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斌(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苏派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缘起及特质
马 斌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苏派高职文化是江苏高职院校历经长期发展的积淀和创新而成的。苏派高职文化源于职教传统影响、缘于地方文化浸润、恒于行业产业需求,具有开放包容、敢立潮头、求实笃行、德育为先等特质。
苏派高职文化; 缘起; 特质
中国传统建筑史上曾形成六大流派,即苏派、闽派、川派、皖派、京派、晋派。经商者明清时期也曾有十大商派商帮之说,即所谓苏商、徽商、晋商、秦商、闽商、鲁商以及宁绍商帮、龙游商帮、潮汕商帮、江右商帮。不难发现,“苏派”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新词和热词,作为反映鲜明地域色彩、人格特点和行事个性的文化符号及其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就不只是标志建筑、商会、菜系以及酒品等有别于其他区域的不同风格和品味、自成一体的流派。“处在长江中下游的江苏,经过长期的探索、创造、积淀,逐渐形成了‘既定的’具有江苏特色的地域文化,”[1]47因而也就有了苏派教育、苏派职教等“历史的客观存在”。苏派教育是这样一种流派的教育,即“在长期的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教育家,涌现了一大批教育理论,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教育体系。这些理论和体系具有鲜明的个性,但又具有共同的区域特点,形成了江苏的‘教育思想谱’,成为江苏教育流派”[1]47。倘若细说起来,还有苏派职教,苏派职教是这样一种流派的职业教育,即“江苏人创立的一种根深扎在江苏大地上,区域人文风格明显、职业教育内涵丰富、生机盎然,具有江苏职教品牌、职教风格、别开生面的职业教育流派”[2]。无论是苏派教育,还是包含在苏派教育中的苏派职教,抑或包含于苏派职教中的苏派高职教育,“这不是炒作起来的,确实是江苏教育人创造的,这是历史的存在,是客观存在,”[1]47是“早已存在并且在不断发展”的具有江苏韵味的高职教育的客观事实。苏派高职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其实质就是苏派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江苏是全国拥有高职院校最多的省份,到目前为止,拥有90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其中厅属39所、市属28所、民办23所,拥有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15所、省级示范性院校28所。在校生规模体量较大,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科学先进,产学融合、校企合作达到较高水准,基本建设、校园环境、专业设置、文化设施、制度体系等都得到极大改善,无论是高职院校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或是全国技能大赛金奖奖牌数均独占鳌头。江苏高职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这条又好又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江苏之路”,彰显了“苏派理念”“苏派风格”“苏派路径”和“苏派模式”,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苏派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以下简称苏派高职文化),是江苏高职院校历经长期发展,在深入的办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所创造、积淀、涵养的职教理想、职教理念、职教精神、职教情怀和治学态度、育人机制等物质的精神财富,是具有江苏特色的高职院校的学校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江苏的职业教育其实起源很早,严格地说,江苏曾是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源地之一。清末状元张謇在南通创办实业、创办教育,1902年倡导设立农学堂,1903年正式致函政府提议创办地方实业教育,1905年筹建全国第一所职工子弟学校“唐闸实业公立艺徒预教学校”,此后,张謇次第创办了包括我国最早独立设置的纺织高等职业学校“南通纺织染传习所”(即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在内的涵盖农工商、门类齐全、层次多样、升格有序的职教体系,并且提出了“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良知之学,重在知行并进”“首重道德,次则学术”等一系列职教思想和理念。黄炎培不仅积极倡导职业教育,为推行职业教育鼓与呼,而且先后在江苏等地亲自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及多所职业学校,建立职业教育研究会及最早的学术研究刊物《教育与职业》,是我国早期职业教育理论和思想的集大成者,“劳工神圣”“敬业乐群”“双手万能”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在无锡,荣德生兄弟为工人“谋技术能力之增高”,大力开办职业学校、养成所及训练班,1919年创办公益工商学校,1928年后相继在“茂新”“福新”“申新”企业内部先后开办职员养成所、女工养成所、机工养成所、晨(夜)业余文化学校以及刺绣、缝纫、造花传习所、纺织染工业专科学校等,以此培养大批实用技术人才。陶行知以“欲求学业者归业”为宗旨,提倡“大职业教育主义”,明确提出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论和“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的论断。此外,其他各地或官办或私立的各行各业职业学校如繁星闪烁、雨后春笋,如江南蚕桑学堂、江宁农务工艺学堂、江苏省第二农业学校、真儒高级护士学校、正则女子职业学校、鼓楼医院高级护士学校和淮阴农业学校等。江苏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广泛兴起,基本形成了独立的体系,呈现出办学层次合理、专业设置齐全、办学类别多样和办学主体多元等诸多特点。“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出现过许多全国著名的学校。如从1912 年到1937 年先后曾有专门(专科)学校17 所。其中私立南通纺织专门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江苏省蚕丝专科学校等学校的办学效果在全国堪称典范。还有一些专门学校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 逐步升格为大学。江苏职业教育在层次上体现出和产业结构相当的匹配性, 近代江苏的无锡、南通、常州、苏州是棉纺织业、缫丝业和商业发达地区, 在办学层次上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些地区的类聚。”[3]承继近代江苏高职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张謇、黄炎培、陶行知等职业教育先驱者、开拓者的职教思想及其实践的薪火传承,使苏派高职教育逐步形成崇尚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的优秀品质,形成注重技术进步、技能光荣、德艺双馨的共同认知,形成了追求卓越精致、和谐有序、发奋进取的坚毅精神。
苏派高职文化的源头之一,便是源远流长的近代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传承。如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文化建设以研究、宣传和传承张謇职教思想为主干,设立张謇职教思想研究会,建立张謇职教思想陈列馆,践行和创新张謇职教模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文化建设以黄炎培职教思想的实践与创新为要义,无锡地区的高职院校则以弘扬荣氏家族创业创新精神为学校文化的旨趣。张謇的“知行并进”、黄炎培的“手脑并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以及其他职教先贤的职教理念,成为江苏高职院校的基本信条和基本遵循。
江苏高职教育兴盛于江河湖海横流的一片沃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苏地方文化的浪花自然也滋润、浸染着江苏高职院校,使苏派高职文化富有强烈的地方色彩,烙上地方文化的深深印记。江苏境内的地方文化可粗分为几大区域:吴文化区域,以苏、锡、常地区为板块;金陵文化区域,以南京为板块;淮扬文化区域以扬州及泰州为板块;京口文化区域,以镇江地区为板块;楚汉文化区域则包括徐州、淮安、宿迁以及连云港、盐城的部分地区;苏东海洋文化区域包括南通、盐城及连云港的近海岸区。沈启鹏教授提出,“从江苏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地域文化: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文化,婉约柔美;以徐州为中心的汉文化,强悍刚直;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文化,南北兼得;还有以扬州为中心的淮扬文化;以南通为中心的江海文化。”[4]关于地方文化中心或区域或板块之说虽仁者见仁,也大都是“粗分”或“大致”,但其文化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对所在区域的高职院校而言,要么主动融入地方文化圈内,要么自觉承接地方文化的阳光雨露。苏锡常地区的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吴文化发源地和民族工商业发祥地的文化资源,举办吴文化讲座,开设商帮文化课程,建立校外教育基地,将吴文化和苏商精神元素融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以及校园景观建设之中。淮安地区的高职院校则坚持“用周恩来精神办学,用周恩来精神育人”,深入挖掘周恩来精神的文化教育资源,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作为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与此同时,淮安地区的高职院校又以古运河文化所体现的沟通交流、开放包容、开拓创新、和谐统一的博大的人文精神,深刻地影响师生的伦理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覆盖徐、淮、盐、宿、连地区,“刚强雄浑、尚武崇文、勇于竞争”的楚汉文化,则是江苏地域文化主区之一,是两汉文化的先声和中华文明的圭臬,成为该区域内高职院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徐州的黄楼、淮安的镇淮楼、盐城的范公堤等历史遗产以及南水北调、苏北灌溉总渠、连云港拦海大堤等现代重大水利工程,成为培育学生刚健有为、发愤图强人格的极好学材。南京地区历史悠远、文脉悠长,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了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革命文化等四大特色文化,该区域的高职院校则充分利用南京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文化资源,装点校园环境,丰富文化内涵,拓展育人路径。
区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个地区文化的基本识别标记、社区存在与生活的血脉与生命线,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接口、载体和平台。江苏各地的许多“非遗”项目已被引进高职校园,以此打造“非遗传承”工作品牌,加强文化引领,成立工作室或设置专业和课程,建立传习基地或进行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组建“非遗”学生社团或培养传承人、爱好者等,通过举办“非遗”文化月、“非遗”作品展、“非遗”知识讲座、征文、调研和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从中感悟“非遗”魅力,领略“传承”精神。无论是南通地区高职院校对梅庵琴派传统技艺、板鹞风筝制作技艺、仿真绣、南通土布、红木雕刻和蓝印花布等“非遗”项目的传习,还是扬州地区高职院校将传统服务业“扬州三把刀”技艺引进课堂,开设金银细工、玉器、漆器雕刻等扬州“非遗”特色专业,开展“我是‘非遗’传承人——我为古巷代言”社团活动,此外南京的高职院校还设置了古籍修复、书画装裱修复、陶瓷修复、云锦修复与制作等“非遗”专业,无锡的高职院校则对道教音乐、泥塑、苏绣、宜兴紫砂、昆曲和女书、剪纸等“非遗”项目与数字化、信息化相融合。“非遗”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工艺技能、科学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感,已成为苏派高职文化的重要营养素。
江苏高职教育具有与行业、产业和企业“天然合”的基因,无论是张謇“父实业、母教育”理念下“厂中校、校中厂”的办学模式,还是荣德生兄弟的养成所和训练班办学路径;无论是黄炎培“确是供给厂家所需要,兼须使厂家心里认清立校的本旨”,“职业教育是绝对不许关了门干的,也绝对不许在书本里讨生活的”[5]166,还是陶行知“那最应当携手的虽是教育与农业,但要求其充分有效,教育更须与别的伟大势力携手”[6]156,都反映出江苏高职教育发端之时与行业、产业、企业剪不断的情结,“孳乳递进”“迭相为用”。苏派高职教育特别崇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融通,因而,苏派高职文化自始至终离不开行业文化的滋养、产业文化的渗透、企业文化地融入和专业文化的生长。苏派高职文化就是行业、产业、企业文化在高职院校的移植、嫁接及其专业文化的伸张与葳蕤。
常州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该地区“常州智造”是全国制造业高地的优势,聘请一大批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和能工巧匠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课程,共同在教学及实习实训中融入行业企业文化,共同举办产学合作论坛,深入探索实践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南通高职院校则以家纺产业之长做精做强家纺优势专业,凸显地方和行业特色;围绕南通市建设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基地规划,适时开办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为抢抓国家沿海开发战略机遇,呼应“南通空港产业园”“南通市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开设航空工程、海洋工程等专业;以“南通铁军”的品牌影响力,做优建筑工程专业,并且把专业文化建设做到教室、实训室、工作室。全省各地高职院校大力实施校企文化链接融合工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进校园、工厂文化进课堂主题活动,在校本文化中加入质量文化、竞争文化、协同文化和创新文化、时效文化等因子,使产学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融合、文化联体。
江苏高职教育虽说是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应运而生的,但究其源头,还是发轫于近代职业教育拓荒者对国外职业教育的考察借鉴和探索实践。张謇于1903年东游日本,对京都染织学校等35处教育机构和札幌垦殖场、织物株式会社、日本造币局等30多个农工商单位进行了为期70天的考察游历,回国后即对职业教育进行规划沟勒。黄炎培于1915年组织美国实业视察团,1916年在江苏教育会附设职业教育研究会,1917年再赴美国、日本考察,深感中国传统教育与经济和生产实际相脱离,回国后即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极力主张对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陶行知赴美留学,师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后出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极力主张教学做合一。江苏职业教育的兴起与实业发展对实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紧密关联,这是极其重要的内生动力,但办学理念的转变还是得益于“祈通中西”,正因为善于汲取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当时的江苏成为中国早期现代职业教育普及面最广、声势最强和成效最显著的省份之一。
江苏高职教育的长足发展,是在兼收并蓄中取长补短的,海纳百川,方显浩浩荡荡,包容会通,乃有磅礴大气。就整体而言,江苏高职院校不断学习国外省外的先进做法,见贤思齐。无论是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还是美国的“合作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无论是香港的“全人教育”,还是台湾的“技职教育”以及浙江、天津、上海、福建、广东等地高职教育的特色做法和创新举措,都会成为江苏高职教育认真品鉴和积极借鉴的重要参考,并从中吸收有益成分,有机结合本地省情市情进行再造生成,凸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的自身特色和创新机理。就江苏高职院校的个体发展而言,都把开放办学作为学校的基本方略,不仅实行纵向开放,联结过去、现在和未来,把高职文化传统与现实存在、未来规划对接,而且实施横向开放,把专业课程建设、科技研发服务、校园文体活动等向行业企业和政府社区开放,不仅搭建起中高职立交桥,而且使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携起手来,联姻结对、共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江苏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江苏高职教育的各项指标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江苏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现我省高职教育现代化。可以认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江苏省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国际国内办学美誉度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江苏省高职教育的发展。”[7]各高职院校几乎都与国外境外开展了诸如学分互认、师生互访、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外聘教师以及留学深造、委托代培等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不仅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名校名企合作,而且在“一带一路”视阈下广泛建立起与东南亚、中亚西亚和非洲等国家的合作纽带。
江苏高职教育既有着敢为天下先的光荣文化传统,又具有在新常态下敢立潮头、敢吃螃蟹的创新勇气、斗志和毅力。张謇就曾以“舍身喂虎”的精神创办实业、教育和各项文化事业,创下十多个中国第一,如破天荒地创设厂办学校和学校办厂的新体制,实现了教育与实业、产学结合的“零距离”;黄炎培和陶行知以“甘当骆驼”“名吾所不求,功吾所不争”的无私境界,甚至在当时的背景下冒着政治上被毁誉、名声上遭损害、生命上被威胁的危险创立中华职教社、中华教育改进社和相关学校,在许多人的漫骂和嘲讽中勇领风气之先。荣氏兄弟创办职业教育也是如此。
伴随着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洪流和江苏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江苏高职教育先行先试,甩开膀子迈开大步向前走。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成为国家首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建设单位、首批“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大力推进专业集群、名师集聚、教学质量、共享平台、机制创新等五大工程建设。此后,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市勇于承担“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任务,通过设计和实施重大发展项目实现职教资源共享,突破资源配置的体制障碍;建立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等跨部门组织机构,创设职业院校管理新体制;积极探索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超越传统寻求资源配置合作模式,推进政社校企合作育人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无论是常州高职园区“共建、共有、共管、共享”的“产教园”建设,还是无锡市政府发放优秀学生“技能绿卡”,无论是苏州高职高专联席会的成立,还是南通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运转,无论是五年一贯制职教“直通车”试点、中高职“三二分段”,还是高职“注册入学”等招生制度的改革试水,都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在校企合作和产学融合上,江苏高职院校积极实施“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让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厂、教学进入现场,再现张謇“厂中校”“校中厂”校企融合大格局。同时,通过组建10多个职教集团,把中高职人才培养和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对接起来,并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以实现培养大批大国工匠的目标。
江苏高职教育之所以要“标新立异”“超凡脱俗”,并非摆弄什么噱头和作秀,而是基于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情、社会和百姓对办好满意高职教育需求的实情和高端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的实情,提出了江苏高职教育如何摆脱困境、渐入佳境,如何寻找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路径的现实课题。江苏在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发展布局中成为优化发展的主体功能区,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经济发展势头正劲,对高职教育水平和质量之“高”提出了更实在的要求。因为无锡成为率先将物联网发展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全国物流、信息等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因而无锡市政府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将物联网相关专业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随着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八大新兴战略产业成为重点,苏州高职院校则贴近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进行专业改革试点;南通高职院校为应对国家沿江沿海开发等众多叠加战略以及建设“上海北大门”“空港产业园”“高端纺织”等发展新定位,加快专业调整与升级;连云港高职院校充分把握处于“一带一路”战略交汇点及其核心区、先导区的区位优势,将专业建设与“一带一路”发展重大规划、基础项目等实施无缝对接。
这样的对接,便是从现实存在中真真切切、原原本本地去把握实情、了解实际、求得实效。值得参考的一个维度是,在江苏90所高职院校的校训中,就有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求真励行”等,近30所学校以“求实求是”“笃行力行”等作为校训表述用语,务实求真、不虚不诈成为江苏高职教育的基本遵循。当然,江苏高职教育之所以有求实笃行的理论品质与实践风骨,还是与江苏职教先贤在“开疆辟土”、创办职教时的务实求真、注重践履、不尚空言有着莫大的关联性。文化是既讲究创新、开拓、发展,又注重血脉连接、传承沿袭的。张謇、黄炎培、陶行知三人都欣赏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也对儒学“忠则不贰,信则不欺,笃则不妄,敬则不偷”推崇备至,姑且不论他们三人行事为人中如何“忠实不欺,力求精进”,且从他们对职业教育某一方面或环节的认知上便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张謇认为职业教育需要十分注重实地练习,以养成切实应用之知识;黄炎培则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陶行知不仅如此率真直白地说,“先生拿做来教,便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不成教,学不成学。”[6]214-215而且行得更彻底,竟把自己的名字改“知行”为“行知”,就是为了强调行之于知、实践之于理论的极端重要性。
江苏高职教育是最早能够认清不能把职业教育变成单纯的工具教育、技能教育、“器械教育”的,不但如此,江苏高职院校在一直承继和大力弘扬德技双馨、德才并重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着更为透彻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可以把苏派高职文化的特色之一概括为崇德立品、厚德尚能等,事实上就有江苏经贸等30多所学校把崇德、厚德、立德、修德、正德、进德、明德、德诚、德高等作为校训内容,即使有些学校校训中没有直接使用涵养德行等词汇和字眼,也以诸如诚信、勤俭、乐群、自律等品行和素质要求提出,更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自觉行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塑魂”活动、文化品牌活动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工程,以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本文更要强调的是:江苏高职教育坚持把德育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首位而做到“为先”,挺德于前,置德为首。张謇就曾提出,“惟不德无行,为人所不齿,即社会所不容,故德行为重,而艺次之。若中学以上,则为大学分科之备。而大学分科则为社会高等事业人才养成之备,故德行必兼艺而重,而艺尤非德行不行。”[8]黄炎培则特别强调第一句要说的话,“做人最小限度,须让我做一世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吾第一句话,就是说:大家把人格建立起来。”[5]229黄炎培还认为,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其实是人格教育、精神塑造,不然就会堕落成纯粹的技能训育或者手艺练习,“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一些儿没有自动的习惯和共同生活的修养。这种教育,顶好的结果,不过造成一种改良的艺徒,决不能造成良善的公民。”[5]84陶行知则提出职业者要拥有“最重要的精神”一说,也就是“必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去做那摇不动的基础。……推己及人的恕道,和大公无私的容量,也是做人中人的最重要的精神”[6]61。正因为江苏各高职院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注重用职业责任、敬业精神、社会担当、健全人格和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学生锻造自身的职业技能,把道德品行的训育置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首要位置,所以江苏高职院校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欢迎和赞誉。黄炎培早就说过的一句话,既直白明了又深刻透彻,深得广大师生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赞同,“大抵非常时期所需求之人才,从消极说来,第一,自私自利者不可用;第二,圆滑取巧者不合用;第三,绳趋矩步,束身自好者不够用。从积极说来,一,须有高尚纯洁之人格;二,须有博爱互助之精神;三,须有侠义勇敢之气概;四,须有刻苦耐劳之习惯。以坚强贞固的节操,战胜千艰百险的环境。”[5]253这句话也深刻揭示了苏派高职文化之所以崇尚立德为先的根本原因。
“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9]分析苏派高职文化,目的就在于寻找和迈向高职教育的自由境界,为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到达自由境界的路径。
在江苏90所高职院校中,各校都非常重视学校文化春风化雨的价值意义,在文化建设中既重传承更重创新,既有共性,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典型案例,可谓色彩纷呈,精品迭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它们极大地丰富了苏派高职文化的内涵。尽管我们对苏派高职文化的特征、特质进行了粗略大致的审察分析,试图囊括“苏派”与众不同的几个维度,但难免挂一漏万,因为苏派高职文化还有不少特点,诸如求适求是、以人为本,还有崇文重技、尚雅习能,还有精致卓越、术有专攻,还有不忘初心、继往开来,还有强毅力行、通达天下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苏派高职文化的基本品质和重要因子。重要的是,梳理苏派高职文化的脉络经纬,以求在全国高职百花园中博采众长,落脚点绝不是仅仅区分一下苏派、沪派、闽派、皖派、津派和粤派等流派之别。所谓“我是小蜜蜂,身在花丛中”,采得百花以成蜜,甜尽万心乃为情。在携手奋进中阅尽高职文化春色,为江苏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高端技能人才是初衷。
[1] 成尚荣.苏派与苏派研究:文化的视角[J].天津教科院学报,2013(4):47-49.
[2] 徐家林.“苏派职教”探微[J].职教通讯,2013(32):7-9.
[3] 戚洪. 民国时期江苏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及成因[J].民国档案,2006(3): 65-73.
[4] 沈启鹏. 南通城市文化特色研究[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97-101.
[5] 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66,229,84,253.
[6]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56,214-215,61.
[7] 李敏明.江苏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研究 [J].镇江高专学报,2014(3): 15-17.
[8] 曹丛坡.张謇全集:第4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191.
[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OriginandFeatures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CultureCharacterizedbySuGenre
MABin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antong 226007, China)
The cul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haracterized by Su Genre is the result of the accumulation of a long-term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su Province. Originating from the tradi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luenced by local culture and being consistent with the demand of various industri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ulture characterized by Su Genre is open and inclusive, ambitious and pioneering, realistic and executive, morally educational and so 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ulture characterized by Su Genre; originate; features
2017-05-18
2016年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系列课题“江苏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研究”(18)
马斌(1962— ),男,江苏如东人,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5.001
G 711
A
1671-7880(2017)05-0001-06
责任编辑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