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循纪守正有为的合格党员

2017-03-11 08:57:25顾亦兵
武汉广播影视 2017年1期
关键词:陶侃从严治党政治

顾亦兵

做循纪守正有为的合格党员

顾亦兵

十八届六中全会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体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历史担当。我们知道,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五中全会提出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六中全会讨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十八届六中全会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干部数以万计,其中有近200名高级干部,不乏省委书记、省长、部长、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特别是有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曾经位居高职的人。查处中发现有些地方、部门、行业腐败成风,说明之前在管党治党上有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面从严治党。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记载诸葛亮入蜀后厉行法治,采取“明其法禁,必其赏罚”的强硬手段,这导致了一些人的不满,于是法正就写信给诸葛亮,说:“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后泛指订立简单宽松的条款,以资遵守),秦民知德。”劝诸葛亮效法汉高祖宽刑简法的怀柔之策。诸葛亮回了一封信,也就是《答法正书》,认为秦一直以严法苛政治国(如秦兴劓刑,太子傅工公子虔也被处以劓刑),导致民怨沸腾,高祖因而反其道而行之。而刘璋暗弱,治蜀时法治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专权自恣目无法纪之风大行其道。所以需要“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最终证明诸葛亮是正确的,仅仅数年,就让蜀国成为了一个“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国家。

就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治沉疴需下猛药”。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同时,建立更严格、更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监督体系,治标和治本统筹兼顾,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全面从严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才能适应新形势,取得新成果,跃上新高度。只有这样,在实现“中国梦”、“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中,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经验总结,更是全面部署。从价值路径上的固本培元,到实践路径上的以上率下,再到制度路径上的立规明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坐标。可以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强调制度治党和思想建党

制度治党方面,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之前出台的《八项规定》《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相衔接,其一以贯之的要旨就是要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把党纪党规挺在前面。这一要旨和我国传统政治强调的“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的思想是一致的。

【原典】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注译】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必然自己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去要求自己。

【解读】这段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为官者要带头用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自己,做遵纪守法的表率。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种为官之德。

思想建党方面,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廉洁自律准则》出台再到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其一脉相承的精神就是强化党内政治生活、学习,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党员理想信念。这一精神和我国传统政治强调的“若安天下,先正其心”的思想是一致的。

【原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春秋·曾子《大学》

【注译】古代那些想要将美德彰显于天下的贤人,都是先从治理国家入手;要想治理好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好自己的德行;要想修养好自己的德行,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性;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性,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要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的本源。

我国传统政治的一大特点是强调“为政在人”,认为国家重大使命、重要举措、所有法律制度都要靠人去推行,它的贯彻执行及其效果、甚至能否成立都与官员的个人品行密切相关。荀子在《君道》一文中明确指出“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因此特别重视执政官吏的自身修养,强调他们的表率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把握制度治党和思想建党这两个关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充分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重要性。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在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对于每一个党员而言,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对党章党规、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三、强调以上率下做循纪守正有为的合格党员

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做起。譬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一部分就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也对中央层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意在通过高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在全党形成循纪守正有为的良好生态。

1、循纪,就是作为党员干部一切的用权,一切的言行都要守纪律、讲规矩。

1954年3月2日,毛泽东给秘书田家英写了一封批示信,内容是这样的:

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种帮助否?她是杨开慧的亲密朋友,给以帮助也说得过去。请函询杨开智先生转询李淑一先生,请她表示意见。

原来,是有人请求毛泽东推荐李淑一去国家文史馆当馆员。

李淑一是柳直荀烈士的遗孀。柳直荀是我们党的先驱者,参加过南昌起义,先后任红二十五师、鄂西北独立团、洪湖独立团、红八师政委,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作出过巨大贡献;另外,柳还是新民学会成员,是毛泽东的挚友。可以说,柳直荀既有大功于革命,又遗厚谊于领袖。如今,烈士的遗孀“年长课繁,难乎为继”,给这样一个人推荐一个工作,对毛泽东来说,应该不是什么为难事吧。而且以柳直荀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以李淑一能诗善文的才气,再加上与毛泽东、杨开慧的深厚友谊,于情于理,毛泽东举荐李淑一为文史馆馆员,实属正常。

然而,毛泽东踌躇再三,最终作出了一个决定:“未便再荐”,愿以自己稿费相助。

毛泽东之所以为难,是因为对如此有功、有谊、有才之人,自己竟然不能为其推荐一个工作,保障其有一个安稳的老年生活。之所以“未便再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毛泽东心中时刻牢记并恪守着“规矩”二字。何谓规矩?就是指标准、法度。一个人守不守规矩,首先要看是否按规章制度办事,是否合乎规范。共产党人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按照人民的意愿行事就是合乎“规矩”;否则,便是不守规矩。

2、守正,就是坚定理想信念,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党忠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守公心,勤政为民,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坚守清廉,淡泊名利,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国人威廉·莫尔伍德曾形象地指出,“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其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举世无双的奇迹说起。”长征行经15个省份,转战地域超过半个中国;翻越20多座高山,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几乎和法国的面积相等……面对“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这支年轻的队伍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平均3天就遭遇一次激烈的战斗。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时的86000人,抵达陕北时只剩6000多人;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红军战士倒下,每14人只有1人到达陕北。“青山有幸埋忠骨”,这条血色之路上,至今仍有大量红军墓、红军碑,诉说80年前这支队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英勇与坚贞。长征胜利是革命理想的胜利,是对党忠诚的胜利。

党员对党忠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来,高度统一团结,是推动党的事业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大保障。也要看到长征中,张国焘因为自己的个人野心,犯下了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重大错误,导致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从8万人减少到3万人,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古人有“士大夫若爱一文,则不值一文”的明训,中国共产党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邓颖超收下延安人民带给周总理的小米,却坚决给付粮票和钱,说:“心意,恩来同志一定很感激。但他从来不违背党的规定,不然你们这里出小米,他们那里出别的特产,你送一点,我送一点,那我们家里还了得!共产党不能搞这一套。”陈毅夫人张茜,即使在怀孕期间,也不让陈毅司机送她上下班,还告诫司机:“不要来接!要注意群众影响。”对照党的优良传统,对照先辈楷模,作为党员要时时自省、自励、自警, 始终牢记一个“正”字,把“正”看得高于一切,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注重砥砺心志,身正影直、不贪不占、问心无愧,坚守住应该有的本色。

3、有为,就是要坚守担当,修政立事,不惧艰险,志在有成。

习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告诫全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功,更不能躺在功劳薄上贪图享乐,要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贪图享乐是人之本性,所以古人提倡养浩然之气,戒低俗之欲,存高远之志。

晋代名将陶侃,主要活动时间在西晋后期到东晋前期,处在一个外忧内患、社会动荡的年代。他从军四十年,身经百战,威震疆场。西晋末东晋初,国事日非,北方的大部分领土已失,陶侃力主收复中原,但东晋王朝偏安于江南,不思进取,也就有心无力。后因平叛有功,遭大将军王敦所忌,不仅没得到封赏,反而被降职为广州刺史。任内,陶侃勤于政务,事无大小,都要亲自过问,信函往来,他也都自己动笔。有人来访,他也不厌其烦亲自接待。不多久,陶侃就把广州治理得如当年的武昌一样,百姓们安居乐业,无不称赞他的贤明。政局无事,社会安定。部属们却发现了一件奇怪之事,陶侃派人找来了一百块沉重的大砖,每天清晨,陶侃把砖头一块块搬出室外,到了傍晚,又一块块搬回室内,每一次都搬得满头大汗,而且天天如此,从不间断。有人想帮他,陶侃也总是笑笑地拒绝了。部属们议论纷纷,始终猜不出陶侃这样做的用意。有一位部属终于忍不住好奇心,鼓起勇气去问他。陶侃沉重地说:“北方多事,国土沦丧,我辈立志要致力中原,收复失地,如果终日耽于安乐之中,就会将意志消磨。我这样做,正是为了磨炼自己,不要有一刻忘记自己的使命。”

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党员干部更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的古训,不要只想问党、国家、所在单位为你做了什么,而要多问问你为党为国家为所在单位的事业做了什么,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勇于担当,做走在时代和事业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作者系武汉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责任编辑 叶宝妹

猜你喜欢
陶侃从严治党政治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英文摘要(ABSTRACTS)
陶侃惜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节俭的陶侃
陶侃运砖头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