物流知识大规模的压缩上课模式,再加上员工前期物流知识薄弱,导致培训效果也不尽人意。

三、山东省物流人才培养的对策

近十几年来,现代物流蓬勃发展,渗透在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立足于我省物流发展特色,培养我省的高质量物流人才,满足我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需要从多个方面来保障物流人才得到持续的培养和开发。

(一)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依托于相关科研项目引进顶级物流专业人士,国内外高端人才,制定专业权威教科书,并结合实际形成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模式。发挥各院校和研究所的中流砥柱作用,加强山东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现代物流的产学研协调发展,确保山东省区域内人力智力资源整合的实现,加强多方的联动发展和优势互补。

(二)加强物流人才的信息化建设,完善个人社会保障,开展人才人事的宣传工作,宣扬物流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尊重人才,发展人才的氛围,激发物流人才的创新发展能力。加强对社会培训的投入与管理,促进社会培训全民化,信息化,高效化的发展。

(三)建立以企业内部培训为主,外部培训为辅的双层培养体系。企业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聘请高质量讲师常驻,根据员工特点及接受能力,制定企业的特色培训方案。将技能水平与培训内容作为员工考核的一部分,促进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培训的落实。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山东省物流业的发展表明,在未来山东省乃至中国市场上,物流业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核心。而物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需依靠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多途径培养物流人才,发挥高校、社会、企业的合力,提高物流人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郝建林.基于物流产业发展的环渤海地区物流人才需求分析.[J]职业时空,2013,9(7):81-83.

[2]江艳,伍应环.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人才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2012,11:80-83.

[3]王来军,马建,胡大伟,李晓霞.综合型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与培养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08,27(11):53-56.

项目: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组合预测法的山东省物流管理人才需求预测与培养策略研究” (2015M212)

作者简介:王丛(1994-),山东潍坊人,本科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于丽静(1982-),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物流业山东省物流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探讨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