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珍,陈 英,刘桂瑛
(1.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2;2.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3.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530000)
护理教育开设多元文化护理课程研究
范明珍1,陈 英2,刘桂瑛3*
(1.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2;2.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3.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530000)
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加快,多元文化社会格局形成,跨文化就医的态势凸显,临床对具备多元文化知识护士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我国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相对落后,为满足服务对象的多元文化需要,在护理教育中增设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我国多元文化护理教育质量。
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护理课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多民族融合,多文化渗透,多元文化社会格局形成,跨文化就医的需求愈发明显,“以人为中心”的多元文化护理应运而生。美国护理学博士德勒恩·莱宁格率先提出跨文化护理理论,该理论要求护士具备多元文化护理知识及技能,具备向多元文化的人群提供多元文化护理的能力。但现阶段我国护士多元文化护理知识不能满足患者多元文化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1],临床对具备多元文化知识护士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开设多元文化护理课程势在必行。现对护理教育中开设多元文化护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以提高我国多元文化护理教育质量。
多元文化护理又称跨文化护理,是由美国护理学博士德勒恩·莱宁格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指对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民族进行探讨并分析,重点研究其照料方式、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人民的信念和价值观,并运用这些知识为不同民族的人民进行共性和各异的护理[2]。
沈六先生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应包含各种教育理念,提倡个体理想均等,教育机会均等,鼓励学生珍惜不同文化特质,强调跨文化间的合作[3]。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应对教育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包括教学策略、训导措施、教室氛围、教材内容、测验与评价方式等,消除种族与性别歧视,使所有学生受教育机会均等[4]。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尊重人的尊严,提倡所有个体教育机会均等,接受和欣赏文化差异,强调民族自尊和尊重文化差异。帮助学生发展其跨文化能力,培养其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1.3.1 我国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时间较短 1995年,随着我国首届“多元文化护理透视”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多元文化护理”也被正式引入我国。在国际形势影响下,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者也将多元文化融入护理课程中,进行了多元文化护理课程的开发研究[5-6],如开展护理专业英语与多元文化护理相结合的教学[7]。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该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8],仍有很多地方亟待改进。
1.3.2 多元文化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国际多元文化护理研究影响下,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者将多元文化及多元文化教育列入护理教育课程中,但目前尚无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具体措施及策略[9]。20世纪90年代,虽在部分高校的护理学院开设了多元文化护理课程,但大量的医学专科学校尚未开设,接受这方面教育的护士仍较少[10],开设了多元文化护理课程的大多数院校也只是在护理学导论课程里加入了一节多元文化护理内容,未能达到让护生系统学习多元文化护理的目的。据户丽艳[11]关于护理人员多元文化认知现状调查显示,584名护理人员中只有39.0%的护理人员在校期间学过多元文化护理知识,护理人员对多元文化认识不足与学校教育较少涉及这方面教育有关。
1.3.3 国内多元文化护理教育形式以短期培训或者课程改革为主 国内多元文化护理教育多以短期培训或者课程改革为主[12]。以短期培训为主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多围绕英语培训、礼仪及沟通培训、技能培训。但是,有报道显示,大约有90%的特需护士未接受过多元文化护理系统理论知识培训[13]。以课程改革为主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多在原有的护理课程中加入一些多元文化护理课程,如护理学导论、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14]。但是这些课程较单一,没有融入本地区特有的文化,同时未设置实践内容。此外,有学者以护理英语及双语教学作为开展跨文化教育的依托[15]。如此单一的语言教育及课程教育都不能满足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需求,因此构建综合性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1.3.4 多元文化护理教育师资短缺,教学方法单一 我国护理教育师资短缺,甚至有临床医生承担护理教学的现象[16],兼具多元文化知识背景的护理教育者更加匮乏。在美国,护理师资要求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兼具多年临床护理和教育经验[17-18]。我国护理师资队伍结构、学历远不及美国,此外我国护理教学方法单一,仍以“文化知识灌输”教学为主,忽视学生潜能的激发。护理师资短缺和教学方法陈旧限制了我国多元文化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学在1966年就开设了多元文化护理课程,护理专业50%的课程用于讲授社会心理学、社会伦理学等方面的内容,非常重视文化在护理中的作用[19]。国内大多数院校只是在护理学导论或者人际沟通课程中涉及少量多元文化护理内容,未能达到让护生系统学习多元文化护理的目的。鉴于此,我国护理教育有必要增设与护理学相关的社会人文课程,如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心理学、护理法律法规等课程,将人文知识与护理学内容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表达、传递、储存、延续及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20]。语言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沟通的主要方式,也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应加强语言学习,培养学生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减少因为理解误差而产生的误会,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双语教学。双语教学能使学生从其他文化角度去理解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丰富学生的生活内涵。除了课堂语言教学,学校还应该提供各种让学生练习语言的机会,如开办英语角和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
经调查发现,国内有关多元文化护理的教科书仅有两本,它们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供涉外护理专业使用的《多元文化与护理》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文化护理(护理专业用书)》。这两本教材主要介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既没有中国各民族文化差异内容,也没有实际的护理案例分析。教材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没有教材,教学就无从谈起。因此,为使护理专业学生掌握多元文化护理的相关知识,编写多元文化护理教材是当务之急。多元文化护理教材中应包含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多元文化护理案例,使护理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多元文化护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多元文化护理服务意识。
课堂授课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除此以外,多元文化护理教育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或者自学的形式,使学生得到更多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让学生自动搜集有关多元文化护理的信息并相互交流,从而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强化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目的。
大多数院校只将护理本科生及以上学历的护生作为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对象,尚无法满足社会对具有多元文化知识人才的需求,中职教育也应该重视多元文化护理教育,让中职护生也能接受不同文化的陶冶,正确认识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差异,正确判断其他文化与自己文化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处理不同文化的护理行为模式。
护理院校可以通过理论考核(知识点考试、多元文化知识评估量表、学习报告)、实践考核(模拟操作考试、护理技能考核)、他方评价(患者、医院及专家评价)等方式来考核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逐步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知识与技能。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丰富护理教学内容,打破“以文化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元文化护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促进我国护理事业良性发展。
2.7.1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0]。案例教学一般包括3个阶段:第一,教师事先准备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形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学生讨论决策,整合决策,并把问题解决方案与现实进行比较。
2.7.2 PBL 教学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PBL教学流程包括:(1)学生分组;(2)教师准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3)合作学习:学生针对问题搜寻相关知识信息;(4)得出结论:小组内合作、讨论得出初步结论;(5)教师评价;(6)成果共享:共享学习资料和讨论结果。
2.7.3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法就是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行为活动或心理体验,以此达到掌握知识和能力的目的[21]。
角色扮演教学流程包括[22]:(1)分配角色和任务;(2)制订旁观者任务,如负责观察、记录、评价等;(3)情境流程设计;(4)角色扮演;(5)讨论与评估;(6)强化练习(互换角色);(7)总结和概括。
2.7.4 影视赏析 影视赏析是指对影视作品的欣赏、鉴赏和分析。Abrums与Leppa[22]建议在文化教育课程中采用阅读、电影欣赏等手段,提高学生对自身及其他文化、情感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反映文化差异的影视作品让学生赏析。通过对影片的音乐、画面、人物、剧情的赏析,可以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各种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内涵等的差别,引导学生养成处理不同文化问题的得当护理行为模式。
2.7.5 国际交流,实地考察 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多方面密切合作[23],只有将多元文化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结合,才能促进护理学科全面发展。所以学校可以尽量为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提供实践场所,例如去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及宗教文化圣地进行实地调研,让学生亲身体验灿烂的多元文化带来的心灵震撼与思想冲击,从而更好地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国际交流、专题讲座,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甚至走出国门体验多元文化的魅力所在。
此外还采取远程教育等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国的社会文化,使学生了解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正确判断其他文化与自己文化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全球国际化的今天,我国多元文化护理教育应与国际接轨,缩短与西方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差距,积极开发多元文化护理课程,拓宽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水平,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多元文化护理人才。
[1]彭幼清,张莉萍,姚蔓玲,等.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在多元文化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603-606.
[2]张彩虹,曹和安.护理教育应对多元文化护理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4(21):1884-1885.
[3]洪泉湖.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观点论公民养成[J].公民训育学报,1999(8):167-179.
[4]喻丽华.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实施之调查研究[J].南师学报,2003,37(1):66-67.
[5]张立颖,李亚洁,谭剑,等.多元文化护理与沟通艺术选修课开设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7(31):2897-2899.
[6]颜晓星.高职护理专业多元文化校本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7(32):19-21.
[7]陈凤凤.护理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154-155.
[8]刘月霞.跨文化护理初探[J].护理学杂志,1988,13(2):114-115.
[9]赵晓云,王斌全,刘美丽.多元文化护理渊源及发展[J].护理研究,2007(6):1691.
[10]朴玉粉,吴金燕,王志稳,等.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认知度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7(11):25-28.
[11]户丽艳.临床护理人员多元文化护理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12]李娜,杨淑芳.护理本科教育多元文化护理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2):444-446.
[13]彭幼清,钱培芬,江萍.上海特许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认知现状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4(4):35.
[14]李新辉,贺伟,杨京楠,等.对新疆6所医学院校多元文化护理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34-136.
[15]李鸿艳.以护理专业英语或双语教学为依托开展跨文化教育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7(31):2903-2904.
[16]张晓莉,彭幼清,俞海平,等.我国多元文化护理教育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33-135.
[17]蒋小平.护理高等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07(5):23l-233.
[18]孟凡丽.国外多元文化课程开发模式的演进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2):13-14.
[19]陈建平.护理教育中多元文化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09(7):80-81.
[20]魏风云.多元文化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1(2):1-2.
[21]高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构建与效果评价[D].长沙:中南大学,2011.
[22]Abrums M E,Leppa C.Beyond cultural competence:Teaching about race:gender,class,and sexual orientation[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1,40(6):270-275.
[23]李忠英.多元文化护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全科护理,2012,10(11):3155-3157.
G420
A
1671-1246(2017)22-0079-03
(*
刘桂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