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动导向深化英美文学教学的人文内涵

2017-03-11 23:07广东财经大学
外文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戏剧人文

广东财经大学

洪文慧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吕筱琼



以行动导向深化英美文学教学的人文内涵

广东财经大学

洪文慧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吕筱琼

作为高校英语专业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英美文学教学应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促进学生人格发育和全面发展的目的。广东财经大学“英国文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课堂教学的多元体验和课堂内外的有机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综合人文素质,以行动导向深化了英美文学教学的人文内涵。

英美文学;人文教育;行动导向;主体性

一、引言

近十几年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人文性日益淡化,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外语教育界的重视。有学者指出,不少外语院系英语专业的教学“重功利轻人文”(张中载 2003: 454),存在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孙有中 2011: 51)。这种倾向特别表现在英美文学等必修课程课时减少、人文类选修课程因受总课时的限制而未能实际开设(蓝仁哲 2009: 6)。面对这一现象,不少学者撰文强调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定位。王守仁(2001: 42)指出,作为“人文学科的一支……英语学科的基本要素是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胡文仲、孙有中(2006: 246)也主张英语专业“理应遵循人文通识教育的基本办学理念,超越过于职业化取向和着眼于短期办学效益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尽管有个别院系开展了以深化人文内涵为要旨的课程体系改革(金利民2010),对于多数外语院系来说,英语专业人文性淡化是既成的事实。以笔者所在的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英语专业的“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课程各开设一个学期,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文学类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如何上好英美文学课、尽可能发挥该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要发挥英美文学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首先必须对人文性的内涵有清晰的理解。王守仁(2013: 11)指出,“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凸显对人的尊重”。可见,不能简单地把人文教育等同于文化知识的传授,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发育和全面发展。文学课程如果教学方法失当,未必能够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把该课程改造成能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发育的人文教育平台。

本文以笔者在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对英语专业学生开展的“英国文学”课程实践为例,探讨如何以行动导向来强化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主张以行动作为学习的起点,组织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景中完成行动任务,通过探讨并解决行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行动过程,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刘松林、谢利民 2009: 85)。该理论发源于德国的职业教育,并被引入到人文学科的教学当中。职业教育提倡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专业技能。而对于人文学科来说,行动导向教学的意义在于,它赋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通过参与活动来自主学习、协同创新,获得丰富的体验。这种主体性体验往往是人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所欠缺的。笔者借鉴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综合人文素质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强调课堂教学的多元体验和课堂内外的有机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元体验的课堂教学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 2000:29)。英美文学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但是单向输入的授课方式无助于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该课程的教学要求一般包括文史知识识记、作品阅读和分析等基本内容,因此不少任课教师习惯以讲授为主,向学生灌输文学知识。南京师范大学曾于1998年至2002年间调查了50多所高校外语院系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表明,60%以上的授课教师仍然采用单向输入式的教学模式(程爱民等2002: 16)。这样的教学模式实质上背离了文学课程自身的人文特性。文学即人学,起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经验,是运用语言来表达对于在世存在的感悟以及对于过往历史和当下社会文化境遇的把握。因此,学习文学的过程首先就应该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借助文学文本感悟生命、思考人生、把握社会文化变迁的个体成长过程,而不能仅仅是文史知识的识记过程。因此,不妨将课堂教学的重心从“学文学”转移到“做文学”,通过多重的文学体验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主体意识和人文素质。

所谓“做文学”,并不是要求学生创作文学作品,而是指用行动导向取代单向输入导向,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以行为主体的身份去体验文学。这就需要授课者为学生提供多种输入、输出渠道,特别是增加课堂教学中的表演性和交互性,让学生既可以多角度地欣赏文学作品,又可以通过表演、讨论等多种生动的方式拓宽文学体验。具体而言,课堂教学形式除了教师讲解之外,还可以包括各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表演性、欣赏性节目和交流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一方面要重视信息输入的多元化,使学生对文史知识和分析方法保持持续的新鲜感和关注度;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输出的多元化,为学生提供参与、体验文学活动的多种选择,尽可能发挥他们的差异化优势,调动、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

以笔者讲授的“英国文学”课程为例。根据学院的教学大纲,该课程属专业必修课,是“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教材采用《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吴伟仁编 2013),授课时间为16周,每周两次课共4个课时。笔者的课堂教学除了常规的知识讲解、文本分析和课堂讨论,还结合课程进度组织了一场诗歌朗诵会、一场戏剧表演和一次名著欣赏沙龙。此外,广播剧表演、诗歌合唱、电影配音、戏剧台词口译以及影视、音乐欣赏等多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也穿插于教学过程中。

组织此类课堂活动须预先设计好一整套实施方案,以统筹协调课前、课中的学习任务。教师提出基本方案之后要与学生协商,具体任务由学生自愿报名,分工筹备并组织实施,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以诗歌朗诵会为例,按教学计划,作为对浪漫主义诗歌教学环节的阶段性回顾,朗诵会安排在第10周,占两个课时共90分钟。相关的方案协商和任务安排必须在该环节之前提前完成。教师在第5周按授课范围列出与班内人数对应的作品清单,交学委组织报名。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自荐担任主持、评委和设计的人员,并指导他们撰写主持稿、制定评分标准、准备辅助音频以及制作多媒体投影文案等。有了预先安排,学生就会在课程进展过程中专注地学习诗歌格律、细读诗歌文本。部分学生会主动在课堂上朗诵刚学过的诗歌,听取教师的指导意见,以期提高朗诵技巧。出于对朗诵会的期待,班里形成了极好的学习气氛,学生们在课前和课间也积极训练和交流。朗诵会现场完全由学生掌控,主持、评分、点评均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以嘉宾身份出场,并提供多媒体、摄影方面的技术性服务。在朗诵会进行过程中,教师尽量不干预,只负责在结束时进行总结性的点评。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为每一名学生提供登台表演的机会。通过这样的表演实践,学生们的自信得以增强,文学体验更为深刻,人文修养也得以提高。同时,部分学生也在筹备、主持、设计和评审等工作中得到锻炼,组织、创新和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文学课堂不但要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表演性和交互性,而且要使输入、输出渠道相互贯通,从而丰富文学体验。这就要求课堂活动与授课进度相契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多角度地体验作品的魅力。以课程计划中关于简·奥斯汀(Jane Austen)的内容为例。教材中提供了小说《傲慢与偏见》(PrideandPrejudice)的情节概述以及前两章的文本。笔者的课堂教学除了常规的讲解之外,还穿插了电影欣赏和广播剧表演,并举行名著欣赏沙龙作为辅助。为此,教师要按授课进度提前三周明确任务,学生自愿报名承担如下工作:1名学生介绍作者;3名学生准备前两章的广播剧表演;4名学生阅读原著全文,其中3名撰写读书报告,1名担任主持。主持人需要根据3份读书报告设计沙龙研讨的基本话题,组织报告人和全班同学共同欣赏作品,研讨文学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前一周要求全体学生课外阅读小说并朗诵教材中的文本节选。课堂教学安排在第12周,3个课时共135分钟的课堂时间分配如下:第1课时介绍作者与作品、细读文本和播放广播剧音频,第2课时欣赏电影片段,第3课时表演广播剧、开展文学欣赏沙龙。教师授课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细读、分析小说文本上,表演和沙龙环节则由学生组织、参与,教师只负责活动前的个别指导以及沙龙现场的引导和点评。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只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足够的准备时间,沙龙活动通常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全体学生在逐步深化的阅读、欣赏和讨论过程中对作品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文学阅读、分析能力大幅度提高。小部分学生更是通过表演、写作和研讨对作品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目前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原著阅读数量少、深度不足的问题,沙龙活动有助于他们深度阅读小说文本,激发他们对原著产生更大的阅读兴趣。

类似的课堂活动还有戏剧表演,这同样需要结合授课进度统筹安排,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诗歌朗诵、名著欣赏和戏剧表演等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丰富了学生的文学体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文学课堂从而成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这样的教学实践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团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自主性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参与,灵活性体现在输入、输出的多元化以及对角色、任务的自由选择,团队性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横向交流,综合性则体现在课堂活动与授课内容的融会贯通以及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培养。这些课堂活动作为知识讲解、文本细读分析等教学环节的补充和扩展,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文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培养主体意识,提高综合人文素质。

三、课堂内外的有机整合

要充分发挥英美文学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还须进一步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结合起来。文学课程要对学生的人格和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需要保证一定的持续性。但是每周4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直接影响终究是有限的。幸而,文学课程的人文特性有利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对接。因此,要充分发挥英美文学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除了改进课堂教学,还应该注重课堂教学与校园内外各类文化活动的有机整合。

笔者的“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并不局限于课堂,而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这些活动包括每年由学院承办的两项赛事:英语戏剧大赛和诗歌朗诵大赛。文学课程为学生参加比赛提供了铺垫,特别是课堂上的戏剧表演和诗歌朗诵使学生能够熟悉相关的文学体裁,从而在朗诵和表演中更有把握。这样一来,参加校园赛事就水到渠成。

以课堂教学与英语戏剧大赛的结合为例。笔者的文学课堂除了对戏剧文本的阅读分析外,还包括广播剧、戏剧表演和戏剧欣赏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对戏剧文本有了感性认识,对舞台表演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很多同学都积极参加笔者组织的戏剧大赛推广会、专题讲座、排练辅导等前期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学习戏剧知识,提高表演技能,为参赛做准备。

戏剧活动对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作用可谓是全方位的。如黄爱华(2010: 69)所言,“戏剧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能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除了在语言能力、文学知识和艺术修养方面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获得生命的体验”,从而“改变自我、创造自我”(桂迎 2008: 52)。笔者曾担任多届戏剧大赛的指导教师。经验表明,戏剧比赛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协同创新和文化熏陶三个方面。首先,参赛过程是综合性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剧组成员需要事先大量阅读、遴选、改编或者创作剧本,还要对台词、相互纠正发音、分析剧情、研究人物形象、设计造型动作等等。所有这些环节不仅涉及多项语言基本技能、文学知识和文艺才能,还要求剧组成员通过团队合作来做决策,完成任务。这样的学习过程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技能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次,参加戏剧比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参赛的剧组大多由学生自发组织,核心成员往往来自学生的友情小团体或各种社团,并吸收其他比较熟悉的同学。这种组织结构保证剧组内部有充分的了解和信任,能够协调一致,合作默契,为演出的成功共同努力。同时,戏剧是综合性的艺术,而校园戏剧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艺术创造空间,有利于剧组成员发挥优势,锐意创新。因此,这些团队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原创性和执行力,敢于在剧本改编和舞台调度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并迅速付诸实施。再次,戏剧比赛能够对整个学院的文化风气产生辐射性影响。近几年来,每届大赛都有约20个剧组参加初赛,不少剧组还存在跨班级、跨专业的现象。剧组成员的排练和参赛通过各种团体、个人关系对周围的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尽管最终只有少数剧组进入决赛,但初赛环节已经引发大部分学生的关注,决赛从而成为共同期盼的盛事,决赛现场因此总是座无虚席。同时,由于学生观众对参赛剧目和演员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对台上的表演总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决赛过后,不少剧组成员和观众踊跃参加笔者举办的剧评会并积极发言,学生通讯社也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评论、推送报道,这又进一步扩大了比赛的辐射范围。因此,整个活动前后,学院里弥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这无疑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英语戏剧大赛和诗歌朗诵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丰富学生的文学体验,帮助他们拓宽人文视野、提高综合素质。除了这些校园文化活动,文学课堂教学还可更进一步与各类校外文化活动相结合。近年来,笔者也有意将当地的一些演出信息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观看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节目。

上述案例是笔者“英国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部分实践。在这些教学活动中,笔者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体验,践履了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学观,“以行动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主动的、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学习”(刘松林、谢利民 2009: 85),并注重整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化活动,以校园内外的文化活动作为文学课堂的自然延伸。这样的课堂教学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团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既遵循了行为导向的基本原理,又充分体现出文学课程的人文特性,深化了文学教学的人文内涵。下文以实证调研来验证这些实践的人文教育效果。

四、问卷调查分析

为验证“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的实际效果,笔者在2015年12月课程临近结束时进行了一次调研。调研包括两项问卷调查,分别以“英国文学”课程授课对象以及参加过2015年广东财经大学第九届英语戏剧大赛的剧组成员作为调查对象。

第一项问卷调查面对笔者授课的两个教学班,共回收45份有效匿名答卷。经统计分析,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比较高(84.4%)。在教学形式方面,赞同“讲座与交流相结合”的占55.6%,赞同“更多种形式”的占26.7%,而选择单纯的讲座形式或讨论形式的学生各占8.9%。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反对单一的教学形式,支持教学形式多元化。关于课程内容,42.2%的学生希望“以文本细读为主,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作品”,40%则希望“以体验为主,引导学生以朗诵、观赏、表演、讨论等形式体验作品”,只有15.6%的学生希望主要由教师介绍作者和讲解作品。这表明多数学生更倾向于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或体验文学作品。接着两个问题考察“英国文学”课程对学生文学兴趣的影响。73.3%的学生表示愿意利用寒假期间“好好读完”一本以上英文原著;62.1%的学生表示有意向参加下学期的诗歌朗诵大赛。这两项反馈表明,课程实践对学生的文学兴趣有明显的促进。最后一道题调查学生如何理解文学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有51.1%的学生认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使他们“具有主体意识,形成独立人格,培养批判性思维”。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从未对人文或人文教育的概念做任何阐释。过半数学生对人文教育核心内涵的自觉认同印证了课程实践的人文教育效果。总的来说,调查结果表明: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人文素养、构建独立人格是学生成长的自觉需求,笔者的课程实践适应这种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第二项问卷调查面对的是剧组成员,共收回36份有效匿名答卷。首先,从投入的时间来看,大多数成员(88.9%)参加剧组集体排练时间在10小时以上,其中58.3%达到20小时以上,还有44.4%的成员在集体排练之外另外投入10小时以上完成个人承担的任务。这说明,学生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主动阅读、改编、背诵、排练,并最终通过演出检验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其次,关于参赛经历对个人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有47.2% 的成员选择“学会沟通、团队协作”,41.7%选择“收获友情和快乐”。可以理解,戏剧大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团队活动共同进步,因此对大多数成员来说,在参赛过程中所收获的团队精神和情感体验是课堂教学所无法企及的。最后一道题是关于参加剧组活动的积极作用,问卷采用多选的形式,按重要性排序,取前两项进行统计。成员们除了普遍认同在语言能力(66.7%)和文化修养(63.9%)方面有所提高之外,有41.7%的成员认同参赛“促进个人成长”。这说明参赛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言能力方面取得进步,还产生了单向输入课堂教学所难以达到的人文教育效果,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心智的成熟。该项调查结果表明:剧组成员通过共同自主学习,在增长知识技能的同时,拓宽了生活体验,综合人文素质得到较全面的提高。

综合分析上述两项问卷调查的结果,“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人文教育效果。这些教学实践在帮助学生增长文学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体性和综合人文素质。这样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以行动导向深化文学教学人文内涵的创新做法。

五、结语

广东财经大学“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效果表明,将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能够深化文学教学的人文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综合人文素质。这样的实践强调课堂教学的多元体验和课堂内外的有机整合,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充分发挥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实际上,英语专业的教学正面临新的机遇。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英语专业明确为“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的学科专业”(仲伟合 2015: 5)。从专业定位来看,新制定的国家标准凸显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和人文通识教育,强调厚基础、宽人文的人才培养理念”(王立非、葛海玲 2015: 3)。这一国家标准的制定意味着人文教育将重新成为英语专业教学的重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英美文学教学的人文性,符合教改的最新发展方向。当然,一门课程的创新并不能改变整个英语专业人文性淡化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现状,还需要课程体系的全面变革。正因如此,提倡人文导向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也颇具借鉴意义。它不仅使文学课程本身能够更好地承担人文教育的使命,而且可以使英语专业的人文教育理念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程爱民等.2002.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J].外语研究 (1): 14-18.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桂 迎.2008.中国校园戏剧的流变、现状、思考与尝试 [J].中国戏剧 (5): 52-55.

胡文仲,孙有中.2006.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J].外语教学与研究 (5): 243-247.

黄爱华.2010.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其运用 [J].戏剧艺术 (1): 69-77.

金利民.2010.注重人文内涵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J].外语教学与研究 (3): 176-183.

蓝仁哲.2009.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科属性与培养目标——关于外语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思考 [J].中国外语 (6): 4-8.

刘松林,谢利民.2009.行动导向理论的教学论解读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9): 83-88.

孙有中.2011.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J].中国外语 (3): 49-58.

王立非,葛海玲.2015.我国英语类专业的素质、知识、能力共核及差异:国家标准解读 [J].外语界 (5): 2-9.

王守仁.2001.加强本科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 [J].外语与外语教学 (2): 42-43.

王守仁.2013.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 [J].外语界 (6): 9-13.

吴伟仁编.2013.英国文学史及选读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张中载.2003.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 [J].外语教学与研究 (6): 453-457.

仲伟合.2015.《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 [J].外语界 (3): 2-8.

(责任编辑 王照岩)

通讯地址: 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洪)

510430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人文外语系(吕)

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理念与实践”(2015GD0017A);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斯托帕德九十年代历史剧研究”(GD15XWW01);广东省教育厅高校教育技术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080);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度专项任务项目(14ZXRW74001)。

G420

A

2095-5723(2017)02-0039-06

2017-03-11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戏剧人文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有趣的戏剧课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