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志 ,孙 旭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的历史探源和培育要义*
杨永志 ,孙 旭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敬业源起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引起的负面影响抹杀了人的劳动天性,引起了劳动中的不道德现象。敬业精神与劳动和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职业有关,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和利益集团的敬业精神有一定的差别。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敬业观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之一。影响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培育的决定性因素是“合理劳动报酬的实现”;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培育的关键是要“实现体面劳动”;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培育的根本在于“维护劳动公正”。
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劳动;敬业观
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也称社会主义敬业观,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而形成的关于劳动态度的价值追求及观念表达。一般来说,无论是个体劳动为主的时代还是社会化大生产时代,任何敬业精神或者敬业观总是与人类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敬业中的“业”,指的是“职业”,敬业精神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关于所从事职业的社会性、道德和审美等所形成的系统性操守。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将成为劳动者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劳动同享受还未达到统一,劳动者的敬业精神还需要大力培育。因而,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培育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仍是长期摆在我们前面的重大课题。
人们逃避劳动是否出自本能的行为?我们认为,人类是自然趋向于劳动的动物,劳动是人的天性。关于人的劳动天性,马克思在评价李嘉图时指出:“为生产而生产无非就是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马克思不否认劳动是人的天性,并且认为“一个人‘在通常的健康、体力、精神、技能、技巧的状况下’,也有从事一份正常的劳动和停止安逸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174页。。人热爱劳动、尊敬劳动,而劳动创造人、发展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还创造了人们尊敬劳动、颂扬劳动的道德生活。如果人天性就是厌恶劳动的,那么背离劳动就是符合人性的行为,又怎会是不道德的?劳动又怎会成为美德,敬业又怎会成为人类普遍的道德追求?人的这种热爱劳动的天性,为人们衡量劳动中的美丑、善恶、好坏提供了道德依据。任何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的行为都是对人天性的背离,都是劳动中的丑恶行为而不值得提倡。反之,热爱劳动、尊敬劳动、崇尚劳动都是对人天性的发展,都是劳动中值得赞扬的美德。既然劳动是人的天性,为什么产生逃避劳动的现象呢?实际上,二者并不矛盾。因为劳动是人的天性,所以劳动本身不是一种有害的而是有益的活动。劳动符合人们的利益,劳动是幸福和快乐的源泉,人们在劳动中获得个性的发展和全面的提升。劳动本身不是造成痛苦和不快的来源,痛苦和不快是由劳动环境和劳动对象产生的。也就是说,人们逃避劳动、抵触劳动,实际上是对恶劣或不公正劳动环境的逃避,对危险劳动对象的抵触,而非对劳动本身的逃避。由此看来,改善不公的劳动环境和危险的劳动对象,就能够保护或恢复人的劳动天性,促进敬业精神的健康生长。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逃避劳动、抵触劳动等行为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中,虽然人们也从事劳动,也存在一定的劳动分工,但此时的劳动分工属于自然分工的范畴。“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页。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工具的限制,个体劳动者无法单独抵御自然风险。生活在原始社会中的每个人,其生存高度依赖于氏族或共同体,劳动也必须通过氏族或共同体这一中介才能实现,因而劳动还不能取得独立性且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这种相互关系,必然使得劳动成果、生产资料归氏族或共同体所有。与此同时,这种共同所有的制度反过来又强化了劳动的公有性质。原始社会中人们劳动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劳动中不会发生不道德行为。劳动者此时的意识“同这一阶段的社会生活本身一样,带有动物性的质;这是纯粹的畜群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页。或者说是出自本能的意识,私有、伦理、道德意识还未能出现。只有到了原始社会的末期,随着生产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产品开始出现剩余,劳动的自然分工才逐渐被社会分工取代。此后,劳动的独立、劳动的私人性质以及劳动中的道德问题才相继出现,敬业问题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分工将被专业分工所取代,劳动将成为“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劳动同享受达到统一,劳动中的不道德现象随之被消灭,劳动成为劳动者自由自觉的活动。这表明,在自然分工和专业分工的历史条件下,劳动中不存在道德问题,敬业精神也不构成一种道德主张。
事实上,社会分工具有谋生性、强迫性和不平等性的外部特征*关于社会分工具有谋生性、强迫性和不平等性的外部特征的观点,可参见郝振省:《新技术革命深化了职业分工——与秦庆武同志商榷》,《哲学研究》1985年第10期;陈俊宏:《关于新技术革命和职业分工研究中的几个方法论问题》,《哲学研究》1986年第8期;秦庆武:《关于旧式分工和职业分工的几个问题——答郝振省、林剑等同志》,《哲学研究》1987年第5期;林剑:《关于旧式分工范畴理解上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它是造成劳动环境逐渐恶化,劳动中的不公正、不合理现象频繁出现的根源。在社会分工的历史条件下,人的劳动天性受到抑制,由此产生了逃避劳动等不道德现象以及崇尚劳动的道德主张。一方面,社会分工产生了劳动中的不道德现象。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分工也发展起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536页。与自然分工不同,社会分工使劳动逐渐从氏族或共同体中独立出来,并获得独立性。社会分工和劳动的独立性,使劳动者只能生产特定产品而非全部产品。它强迫个体劳动者必须通过交换劳动产品来满足自己所需,使劳动与占有相分离、生产与消费相分离。而社会分工愈加明显,劳动的差别愈加扩大,劳动愈加独立,劳动产品愈加剩余,劳动及其产品就愈发带有私人的性质。社会分工一开始就受到分配制和所有制的“纠缠”,因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536页。。社会分工不但扩大了劳动之间的差别,还逐渐成为产品所有和利益不平等分配的依据。它“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5页。。于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产品的生产者不一定是产品的占有或消费者,产品的占有或消费者也不一定是产品的生产者。因此,社会分工使一部分人劳动而另一部分人享受变得可能。在劳动者眼里,那些一味享受而不劳动者无疑要受到好逸恶劳的道德谴责,要贴上不务正业、吊儿郎当、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等丑恶标签。社会分工所导致的分配不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劳动积极性、能动性,使劳动者逐渐丧失了劳动乐趣和享受。当劳动不能给劳动者带来乐趣和享受时,消极怠工、厌倦劳动、逃避劳动的现象就会发生。无论是劳动者的厌倦劳动、逃避劳动,亦或享受者的放弃劳动、厌恶劳动,均凸显了劳动中的道德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分工产生了劳动中的道德主张。劳动的神圣性与人们对劳动的需要是一致的。劳动与占有越分离、与享受越分离,劳动者和占有者、劳动者和享受者反而越是关系紧密、彼此依赖。社会分工愈加发展,反而使社会协作愈加紧密,因为在社会分工条件下,人们的需要很难自足,人们很难独立存在。人们必须依赖于他的社会关系,人们无法离开彼此而独立生存。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愈加发展,这种依赖愈发严重。如果劳动者不能生产劳动产品,享受者就无法生存和享受。同样的,如果享受者不购买和消费劳动者的产品,劳动者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劳动也不能够得到必要的补偿,劳动也就不能实现。劳动者之间也必须依赖彼此而存在。因此,社会分工愈加发展,社会协作反而愈加紧密,劳动者和享受者就愈发离不开劳动及其产品,劳动及其地位就愈发变得必要和神圣。尤其是现代社会,“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0页。由于劳动如此必要和神圣,社会分工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孕育有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的道德意识以及对敬业精神的道德渴求。同时,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崇高从一开始就注定成为劳动者和享受者的共同口号。在享受者看来,劳动是神圣的,只有劳动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供其享用的优质产品,尊重和鼓励劳动成为实现享受的客观要求;而在劳动者看来,劳动是必要的,只有劳动才能获得存在价值和人格尊严,尊重和崇拜劳动成为维护和保障切身利益的现实需要。因此,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崇高从社会分工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共识,而敬业精神也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
从敬业精神的历史源起中,我们能够寻找出培育劳动道德的绝佳途径。既然社会分工带有的谋生性、强迫性和不平等性引发了劳动者消极怠工、厌倦劳动、逃避劳动等不道德行为。那么相应的,提高劳动报酬、劳动者地位、劳动者尊严,使劳动报酬更加合理、劳动形式更加体面、劳动环境更加公正,恰恰可以克服社会分工的这种外部特征,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主体性和能动性,培育劳动者的敬业精神。
由劳动报酬问题引起劳动纠纷和收入差距问题是现阶段劳动者消极怠工的重要原因。据统计,1992至2014年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正式立案受理的案件总数量从1992年的8150件,增加到2014年的715163件,增加87.75倍。其中的2014年度,由劳动报酬引起的争议最多,占了案件总量的44.96%。除了劳动纠纷,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问题也滋生了劳动者的不满情绪。据统计,“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1%的家庭占全国超1/3财产,而25%的家庭仅拥有约1%。”*冯蕾、邱玥:《基尼系数的警示》,《光明日报》2014年7月31日。以2012年为例,“农村最高5%收入家庭的人均家庭年收入高达27000元,而农村最低5%收入家庭的人均家庭收入仅为900元,两极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相差30倍”。而在城镇,“两极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相差35倍”*谢宇、张晓波、李建新:《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0页。。我国偏高的基尼系数也反映了收入差距问题,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0.47—0.49的基尼系数应该反映收入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朱剑红:《0.47—0.49 统计局首次发布十年基尼系数略高于世行计算的数据》,《人民日报》2013年1月19日。。我们并不反对收入差距的适度拉大,但反对收入差距达到十数倍或数十倍的程度。因为较大的收入差距动摇了劳动者勤劳致富的信心,不利于劳动者敬业精神的培育。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这意味着劳动者必须依靠劳动换取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关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所谓劳动报酬,是指报酬体现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实际上,劳动报酬与劳动力价值并不总是一致的,这也就自然地引出了劳动报酬能否实现的问题。合理劳动报酬的实现对劳动者不仅是一种抚慰,还是对劳动者的鼓励和肯定,反之则给劳动者造成生活压力,而由其导致的收入差距又引起劳动者的不满情绪,消极怠工、磨洋工等不道德现象就容易发生。
首先,生存压力给劳动者带来了“后顾之忧”,滋生了劳动的懈怠情绪。马克思认为,劳动力价值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劳动者养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对广大劳动者来说,生活压力将带来三种“后顾之忧”:一是生存之忧。如果劳动报酬不合理,劳动者的利益也就很难得到充分的保障。二是养家之忧。劳动报酬不仅要用于家庭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开销,还要用于家庭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开销。如果劳动报酬不合理,不足以支付这部分费用,劳动者难免会有“后顾之忧”从而无法集中精力劳作。三是发展之忧。劳动报酬还要支付教育训练的费用。社会分工越发展,劳动越专门,劳动者就越需要教育培训;劳动者越追求卓越,就越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劳动者在教育培训方面的开销,是社会分工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如果劳动报酬不合理,不能够体现教育训练的费用,那么必然会限制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以及追求卓越的热情,给劳动者造成烦恼和压力。
其次,收入差距动摇了劳动者勤劳致富的信念。当前社会上的同工不同酬、拖欠薪资、福利有别、资源分配不均等现象,使部分劳动者不能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拉大了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普通劳动者与垄断国企员工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国企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成慧:《收入差距大,担心“被平均”》,《人民日报》2013年5月31日。。工作一样忙但收入大不同,这必然会动摇劳动者勤劳致富的信念,滋长他们的不满情绪。
再次,劳动者一生中的许多时间要在劳动中度过,如果劳动付出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长此以往,这种不公的对待必然要伤害劳动者的情感。劳动报酬还具有象征地位、尊严意义。合理劳动报酬的实现,不仅意味着劳动付出的合理回报,同时还意味着地位和尊严。它象征了体面与公正,肯定了劳动的付出与贡献,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的培育,首先取决于合理劳动报酬的实现。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劳动者生活在世俗的利益世界里,就有追求正当利益的合法权利。要想让劳动者充分发挥劳动的积极性,就必须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劳动报酬。合理的劳动报酬能够充分补偿劳动中的损耗,满足他们在住房、出行、温饱甚至享受方面的消费需要。包括劳动工资、实物奖励、社会保障在内的劳动报酬,是激励劳动的重要手段。社会鼓励劳动,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成为社会对待劳动与分配的主要政策。劳动者只有多劳动,才能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才能生活得好。“一个普通工人,如果他的工资高,他就能……雇个仆人,或者有时去看看喜剧或木偶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9页。。合理的劳动报酬让劳动者看到,自己的劳动能够获得应有的福报,自己的劳动权益得到正当的保障,劳动力价值也能得到正确的体现,从而激发了劳动者的劳动兴趣。
劳动者对自身地位十分关注,因为劳动者既生活在世俗的利益世界里,有“利”的需要;又生活在价值的意义世界里,有“义”的需要,即提升或改善自身地位的需要。所谓劳动者地位,反映了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中所处的身份位置、等级差别、主属关系、权利待遇等。提高劳动者地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主体性,实现诚实劳动、无私劳动;反之则易使劳动者产生抵触心理,应付劳动、弄虚作假、厌倦劳动等问题就可能接踵而至。
社会分工的强制性使劳动带有强迫性,削弱了劳动者的地位。恩格斯曾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述了强迫劳动的危害:由于占用“工人的一切可支配的时间,工人只有一点时间用于吃饭和睡觉,而没有时间从事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获得一点享受,更不用说从事精神活动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3页。。强迫劳动使劳动者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劳作,而无暇考虑职业理想或“从事精神活动”。人们普遍承认职业理想在增强劳动者信心、坚定劳动者意志、激发劳动者热情方面的积极意义,劳动时间越久、劳动强度越大,劳动者就越需要“吃饭和睡觉”,就越难以考虑崇高志向和高远追求,职业理想和荣誉感便在强迫劳动中逐渐被磨灭。一方面,劳动者地位的降低使他的职业理想受到约束。人的目标、预见和设想都是有条件的,劳动者的职业理想也都要受到具体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对劳动者来说,职业理想不能脱离自身所处身份位置而独立存在,而职业理想的内容也要受到劳动者的地位的限制,如所处的身份位置、等级、社会关系、权利待遇等,否则职业理想就成为无力的幻想。劳动者的身份地位为他的职业理想提供了空间,也为他的职业追求提供了方向和决策依据。劳动者一旦没有了职业理想,也就没有了职业追求,很容易产生劳动懈怠、劳动厌倦的情绪,不利于劳动者敬业精神的培育。另一面,劳动者地位的降低使劳动者的职业荣誉感丧失。劳动者地位与劳动者的荣辱、信心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关系。劳动者的地位表明了他的责任、担当,反映了他的贡献、力量。承认和坚持劳动者的地位,就等于肯定了他的劳动意义和价值。真实地反映劳动者的地位,能帮助劳动者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贡献、力量和价值。而劳动者的地位越重要,表明他的责任和价值越大,他就越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来回应人们的期待。如果劳动者地位低下,劳动是微不足道的,劳动者就不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劳动者一旦处于弱势地位,劳动不仅不会带来荣誉感,反而会带来丑恶感、耻辱感,劳动者就会纷纷逃避劳动。
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力的供求矛盾使得一些强迫劳动的现象仍然存在,其中尤以“自愿加班”和同工不同酬现象最为突出。对于“自愿加班”现象,“一是工人迫于解雇的威胁,……工人往往会作出更多的妥协、让步,顺从企业的加班决定,以免被视为不合作者或‘刺头’而遭到解雇。二是由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过低,迫使工人选择加班,……这就迫使工人为维持生计,‘自愿’选择加班”*常凯、乔健:《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第275~276页。。对于同工不同酬现象,虽然《劳动法》对其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我国用人制度的多样性和职工身份界限的不同,造成同工不同酬的问题较为普遍”*刘学民:《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2》,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年版,第302页。。由于劳动产品中凝结着劳动者的时间和生命,同样的劳动付出却受到差别对待,同工不同酬无异于否定劳动者的贡献、力量和价值,损害了劳动者的职业荣誉感。我们认为,劳动强度适度增加、劳动节奏适度紧张、劳动环境适度艰苦、劳动者身份等级适度差别等是劳动者遴选、淘汰机制的重要一环。它能适度增加劳动者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有助于促进劳动者敬业精神的健康生长。但我们坚决反对强迫劳动、过度劳动、同工不同酬、劳动保障缺失、非法用工、虐待劳工等损害劳动者地位的不道义行为*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在第二十九号公约的第二条第一款中,明确将“强迫劳动”规定为“以惩罚相威胁,强使任何人从事其本人不曾表示自愿从事的所有工作和劳务”。。
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培育的关键环节,是要实现体面劳动。尊重劳动、安全劳动、自愿劳动、善待劳动构成了体面劳动的具体内涵,充分实现了劳动者地位。实现体面劳动是广大劳动者的普遍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习近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依靠诚实劳动开创美好未来》,《人民日报》2013年4月29日。。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劳动者地位,“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隆重举行》,《人民日报》2015年4月29日。。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实现体面劳动能够增强劳动者的荣誉感和信心,促进劳动者的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和无私劳动。在我国现阶段,实现体面劳动来培育劳动者的敬业精神就意味着:第一,要实现尊重劳动。尊重劳动实质上就是尊重劳动者,维护他们的劳动权益,坚决杜绝同工不同酬、非法用工等现象。第二,要实现安全劳动。安全与健康是敬业精神得以生长的先决条件,没有健康的肌体,劳动者就无法从事劳动。因而,安全劳动就意味着全面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者的从业条件,主张劳动者的休息权和休闲权,保障其基本的安全与健康。第三,要实现自愿劳动。自愿劳动是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劳动潜能的重要条件,只有劳动者把用人单位当作利益共同体,他们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积极地参与劳动创造,而用人单位只有实现体面劳动,劳动者才能真正把用人单位当作利益共同体。第四,要实现善待劳动。善待劳动,归根结底就是要善待劳动者,保障他们的待遇,杜绝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
任何劳动者都有确认、证明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劳动尊严的愿望。劳动尊严既包含有实现劳动力价值、提高劳动者地位的人本意蕴,又超越了二者的内涵。劳动尊严能够唤起劳动者崇高劳动,崇高必定是属于人、指向人的,它所指向的不是别的正是人特有的尊严。动物并不存在什么崇高,因为对动物来说不存在什么尊严。崇高劳动必定是美的劳动,而美的劳动恰恰是合乎尊严的劳动。这表明,崇高的目的是确证人的尊严,崇高劳动的目的是服务人、造福人。因而崇高劳动就要求劳动者自觉地奉献社会并有所作为。除了唤起崇高劳动,劳动尊严还能使劳动者获得归属感。由于归属的对象是人本身,因而归属感必定是一种主人翁感。这即是说,劳动尊严的获得使劳动者感觉自己是劳动的主人,是劳动产品的创造者。通过劳动尊严,劳动者认识到自己是价值的源泉,是劳动生命的支配者和所有者,并且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劳动者一旦产生了归属感,也就同时产生了主体责任感。在主体责任感的鼓励下,劳动者必然要兢兢业业、高度负责,敬业精神必然能够充分发挥。
社会分工的不平等性破坏了劳动公正,使劳动者丧失了劳动尊严。在我国现阶段,就业歧视、性别歧视、身份歧视、升迁有别、分配不公等劳动不公现象就是劳动歧视和不公正的体现。人类历史和劳动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任何形式的劳动歧视或不公正都会伤害劳动者的自尊,都不利于劳动者敬业精神的培育。首先,劳动歧视伤害了劳动者的情感,使劳动者对劳动产生厌烦感。要想发挥劳动者的敬业精神,就必须使劳动者对劳动产生好感或兴趣。显然,劳动歧视或不公伤害了劳动者的自尊,容易使其失去对劳动的好感或兴趣。如果长时间受到劳动歧视或不公正对待,劳动者将逐渐淡化对劳动的情感,甚至可能引起仇恨。人类历史上从不缺乏因劳动奴役、劳动压迫导致的工人运动。这表明,恶劣的不公正环境易滋生劳动者的仇恨情感。其次,劳动歧视损害了劳动者的归属感,使劳动者缺乏责任心。在一个充满劳动歧视或不公的环境里,劳动者感受的不是尊严而是屈辱,不是归属而是冷漠,不是爱护而是损害。如果劳动者不能受到公正的善待,又怎会存有责任心?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劳动者,只滋生仇恨或报复之心,而非责任之心。最后,劳动歧视破坏了劳动者的崇高感,使劳动丧失崇高性。劳动歧视带给劳动者的不是崇高感而是卑微感,甚至是低贱感。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的最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平等。平等就意味着反对特权、消灭不公。中国共产党深知平等、公正的重要性,刘少奇就曾对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说:“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的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金冲及:《刘少奇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21页。如果没有刘少奇这种平等相待,何来时传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崇高追求?
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培育的根本,在于维护劳动公正,实现劳动者的尊严。所谓劳动公正,是指维护或创造公平的劳动竞争环境,消除劳动歧视或不公现象,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劳动机会和劳动条件。这里的平等不是结果均等,而是机会平等、机遇平等。维护和坚持劳动公正,能够给劳动者获得成功和展现雄心壮志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发挥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在机会平等、机遇平等的条件下,人们对劳动的前途热情高涨,“无论工作本身是多么索然无味,如果它能成为获得声誉的手段,它就会变得可以忍受”*《罗素论幸福人生》,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75~76页。。反之,在特权、歧视和不公的条件下,劳动前途的预留空间被严重挤压,劳动者无法确认、证明自己的能力,劳动者将失去展示雄心壮志的劳动动机。可见,维护劳动公正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劳动者的能动性、创造性,使敬业精神的一切积极因素都充分涌动,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
[责任编辑:吴荣生]
Historical Origins and Cultivating Meaning of Dedication Spirit of Marxism
Yang Yongzhi, Sun Xu
(School of Marxism of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
Dedication originates from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which leads to negative influence and immoral phenomena in labor. Dedication spirit is related to labor and vocation formed on the basis of labor. Dedication spiri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of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varies from one another. Dedication spirit of Marxism is the basis of dedication spirit of socialism as well as one of the contents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The decisive factor influencing cultivation of dedication spirit of Marxism is the "realization of reasonable labor remuneration"; the key factor is the "realization of decent work"; and the fundamental factor lies in the "maintenance of labor justice".
Marxism; dedication spirit; labor; concept of dedication
*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AKS008)、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儒家伦理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及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A81
A
1002-3909(2017)04-0024-07
* [作者简介]杨永志,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孙旭,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