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修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库官信仰:劁猪村的专营权保护
—— 基于苍南县横河村的考察
林亦修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专题:温州民间信仰研究》编者按 温州率全国之先对民间信仰事务进行统一管理,形成和促进了民间信仰事务管理的浙江模式。温州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源流复杂,是温州历史文化史、地方社会生活史、民众集体心灵史的重要载体。深入研究温州民间信仰,有利于把握温州历史发展规律,理解温州社会组织,提炼温州文化精神。本期专题由温州市民俗学会副会长、温州市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林亦修教授主持。本期专题的3篇论文,深入温州民间实地调查,从行业崇拜、神明塑造、人生仪式的不同视角探索相互关联的技术保护、社会本质、社会融合等问题,希冀对温州社会的理解、改造和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阉割是一项简单、容易模仿的传统手工艺,追求它世代相传的专营权可以从消费者的信仰观念着手。劁猪村的劁匠们放弃行业技术崇拜的华佗信仰,改用东岳冥界的库官大使供奉和牲畜生命超度仪式,营造了阉割术的保护体系。劁猪村从消费者的根本忧虑出发获得经营者的专营权,展示了技术的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的形成。
民间信仰;猪;阉割术;手工艺;生命伦理
诸如劁猪之类的传统手工艺,都不是很有难度的行当,在传统社会中何以产生专利形式的营运,成为不被模仿或盗用的品牌?本文基于温州苍南县横河村—劁猪村的考察发现,其主要手段是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仰观念角度抓住特种行业的专营心理入手,提供了传统手工艺背后的一种隐性服务。该案例对民间信仰的利用,或对专营权的隐性保护,具有参考意义。
比对猪和牛在稻作农耕社会的影响力发现,猪更有作用。一是猪在农户中的养殖率远远大于牛,几乎是100%和5%的差别。二是猪制造的栏肥比牛提供的劳力更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具有无可替代性。三是猪将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如藤禾、菜梗之类和农户的生活垃圾如泔水、糠菜之类合理消耗,变废为利,积攒财富,完全融入了农耕生活的生产链和食物链之中。四是猪的养殖周期比牛短,不费牧养劳力,不占耕种空间,基本上一年时间就可以产出,完全吻合农耕社会生活的时间节奏。这些被家家户户普遍养殖猪的理由,为劁猪成为行当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牛、马、羊、豕、鸡、犬,习称六畜,“六畜兴旺”成为流传至今的生产祝愿。牲畜去势,都是割除睾丸、卵巢等性发育器官,促其长膘。去势术南方习称“海棠活”、北方习称“圈子活”,在三十六行中属“搓捻行”。海棠、圈子都是“搓捻行”的行话,分别指猪和马的去势。“搓捻行”就是禽畜或人的阉割行业。其中,“搓”是捶阉法,即将雄性牲畜睾丸及其附睾用木锤实质捶碎,并用手掌搓成粥状,术后睾丸逐渐吸收,雄性特征也随之消失;“捻”是捻转法,即用手指或钳子固定雄性输精管或雌性输卵管,从左到右、由慢渐快地捻转,直至捻断为止,不可强力拉断。民众用非常准确的词汇描述禽畜去势的内涵,并指称这一行业。骆驼、马、骡去势,习称“骟”,是针对大型牲畜的去势称谓和手术;猪、羊、狗等体形较小的牲畜去势,习称“劁”;鸡、鸭、鹅等家禽去势,习称“阉”。所以,骟马、劁猪、阉鸡等形成了表述和技艺的不同。禽畜阉割术被认为是中国的一项世界性重要发明。
阉割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而发展,广泛流行于古代的埃及、巴比伦、罗马、印度和中国等畜牧地区。中国南方农耕社会有“富不离书,穷不离猪”的生活生产习俗,肉猪养殖的普遍性使“劁猪”成为行当的专用名词。在《周易》的《大畜》卦中,有“豮豕之牙,吉”之句,一般解释“豮豕”为“被阉割的公猪”[1]。这说明中国很早就掌握了猪的去势术。猪去势之后,就显得温顺、肥美、细嫩。在《礼记》的《曲礼》中提到,在最好的祭品名称里,有“豕曰刚鬣,豚曰腯肥”[2]。“豕”与“豚”不同,其中“豚”被理解为去势的猪。“刚鬣”指猪的鬃毛硬长,是没有去势的猪;“腯肥”指猪的皮肉肥嫩,为长膘的猪。据调查发现,当地民众首先把猪崽分为“加”和“彘”两种:“加”指雄性小猪,出生后40天去势,去势手术称为“结”,“结”就是切断总鞘膜和输精管的切扎法;“彘”指雌性小猪,出生后4个月内去势,去势手术称为“劁”。去势后而未长成熟的猪,一律称为“豚”,与《礼记》中的称谓相同。将猪养至一年至一年半时间,称卖而议价的肉猪为生猪或毛猪。
阉割术的失败或低劣,会导致牲畜术后出血、体温升高、破伤风、腹腔内容物脱出等问题,10天内无法恢复生存常态的,将影响其健康和生长。
虽然阉割术在商周时期就已形成,而阉割术的技术崇拜尊称东汉末期的医生华佗为行业祖师。“搓捻行”认为,华佗的外科手术技术促成了阉割术行当,因而供奉华佗为祖师爷。
苍南县横河村的杨氏,系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南门内武营坡杨氏后裔。武营坡杨训约于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迁出,至清康熙年间(1661—1722年)经三个世代在浙江南部瑞安县、平阳县的转迁,最终由第三世后裔杨振贤肇基于现在苍南县的横河。横河位于浙江三大水系之一鳌江流域的横阳支江中部,闽浙古道之上的平原洼地,步程行商活动区域范围,辐射浙江省苍南和平阳县全境,福建省福鼎市、柘荣县一带,为劁猪业的发展提供了地理优势。
横河村杨氏至今繁衍14代,共有200多户,800多人。肇基祖杨振贤生有二子,其中长子杨启柱生有三子,分别为杨文宝、杨文珍、杨文璧,被后裔尊称为房祖,分为横河孟、仲、季三个房派[3]。杨氏祖屋一栋,选址在东西走向的两条小河之间,并被认为是双龙抢珠的风水宝地,该村因所居之河而命名, 1915年编纂的《民国平阳县志》才开始增纂抄录其村名。因杨氏人口繁衍,人地关系日益紧张,清末民初外出谋生者增多,从10世代开始,人口外迁不断,迁居地为苍南、平阳、青田、玉环、福鼎、霞浦等浙南闽东各县,农商兼有。
横河村是一个主姓村,杨氏人口居多,另有其他姓氏。该村主产水稻,兼产水竹,物产资源贫乏,水涝灾害频发。劁猪业开始于何世不详,访谈中有人认为从始祖杨振贤开始,世代相传。据横河村村史资料记载:“杨氏始迁祖振贤公梦领仙界指教结猪(阉猪)手艺,……并嘱咐后裔只传儿子不传女儿和其他姓族的诺言。见仁里河水溁环、四畔环洋,遂营窟为舍。晨早醒来说明了杨氏始是受仙人托梦,来此定居始祖取名横河。”到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劁猪业已成为该村主要副业、宗族行当,这在宗族建设中实属罕见。民国时期该村杨氏劁匠达百人以上,杨氏青壮劳力的90%以上农余时间都从事劁猪业;到了“大力发展毛猪生产”的1970年,各地兽医站虽普遍建立,而该村杨氏劁匠依然保留有70~80人。
横河村的劁匠行商自成体系。劁匠自备箫、小刀、钩、油烟四种工具,身穿长衫,肩挂褡裢,腰佩小刀,口吹竹箫,在相对固定的经营范围内走村串巷,兜揽生意。与北方的骟匠用红巾络做幌子揽活不同,横河村劁匠以箫管吹奏行业号子代替费体力的吆喝,显得轻松而优雅。箫管由芦竹制成。据《乾隆平阳县志》记载:“芦竹,失载。按《竹谱》云:东瓯诸邑缘海所生,肌理匀净,筠色润贞,凡今之箎,非兹不鸣。”[4]一般的箫由村落河岸生长的水竹尾部自制。箫管二三寸见长,中间挖两个洞,可以通过控制音的长、短、顿、扬四个调门,吹出七个音符,成为一种独特的劁猪行业广告音乐。养猪户只要听到箫声,就招呼劁匠过去,价格约定俗成,民国时期劁猪一头约银元一角。小刀需要由劁匠根据使用需要设计为三四寸长,由打铁师傅专门定制,市面无从购买,利钝由劁匠自己磨打,其斜面刃口特别锋利。结猪时,劁匠双手提着猪后腿,再用两腿夹稳猪的躯体,捏紧裆下卵子,劁猪刀轻轻划过包皮,卵子露出,用捋断精索法去掉睾丸。劁猪时,劁匠因势利导,将猪侧翻在地,头朝下,用脚按住,即左侧卧保定,从右后腿和第二颗乳头之间划开2厘米的口子,用食指勾出输卵管,捻捋至断。钩,铁制,有个手指长的把,末端带个弯钩,如问号。有的刀、钩同体,分置两端,重约100克。经过“先下指、后下钩”的顺序,勾出小猪的睾丸或卵巢。小猪被切除生殖器后,需要油烟抹擦消炎。油烟主要是用烟囱里的灰,加一点菜油拌匀,切除术结束后抹在伤口上,后来经常不用,直接留着伤口也很好愈合。通过卵巢切除术改变猪的内分泌状态,使肉质柔嫩、体重增加。整个切除术过程差不多5~10分钟。与其他工匠相比,劁匠是用最简单的工具谋生,用快、狠、准的个体操作完成作业。
横河村杨氏劁猪的业务范围,涵盖苍南(苍南县1981年从平阳县析出)、平阳二县,并辐射温州、丽水、台州地区和福建、江西、安徽等省。苍南、平阳二县,分江西垟、江南垟、小南、万全、北港、桥墩、蒲门等地域。宣统三年(1911年),苍南、平阳二县有正户52 753户附户43 227户;民国九年(1920年)有167 815户[5];到了养猪依然很盛行的1970年有11 3918户[6]。按照户户养猪的概数计算,每位劁匠有1 000户以上的消费服务对象,平均每年劁猪1 000头,平均每天约劁猪3头。劁匠按片区划分经营范围,与客户建立熟悉的供销关系,其余时间到外县或外省服务,民国时期每户每年因劁猪可以比邻村他姓增收银元二三百元。
有些养猪户会自己结猪,即使劁猪也不是一项难以模仿和领会的本领。横河村杨氏劁匠世代相传,独家经营,垄断地方行业近二百年,在苍南、平阳二县享有很高的声誉,并产生“猪得横河人劁”的消费者谚谣。难道这一专营权的获得,都来自技术的高超吗?
骟、劁、阉虽然在技术上存在不同,但在生命观上存在一致的问题。民众把这种一致性用一个“改”字统一起来,因而骟马、劁猪、阉鸡又简单而深刻地称为改马、改猪、改鸡。“改”字将民俗技艺观发展为民俗生命观,本质性地揭示了阉割术是一种改变动物个体生命状态的技术。
中国传统观念对阉割术存在着内部张力。道家和道教强调天性的自然成长,庄子《齐物篇》提出“万物与我为一”的物种平等观,并对牛鼻穿孔、伯乐治马提出了批评。佛教把“不杀生”列为五戒之首,将动物划入“有情众生”,与人类同属;并在六道轮回观念中设置了生命循环的另一种形态—畜生道,进一步拉近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孝经》开宗明义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更推出三国人物夏侯惇拔矢啖睛的实践典范。儒家早已将“不伤身”推人及物,归结为“仁”的道德内涵。然而,据陈云瞻《簪云楼杂记》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为金陵劁匠写过一副对联,题为:“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一对联基本上展示了封建帝王摒弃儒释道固化伦理,注重民生的开明态度。本持“民生为大”的优先原则,在面向具体案例而梳理传统文化观念时,我们经常会发现这种对抗、对立及不可调和的文化元素,或许正是这种张力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生活再造和文化再造空间。
英国法理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指出:“一个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取决于它带来的快乐和痛苦的多少;动物能够感受苦乐,因此在判断人的行为的对错时,必须把动物的苦乐也考虑进去。”[7]法国著名哲学家、基督教神学家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 《敬畏生命》认为:“由于受制于神秘的残酷的命运,我们大家都处于这样的境地: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命,必须以牺牲其他生命为代价,即由于伤害、毁灭生命而不断犯下罪过。”[8]9民众生活的实质是,“我们一直处于毁灭和伤害生命的必然性之中。”[8]76而敬畏生命要求“我们不仅与人,而且与一切存在于我们范围之内的生物发生了联系。关心它们的命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避免伤害它们,在危难中救助它们。”[8]8“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8]9开创现代动物权益保护运动的澳大利亚和美国著名伦理学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在物种平等的思想基础上认为:“在考虑生命个体的利益时,不管这些利益是什么,按平等原则必须把基本要素扩大到所有的生命个体,无论是黑人或白人,男人或女人,还是人或非人类动物。”[9]基督教伦理和动物保护主义显然为生命选边站,而不为技术撑腰。
基于道教、佛教、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学观点,民俗伦理同样认为猪等禽畜是有感知的生灵,是上天排定的生命个体,拥有自己的生命权利、自由生活权利和生育权利,同时认为对禽畜的同情可以转化为对他人的爱。由此可以判断,改猪是一种不人道的行为,是禽畜养殖中破坏动物天然本性最严重的一种。一是劁猪制造了猪的创痛。猪是有感知能力的有情生物,一切非医疗的身体伤害都是一种虐待,是不人道的行为。二是劁猪是为了改变猪的性格,便于圈养。圈养剥夺了猪的自由生活,限制了猪的活动空间,禁止了猪参与同伴社会互动的权利,猪的生命过程处在被禁锢之中。三是劁猪养膘,改变了猪生存的目的。猪的存在本身不是为了人类提供食物,而养猪成了人类专门用来提供食物的手段,更由于它被养目的的明确性,限制了猪的存在价值,人们心安理得地形成了它的被杀就是它存在意义的生命观。四是劁猪对生殖系统的人为破坏,湮没了生命个体的交配和繁衍权利。
改猪处在自然律和道德律的分裂之中,一种敬畏生命的简单仪式还是在劁猪过程中被举行。据调查发现,劁匠在切除性腺之后,都会双脚并立,双手将切除器官抛向屋顶。劁猪过程中的生命仪式,可以理解为为戕损天体和杜绝生命的违背天道行为的一种忏愆,是向生命观念的致歉。
显然,民俗伦理存有补救法,以应对生生不息的民生问题。
劁猪村杨氏在行业生活中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劁猪业成为区域独家专营的行业,并世代传承下去。温州是一个善于模仿的地区,历史上经常发生一个行当因一哄而上而迅速败落的现象。二是如何在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生命观念上弥补伦理的缺憾,即解除忏愆,慰藉伤损,预防报应。温州是一个民间信仰氛围浓厚的地区,精神上绕不过去的东西会阻滞行动,不能让民众长期生活在悔罪的心理重压中;而且禳灾和招财必须通过一项举措而永久性地同时解决。于是民众从冥界信仰中获得灵感,借助库官信仰实现禳灾和招财并举的目的。
横河村库官大使殿,又称横河殿,始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04年),重建于2011年。宫庙中央神龛供奉库官大使、东岳大帝、冥司大使,左侧神龛供奉杨府上圣、福德正神,右侧神龛供奉太阴圣母、劝善大师,符使、判官分别位于主殿左右两侧。左偏殿为三虎殿,供奉青衣大元帅、青衣大神、三虎将军、五位神功、福德正神、黄衣土地。在苍南县村落,很少见到以东岳冥司作为主神奉祀的村庙,横河殿的库官信仰可以说是一个特例。因劁猪而奉祀冥司库官大使,成为其解释的重要理由。
建筑一座庙宇,奉祀一位神明,是古代社区村落的大事,需要村落共同体观念的认同和资金的筹集,个体完成不了,条件不充分也完成不了。横河村杨氏建筑库官殿,是在杨氏宗族的范围内进行的。横河殿不是横河村的村庙,而是杨氏家族的庙,同村的周、吴、蔡、胡、李等姓氏原先并不在境社范围内,这是村庄大于境社的特例。苍南县村社形成的惯例是神庙境社大于姓氏村落。库官大使原先在杨氏祠堂内供奉,后来才独立建造,说明祖祀先于神祀、祖祠包容神宫也是横河的特殊现象,也间接证明了由于劁匠的职业信仰才添置了宫庙供奉。现在横河殿与杨氏宗族祠堂紧密相连,左侧为杨氏宗祠,右侧为横河殿,左祠右庙的格局与当地的左庙右祠、以庙为尊的习俗相反,也体现了建庙历史和行业形成的特殊性。
一般村庙很少主祀冥界神明,因为超阴不是日常的需求。横河村除地方神外,主要供奉冥界神的意义在于,通过冥界神的供奉,可以护佑劁匠日常工作顺利、平安,超度和慰藉因劁而残的猪魂,以及因劁未生的亡灵。这对养猪户和劁匠都是一种安慰,同时也化解了劁匠们改写生命形态、生死寿元的罪愆。东岳冥界就是泰山。“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之孙也。主召人魂。”(张华《博物志》)泰山为东方万物发祥之地,主管世间一切生物出生大权,主生主死,鬼魂之统。阉割人为地摧残了猪的生命体,剥夺了猪的生育权,扼杀了六道轮回中一些生命的转世、诞生,由此必须祈告,以合天意。
然而,横河殿又不主祀东岳大帝,成为东岳庙,而是主祀其下属库官大使,主要原因是库官神通过阴阳二库的钱帛调济,既能补偿杀生之债,又能转换阳间财富,完全符合劁匠和养猪户为杀生赎罪、以劁业/饲养谋生的双重需求。民间观念认为,每个人分别有阴、阳两个财库,补阴库、开阳库是库官奉祀的主要目的。人人都要还清阴中财库,补阴库主要是帮先人、家人和自己还清前生所欠之债,没有冤亲债主讨债,殁者安,存者顺;人人都要打开阳中财库,开阳库就是开源节支,财源滚滚,只进不出。东岳大帝主管七十二司,下辖十二库官,分别为杜、李、袁、阮、柳、朱、雷、许、成、纪、曲、田十二姓氏,分别负责十二生肖不同人等的管理。横河殿库官大使,就是十二姓氏神的总称。
横河库官大使殿每年举行8次神诞庆典,包括正月十四太阴圣母诞、二月初二福德正神诞、二月十八劝善大师诞、三月十八三虎将军诞、三月廿八东岳大帝诞、五月十八杨府侯王诞、七月初六冥司大使诞、十月初六库官大使诞。这些神诞醮仪序列和仪程显然不再完全按照传统的库官祭祀进行,而是2011年建庙后的重构。如建庙后,村民认为村中多为杨姓,杨府侯王是“祖公佛”,供奉杨姓神有敬祖、特佑之意,便到附近著名的鲸头杨府庙分香。三虎将军原是全村各姓共同奉祀的村树树神,主管花会赌博,树倒庙圮后附建于此,因而除杨氏外,周、胡、吴、蔡等也捐资参与庙事活动。 2016年七月初三(因为初三日子好,冥司大使诞提前举行)正是笔者田野调查之时,横河库官大使殿正为冥司库官大使诞念《过去、现在、未来三千佛忏全部》,为时一天,很有解结愆罪的色彩。建庙后三年连唱的《灵经大传》醮仪,保留了完整录像,其出巡点将军令的过程,弥漫驱煞逐疫的氛围。每年中元节库官殿都会举行普渡仪式,超度孤魂野鬼,完全契合横河村劁猪业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库官大使祭礼既有化纸超度的内容,又有招财进宝的寓意。道士《情旨书》有“醮为劁阉生业,伤损生灵、有违天理事……”,指出打醮的缘由。《库官咒》有“伏为求偏财法事,专禀阴间洞天福地,阴曹库官,特申以冥府通宝,替换阳间金银财宝……”,揭示祈求的目的。此外,还有《库官换宝秘咒》 《祈求库官示财咒》 《补财库咒》 《开财库咒》等,为生业求财打开精神通道。
劁猪破坏了动物发育生长、繁衍后代的自然规律,杨氏宗族选择主祀库官大使、东岳大帝、冥司大使,通过焚烧冥纸、做法事的形式,为劁匠和养猪户提供心理补偿。从横河殿与杨氏宗族互动关系看,劁猪技术在给杨氏宗族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使杨氏宗族对猪的自然生理状态的破坏产生了负罪感。这种补偿性心理行为,是人通过祭祀三个冥界神灵、神灵出巡活动而实现的。可以说,横河殿建构了一个以劁猪技术为核心的补偿性神灵信仰体系。
库官信仰提升了劁猪村的文化软实力,保护了劁匠们的区域专营权,在消费群体中形成了“猪得横河人劁”的消费观念。从专营保护的形式看,阉割术是一种公有技术,库官信仰也是一种公有信仰,而将阉割术和库官信仰结合为一个有机体,则是个体的创造,成为私有财富。正是这种私有财富的公用,才产生了效益。劁猪村这一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正如阿尔贝特·史怀泽所言:“信任属于精神,它只能产生于精神之中。”[8]18“我们的精神生活似乎不仅没有超过过去的时代,而且还依赖前人的某些成就;更有甚者,其中有些遗产经过我们的手而逐渐消失了。”[8]4
民俗手工艺的专营权保护,自古以来就是生产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到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天,专营权作为现代流行词汇进入商业领域。如何保护专营权,现代人推出了商标,形成了立法,提升为品牌,发展了广告。但二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品牌的寿命都不太长,商标的运用总被侵权,广告的支出有的还超过生产的成本。这些现象不禁让我们回顾立法之前的专营权保护,手工时代匠人们世代专营权的形成。横河村阉割术的保护,并没有专门的保护技术专利,恰恰走出了一条更好为消费者服务的道路,尤其为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提供服务,从而二百多年来自始至终保护了自己的专营权。
[1] 周易[M].刘登阁,注释.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67.
[2] 礼记[M].艾钟,郭文举,注释.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23.
[3] 苍南杨氏通志[M].杨慕良,主编.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294.
[4] 乾隆平阳县志:卷二十:县志补遗[M].影印本.苍南:苍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刊本.
[5] 民国平阳县志:卷十二:食货志[M].影印本.符璋,刘绍宽,编纂.苍南:苍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427.
[6] 平阳县志[M].郑立于,主编.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132.
[7] 杰里米·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
[8] 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汉斯·瓦尔特·贝尔,编,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9] 彼得·辛格.动物解放[M].祖述宪,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6.
[责任编辑:黄 涛]
Worship of Treasurers: Protection of Patent in Qiaozhu Village— A Stud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Henghe Village in Cangnan County
LIN Yixiu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Castration is a simple handcraft that can be easily imitated. Its franchise which is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can be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s’ belief. Castrators in Qiaozhu Village recant their belief in Hua Tuo who is adored by the industry. Instead, they create a protection system of castration by adopting treasurer worship originated in ghostdom of Eastern Mountain and rituals for releasing animals’ soul from pur gatory. Starting from the fundamental anxiety of consumers, castrators in Qiaozhu Village get the operators’ franchise, which show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formation of soft cultural power.
Folk belief; Pigs; Castration; Handcrafts; Life ethics
K892.28
A
1671-4326 (2017) 01-0012-06
10.13669/j.cnki.33-1276/z.2017.003
2017-02-13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1YD69YB)
林亦修(1962—),男,浙江苍南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市民俗学会副会长,温州市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区域民俗、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研究.
注:武夷学院旅游学院的郭重孟老师共同参与了田野调查,并提供了相关资料,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