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史料教学坚守严谨治学

2017-03-11 17:09李稚勇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罗斯福新政史料

李稚勇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倡导史料教学坚守严谨治学

李稚勇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罗斯福新政,中美价值观,史料阐释

高中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一直受到历史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20世纪90年代,上海著名特级教师孔繁刚编撰的教案,其指导思想置该课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指出在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只有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才取得了成功;德国走的是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大萧条使得希特勒上台成为可能,德国纳粹化,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二战的策源地;而日本则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也成为二战的策源地,对人类犯下了罪行。这种具有全球视野的教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唐朋、姚伊琳、周仕德编撰的本节课教学设计(下称“唐版设计”)也力图从全球视野来分析罗斯福新政,这是值得肯定的。

同时,唐版设计有意识、有目的地强调史料教学,值得提倡。所谓史料教学,即注重史料的选择、分析、判断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思考、探究来探讨历史问题,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当然,我们追求的是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史料教学已成为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这也成为了广大中学历史老师的共识。唐版设计,注重论有所据、查有出典。新课导入以及新课教学的三个环节,始终坚持利用史料(历史资料),基于史料展开学习;也能注意到史料的可靠性,尽可能标注出史料的出处。

尤为值得一提并加肯定的,是关于史料的研读、阐释与引导。在结尾处,唐版设计了“哪位总统对美国的贡献最大”的教学环节,让美中两国的民众对美国总统打分,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两国的历史与国情不同,而产生了有所不同的价值判断。美国建国仅200余年,而且又是一个移民大国。美国的学术界、教育界乃至美国主流社会都认为美国人不像其他国家和民族,不是依靠共同的宗教信仰走到一起来的。然而,美国有约束美国公民行为的共同遗产,那就是关于自由、平等和公正的民主观念。美国的学生必须认识到,关于自由、平等和公正,以及公民的政治、经济权利和义务的民主思想,构成了美利坚民族的道德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正像过去那样,今天也正帮助公民在正确与错误、同时也在两个价值观发生冲突时进行选择。这样的提法与做法,与美国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与现实状况密切相关。①有关内容请参阅李稚勇:《历史教育学新论——国际视野中的我国历史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42~143页。而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就以国家为重、天下为公,坚持爱国主义,强调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取向;这与美国社会注重个人本位、强调民主传统是有差异的。这是中美两国的历史与国情所决定的。

而有一处的提法值得商榷,唐版设计在教学内容分析处提到罗斯福新政的思路受到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启发,挽救了资本主义。而本人查阅了相关学术著作,如英国的以学术严谨著称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14卷本),并没有这样的说法,这一提法是否可信?

唐版设计的这一提法,很可能是受到了所使用历史教科书的影响(见《历史》必修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66页知识链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影响”,68页就是“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但是,知识链接中并没有明确提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启发。若进一步查阅该知识链接的出处,即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原文更有这样的评说: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个原因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反映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自由缺乏、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是他们感到震惊。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690页。而这段话,该知识链接中无一字一句;作了省略的知识链接,可能不利于中学教师对原著精神的全面理解。如果看到了全文,唐版设计大概也不会提出如此的看法了。

看来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问题的提法,尤其要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出现的,还是审慎些为好,要多看一些治学严谨的学术专著。

G63

B

0457-6241(2017)13-0009-02

李稚勇,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2017-05-30

猜你喜欢
罗斯福新政史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新政”爆款第一车?
新政不是“半夜鸡叫”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新政
关于新政的思考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