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玲黑龙江省大庆市环境保护局
城市雾霾污染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建议
王佩玲
黑龙江省大庆市环境保护局
随着“雾霾”、“PM2.5”、“大雾”等字眼频繁的出现在主流媒体上,社会各界对于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已经达到了高点。作为近来最为常见、影响最为广泛的环境污染问题,雾霾一直困扰着广大人民群众,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呼吁治理雾霾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因此治理雾霾成了各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雾霾的成因出发,进行治理问题的探讨,希望对雾霾的治理起到积极作用。
环境污染;雾霾;成因分析
霾的主要构成与雾不同,是由PM2.5、病菌、二次硫酸盐等能够对人的身体造成损害的有害物质组成,长期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巨大的损害,造成呼吸道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肺部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等。而雾是在特殊的气流环境下,在一定的湿度下由灰尘、水分等微小颗粒物组成的,是对人的健康损伤较小,二者是决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当前我国东北、华北地区、中部地区的雾霾已经非常严重,华北如北京、天津、河北等9个省市都笼罩在了雾霾之下,其中,辽宁西部、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500米的浓雾。受大雾天气影响,近50条高速路部分路段封闭。清晨的北京能见度不到50米,而石家庄近期内的雾霾已经达到了1000,比爆表值高出了两倍。这意味着雾霾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
1.1 能源结构不合理
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在工业生产领域对煤炭、石油的依赖性非常高。对于清洁能源的开发比例较小,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方面技术水平不足、开发力度不够,而对于污染排放较大的煤炭和石化能源却应用广泛,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壮大,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和土地的开发,对于这些不可再生能源的以来和消耗越来越大,导致了能源结构失衡,污染越来越严重[2]。具不完全统计,在当前的能源结构比例当中,煤炭比例高达80%,在高能耗的背后必然是高污染,高污染的背后则是人们生活水平的退步。
1.2 尾气排放超标
收入水平的增加加大了汽车的普及程度,当前,汽车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13%,汽车数量的增加让尾气的排放急剧攀升。经研究,尾气主要包含PM2.5、硫化物、铅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大量散播进入空气,在空气中大量散播,成为雾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清洁化技术水平低
虽然在能源领域,国内的专家学者经过不断地努力和突破,在能源应用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能源的清洁化方面还有许多缺陷。无论是在能源的开发和生产上、还是在设备上都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关于燃油清洁化的指标不清晰,标准不明确,成品往往存在质量不合格,性能低的问题。因此在使用中,不仅没有竞争力而且性能低污染大。技术的落后极大的限制了能源行业的进步。
1.4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国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一直不高。例如冬季北方集中供暖来说,北方集中供暖本身就是一个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再加上居民的环保意识差,常常会出现浪费现象。乱砍乱伐,绿植破坏,让自然对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弱。环境意识的淡薄是出现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2.1 优化能源结构
大力进行清洁能源的开发,提高绿色能源比例,例如风能、地热能天阳能等绿色能源。缩减对于煤炭以及石化等高污染高排放能源的使用[3]。将高能耗产业进行结构优化配置,在地理上迁出核心区,在风向上避免上风向,在结构上改变粗放型,减少排放和污染实现绿色生产。
2.2 减少机动车排放量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减少汽车的排放。在公交系统中,采用新能源汽车,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行绿色公益广告的投放,鼓励绿色出行,健康出行,进行环保理念的推广。
2.3 提高技术水平
在燃油清洁方面不断进行科技投入,不断提高燃油的清洁开发和生产,提高燃油质量。以先进的技术来控制燃油的燃烧程度和排放量,从根源上对燃油进行清洁化处理,降低燃油使用时的污染效果。建立燃油清洁化的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严格控制燃油的清洁性,不断进行质量的提高。
2.4 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
政府需要使用自身职能,进行能源排放标准和环境治理标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高耗能企业的生产和排放纳入政府监管职能之下,制定明确的规章和标准,让环境治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加强政府官员的环境保护意识,避免出现以牺牲环境为前提来发展经济的状况。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对于排放超标的企业进行严格的处罚和治理,从根源来进行污染的治理。
2.5 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对公民进行环保宣传,推广环保理念,让公民树立环保意识。健康的绿色的环保意识对环保行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从每一个公民出发,减少浪费和污染。
雾霾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无论是在公民的健康上还是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上都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本文对雾霾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但是还比较浅显,希望引起专家和各界的关注,来公同进行雾霾的治理和环境的保护。
[1]孙艳丽,韩昊男,董文天,刘娟,张正涛.国外雾霾治理方式借鉴及我国城市雾霾治理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辽宁经济,2017, 02:55-57.
[2]潘慧峰,王鑫,张书宇.雾霾污染的持续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京津冀地区的证据[J].中国软科学,2015,12:134-143.
[3]李晶晶,寇冠彪.何时能够不再“雾里看花,霾中观景”?——雾霾防治问题之法律思考[J].经贸实践,2016,02:18.
王佩玲(1962-),女,黑龙江省大庆人,黑龙江省大庆市环境保护局,副科级,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