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语境下脱口秀“泛语言符号”解析

2017-03-11 23:35
武汉广播影视 2017年5期
关键词:主播语音语境

国 铃

特定语境下脱口秀“泛语言符号”解析

国 铃

目前,针对电视、广播、网络脱口秀节目语言的分析已经有很多视角。本文试图从语用学和符号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脱口秀案例加以剖析,解析脱口秀表达中的同质要素,阐述脱口秀中语境的基础价值和泛语言符号的运用价值。

以下的分析以腾讯视频2017年2月12日《吐槽大会》为例,之所以选择《吐槽大会》作为分析对象,是基于节目传播效果和节目形态。传播效果上,网络自制综艺视频在2016年呈现爆发态势,广告收入、收视人数都开始超越以央视为代表的传统电视节目,《吐槽大会》改版后,收视火爆。从该节目形态看,形式上的主持人是张绍刚,但几位吐槽嘉宾和每场的主咖(被吐槽的主嘉宾)同样是脱口秀的主播,节目内容实质上是一个多人脱口秀的集合体。作为一档融合了现代脱口秀模式和受众心理需求的节目,分析几位主播脱口秀语言的得失(即:包括运用得当和运用失当的例证)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一、研究方法:语境和语言符号——语用学与符号学相结合的视角

语用学是现代语言学中非常活跃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特定语言环境中语言使用者对交流话语的运用规律,语用学称这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为语境。现实生活中,语用环境千变万化,语用学者们首先是针对一些特殊职业和场合的语境剖析交际话语,其中,就包括对脱口秀语言的剖析。

脱口秀节目,一般是在演播室内,按照节目设定的内容和风格,以口头语表达和其他多种语言符号相结合,呈现出即兴语言特质的节目。

“脱口秀”作为一种特征化的称谓,具体涵盖的电视节目类别是非常广泛的。但无论具体表现形态是什么,人员结构如何,节目的核心竞争力都是依靠脱口秀主播的口才表达。

现代语用学认为,语境预设是研究交流语言的基础。因此,脱口秀作为一种交流话语,也只有在语境预设前提下,对脱口秀中泛语言符号的分析、解释和判断才能得以完成。因为符号使用是否得当,判断标准就在于是否符合语境要求,是否在语境范围内提升了表达意趣。因此,语境是第一要素。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语境都是特定的。

在特定语境基础上,我们考察脱口秀语言的另一要素就是表达符号。本文关注的是“泛语言符号”,即除文字外,其他能够传情达意的语言符号也同样是脱口秀的表达符号,这缘于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脱口秀作为一种口语表达,与书面语相比较,口语修辞的内涵更为丰富。除了文字本?身之外,语音系统中语流、语调、语音等,以及体态系统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等,都起到传递沟通信息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泛语言符号。

再次需要明确的是,脱口秀语言符号的分析只有在语境设定的前提下才有价值。语境预设既是研究的前提,又是客观的存在。失去对语境的界定,各种泛语言符号运用的得失就无法判断。

二、脱口秀主持的语境适应性

语境是语言表达时所处环境的总和,包括交际目的、交际时间和地点、交际对象、交际话题等。

脱口秀是语言魅力的展示,但是,这种展示有着严格的限定。这个限定就是语境。正是因为语境的存在,每档脱口秀节目都呈现不同的风格。节目的定位和要求构成基本语境,在此前提下,脱口秀主播依靠全部语言符号的展示和传递,又与现场的观众共同创造着此时此地此人此景的动态语境。因此,语境对于脱口秀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无论是准备阶段还是表达阶段,脱口秀嘉宾都是在语境的或显性或隐性支配下组织自己的信息传递行为,对语境的适应能力是体现脱口秀主播实力的主要方面。

除了节目的要求,脱口秀与一般主持人的不同在于与观众强烈的互动关系。现场互动关系是否能够形成,以及形成的程度和氛围,都是脱口秀效果的决定因素。互动过程中,脱口秀嘉宾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适时调整自己的表达,这实际上是与表达对象共同创造语境的过程。

我们将语境划分为三个圈层:首先是大前提语境,包括社会政治文化氛围,有关管理部门对节目的要求,这一语境制约的是整体媒介环境。其次是节目基础语境,包括节目基本目的,节目目的取得的方式(通过节目形态表现出来),节目现场人员构成,节目制作的场合等。第三层是节目动态语境,即在现场由脱口秀主播与观众和其他嘉宾的互动构成的现场语流。在语境圈层中,第一和第二层相对固定,第三层是不断改变的。

1、基础语境对脱口秀的限定性特质

因为大前提语境是节目所面临的媒体环境,不是本文探讨内容,所以我们首先关注脱口秀的基础语境,以《吐槽大会》为例:

节目基本目的:抓哏取笑,使观众获得解压、心理释放的效果。

基本目的取得方式:吐槽,属于喜剧脱口秀一种,相互调侃。节目口号是“吐槽是门手艺 笑对需要勇气”。

吐槽对象:主咖嘉宾、吐槽嘉宾、串场主持。

地点:圆形大演播室,即每期节目录制现场。

人员:除嘉宾和主持人外,现场观众和场外观众(主要是视频网站观众),观众以90后居多,其次是80后。

在这档脱口秀的语境中,节目目的和节目目的取得方式是最重要的基本语境,笑点的营造正是围绕节目目的和方式展开。

节目基础语境是脱口秀语言的表达基础,是观众的基本期待。脱口秀嘉宾一旦脱离这一基础语境,也就意味着脱离了观众的基本期待。

来看例子,当期吐槽嘉宾李艾吐槽唐国强的片段:“有人说唐国强老师是八十年代的小鲜肉,这让很多人不服气,看看唐国强年轻时候演的电影,那演技,跟现在的小鲜肉比,(音高上扬)他也配叫小鲜肉,只配叫影帝!”

吐槽嘉宾说完,现场也有一些稀稀落落的掌声。但是,这些掌声更多体现出对唐国强的尊敬和钦佩。这段吐槽属于赞美,脱离了节目的主基调——吐槽,是对基础语境理解失误的例子。

2、动态语境体现了脱口秀嘉宾的现场把控能力

由于脱口系主播的任何表达总是针对现场特定对象并传递给现场所有观众,在这个语境中,主播作为表达主体,与接受主体(吐槽对象和观众)始终处在讯息的发出和反馈的循环运行中,这种循环运行且不断变化的语境就是动态语境。主持人需要不断调整现场的状态,以适应动态语境的需要。

我们看吐槽嘉宾王刚的表现,主持人张绍刚介绍完王刚后,工作人员在主播台前放了一个脚蹬子(这是为身高较低的嘉宾准备的,前面已经有多位嘉宾用过)。王刚一上来,把脚蹬子踢到一边去,一名工作人员赶紧跑来把凳子拿走,王刚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做出夸张的表情,“谢谢你啊,但是我又不得不说,你对我的身高估计真的是太——太——”(摆了摆手,摇了摇头)

王刚对动态语境做出了有效的反应,这种对动态语境的适应能力,体现了脱口秀主播对现场的感受程度、理解程度。

对动态语境的观察很多时候体现在听辨能力上,看下面例子:

节目开场,主持人张绍刚说:“……也就是吐槽王的奖杯,只有在这个舞台上,你才可以肆意地吐槽别人,而不会挨打。也只有在这个舞台上当主持人,我才会觉得自己很安全。”

张绍刚这段话似乎是对他主持的天津卫视《非你莫属》中情形的自我调侃,但是《吐槽》的观众很多是90后,并没有看过《非你莫属》,当“不会挨打”出口后,现场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此时,如果张绍刚听辨出观众的理解状况,应该稍作解释,以使下面的一句话产生笑点,但是他没有停顿,致使后面依然没有引起观众共鸣,因为没能对当前动态语境做出临机应变,也是一个语用效果不成功的例子。

三、脱口秀中的“泛语言符号”

如前所述,脱口秀中的泛语言符号包括文字符号、语音符号、体态符合。

口语交流信息传递的层次:文字语言中的文本传递基础内容信息;有声语言中的声音要素,如语调、语流、重音等,它们以声音表现的方式辅助文字语言的表达,但是无论怎样的辅助作用,语音性语言仍然依托于文字本身,是对文字的语音化处理;身体性语言符号则完全脱离了文字本体,眼神、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等,都可以构成独立的含义,它们与前两种符号结合,传递出比书面语丰富得多的信息。

1、文字性语言符号

在三种语言符号中,文字性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无论从实质内容还是信息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另外两种符号,因此,称其为基础性语言符号。

《吐槽大会》以笑为目的,以嘉宾间的吐槽为手段,这个基础语境是文字表达的根本要求。

为取得“笑”场,各位嘉宾运用各种语势和语义手段,看唐国强的语义转折(针对嘉宾李艾吐槽):“李艾,很可爱,当过模特,主持人、歌手,演员,有人说,她怎么就是不红呢。其实我看李艾身上有很多潜质,关键在于坚持,(下面开始转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转型(语义转折,“坚持”原意指针对一件事的持久,这里转义为持续努力,这种努力又体现为“转型”,为下面做铺垫)。怎么样,下面学厨艺,学美发(都是“蓝翔”的项目,从演艺界跨入蓝翔领域,观众突然发现“转型”原来如此,笑点爆发),总有一天大红大紫!”(观众大笑)

再欣赏嘉宾李诞的语势转折(针对嘉宾徐浩的吐槽):“小鲜肉徐浩,其实我挺反感小鲜肉这个词,挺不雅的,算了,不多说了(“不多说”其实是为下面的“说”做准备),(语势转折,并没有“不多说”)我也惹不起小鲜肉,(语势递进)更惹不起小鲜肉的粉丝(观众笑),是吧,(语势再转折)徐浩可以说,啊,他也没什么粉丝(解释可以说徐浩的理由,语势达到高潮)。

除了语势语义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句式变化手段也是文字性语言符号的运用武器。

李艾针对嘉宾张大大的吐槽:“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看他不爽,上次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活动,叫,集资暴打张大大,我打开了网页,发现居然归在了公益那一栏。有网友说,张大大给人一种想打又怕脏了手的感觉,大大啊,你是怎么想的呢?反正我是觉得太过分了,买双手套很贵吗?”

李艾最后连续的问句显然比陈述句更有幽默力量。

2、语音语貌符号

口语语言是语义和语音的合体,脱口秀中,多变的语音变化,包括语调变化、重音变化、停连变化,以及整体语势的节奏变化。

当场嘉宾史航的例子(对嘉宾张大大吐槽):“大大我跟你说啊,你不要再强行扮演坏人了,真的没啥用,永远招人烦(做了一个较大的停顿,这个停顿使观众误以为这里是个句号,实际上“招人烦”与下面的“并不能”是一句话),并不能使你变成明星(现场观众没笑)。

这里因为停顿位置不当,观众没有明白嘉宾真实语义,没有达成现场效果。

不以标点为停顿依据,是脱口秀的重要特征。优秀的脱口秀主播,无一不是停顿运用的高手。另外,语调的变化,节奏的变化,也是语音性语言符号的手段。特别的,语音模仿是语音性符号中特别有表现力的手段,不仅仅是演员,几乎所有脱口秀主播都具备一定的语音模仿能力。

再来看王刚的表现:“史航,我的老朋友……就是说话始终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在他着急的时候,一见到我,就是(学大舌头含在嘴里发声)乌噜乌噜乌噜,然后(继续学口音含混)哈喽哈喽哈喽……尤其是他这个剧本写不出来,(抓耳挠腮)这这这个,怎么办呢,(学大舌头)我的笔呢,我的笔呢,乌噜乌噜乌噜,笔呢笔哪儿去了,(变成正常有点不耐烦语气)我就忍不住提醒他,别找了,笔明明就含在你嘴里嘛(现场大笑)。

这种模仿的功夫已经成为很多脱口秀主播的看家本领。

3、体态性语言符号

体态性语言符号属于非语言因素,包括形体语言符号和表情语言符号两类。通常,有表演基础的脱口秀主播体态语更丰富一些,特别是形体语言符号。

同语音性符号一样,体态语也需要很强的角色感。脱口秀过程中,主播一人扮两个,甚至扮演更多的角色是常见情况。这时,仅靠文字和语音符号常常不足以表达足够的信息,逼真的形体和夸张的表情成为关键因素。

还是王刚的例子(吐槽史航):“史航父亲是吉林大学哲学系的老师,但是自从史航出生以后呢(眯起眼睛了,王刚的眼睛很会说话),给他爸爸的哲学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王刚做手托着婴儿状,眼看着孩子,又微微抖着手,失望的表情,摇摇头。“从此他再也不相信(略停),黑格尔的那句名言(手一直托着孩子,眼看前方),(眼睛重新看着孩子,手轻微抖动,摇头)存在即合理。”(现场大笑)

“到底是哲学老师,人家忽然猛醒,(手依然托着孩子,但眼睛又抬起来,茫然,思考状)对呀,应该辩证地看问题啊,(又低下头,看孩子)不能只看这一面啊,(在前面的右手从怀里翻上来,大幅度的动作,把孩子翻转过来状)反过来一看,果然好多喽(笑咪咪看着怀里的孩子)”(现场爆笑,鼓掌)。

文字性语言符号、语音性语言符号和身体性语言符号构成了脱口秀的泛语言符号表达系统。其中,文字性语言符号是意义传达的基础符号,其他两种是补充性符号。但是,这种补充是必要性补充,它们构成对基础符号意义的加强、或者修正、转义。

脱口秀,是在充分理解基础语境的前提下,灵活地根据动态语境的变化,综合调动、运用各种泛语言符号的过程。我们以语境为关注的轴心,分析围绕这个轴心的泛语言符号的生成和作用规律,是一条分析脱口秀节目语言的有效途径。

(作者系天津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

责任编辑 叶宝妹

猜你喜欢
主播语音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第一次做小主播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