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花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刘春花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近几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电商线上线下平台的发展与进步,在“互联网+”的模式的提出下,社会对新形势下各业发展都充满了期待,同时对会计从业人员培养与要求也在提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要适应“互联网+”的新要求下,平衡校方、社会行业、岗位实际要求等三方利益要求,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入手,各方要与时俱进地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应用型培养。
“互联网+”;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培养要求
谢力雄〔1〕认为,互联网背景下从事会计职业的人越来越多,高职会计教育可以提高会计学习的效率与效果,满足行业和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培养要基于“中国梦”一线财会岗位的需要,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对办公软件的熟练运用,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工作,培养会计应用型专门人才。
1. 1 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
孙玲、赵建梅〔2〕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面对传统会计业务被互联网、信息化影响和化解的趋势,行业和岗位对于会计人才的职业需求也在发生改变,他们认为高职院校作为会计人才输送源头,必须要统筹兼顾好学校、行业和岗位三方的需求。笔者基于上述的观点下,认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要全面平衡好行业和岗位的需求,从会计专业出发,做好必“互联网+”会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对好“互联网+”趋势下高职会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对学生从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和素质学习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专业教育教学开发。
1)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学习要求
高职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的学习内容,通过理论学习,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可以逐步构建起适应会计职业要求的知识体系。当前背景下,为培养会计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学校应着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学习要求培养应面向“互联网+”下的财务管理及会计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专业及文化知识。也就是说学校对学生知识方面,应要求其掌握扎实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手工及计算机处理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核算的方法;掌握财务管理及基本经营管理业务知识;熟悉财务会计理论及业务知识;熟悉并掌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和一般性操作知识与技能。
2) 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学习要求
“互联网+”的背景下,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适应新经济形势要求,有着持续化学习能力,并可与时俱进的与互联网企业特点进行融合。因此基于这样的形势要求下,学校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能力学习方面,应有明确的培养要求,主要包括:自我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从高职会计专业的角度来讲,具体的要求应涵盖掌握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会计相关业务实际操作能力及分析解决财务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和相关技术等级证书;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能阅读专业相关的一般经济管理文献;通过国家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熟练运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并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相关业务信息。
3)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学习要求
应用型的会计人才要具备良好的素质教育,这也是国家对高职高专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之一。基于“互联网+”下的趋势下,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更加严格。如当前知名的一些大型电商如京东商城,淘宝和天猫,都在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和培养,中小电商根据互联网产品及财务应用特点要求,也在内部从会计人才的招聘,到财务技能与时俱进的培养都以“互联网+”的新高度来要求和约束一线会计岗位工作人员。基于此对于承担会计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来说,要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新环境、新趋势要求,同互联网企业主体,行业协会进行有效沟通,合理制定会计专业素质培养新目标,使学校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
1.2 对会计行业协会的要求
张亚枝〔3〕在充分明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发展对“互联网+”崛起的影响后,认为当前社会对高职会计人才已经不同于从前,基于“互联网+”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要认清形式,笔者在其观点影响下,认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要兼顾好社会行业的需求,唯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符合“互联网+”下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
就会计工作的特殊性来说,它在“互联网+”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事业单位需要会计参与,会计工作逐步成为“互联网+”下经济工作的核心。随着新型电商企业的出现与发展,社会对新型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需求在增加。从会计行业协会的观点来看,对技术性很强、个人素质高的会计人才需求愈来愈多。互联网新型企业对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团队充满着期待。因此,行业协会要求下,对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也提出自身的实际要求,就是要求培养出会计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对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1.3 对岗位管理的要求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总体目标,和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高职会计专业面向为新型企业群的需求。现阶段,在“互联网+”下,从新型互联网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和要求来看,主要岗位要求如下:
以中小电商企业为主体来看,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岗位应用实践要求是在掌握常规的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监督等实践要求外,要根据“互联网+”下电商企业的财务生态特点,基于财务大数据化下,对单位主体财务数据变动进行有效地采集和会计应用,以良好的会计技能和岗位道德如实客观地反映单位资金变动现状和趋势信息,最终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判断,提供正确的客观信息。以出纳岗位为例,在适应电商企业出纳要求下,要针对财务大数据进行现金收支、银行转账、日记账登记、现金保管、银行存款核对以及银行账户管理等联网甄别和办理。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以“互联网+”下对会计人才岗位的新要求,了解社会对会计专业的需求动态变化情况,掌握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对会计岗位管理的培养要求,其中包括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管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审计助理岗位等。
王中艳〔3〕认为“互联网+”下的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增加,作为职业会计人才培养方的高职院校要结合好社会行业和岗位互联网实践需求,构建新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互联网不断发展与完善,基于当前背景,高职会计专业的改革要从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理念出发,贯彻国家关于高等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另外,还要依据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要求,从学校培养要求、社会行业要求、岗位实际需求出发,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和素质学习进行统一。在“互联网+”下进行与时俱进地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最终形成 “学做互动推进、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2.1 强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
1)学校要积极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把影响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2)培养方案的要有的放矢,结合学校和行业、岗位实际,教学环节要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模拟性的具体实施条件。3)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学时的调整与整合,各项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的调整要充分在“互联网+”下进行必要完善和补充,探索建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应用型实训实验室,让学生充分得到实训。合理地引导学生随时注意观察社会行业,分析岗位实际操作对专业的要求,以便让学生实时调整学习目标。还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专业建设的相关方面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考核,以掌握学生学习成效。根据实训环境的变化,从会计专业的实际操作出发去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渠道的建立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例如,可以以行业协会、校企联合等方式,从行业协会和校企的反馈来了解会计专业学生及相关岗位的短板和需求,并与行业协会、校企沟通交流,促使其参与到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优化体系建设中,不断强化和完善会计专业的建设,以满足行业协会和校企的培养需求。
2.2 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培养方案
1) 从与行业和岗位的协调沟通中,行业协会、企业岗位要适时拿出新的要求、新的需求,及时反馈给高校。高职院校在博弈中,通过了解各方面的需求,并结合学校的条件来调整和修订培养方案,增加新的实践课程比例,开设岗位实操和素质教育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2)高职院校要观察“互联网+”的趋势以及对高职会计人才教学改革的要求,了解关于互联网相关企业、政策法规等对会计专业的要求和影响,并结合培养方案,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实训交互教学,企业实验室模拟室等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式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3 坚持高职会计专业特色发展
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财务制度的完善,会计业业务将会越来越复杂,同时,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应用日新月异、迅猛无比,如电子结算、电子对账、电子商务的支付等,未来的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首先必须具有敬业精神,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掌握现代化技术,以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这些都是岗位实际操作要求所体现出来的。由于会计专业是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面广的专业。高职要坚持特色发展,充分发挥会计专业对专业群及学校整体发展的影响,把握好会计职业的发展状况下,会计行业协会要求的两种趋势:一方面是大企业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包括会计电算化人员,注册会计师人员,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是“互联网+”的新型企业对具有实践经验的基层会计人员的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以“互联网+”下对会计人才岗位的新要求,了解社会对会计专业的需求动态变化情况,结合学校条件进行与时俱进的课程开发平台设计,结合“互联网+”下对会计专业培养岗位实际要求,培养能够胜任会计工作要求的专门人才。
〔1〕 谢力雄.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探讨〔1〕. 人力资源开发,2016,(6):81.
〔2〕 孙玲,赵建梅. 互联网+”时代下改进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 科教导刊,2015,(31):64-65.
〔3〕 张亚枝.“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策研究〔J〕. 当代经济,2016,(32):94-95.
〔4〕 王中艳. 移动互联网下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J〕. 时代农机,2015,(6):148-149.
2017-09-01
2017年度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院级质量工程会计特色专业阶段性成果.
刘春花(1981-),女,安徽凤阳人,滁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会计、财务管理.
1008-3723(2017)05-066-03
10.3969/j.issn 1008-3723.2017.05.028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