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之死的自身原因

2017-03-11 11:53赵芷仪
兰台世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后金袁崇焕魏忠贤

赵芷仪

(兰台世界杂志社 沈阳 110036)

袁崇焕之死的自身原因

赵芷仪

(兰台世界杂志社 沈阳 110036)

袁崇焕的军事天赋使得他成为一位军事家,军事能力得到明清两朝的认可。但是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及其自身性格的短板导致了他悲惨的结局。崇祯帝杀了袁崇焕并不是明朝灭亡的全部原因,但时势造英雄,袁崇焕的死绝对是明朝灭亡的一个催化剂,一代名将的陨落,不论是什么原因,均是国家的损失。

刚愎自用 擅权专断 政治斗争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明朝末年任蓟辽督师。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因保卫明朝的关防有功,被誉为抗清名将。后被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最终被崇祯帝凌迟处死。死后,“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1]

一代名将,为何人生起落如此之大,落得如此下场?张廷玉评价他:“崇焕智虽疏,差有胆略,庄烈帝又以谗间诛之。”[2]乾隆帝评价他:“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3]

关于袁崇焕的死,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是崇祯帝昏庸听信谗言?还是袁崇焕真的通敌叛国?我们纵观明末的历史,以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结果,从英雄末路的一首绝命诗可看端倪: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4]。处决袁崇焕的判决书也未见“内奸”意思。而,崇祯帝天启七年(1627)八月即位,十一月即处理了权倾朝野的阉党魏忠贤,崇祯二年(1629)正月定逆案,瓦解魏忠贤余党。崇祯帝雷厉风行,勤俭敬业,一生发布六次罪己诏,是明朝少有的勤政皇帝之一。所以,评论崇祯帝昏庸似乎也不恰当。我们分析,袁崇焕之死更多的原因其实是他自己的“不聪明”造成的。

一、袁崇焕性格刚愎自用

纵观袁崇焕的一生,35岁中进士,随即被封为福建邵武知县。其以文官出道,却以武官大展宏图,特殊的军事天赋让他八年之内从一个小小的知县迅速升职为兵部尚书、边防大员,这份独宠的荣耀任谁都会信心大增。同时,明朝末期,内忧外患之际,明朝确实推选不出优秀的军事人才,因此,袁崇焕在自荐守卫边关之时,得到了君臣的一致赞扬和支持,在他夺得几场关键性胜利之后,被军民奉为“神明”也就不足为奇。这也为他的自负埋下伏笔。

1.天启二年(1622),努尔哈赤攻陷抚顺,势如破竹,京师朝野官员,谈敌色变,君臣商议推举得力将领镇守边关。袁崇焕听此消息,单骑出关,考察军情。还朝之后,给明熹宗上书: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人足以镇守山海关。后虽有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军功,但因开罪魏忠贤等党羽,并未得到应有的奖赏,愤而辞官回乡。

2.天启七年(1627),明思宗朱由检即位,设计除去阉党魏忠贤,重新启用袁崇焕。7月,朱由检召见袁崇焕,袁崇焕声称自己可以五年收复辽东。朱由检大为赞赏。而后,袁崇焕自知语失,提出条件。朱由检同意,给予他足够的支持,又赐予尚方宝剑。然而,两年之后皇太极便绕过宁远打到关内,袁崇焕率部在蓟州堵截,又斩钉截铁的上奏:绝不会让后金军前进一米。结果,皇太极又轻松绕过蓟州直达通州、密云。后虽化解危局,但足见袁崇焕之自负。

二、袁崇焕擅权专断

崇祯二年(1629),袁崇焕已任职蓟辽督师,由于其不喜文官牵制,遂皇帝准许,未设文官督军。因此,蓟辽军政大权唯袁崇焕一人掌握。袁崇焕自上任以来,管理上奉行铁腕政策,独断专行,其霸权的性格也导致了共事的其他将领的不满。

毛文龙,左都督平辽总兵官。为驻守东江镇的将领,东江镇为军事要塞,在战争中屡次牵制后金军力,颇有战功,也是另一把尚方宝剑的持有者,其资历比袁崇焕要高。但是,毛文龙也是傲慢无礼的人,朝中大臣也是对他颇有微词,可其仍然我行我素,只认可皇帝一人的领导。可见,毛文龙为人处世的不圆滑。在袁崇焕上任之初,钱龙锡曾经对袁崇焕的领导地位有担忧,袁崇焕却认为,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袁崇焕督师五镇,每一镇的总指挥虽然打仗不怎么样,但不受同僚管束的本事可不小,毛文龙正是这几个人中最棘手的一个,袁崇焕肯定要先对他下手。

毛文龙平时桀骜不驯,虚报军力,冒领军饷。起初,毛文龙自称手下有二十多万士兵,朝廷给粮饷。兵科给事中王梦尹、翰林编修姜曰广到岛上检阅视察,说有十万士兵。等登莱道王廷试再次裁定,定额为二万八千人。毛文龙感到很不公平,上奏请饷,又多次上奏说由宁远转饷非常不便,请求袁崇焕“军饷直达”不准。毛文龙又请求亲自到旅顺商议这件事。袁崇焕借机提出会晤,乘机杀了毛文龙。

袁崇焕在崇祯二年(1629)五月二十九日抵达毛文龙的管辖区之双岛,但他并没有上岸,而是在舟中住了下来。离此岛只有半天路程的毛文龙第二天赶到迎接袁崇焕,并呈上一些吃食,以表欢迎之意。两人像多年未见的好朋友,来到陆地毛文龙的军帐中开始讲话。袁崇焕第一句话就是:当今天下,辽东一地,陆路在我,水路有你,可谓珠联璧合。毛文龙惶恐得直哆嗦,他虽然平时骄横跋扈,但绝对不妄自尊大。他立即回道:“我在海外已经八年,以海水为牛奶乃家常便饭。虽然也想为朝廷出力,无奈粮草兵器难以供应,所以,很是惭愧。”袁崇焕见毛文龙的话语倒是很恭敬,就站了起来,说:“明天我准备请你吃饭,但我在船上吃饭就晕,希望能借你帐房一用。”毛文龙回答:“没有问题。”第二天,袁崇焕来到陆地毛文龙的营帐,先是劝毛文龙告老还乡,毛文龙不同意,然后,呵斥毛文龙侵占军饷等事宜,随即毛文龙不服激烈申辩,袁崇焕大怒,吩咐早已准备在账外的亲信拿下毛文龙,历数毛文龙十二条罪状,举起尚方宝剑砍了毛文龙。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崇祯知道此消息之后甚是惊愕,但也碍于无将可派,无可奈何。为了稳定袁崇焕,崇祯也默认了袁崇焕的行为,但心中已对袁崇焕有不满。而后金也因为没有了毛文龙这道屏障,使得皇太极绕开宁远,奇袭京城。直接导致了己巳之变。

三、袁崇焕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1.明朝末期,魏忠贤阉党与东林党党争异常激烈。钱龙锡是东林党的领袖人物,又是内阁大学士,当初崇祯命令彻查阉党逆案,就是钱龙锡一手审理的。袁崇焕作为破格提拔的武官,其实并未参与党派之争,也并未有任何党派的根基,但是,其与钱龙锡关系密切。魏忠贤余党对钱龙锡恨之入骨,因此,也把袁崇焕归于东林党一类,朝堂之上自然少不了攻讦。加之崇祯帝生性多疑,之前袁崇焕诸多错误和失职,言行又过于不检点,这就加重了崇祯帝对袁崇焕的不满。魏忠贤余党又不断的伪造证据,颠倒黑白,使得崇祯帝确信袁崇焕与钱龙锡结党,迫害忠良,引敌入关。最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2.努尔哈赤去世时,身为宁远前线最高指挥官的袁崇焕不经朝廷授权,就自作主张派人前往吊唁,虽然究其实质,乃是想借吊唁之机刺探敌情,但后金毕竟是大明多年来的强硬敌对者,没有朝廷命令而擅自与之互通往来,乃大忌。

3.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又与满桂产生了矛盾。一是宁远大捷之后,举朝上下皆夸赞袁崇焕大炮之厉害,炮轰后金官兵之后使努尔哈赤受伤返回盛京,继而毙命。而满桂却上一奏折,意思是,努尔哈赤从宁远撤军是因为后方有紧急军情,不得不撤军,而努尔哈赤身上的伤是因为箭疮复发,并不是中炮,后努尔哈赤去泡汤养伤之时,是我派人去山顶上放枪,骚扰于他,致使努尔哈赤无法安神养伤,抑郁而终。此折一上,袁崇焕心中大为不快,便上一折赶走满桂。之后战事胶着,袁崇焕又觉得猛将不够,上折请回满桂;二是己巳之变中,皇太极绕过宁远直奔蓟县,袁崇焕即刻领兵前去堵截。只是行军速度慢于后金军,形成尾随之势。袁崇焕伙同后金兵入关的谣言此时从蓟县恰好传入京城,再加上满桂拿着标有袁军字样的箭告状,说自己被射中五箭。崇祯的杀机立时就起来了,包括此前袁崇焕还有擅杀毛文龙的罪过,这当口,全部都浮上心头。

袁崇焕的军事天赋使得他成为一位军事家,军事能力得到明清两朝的认可。但是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及其自身性格的短板导致了他悲惨的结局。崇祯帝杀了袁崇焕并不是明朝灭亡的全部原因,但时势造英雄,袁崇焕的死绝对是明朝灭亡的一个催化剂,一代名将的陨落,不论是什么原因,均是国家的损失。

[1]张岱.石匮书后集[M].[2]张廷玉.明史[M].

[3]清高宗实录[M].[4]袁崇焕.临刑口占[M].

K248.3

A

2016-10-15

猜你喜欢
后金袁崇焕魏忠贤
九千岁
袁崇焕:夸下的海口,用性命买单
清河堡考略——明朝防御建州女真及后金的前沿堡城
林语堂的预言
略论明末辽东地区战争中后金军进攻时间
袁崇焕的籍贯
袁崇焕之庙
The Blast that Nearly Destroyed Beijing
试析清朝入关前统治者对汉人态度的转变
碧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