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元教育实践之漳南书院改革

2017-03-11 17:26孙经超
文化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实学理学书院

孙经超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

【文史论苑】

颜元教育实践之漳南书院改革

孙经超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

颜元是清初“颜李学派”的创始人,主张“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并将实学理念灌输其中。在主持漳南书院期间,颜元敢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其主张带有浓厚的经世致用的实学色彩。本文主要从改革办学宗旨、设计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颜元对漳南书院的教育实践改革。

颜元;漳南书院;教育改革;实学教育

一、颜元简介

颜元,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年轻时开设家塾,命其斋曰“思古”,自称“思古人”。其思想经历了从信仰“陆王心学”转向“程朱理学”的发展过程,后因养祖母病逝,一遵朱熹《家礼》服丧,沉痛欲绝,疏食少饮,几乎因病饿致死,“已而读周公礼,始知其删修失当也。及哀杀,检性理,乃知静坐读讲非孔子学宗,气质之性非性善本旨也。”[1]由此转变了对理学的认识,认为理学仅是空言、虚文,遂将“思古斋”改名为“习斋”,并力斥理学家倡导的存心养性、静坐读书之学,主张“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学行主张,逐渐完成了由理学向实学的转变。

二、漳南书院改革

康熙三十五年(1696),颜元受河北肥乡士绅郝文灿的聘请开始主持漳南书院,书院本为一所义学,扩建后改为漳南书院。颜元到任后,开始对书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改往日传统书院的规模布局及授课内容,办学时间因客观原因并未持续太久,但颜元的改革却展现了强烈的经世致用的实学教育理念。

(一)改革办学宗旨

清代的书院受到统治者的压制与利用,为了迎合当时的统治政策,书院大多数是讲学,并主要为科举服务,漳南书院起初就是以讲学为主的书院。

颜元认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应重视学校教育。他说:“朝廷,政事之本也。学校,人才之本也。无人才则无政事矣。……故教职最闲实最要也。”[2]为此,在他接受书院的主讲工作后,就表明了自己办学理念:“今元与吾子力砥狂澜,宁粗而实,勿妄而虚。”[3]他要办的是学用结合的“实用”教育,能够培养经世致用的实学人才,能够担负起“圣道”济世救民的人才,能够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者,而不是像传统书院那样去培养一些只会背诵训诂、静坐空谈之徒。

可见,颜元的办学宗旨是以“经世”“实用”为根本,在人才培养上,强调“经世”“实用”对社会的价值。在这种办学理念的基础上,颜元对漳南书院的课程内容、教育方法等都进行了改革。

(二)设计课程内容

对于传统的教育内容,颜元认为那只是为了追求仕途而苦读经书,并不能培养真正的人才。颜元提倡教育内容应该以实际生活为本,不能脱离实际、实践,“如兵农礼乐、水火工虞之类,皆须探讨。”[4]为此,他主张教育内容当实行实用。

在课程内容上,颜元摒弃了传统书院中讲学尚考课的模式,重视自然科学的学习与培养。具体的课程设计可从漳南书院的建造布局看出,“建正厅三间,曰习讲堂。东第一斋西向,牓曰文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西第一斋东向,牓曰武备,课黄帝、太公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东第二斋西向,曰经史,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西第二斋东向,曰艺能,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从上可知,漳南书院设立了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不仅具有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引入了一些自然科学之类的科目。颜元对传统教育内容既有保留也有创新,强调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他尤其重视艺能之学,他曾说:“凡为吾徒者,当先学礼乐射御书数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予虽未能,愿共学焉。”[5]

(三)革新教学方法

明清之际,“程朱理学”影响深远,传统的书院大都倡导“朱子读书法”,根据课本内容静坐来参悟古人精神,其根本的特点就是“静悟”。在颜元看来,这和释、老之学并无二致。颜元反对这种教育模式,他认为“为爱静空谈之学,久必至厌事,厌事必至废事,遇事即茫然,故误人才败天下者,宋学也。”[6]为此,颜元主张施行习行教育,主张积极参加实践,提倡主动的教育、学习方法。他要求书院在教学中要提倡亲身观察和实践,要通过“实做其事”来获得知识,要求学生要即知即行,注重实践。不仅如此,颜元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人性格和兴趣,倡导分科学习、因材施教。此外,他还提出:教师与学生亦师亦友,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兴趣、实践等因素。

三、评价

综上所述,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在当时已经冲破了传统教育的藩篱,并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堪称“中国十七世纪思想界中的一支异军”。[7]其教育理念“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理学和经学的范围,迈入了广泛的科技世界,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学术水平,而且透露了近代课程的端倪。”[8]颜元在漳南书院的教育改革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当时引起巨大影响,但他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并对近代新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1]颜元.习斋记余(卷六)[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50.

[2]颜元.习斋记余(卷一)[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7.

[3]王星贤,张芥尘,郭征.颜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22.

[4]颜元.习斋记余(卷四)[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22.

[5]李塨.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上)[M].王源,订.北京:中华书局,1985.71.

[6]李塨.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M].王源,订.北京:中华书局,1985.224.

[7]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24.

[8]李国钧.颜元教育思想简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50.

【责任编辑:王崇】

G649.299

A

1673-7725(2017)08-0235-02

2017-06-05

孙经超(1991-),男,山东德州人,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猜你喜欢
实学理学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浅析福泽谕吉实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白鹿洞书院记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理学
“新实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