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信息化背景下核电工程项目管理新模式探究
王希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科学进步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为进一步推进核电行业的项目股那里改革,就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我国核电相关工程的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从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出发,综合探究信息化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针对实践中,信息化背景下的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最终促进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学科水平的进步。
信息化;核电工程;项目管理;实践
近几十年来,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迅猛,从开创时期最初原型核电站到改进型轻水堆,再到重视副产物处理和核安全的今天,核电事业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不断提高,项目内容和项目管理核电站不断完善,专业意识水平也不断提高。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新形势下的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对于我国走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绿色低碳经济的建设离不开核能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面对时代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信息化建设对于核电工程向着系统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以及标准的系统评价具有十分积极的显示意义。本文探究了核电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特点,为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信息化技术就是要紧随时代的科技发展,综合利用计算机电子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对数据进行自动化全过程处理。值得一提的是,以日本福岛事故为契机,核安全问题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也再次强调了核安全性的重要性。信息化技术从数据的采集到数据的分析,大大的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率,对于提高核电工程的安全性意义非凡,是核电安全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技术完善了管理内容和管理评价,有助于进行科学评价和决策。同时,信息化技术也是智能化核电管理的基础,网络技术对于远程控制和沟通十分必要。
我国核电事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信息化建设的设计实践和管理建设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并进行了调查问卷,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信息化在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开发平台工具如IFS Foundation等也日益完善。该专业技术从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模式规范,在核电行业这一专业建设中的应用广泛但不够系统。商用软件集成度不高,相关人才需求得不到彻底满足等现状中不断调整发展。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规划已经成为国际标杆,架构完整科学,平台设施建设合理,应用软件丰富,在核电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标准化使得核电行业的信息化快速发展成为可能,从整体上提高了核电行业的项目效率和管理能力。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复杂的数据处理的简化,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核电项目安全性。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等硬件设备以及相关软件配备的不断发展,信息服务的专业机构和核电项目的跨界合作,发挥其专业带头优势,培养了信息化建设梯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相关专业人才的紧缺。从实践出发,从资金、物力、信息等三个维度,完善管理系统,SPMS系统在核电工程的管理中具有代表意义。
总之,核电项目信息化具体内容包括核电站的设计运营的建设思想、人员定位、故障检测、监管巡检系统、数据处理流程和精度分析,和传统管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最终得出结论: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核电站安全性,提高核电项目效率,加强企业管理能力,降低项目运营成本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核电项目管理内容很多,具体包括:通过完善系统层级架构和管理流程,策划核电设计建设、核电站运行管理、建设公司管理、加强各部门各公司各项目的合作、对核电项目系统控制,土建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整体上行业标准技术政策的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的管理以及相关应用硬件软件研发和网络平台的搭建。具体从核电站的运行管理、核电站设计、施工过程项目管理具体包括项目报批和审验,遵循设计标准、规范和相关政策、许可的管理把控设计节点,建立审查机制等等。核电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要求强调因地制宜的优化设计,施工环节技术支持、竣工时验收标准流程;强调协调现行标准基础上对新要求有一定的兼容性;强调系统接口管理以计算机系统管理图纸、文件、数据;强调审查工作反馈评价。
核电设计的科学管理,要依托数据库。细化分析设计的需求,梳理建设核电工程的全过程,以虚拟卷册的形式对系统流程图、工程文件索引等资料进行管理,优化校审流程,综合考虑编码、火电设计等多工需求,标准化项目内容,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安全性能,优化、细化信息化管理在核电项目中的应用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
核电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成熟的信息化平台,深化信息化管理在核电行业中的应用,实现标准库支持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各模板和要求的标准化,优化数据处理性能,实现设计和质控管理的融合,实现智能化系统化管理生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出发,综合探究信息化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针对实践中,信息化背景下的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依托管理理论,灵活处理数据信息,在各个环节实现核电工程设计信息化管理,在动态的循环交互不断自我完善,最终有效对核电项目进行把控,提高生产质量及效率,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本文对于推进核电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杨阿卓.打造信息化体系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核电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四柱”详解.中国核工业,2016(08):第21-22页.
[2]王寿君.以信息化推动核电站建造自主化——秦山二期核电站建造信息化建设经验介绍.施工企业管理,2004(07):第22-25页.
[3]张庆旭.核电施工项目管理体系构建及信息化实现,201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第56页.
[4]李实.试论核电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数字与缩微影像,2012(02):第44-46页.
[5]童争光.核电项目接口控制手册的管理和信息化研究.能源与节能,2014(03):第70-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