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伟利 李利辉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01)
大学生法治教育路径探析①
段伟利 李利辉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01)
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对象。法治素养的提高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学生法治教育是社会、高校、家庭、自身综合作用、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大学生;法治教育;路径
当前我国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大学生违法犯罪等问题令人触目惊心。“依法治校”“和谐校园”的呼声也达到了历史最高。为了减少人才的流失同时也把各种危害校园、社会的可能降到最低点,还原学校本来应该有的和谐,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具体的路径出发,为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提高公民法治观念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衍生出一些法治精神和法治观念。习近平同志说:“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逐步改变社会上那种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的现象。”他还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1〕
人情社会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权力至上、人治等落后观念。因此,需要转变公民的落后观念,树立法治观念,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关键还要加强普法教育。改变公民的法治观念需要综合力量的共同作用。领导干部是消除公民对法律偏见的关键一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带头守法用法、依法行政,践行法治理念能够起到捍卫法律的尊严,维护法律权威的作用,对全民普法起到表率作用。法律相关部门还要印发法律知识读本,教育民众如何运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行使监督权,反对任何特权的存在,引导公众树立法律至上、规则第一的法治理念。
(二)媒体加强法治宣传力度
报纸、电视等传统优势媒体在法治宣传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依托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正在融入人类社会,并不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为法治宣传迅速占领新阵地指明了方向。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应意识到自身的“法治宣传”使命,自觉肩负起法制宣传的重要社会职责,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广泛、深入地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活动”。
首先,人才的选拔。加强媒体法治宣传队伍建设是基础,成功的法治宣传队伍需要“软硬件”兼备,不管政治立场、宣传经验还是思想道德水平都有过硬的要求,还要运用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最大限度地传播法律知识,把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的传播和法治舆论环境的营造等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力加强媒体宣传的规范化管理。一是注重专业性。就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专业的解读,对公众的法治盲区进行解惑,形成正面和专业的舆论强势。二是加强反馈改进。主动搭建与社会公众和网民互动、交流的平台,对社会公众适时开展回访调研,针对调研结果加强宣传的改进。
(三)完善司法体制
总体上看,我国司法制度与国情和社会发展需求是相适应的。但是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在法治新常态下,推动司法制度向公正、权威的方向迈进是当前及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确保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特别是人民法院的审判独立。司法地方化是对司法权独立行使造成严重干扰的主要因素。〔2〕为了确保司法独立,就须推进以去地方化为重心的司法管理体制改革。
司法公正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的干扰,针对此现象,各种举措应运而生,具体举措包括“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等。〔3〕逐步完善司法案件跨区域审理,排除地方势力对审判的障碍。
二是推动人权的司法保障。在司法领域,严重侵犯人权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对公民人身权利和自由的侵害,以及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侵害两个方面。〔4〕比如:冤假错案的产生、刑讯逼供等都对公民的身体和精神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民的司法信心。针对这些问题,党中央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比如把“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作为司法改革的重大任务。对公民人权的保障是一个日臻完善的过程,公民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坚定对人权保障的信心。
三是实现司法人员的职业化、精英化。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尊重和维护。但最重要的还是司法机关本身的努力,切实做到依法办案、公正司法等就能够不断增强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就对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的能力水平、职业修养和道德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家应逐步完善司法人员遴选制度、考核晋升制度等提高对其专业性的要求,实现其职业化水平的提高。
(一)合理设置法治课程
首先,高校应该保证法治课时,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主要来源于课堂,知识的灌输仍然是主渠道,足够的课时量才能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课时量不足会导致种种弊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会精简知识、缩短时间,无法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大学生也只能一知半解。同时,教师应该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课时设置,发挥好主导作用,带动学生把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付诸实践。
其次,科学设置法治教育的目标。法治教育目标的合理设置需要多方面进行努力。首先,科学规划教学目标,在理论灌输基础上提升课堂实践的比重,典型案例分析、涉及大学生自身的法律常识等内容,培养大学生对法律价值、权力维护、劳动就业等普遍性认知和常识性认知。其次,需要改革期末考核方式,把以往注重知识性的考查改革为认知性考查即由“笔试”向“面试”转变,考查学生运用法律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法律素养
法治教育的长效发展和长足进步,离不开一批深谙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同时还要具备比较完善的法律学科知识系统和较高的法律素质的法治课教师。
学校还应健全高校教师招录、遴选制度,造就一批基本要求过关、职业能力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法治课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健全优秀人才长效引进机制,开辟绿色通道,加大优秀法治人才的引进力度,还要不断完善人才福利政策,为留住人才创造条件。
高校教师进行自主假期培训。当今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理念渐入人心。如果教师不注重自我培训、自我教育,就难以保证掌握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始终处于领域的前沿,就不能为社会培养适用的人才,教师一定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为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三)法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的这句话深刻阐明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成功的实践离不开扎实理论的支撑同时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理论的落脚点,也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催化剂。法治教育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只有在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法治的重要性,才会认同法治的价值,遇到问题才会运用法治视角看待问题、法治思维分析问题、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高校教师进行法治课讲授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互渗透,统筹兼顾。在进行理论讲授时,要注重突出法治内容的地位及其应用价值,注重理论应用能力的培育,通过各种实例举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教导和训练学生如何把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另外,就涉及法律问题还要进行社会实践,比如:关于酒后驾驶的社会调查。高校还应该积极探索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新模式,构建“走出校园——深入司法重地”的培养模式。组织大学生到法院旁听司法审判,观摩司法人员办案,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达到在实践中升华法律修养的目的。
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不仅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且具有终身教育的职能,应注重并发挥好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
(一)父母要提高自身法律素养
进行法治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任务,家长法律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成效。“成人者必先自成”只有丰富了自身的法律知识,才能对子女“授之以渔”。
与学校课程相比,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具有非正式性、即时性和灵活性。正因为如此,父母的教育不应生搬硬套,父母可采取子女普遍乐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无意识的渗透,才更讲究艺术性,这就对家长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家长需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增强自身法律素养,以应对子女关于法律的各种疑问,因此为了对子女的教育取得更佳效果,父母应先努力让自身成为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让家庭生活成为学习法律的基地,如观看法制节目、共同讨论日常的法律案例等,家长这种学习态度必然会影响法律在子女心中的重要性,无形中影响着子女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法律素养。然后,再把学习到的法治思想和法律知识传递给子女。
(二)父母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
有研究表明,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持久、最深刻、最难以磨灭的。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法治相比似乎更加重视子女道德的养成,忽视法治人格的养成。〔5〕鉴于此,家长要意识到法治教育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法治教育意识,着眼于子女全面发展。
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对子女进行阶梯式教育。能成功进入大学,其智力是不容置疑的。大学校园犯罪案件频繁发生追根溯源还是部分大学生人格不完整、不健全,不能以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因此,父母对子女进行法治教育,首当其冲就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从小帮助子女塑造健康的人格。其次,根据子女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接受能力,适当对其进行简单的规则教育,比如:正确的作息时间等,有助于子女养成遵守时间和规则的良好习惯。最后,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法治教育。运用法律的视角和尺度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评判和分析、讨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样子女进入大学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遵守社会秩序、遵守法律法规、讲究社会公德。
(三)父母身体力行践行法治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价值取向、社会认知和行为方式的确立有重要的意义。〔6〕父母积极地践行法治的核心内容,帮助子女体验法治的各种情景,在长期积累的过程,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符合法律精神的行为习惯和运用法律规则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
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维护法律的尊严,与违法乱纪的事“绝缘”,同时要坚决做到“慎独慎微慎初”,不管有没有监督,在任何诱惑面前都能做到依法自律。依法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相关义务。必须拥有这样高尚的品德,才能提升在子女心中的形象,达到触动、感染子女的效果。子女才会始终以父母为榜样,在父母的带动下践行法制,遵纪守法才能成为家庭成员共同的内心信念,才能成为为大家共同遵循和维护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在无形中得到升华。
大学生要积极地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明确自身享有的权利的内容和范围,认同权利的价值并且维护权利,把自己培养成为理论功底扎实、应用能力较强的法治应用型人才。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法治的建设,任何人不可能脱离法治而存在。作为接班人的大学生,更应该正确认识法治的重要性,认真识记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注重法律素质的积累与培养,并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并且在此基础上树立科学的法治观。只有树立法治观念,才能铸就和谐社会、法治社会,也才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当代大学生更应秉承这一法治观念,提倡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
树立科学、正确的法治观需要大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理解宪法、遵循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有利于在广大学生心目中有效地树立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以及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基本法治观念,转变各种落后、消极、腐朽的法治观。大学生法治观的提高具有辐射作用,有助于引导家人及朋友把法律作为自身为人处事的底线,把法律“刻”在自己心中。只有这样长久地贯彻坚持,时刻不忘法律的警惕,才能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优秀人才,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各种“以身试法”的悲剧。
(二)大学生养成法治思维
养成法治思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各种损失的产生对于大学生十分重要。
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大学生遇到法律问题,应该站在法律的角度理性思考、分析问题,预知行为所造成的法律后果。正确行使权利,借助法律处理问题,不要让主观情感左右行为,勿采取暴力手段。法治思维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站在法律的立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同时也避免侵犯他人的权益。这要求大学生具备两种能力:第一,遇到问题客观地分析问题成立的条件及可能性,还要分析问题不成立的条件及可能性,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保护自身的权益不受到侵害。第二,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要懂得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
(三)大学生提高法治实践能力
法治实践能力体现出大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在观念的指导下向实践的飞跃,在实践中收到的实际效果,是检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标杆。
大学生一定要提高法治实践的能力,运用法律手段应对各种形式的权利侵犯,摆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例如:择业过程中,反对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扣押证件,实习期过长,反对各种人身攻击等。当大学生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采取向新闻媒体曝光,也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大学生一定要有维权意识,当权益受损,首先要报告学校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解决;其次,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一旦权益受损,根据侵权的性质向相应的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或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有效维护自己的权利。
〔1〕习近平谈法治观念:引导群众遇事找法改变找人现象〔EB/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青年网,2015-05-04.
〔2〕张文显.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沿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10):37.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4〕张文显.全面推进法制改革,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法学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1):10-13.
〔5〕郭新建,岳雪.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提升路径研究〔J〕.社会民生,2015,(12):142.
(责任编辑 博瀚)
G641
A
1672-5646(2017)02-0073-04
①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李利辉,编号:JG14DB013。
段伟利(1989-),女,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李利辉(1975-),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法律基础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