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文本留白,提高读写能力

2017-03-11 07:32陈艳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读写标点符号题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语文课堂逐渐实现了将主动权归还学生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语文课堂的主阵地,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师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留白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在文学创作中同样也大有应用的空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若能充分发挥留白的作用,便可事半功倍,打造出充满智慧的课堂。对此,本文尝试分析了如何运用文本留白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读写;文本留白;题目;标点符号;文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不断实践读写听说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获得体验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不断积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并从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愉悦。良好的语文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到学语文是一种欣赏的过程,还能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读写实践延伸。而运用文本留白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语感,自主学习、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情感体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读写能力。

一、文本留白的含义及作用

所谓“文本留白”,是指在叙述和描写的过程中出于表达的需要从而欲言又止、“欲擒故纵”,给读者留下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白。它以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手法留给了读者无尽的遐想空间。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文质兼美的文本往往存在这空白点,这些空白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契机和关键点,能推动学生在“补白”的过程中与作者有效地产生共鸣。例如挖掘文本题目的空白,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因为好的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给读者留下了回味无穷的空间。另外在文中和文尾都有许多留白之处,充分利用好这些关键点,在实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过程中就能事半功倍。

二、运用文本留白来提高读写能力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空白”之处,比如题目、文章第一句话、标点符号、文尾等某些点,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挖掘“留白”之处,引导学生充分进行想象,激活思维,培养语感,以此提高自身的读写能力。

(一)挖掘文本题目中的留白

文本题目中的“留白”为学生想象一篇文章的整体内容提供了切入点,同时又为学生在为文章改题目的过程中又尝试了学写题的方式,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凭题想内容、改题学写题。

其一,凭题想内容。

题目犹如文眼,它直观、明确地反映了文本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但是无论题目和文本内容的关系如何,它又不能完整地概括出文本的全部内容。因此,通过挖掘题目留下的“空白”,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白”,让学生凭题想内容,那么就可以更好地进行读写练习。例如,在讲授《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可以通过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口袋平时放的是什么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衣袋是什么样的口袋?”“这样的口袋为什么都装昆虫?”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主动地想象文章是如何进行描写的,从而形成阅读期待,。

其二,改题学写题。

入选教材的课本有些题目重点凸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只要稍加删减或增加,文章的意思就会截然不同。对语文教师来说,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这类文章题目的特点,以此来培养学生审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能力,从而慢慢地找到独立审题和拟定文题的章法。例如《我喜欢小动物》这篇文章,就文题来看,其重点是在“喜欢”二字上,作者在文中也具体写出了自己是如何喜欢小动物的,这里教师若可以适当修改一下题目,比如改为《我喜欢的小动物》,则效果大不一样。学生会惊讶地发现多了一个字“的”,会引发读者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和想象。前者和后者的题目比较起来,后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由题目来对要写的动物有哪些来激活思维,不仅可以写喜欢哪些小动物,还可以写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及其他方面。这样比较后,学生在朗读和写作训练时自己也能准确把握到要写的主要内容,提高了文题与内容相符的准确性,有效地避免了文不达意,从而为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提供了极大的自信和动力。

(二)借助开篇第一句的留白进行导读

阅读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发展个性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必经之路。而有理解的读书指导便是我们送给孩子们阅读启蒙的关键大餐。如在教学《蚂蚁和蝈蝈》时,起篇就用简单的一句话把我们带进了炎热的盛夏。夏天真热,告诉了我们天气情况,但具体有多热,作者给我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七八岁的孩子,在这个春末夏初的季节,伴着插图,结合过去的生活体验,各抒己见起来:夏天真热,火红的太阳像个大火球,烘烤着地面,小蚂蚁们都满头大汗了;夏天真热,一点风都没有,地面都被晒得干干的了;夏天真热,小蚂蚁们没有鞋子,踩在大地上脚丫一定很难受……这些充满童真的想象,让简单的一句话立刻鲜活起来,天气很热,可小蚂蚁们不怕苦不怕累,依旧勤劳地干活,真了不起。有了这样的情感积淀,孩子们再次走进文本,朗读起来更加绘声绘色了。

(三)拓展课文插图中的留白处

文本中的插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驰骋在这样的空间里可以活跃思维、诱发兴趣,因而对课文插图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可以提高学生读写的积极性,强化读写训练。例如在《水》这一课中有一副这样的插图:母亲从水窖中舀了一瓢水,给四个兄弟进行一次“淋浴”,孩子们在水的清凉中舒服得“啊啊”大叫。这副图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看图说话训练,教师可以恰当设计一些提问来挖掘图中留白之处进行补白,以图文结合,便可更好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同时又真正实现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四)深究标点符号中的留白

作为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点符号在文本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既能使书面语言准确、简洁、生动、鲜明,又能收获文字表达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正确区分和使用标点符号,则在读写练习中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对文本中出现的一些标点符号的留白充分地进行深究,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例如教学《秦兵马俑》这篇课文,在第十小节中的省略号就非常值得进行“补白”探究。这里的省略号省略掉了对其他兵马俑的神态描写,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描写与想象相结合的方法,在出示相关兵马俑图片的辅助下让学生对其神态进行补充。学生甲说:“这个兵马俑紧锁眉头,看起来心中有所担忧,比如是不是担忧着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啊。”学生乙说:“这个兵马俑右手拿矛,左手按着车,目光炯炯有神,似乎流露出咱们的军队有着强大的战斗力的自信。”学生丙说:“那个兵马俑右手抬起,脑袋略低着,好像是在为已经牺牲的战友痛哭流涕。”……经过学生丰富的想象,秦陵兵马俑的神态突然鲜活、形象起来了,孩子们的情感也迸出了火花,“情自心中来”,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扩散,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地感受到了兵马俑的神态特征,也体悟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及其底蕴。

(五)延伸结尾中的“留白”

教材中有些文章的结尾有着“曲散而言未尽”的效果,其过程跌但起伏、荡气回肠,结局千言万语言不尽、令人回味无穷,因而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适当加以续写指导。比如《哥伦布竖立鸡蛋》这篇课文,作者叙述了哥伦布通过用竖立鸡蛋的试验来有力地回击了达官贵人们挑衅的过程,然后在结尾笔锋一转描写了哥伦布在离席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到了这里,文章并没有写出哥伦布到底说了怎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就戛然而止。对此,我们可以就这里的“留白”进行延伸性训练,让学生围绕哥伦布说了这样一句话后达官贵人们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来合理进行想象,同时可以适当续写,这样下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深度文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教无定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具备一双善于抓住文本留白的“慧眼”,充分利用好文本资源,创造性地为学生提供填补和拓展的机会,不断丰富文本的内涵和意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感悟文本,在文本感悟中实现语言训练和锻炼想象能力以及拓展思维,在读写训练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终提高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卿.阅读中学听说 留白中练读写——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说话写话训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5).

[2]王平.挖掘教材中的留白進行读写链接[J].考试周刊,2015(64).

[3]何红英.巧设留白,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J].新课程(小学),2014(5).

[4]胡洁.文本留白让课堂更精彩[J].快乐阅读,2 012(10).

[5]华芳.留白,读写结合的纽带[J].江苏教育研究,2009(32).

作者简介:陈艳,1984年,小学语文二级教师,区优秀共青团员,镇优秀辅导员,校优秀辅导员。2006年大学毕业分配至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新区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至今,长期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读写标点符号题目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标点符号争吵记
标点符号的争论
追根求源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