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对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的贡献

2017-03-11 19:06汪全玉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学期刊现实主义文学

汪全玉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

《十月》对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的贡献

汪全玉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

文学期刊与文学的兴衰息息相关。作为“四大名旦”之一的文学期刊《十月》,坚持为现实主义传统开新路的文学风格,倡领文学作品的批判精神,推出了诸多优秀作品,推动着当代小说思潮的兴起、演进和创作实践。《十月》的办刊经验表明,文学期刊要有从时代思潮到作品选择再到作者需求全方位主动介入文学发展的意识,才能为文学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十月》;文学期刊;中篇小说;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文学期刊必然与文学的兴衰息息相关,也一定会成为评判文学是否繁荣的重要依据[1]。纵观中国当代文学期刊发展的状况不难发现,每次文学杂志的繁荣时期,就是中国文学繁荣的发展时期[2],作为当代文学争议最多、影响最大的文学样式—小说,在当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与文学期刊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十月》为代表的著名文学期刊,是当代文学尤其当代小说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推动着当代小说思潮的兴起、演进和创作实践。《十月》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期刊中如日中天,最大程度地表达了时代的呼声,并顺应了读者对文艺作品的诉求。在当前文学期刊发展整体乏力,纯文学期刊甚至面临生存困境的背景下,《十月》的典型经验做法,值得当代文学期刊借鉴。

一、办刊实绩:推动中篇小说的辉煌

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界曾有“四大名旦”(《当代》 《收获》 《花城》 《十月》)之誉评,作为其中一旦,《十月》对当代小说特别是中篇小说的贡献,可谓有目共睹。《十月》于1978年在北京创刊,时为季刊;1980年获得刊号,改为双月刊;到1981年,发行量达60万册。创刊伊始,《十月》就确立了鲜明的个性,希冀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有所作为,这从期刊的命名上可见一斑:“因为‘十月’在人类历史上闪耀着异常灿烂的光辉。 ……从一九四九年以来,北京十月的礼花、十月的红旗、十月的锣鼓,就成为革命人民胜利和欢乐的象征。 ……而一举粉碎‘四人帮’,全国人民不是又都由衷地把‘十月’作为我们的骄傲吗?”[3]情文并茂的“发刊词”解释了期刊命名的初衷,也无异于《十月》的办刊宣言。

《十月》创刊三年就大放异彩。由于十年浩劫刚过,除《人民文学》外,尚无有影响的大型文学期刊,《收获》尚未复刊,《当代》尚未创刊,而粉碎“四人帮”后复燃的文学热情空前高涨,此时,任何大型文学期刊的出现,都能在很短时间内成为文学工作者和读者追捧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十月》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小说这种有着广泛读者基础的文学样式,并且团结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刊发了为数不少的优秀小说作品。在《十月》创刊号的《稿约》中,小说成了其首选的稿件:“(1)三十万字以内的长篇小说(特殊情况可除外)。—二十万字左右的中篇小说。(2)短篇小说。”[4]基于这样的办刊指导思想,再加上尖锐的选文风格,《十月》创刊短短三年,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表现堪称惊艳。1980年改为双月刊后,《十月》带动了全国范围内大型文学期刊的发展,推动了中篇小说的兴起。至1985年进入发展巅峰时期,奠定了其在文学期刊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而言,创刊伊始,《十月》便展示了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文学雄心。在栏目设置上,长篇、中篇、短篇小说门类齐全,散文、诗歌、电影文学剧本、评论应有尽有。在很短时间内,便推出大量优秀作品,中篇小说也成为《十月》最为依赖的文本选择。1977—1980年,在中国作协文学评奖活动中,《十月》成为斩获奖项最多的文学期刊。就影响最大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而言,第一届获奖作品计15篇,《十月》有5篇上榜,占总数的1/3:王蒙《蝴蝶》(1980年第4期)获一等奖,邓友梅《追赶队伍的女兵们》(1979年第1期)、刘绍棠《蒲柳人家》(1980年第3期)、宗璞《三生石》(1980年第3期)、蒋子龙《开拓者》(1980年第6期)获二等奖。第一届中国作协文学评奖活动,正式确立了《十月》在中篇小说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此时距离《十月》创刊也不过仅仅两年多。更为重要的是,《十月》推出的文学新人诸如中杰英、陈世旭等迅速成为当时最耀眼的文学明星。同时,《十月》借助这些新人佳作,发行量也节节攀升。“从1978年始刊发行10万册,到1980年底已接近24万册,到1981年,最高印数达58万5千册。1981年到1983年间,因为印量激增,邮运量过大,不得不安排在北京、湖北、四川三地同时印刷发行。1982年至1984的三年中,平均印数都在40万册以上。”[5]4《十月》由于新人佳作迭出、轰动效应接连不断,迅速取得了万众瞩目的领军位置,在1980—1985年期间,凭借其惊人的发行量和巨大的影响力,甚至一度超过了《收获》 《当代》,成为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名副其实的“期刊之王”。

二、文学风格:为现实主义传统开新路

在作为文学期刊参与新时期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十月》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新时期文学中现实主义文学的金城重镇,《十月典藏品》的编者曾在封底文字中这样表述它与现实主义的关系:“一本刊物与一部打开的社会变迁史本色的现实主义—永远的真实”[5]。

《十月》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自己的现实主义风格。面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座飘渺于云中,似乎高不可攀而又必须翻越的大山,编辑巧用妙策:抓住已得到充分肯定的“五四”现实主义传统与需要被广泛接受的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两条线,“一方面是要修复文化虚无主义和‘新纪元’论创造出的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以及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断裂,一方面是要修复与一切外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文学传统的断裂。”[5]2《十月》1978年第1期精心结撰的“学习与借鉴”栏目,称得上匠心独运,意在言外。该栏目采用一文一评的方式,刊发了鲁迅、茅盾、屠格涅夫、都德著名作家的四篇小说,即《药》 《春蚕》 《木木》《最后的一课—个阿尔萨斯孩子的叙述》,每篇文章后各附一篇赏析文章,栏目的最后以年轻学者董学文《略谈鲁迅论创作与生活》一文作为收束,含而不露、隐而不显地表明了编辑意图。仔细研读不难发现,在题材选择上,《十月》的现实主义倾向明显,强调要在严肃之外注重平凡人的生活意义。这一点,从方浴晓借用鲁迅自己的理论评述鲁迅《药》的观点即可发现,他认为:“选材要严,除了首先要选择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中的重大题材外,也要注意选择一些含着不平凡意义的平凡事件,……最好是经历过。”[6]

值得肯定的是,《十月》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上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整体化探索。在办刊的总体方针上,立足于现实主义的传统创作方法,着眼于为现实主义打开新路,比较偏爱那些坚持以人物和情节为主,但又能合理吸收新形式、新技法的作品。虽然稳步推进的策略使得那些在形式实验上发生全新变化的作品比较少见,与《十月》在题材拓展上那种高歌猛进的编辑策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其在理论上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更新作了前瞻性的铺垫。同时在“借鉴与探讨”栏目中对西方现实主义新的流变如心理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都做了大量的引介和推荐,使得真正能形成崭新风格的现实主义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当然,这种稳步推进的策略也正是它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转折时开始徘徊以至落后的主要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写真实”曾一度流行,但很快,“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阶段性发展,几乎与中国社会变迁的历程丝丝入扣。同时伴随着现代主义思潮普遍流行而产生很大影响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特别是萨特的哲学和文学著作,对“真实”观产生了根本性冲击。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论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个性化”的感觉越来越被文学所强调,文学评价标准也越来越丰富,现实主义标准不再是唯一。1985年之后,文学走向多元化,《十月》对现实主义的坚持却并没有延续辉煌,优秀作品的数量逐年减少,期刊的影响力逐渐下降。从文艺思潮角度看,其原因是随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广为传播,传统现实主义一向重视的“真实”,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生活真实”“艺术真实”面貌越来越模糊,直至断裂为个人生命经验中的感觉碎片。“文革”那一代人的集体心象,如“五七情结”“文革记忆”等,由于文学作品对“真实”观的多方式和多角度解构,一直存在于中国作家中的创作思想,逐渐被衍变为具有个性化和个体意识的生命体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作家群体代际特征逐渐淡化,文学走向多元发展及快速裂变时期,文学期刊对文学的作用开始减弱。但无论如何,《十月》对中国文学现实主义思潮的倡导和推动作用,是这一时期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成就。

三、编辑理念:倡领文学作品的批判精神

1978年初,伴随着文艺春天的气息,文学思潮悄然迈开了从“政治化”到“人性化”的脚步,即将大步迈入文学的新时期(1979—1989年)。正是此时,《十月》这个日后对当代文学特别是小说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文学期刊开始酝酿。纵观新时期文学史可发现,整个新时期文学都是围绕着“人的重新发现”这个核心问题而展开,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最感人之处,就在于它常以空前的热忱呼唤着人性、人情和人道主义,突出和强调着人的尊严和价值[7]。

《十月》注重倡领文学作品的批判精神,主要通过对小说选题的有意识开发,在小说作品主题中鲜明表现批判精神。《十月》首期发表的刘心武《爱情的位置》,在“文革”后第一个冲破了爱情禁锢,现在看来不失划时代意义,显示了文学期刊的胆识和魄力。《十月》发表《爱情的位置》时,“文革”虽然已结束,但人们的思想仍相对保守。正如刘心武所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构思一篇作品,题目定为《爱情的位置》,为爱情在文学艺术领域里面恢复名誉,获得应有的位置。”[8]《爱情的位置》使刘心武又一次获得在新时期来临的特殊时期参与思想解放,用文学作品促进广大民众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渴望的机会。基于此,《十月》对时代思潮的倡领,远比这篇小说的艺术成就更重要。就连刘心武也承认《爱情的位置》就文学价值“不足道”,但对于“用文字参与思想解放的进程”“以小说形式承载呼唤社会变革的民间诉求,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仍十分自豪,并认为“这是我人生中的亮点”[8]。

在中国,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从西方引进的。作为文学革命之主将的鲁迅认为,自己的创作完全仰仗过去所看的百十篇外国小说,坦言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鲁迅的创作实践,侧重的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艺术精神,与后来从苏联全面移植过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着本质性的差异。现实主义并不仅是一种创作原则或艺术精神,更多的是一种立场、态度,一种世界观倾向。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新时期文学首先面临的是对二者的价值评判及接续那个传统的思考。从《十月》1978年第l期“学习与借鉴”栏目可看出,编辑的倾向性非常明显,目的就是为了接续“五四”新文学所秉承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然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惯性思维依然强大,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开始练习创作的作家,“颂歌”模式与配合政治形势的意图在他们的作品中暴露无遗。即使后来公认一流的优秀作家如贾平凹等,他们这个时期的小说作品语言仍是革命性豪言壮语,小说作品选材及其故事内涵,无论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还是青年男女谈婚论嫁,在内容和思想上均大致趋同,模式化严重,几乎丝毫不见作品关于人性的独立思考。《十月》在文学题材的拓展上独具慧眼,紧紧把握现实主义的第一原则——“写真实”,把刊载小说作品的出发点放在生活的新动向上,因而其刊载的作品鲜明地展现作家对新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特别是人的精神面貌变化的敏锐嗅觉,突显文学作品的魅力。鉴于时代背景的特殊性,编辑对那些甘冒政治风险的作家作品的提携,如苏予之于礼平、张兴春之于刘克、章仲鄂之于刘心武、张守仁之于李存葆等,实际上是对新时期文学的重要贡献。正因如此,《十月》倡领思潮,坚守风格,并将这种办刊理念内化,逐渐赢得了作家的信赖和支持,也是其发展的根本。这一时期《十月》发表的作品十分尖锐,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争鸣,如《飞天》 《春雪》 《公开的情书》《晚霞消失的时候》等作品,都曾有超越文学评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按照创刊人之一章仲锷所说:“其中《飞天》可说是第一篇触及高级领导腐败特权丑恶行径的小说,震动很大……”[9]引起争论的前提乃是揭示问题和矛盾,而争论则会引发关注。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发展的要求看,作品发表引起争论,继而引发读者的关注,这个过程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直接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同时也激发了作家创作的热情。随后,邓友梅、刘绍棠、从维熙、张洁、王蒙、张贤亮等知名作家,都成为《十月》的重要供稿作家。

四、经验启示:文学期刊应有主动介入意识

从《十月》办刊经验看,文学期刊应密切关注文学发展,要有主动介入文学发展的意识,而这种意识,是从时代思潮到作品选择再到作者需求全方位的积极、主动的介入。

1.推进文学思潮的衍进

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启蒙的年代和文学觉醒的年代,是人性光辉星火迸溅的年代,是高呼“文学自觉”的年代,是揭起“文学回归自身”大纛的年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十月》的编辑以他们的睿智和胆识,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呐喊姿态,率先成为时代的鼓手。他们主动介入文学思潮的衍进,高扬现实主义精神,利用文学刊物团结和组织大批优秀作家的作品干预现实生活,打破题材禁区,不断拓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的题材场域和思想壁垒,激发读者欣赏与批评的全新思维。在这种突出重围的努力中,《十月》逐渐形成了自己对现实主义新的理解和阐释。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十月》积极而突出地成为时代文学总体性最有活力的部分,同时又在超出时代总体性的边际效应中确认了自己的美学价值—苦难的升华和人性的超越。值得肯定的是,《十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实验和探索多样化的文学形式,其目的明确,作用显著:丰富和发展现实主义,尽最大可能为现实主义注入新的活力。1978年至1985年是当代文学最繁荣时期,也恰恰是文艺期刊空前繁荣时期。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中,《十月》可谓是如日中天;20世纪90年代,《十月》的影响力下降,但其期刊的风格依旧尖锐并注重现实,对当代小说的发展同样产生着重要影响。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阅读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学期刊在文学阅读中的比例必然下降。自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的影响,受众层级及阅读媒介和方式的改变,迫使文学期刊思考如何顺应时代而又坚持文学风格的问题。以《十月》为代表的文学期刊,是当代小说乃至当代文学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推动着当代小说思潮的兴起、演进和创作实践。

2.参与文学发展的改革

在新世纪文学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文学本位摇摆不定,创作主体一定程度迷失的情况下,作家和读者双方都有新的价值取向,为更好地继承传统,推动文学、作家创作,就要主动介入作家创作和读者阅读的精神向度,参与文学发展的改革。1976年文学新时期到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一大批作家复出,久被压抑的创造活力逐渐喷发出来,一时佳作如潮,而作为作家展示艺术才华、倡导精神解放的重要平台,《十月》团结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刊发了诸多优秀作品,成为文学期刊的典范。尽管在1985年以后,因为文学走向多元化,读者的个体意识增强,对文学作品朔造个性形象的渴求加剧,《十月》却没有更好地适应读者的需求而逐渐走向衰落,但《十月》从创刊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辉煌,既是新时期小说史和文学期刊史上一个十分惊艳的现象,也显示了时代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同时在“永远的真实”的办刊原则的引领下,在坚持批判现实主义选文风格的情况下,《十月》最大程度地表达了时代的呼声,最大限度地顺应了广大读者对文艺作品的诉求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实为顺理成章之事。因此,文学期刊要敏锐捕捉时代精神的变迁,正面顺应读者的需求,并积极参与文学发展的改革,积极作用于作家创作质量的提高和读者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说,文学期刊要想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既要确立自身的特色,坚持自己的文学风格,又要有批判意识,以主动介入的姿态影响作家及其作品创作。只有这样,文学期刊才能被读者所接受,为文学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1] 汪全玉. 《十月》与中国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D].杭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14.

[2] 靳婷婷. 《收获》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D].青岛:青岛大学文学院,2007.

[3] 编者的话[J].十月,1978(1):1.

[4] 稿约[J].十月,1978(1):292.

[5] 谢冕,孟繁华,陈晓明,等.十月典藏品[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

[6] 方浴晓.选材要严 开掘要深[J].十月,1978(1):209.

[7] 刘再复.新时期文学的主流[N].文汇报,1986-09-10(1).

[8] 刘心武.为爱情恢复位置[EB/OL]. (2008-10-13)[2017-03-10].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8/2008-10-13/28881.htm l.

[9] 章仲锷. 《十月》创刊经过[J].传媒,2001(5):31.

[责任编辑:王传满]

Contributions of October to the Novel Creation in 1980s

WANG Quanyu
(School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Zhejiang Guangsha College of Appli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ongyang, 322100, China)

Literary magazines are closely bound up w ith the rise and fall of literature. As one of the four major literary magazines, October sticks to the style initiating the realistic tradition, advocates the critical spirit of literature, introduces many literary works of excellence, and promote the origin, evolution and w riting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trend for novels. The publication of October shows that only by integrating the awareness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in the literary thought, the choice of literary works,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audience can literary magazines make mor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October; Literary magazines; Novella; Realism; Critical spirit

G239.29

A

1671-4326 (2017) 02-0059-04

DO I: 10.13669/j.cnki.33-1276/z.2017.036

2017-03-28

汪全玉(1981—),女,湖北孝感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文学期刊现实主义文学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文学期刊从未,也不曾离开
新形势下文学期刊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小说,就是往小里说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