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野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7-03-11 18:51陈永福
武夷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常态育人

陈永福

(福州大学 学生工作处,福建 福州 35011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野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考

陈永福

(福州大学 学生工作处,福建 福州 350116)

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与一个国家具体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并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如何适应、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一个崭新和重要的课题。应始终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生命线,积极探索“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改革模式,使人才培养理念更科学化、人才培养结构更合理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多样化、人才培养特色更区域化、人才培养过程更实践化、人才培养评价更多维化,从而适应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需要。

小康社会;人才培养;高校职能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职能,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生命线。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应始终把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作为核心和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使人才培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中发挥核心作用。应坚持在综合改革中大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大批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紧缺专门人才,为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贡献力量。

一、人才培养理念更科学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也要不断调整实现科学化。当前,人才培养要适应新常态,必须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也必须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机遇、挑战和趋势做出科学预测,进行系统规划研究。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至少应包含以人为本、全面改革、质量至上、特色为重、协同育人等五方面内涵。

一是要巩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师生为本,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地位,在教学、科研、管理等过程中充分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尤其要围绕学生全面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要树立全面改革的理念。深化综合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永恒的话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全面改革是人才培养的动力,“新常态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应该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发展。”[1]而发展的动力只能来源于全面综合改革的深化,不断促进依法自主办学,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要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质量是生命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如何应对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新常态,首先在于处理好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在改革中坚持质量为先、质量至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四是要树立特色为重的理念。“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取决于学科专业的先天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人为特色和大学文化的环境特色。”[1]特色为重基于自身所具备的优势特点。高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要与时俱进,根据自身发展定位确立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中锤炼特色、总结特色、凸显特色,使特色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制胜法宝。

五是树立协同育人的观念。协同育人的目的是合力育人,协同育人重在各方力量的有机融合,而非简单的要素叠加。一方面要倡导推进政府、高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力量的协同育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要运用各方力量,突出科教协调、校企协同等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发挥高校内部专业教师、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等不同群体、不同力量间的协同,以及这些群体和外部力量的协调,真正实现全员育人。

二、人才培养结构更合理化

“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不同需要。”[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其全面性、艰巨性、紧迫性、完成性等特点,使其对高等教育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目标更加清晰。

一是从学历层次上,通常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包含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基本层次。在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中,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比例大大提高,本科生教育随着一些专科高校的升级、民办院校的涌现以及本科院校的扩招等原因比例也大幅增加,专科教育则有所缩减。这一比例基本能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但是高学历比例的提高并非等同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未来,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将是从提升规模数量向提升整体教育质量转变,加大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更多与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专科教育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大批适应新常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是从培养类型上,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一般把人才培养分为理论研究型、技术应用型、创新拔尖型等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不同类型人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分布在不同领域,承担着不同职责,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注重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新常态的要求,尤其要加大设计战略新兴产业、第三产业、高新科技领域技术应用型和创新拔尖型人才培养力度。

三是从区域分布上,由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着城乡差异、东西部差异、民族区域差异等,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少。”[3]要“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4]区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靠人才,如何吸引高级专门人才到这些区域工作尤其重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在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上应注意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到基层就业、到西部就业、到民族地区就业、到革命老区就业,应从政府层面协同高校出台更加倾斜的政策支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鼓舞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这些地区输送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急需人才,解决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才问题。

三、人才培养模式更多样化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升质量的关键抓手。在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更贴近新常态需求,探索更多样化方式,普及更大部分群体。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要与新常态高度吻合。人才培养改革的原动力来自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矛盾。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具体要求,更有针对性、更全面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新常态下对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应具有宽阔的全球视野、卓越的专业水平,应树立“造福人类、服务社会、奉献国家、贡献集体、成就自我”的宽广胸怀和远大理想,要重点塑造具有崇高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操守、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足新常态,关键在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衔接。

二是探索更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融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从国家政策层面,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卓越教师、卓越医生等教育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省级统筹,倡导鼓励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不同层次、类别的高校应根据学校所处区域、特点、特色,重点拓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中外合作、对台合作、通识教育等新模式。以提高人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人才培养多样化模式中,应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自主学习思维建立,从教学上应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新方式,并改变片面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习结果评价的传统方式,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

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要普及到更多的教育对象群体。个性化的时代呼唤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式,而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反映了高等教育对象群体的时代需求。开放型社会对创新型拔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才整体素质提出更全面的要求。一方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不应属于少数群体,而应在少数试点的基础上,形成普遍经验在同类型、同区域高校中推广普及;另一方面,除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人才培养实验项目和重点项目之外,各高校应把这些培养方式进行“本土化”,融入学校特点,并在校内推广普及,使更多大学生在成长中受益。

四、人才培养特色更区域化

全面建成小康必须通过一个个区域的小康来实现。服务国家和区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更多高校尤其地方高校要突出服务区域的人才培养特色。美国赠地学院创立的宗旨就是为美国农业和工业发展服务,在最初创立中根据各州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开办各类学院,设立对口专业,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培养各州经济建设急需的专门人才,服务各州经济发展。如威斯康星州大学的农学院培养的大批农牧业专门人才,为该州农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些由赠地学院发展起来的州立大学根据时代变化需要,不断调整突出时代特点的专业设置,重点加强了计算机、管理国际金融贸易等专业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5]

当前,应坚持以人才培养的“本土化”特色克服“同质化”倾向。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大上’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千校一面’的人才规格标准是与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发展阶段相悖的。”[6]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和相应管理办法;高校应在统筹社会需求和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办学历史,研究自身区位优势,整合内外资源条件,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办学定位、发展规模、规划目标、学科设置等,克服同质化倾向。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高校应突出不同“本土化”特色,对于 “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应侧重立足国家、服务区域,充分利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有利条件,培养新常态下需要的高素质创业型、研究型人才;对于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突出与时代发展、区域服务、国际融合相结合,突出行业特色;对于师范、艺术、体育等行业高校,应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提升培养质量;对于地方高校,要立足服务区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区域发展倒逼人才培养改革,突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特色;对于高职院校,要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办学定位和区域需求,突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应坚持以人才培养的“本土化”特色服务“区域化”目标。特色是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所形成的人才培养特色,最终是通过与区域化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体现。当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更好地服务区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要强化在人才培养中树立服务区域发展意识,克服理念不清、服务缺位。其次是要加快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设置要更紧密贴近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关键领域的要求,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而不断调整,把专业调整作为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辩证处理好短线与长线、专业口径的窄与宽的问题,同时要加大第三产业方向专业设置。再次,人才培养要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还要在人才培养中引导教育对象把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把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通才教育和突出专长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把思维能力和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切实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五、人才培养过程更实践化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观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过程突出实践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目的是提高教育对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12年1月,教育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并全面部署了统筹推进高校实践育人的各项举措。强调人才培养过程实践化比实践育人内涵更深、要求更高、动态性更强,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要把提高实践能力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是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而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应把实践能力从新生入学教育贯穿到毕业全过程。从高校层面,要按照不同学校、不同群体的特点,把提升实践能力贯穿到新生入学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毕业设计、毕业离校教育等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实现中国梦使命感。从学生层面,要引导他们在一进入大学就形成对提高实践能力的正确认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大学规划中主动提高实践能力。

要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实现人才培养动态调整。实践能力高低决定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否尽快适应社会需求,也影响他们在服务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大小。要把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中的“晴雨表”,把实践能力提高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动态调整。要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举措,关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社会倾向性,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指向于社会现实、社会事件,并给予议论和评价,使其产生一定的心理反映。[7]应通过建立动态培养机制,实时对个体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问题和倾向做出及时的预测和应对,提供个性化指导。

要把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评价重要标准。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过程,实践育人工作是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高校要制订实践育人成效考核评价办法,更关键的是要把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指标,融入评价体系,并以量化的形式加以体现,其中关键要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分比例。切忌把狭隘的、运动式、形式化的寒暑假社会实践等同于实践育人,也要杜绝实践教学走过场的不良倾向。

六、人才培养评价更多维化

高等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求改革单一模式的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人才培养评价直接反映人才培养质量,也直接反过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首先应建立起以社会适应性为核心,由社会、学校、企业、个体等多方共同参与,由职业规划、价值塑造、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社会适应等多要素构成,建立动态、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这一人才评价标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阐释。

其次应建立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人才培养评价的指标体系上,要充分研究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构成要素,立足综合、全面、客观的角度,“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要素,考虑相关影响因素,注重指标的可操作性而设计相关指标进行评价。”[8]

再次,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基于调查统计数据的数理统计模型与方法、根据人才培养质量内涵与标准运用管理模型进行评价、个案分析等不同评价方式,并不断探索大数据背景下的人才评价方式。另一方面,要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增加社会评价尤其是用人单位评价比例,把用人单位评价及时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还要通过进一步规范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重视毕业生家长评价及毕业生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1]李大勇.新常态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5(9):28-29.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03.

[3]“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侧记 [N].人民日报, 2015-1-23(02).

[4]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和保障[N].人民日报,2014-11-3(01).

[5]徐鸿钧.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国际经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57.

[6]李大勇.新常态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5(9):30.

[7]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23.

[8]彭贞贞,李坚,马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106.

(责任编辑:苏娟娟)

Reflections on Talents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CHEN Yongfu
(Student Affairs Office,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16)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ust be compatible with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s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erve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At present,how to adapt and service a well-off society is a new and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We should always adhere to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s the lifeline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and actively explore the"six in one"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reform model,so that the conceptof personnel trainingmore scientific,more rational structure of personnel training,personnel trainingmodelmore diversified,talent trainingmor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personnel training processmore practical,personnel training evaluation more dimensional,So as to adapt to the currentwell-off society's strategic needs.

well-off society;talent development;function of university

G646

A

1674-2109(2017)01-0092-05

2016-12-02

2015年福州大学教育管理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15skz22);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FJJKCGZ16-174)。

陈永福(1981-),男,汉族,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常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