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2017-03-11 09:55:49吕艳杰辽宁营口实验学校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5期
关键词:麻雀语言文字情感

吕艳杰辽宁营口实验学校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吕艳杰
辽宁营口实验学校

小学语文课堂要努力挖掘课程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享受师爱关怀的同时,经历充满优质文化资源的学习过程,从而焕发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展开深刻的思维活动,培育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训练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强的实践性。小学语文课堂要促进学生人人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他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使他们具有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语文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之中。”语文阅读训练中要防止为了语用而语用,把语文仅仅当成冷冰冰的交际工具,忽略了人文价值以及语言文字的魅力。我们应该运用语言文字丰富个人的思想情感。例如:教学《麻雀》一课时,教师可创设三次教学情境。第一次是创设小麻雀被大风从路边的树上吹落在地上,突出显示它的无奈,拼命拍打翅膀,荒凉的原野,呼号的大风,摇摆的树枝等情境,引发学生对小麻雀产生爱怜与同情;第二次是创设猎狗张开大口想吃小麻雀,小麻雀命悬一线的情境,突出猎狗的凶恶,小麻雀面临死亡的处境,引发学生的同情、牵挂之心;第三次是创设老麻雀拼死拯救小麻雀的情境。突出猎狗和老麻雀身躯大小的对比,神情的对比,脚步的对比,行为的对比,引发学生紧张、焦急、担忧和感动的情感。此时再联系课文理解“绝望地尖叫着”“发出嘶哑的声音”“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等词句,让学生对老麻雀的形象有了更深刻更鲜明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和”爱“是教育的生命之根,教育最终目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必定是教材中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因素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结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训练中要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语文学科的特点是语言文字本身附带了内容,传递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如果仅仅注意了内容,那么学到的只是一个故事,而文字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却被忽略了。我们小学语文的课文,内容虽然各不相同,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却有相同的地方,所以高品质的语文课堂要扎扎实实,做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应用,从语言文字出发,培养出“会使用语言”“善用语言表达”的人。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文中“饱经风霜”的教学片断。这个成语是新出现的,学生们不熟悉,容易引起误解。“饱经风霜”的教学片断。这个成语是新出现的,学生们不熟悉,容易引起误解,同时这个词能深刻地反映出车夫的身份,进而体会鲁迅先生对处于社会最底层老百姓的同情。抓住了这个词就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问:“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饱经风霜’就是吃饱了风、吃饱了霜。”教师再问:“你吃过吗?再动脑想一想!”学生回答:“‘饱经风霜’就是吃过很多苦头。”教师肯定:“没错,这位同学说对了。谁能讲得更准确些?”另一学生回答:“‘饱经风霜’就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我查字典知道的。”教师赞许:“你真会学习,学习就得像他这样啊。大家以后要好好地记住这个意思,可不能见风是风,见霜是霜啊!”从这个教学片段表面上看,这个环节上处理得又简单又扎实。老师将“饱经风霜”的理解与想象,表达能力相融合,使学生深刻体会这个词的意思,能够学以致用。解释了重点词语,还会用工具书。理解了“饱经风霜”这个词,这个词能深刻地反映出车夫的身份,进而体会鲁迅先生对处于社会最底层老百姓的同情。抓住了这个词就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后也一定会运用。

三、小学语文阅读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在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后,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小学语文阅读训练中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审题的方法,抓住作者思路的方法,钻研课后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带着问题学习,这样阅读的积极性就会提高。预习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②试着说出课文没自然段的大意;③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学《挑山工》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进行预习,边读边想边做标记,划出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地方,标出疑点和难点。之后,引导学生学会讨论,交流,解惑,明理,让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再如:审题指导。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让学生知道课题是文章之眼,教给学生理解题意的方法,使学生便于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时,设置下面的问题:①你怎样理解这一课的课题?②哪个字词是课题的重点词?。让学生能够找出并围绕重点词进行课文内容理解。阅读教学中,逐步训练学生审课题,抓重点,抓思路,抓中心等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

语文教学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潜能,准确解读文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课堂充满活力。

[1]王晓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

[2]陈秀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35).

[3]林文.会阅读深意得语文要领――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课外语文:下,2016,(05).

猜你喜欢
麻雀语言文字情感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拯救受伤的小麻雀
1958年的麻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麻雀
趣味(语文)(2018年2期)2018-05-26 09: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