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境遇下河北省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对策探究

2017-03-11 15:03李爱华王磊
北方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李爱华+王磊

摘 要:充分认识并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力量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境遇下推动河北省建成“京津最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大基地”“环京津中央大厨房”和“环京津1小时农产品物流圈”的关键:地方政府要担当好“引导员”和“宣傳员”角色,积极增强对本地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支持力、执行力、宣传力和监管力;社会应养成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意识,鼓励资金、技术等参与河北省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建设;农民主体应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力,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环京津中央大厨房 农村生态经济

如何推动河北省建成“京津最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大基地”“环京津中央大厨房”和“环京津一小时农产品物流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境遇下河北省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因此,针对河北省发展农村生态经济 “意识淡薄”“投入高回报低”“特色性欠缺”“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等问题,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社会和农民个体的力量,是推动河北省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地方政府要担当好“引导员”和“宣传员”角色,积极增强对本地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支持力、执行力、宣传力和监管力

(一)要制定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充分利用当前的自媒体、互联网等最新传播媒介推动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推广

当前,除了国家出台《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外,《河北省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条例》是具有强烈针对性和地域色彩的法规,但由于这部法规由于出台新,加上农村生态教育滞后、经济主体生态意识淡漠、生态素质不高等影响,广大民众对此知之甚少。河北省各级政府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普法人员践行“法律下乡行”等传统渠道外,更应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尤其是以手机为移动终端的短信、微信平台,加大涉农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推广,以提高农村经营者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等,在实践中加强自身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制定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政策

对存在着山区、平原、草原、沿海等多种地形的河北省来说,需要在河北省的整体规划下,以各级地方政府为指挥、以乡镇基层政府为单位、以相关机构单位(如信用社、农科院、文化站等)为主体,统筹省地市(县)乡(镇)村,建立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档案、名单及反馈机制,及时准确把握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动态,对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产业、产品加工发放相关证书(证件),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普查,以便于在贷款、技术指导、生态经济补贴、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有效被农村生态经济经营主体及时享有,获得有效回报,推动他们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积极性、可持续性。

(三)河北省各级政府要做好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配套建设

首先,各级政府应设立农村生态经济基础建设专项资金,针对不同地区和经营模式做出科学安排。其次,针对不同地区和发展模式,合理规划、科学指导,在平原以水利、产品加工、污水处理、秸秆无害化处理、物流运输等配套工程为重点;在山区以建立旅游基地、特色休闲基地、交通运输等为重点;在草原建设生态修复工程、打造旅游休闲基地、畜牧产品加工基地等为重点。最后,各级政府应组织一支或几支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人员配备合理的人才技术队伍“上山下乡”,对农村经营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同时也鼓励经营者个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邀请专家学者上门指导或亲自登门请教,为河北省不同农村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社会应养成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意识,鼓励资金、技术等参与河北省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建设

发挥社会力量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农产品和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意识,鼓励社会资金、技术等参与河北省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境遇下河北省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式。

(一)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河北省农村生态经济发展

整个河北省境内存在着平原、高山、草原、湖泊等多样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也很丰富,但受资金的限制,现有开发和利用的并不多。前期发展中,河北省工业等发展积累了相当一部分资金,在“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今天,应鼓励这部分资金投入开发建成自然景点、文化旅游圣地、生态农产品建设和加工基地等旅游休闲产业或生态养老产业或生态经济特区等,以公司、企业或个人名义入股、参与、运营等方式,成为推动河北省农村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得以开发的重要资金保障。

(二)大力宣传和科学、合理使用各种科学成果和技术产品

农药、化肥、地膜等科技产品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农村水质被污染、土壤酸化、板结,耕地呼吸不畅等生态问题。激素在畜牧产品上的使用使动物的生长期大大缩短,并带来了“舌尖上的危机”。因此,河北省各级政府在组织专家、学者、技术骨干组成培训班、指导组“上山下乡”之外,更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邀请专业人士现场指导或开发者(建设者)自己登门请教等各种渠道,为农村发展生态经济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指导。

(三)改变农村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打造建设“美丽乡村”的社会氛围

前期河北省已经开发形成了囊括休闲、娱乐、运动、学习等有价值的、独具省域特色的红色旅游风景区、传统文化旅游区、坝上草原生态产业区、木兰围场滑雪场等。因此,在政府监管和民众监督下,对参观游览的社会民众要做好保护、爱惜游览地环境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对参与投资开发河北省农村生态产品的公司、企业、个人要认真审查其资质,做好相关环境保护的培训教育,参与河北省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各方力量要时刻紧绷生态意识这根弦,积极提高生态素质和生态道德水平,自觉形成生态意识,推动河北省农村生态经济的永续发展。

三、农民主体应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力,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一)积极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和生态素质

首先,要积极向农民宣传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提高他们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法律意识。其次,以村或小组为单位组织运用身边案例、影视资料等方式宣传生态保护、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优势和积极作用,以提高地方农民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意识。再次,在政府、社会和村委的支持下,组织村民代表到具有代表性的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地区、村子参观学习,以开阔村民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视野。最后,以省为单位,建立一套省、市、县、镇(乡)、村、村民小组为联动机制和反馈机制,形成监管、监督、监察机制,推动农民养成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习惯。

(二)农民要积极参与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各种培训,以提高自己从事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前期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民更多是利用现有的科技成果如化肥、农药、地膜、激素、药物、食品添加剂等,但受文化教育、眼界等制约,他们对使用尤其是过度使用这些科技成果的危害性知之甚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农民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培训方式,提高自己的科學水平和技术水平,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发展农村经济的方式方法、前景、地域特色等,以找准自己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途径。

(三)村民要自觉转变农村经济发展观念,树立“农村生态经济观”,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河北省各地农民在当地政府和村委指导下,以地方资源为基础,以入股、合作社、土地流转等方式,充分借助自媒体、互联网、精准扶贫等有利条件和形势,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平原地区积极推广“粮-经-饲、牧-沼-果”等立体种养模式和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鼓励农村经济发展主体建立适合地方特色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基地。在山区,以太行山、燕山为发展重点,鼓励农村经济主体以种植果树,开发旅游、休闲、娱乐等产品为目标,在发展模式上使自然和经济发展相契合,使文化和旅游相协调,使传统和现代相融合,推动河北省山区村民将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同进步。在草原地区,鼓励牧民以种养相结合的农牧业为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奶制品、肉制品、和具有草原特色的休闲旅游业,建立绿色优质的畜牧产品生产基地和草原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使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经济收入共同发展。

“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境遇下,必须正确认识河北省省域特色和地方特色,在政府指导下,鼓励社会和农民个体参与到河北省农村生态经济建设中来,帮助河北省农村经济主体找准发展目标、探索农村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推动河北省发展成为“京津最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大基地”、“环京津中央大厨房”和“环京津一小时农产品物流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N],2016-02-29.

[2]孙英杰,姜峰.河北省传统农业向多功能生态农业转型的发展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

[3]王丽丽,王锦旺,蔡丽红.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环首都经济圈为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3).

[4]河北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河北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9).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发展
国家重大战略设计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北省本科院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