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叶韵[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 210000]
流散人群的混杂身份建构——从霍米·巴巴的混杂性后殖民理论分析《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吴叶韵[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 210000]
莫欣·哈米德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以“9·11”事件为切入点,讲述了巴基斯坦青年昌盖兹“美国梦”幻灭的心路历程,揭露了流散人群在多重文化冲击下面临的身份困境。结合霍米·巴巴的混杂性后殖民理论对主人公身份困境的原因展开分析后可以发现,追求纯粹单一的身份并非解决身份困境的良方,在混杂中进行身份建构才是小说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流散人群的合理出路。
莫欣·哈米德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霍米·巴巴 混杂性后殖民理论 身份建构
巴基斯坦裔英国作家莫欣·哈米德(Mohsin Hamid,1971— )的小说《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2007)讲述了巴基斯坦青年昌盖兹(Changez)远赴美国追寻“美国梦”,却因“9·11”事件的爆发被疑为“恐怖分子”遭到歧视,无奈回国的故事。由于作者及其主人公的流散身份,小说的身份困境问题则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对于深处全球化时代的现代人来说意义也更为重大。
其实,流散人群的身份困境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历来的作家和评论家们对此都有过详尽的分析和探讨。“移民过程中,移民群体与祖籍国之间产生了文化疏离,他们在不同文化之间穿梭,给他们带来经验的破碎和归属感的危机,在现实生活中,也面临着两难的境地:或者为经济利益或社会地位完全抛弃自己的过去,或者拒绝主流文化而固守代表自己的传统。”可以看出,移民群体因文化冲突而经历着身份认同的危机,为寻求出路,他们主要在两种身份之间挣扎:要么完全融入主流社会,要么固守本国传统。只是,这样一种过于简单的方式会不会忽视了移民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呢?他们深受母国文化影响却又身处边缘地位,在主流话语的压迫下沦为“他者”,本身就难以完全融入主流话语,同时也因主流话语的同化影响而无法完全回归母国文化,因而注定成为一种“不纯”的存在。比起单一身份,我们是否可以寻求一种非此非彼的“居间”身份作为另一种出路呢?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相互影响,也许有一种“第三空间”可以让边缘人群从内部瓦解主流权威,发出自己被压抑的声音,构建合理的文化身份,而这正是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精髓。
霍米·巴巴与爱德华·赛义德、佳亚特里·斯皮瓦克一起被称为后殖民理论的“圣三一”。他在《被视为奇迹的符号》一文中界定了“混杂性”的含义:“混杂性是殖民权力、其不断变动的力量与稳定性之生产能力的符号;它是对借助否弃(即:那种确保了权威的‘纯粹’、原初身份的歧视性认同)而实现的统治过程进行策略性倒转的名称”。简言之,混杂性策略即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碰撞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包含、杂合,使各自都不纯,从而摧毁西方话语下的绝对论和二元对立论,内部瓦解殖民权威。异质文化在两者“间隙”处交流协商的空间便是“第三空间”,它不是一个实体的存在,而是一个交流的场所,“居间”于不同文化。第三空间消除了一切文化或其表达的纯粹性和原初性,使得任何意义都必须通过翻译、协商的过程来获得临时的合法性,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任何文化或价值作为主导价值而在当代世界中占据霸权地位的可能性,为被主流话语压抑的“他者”文化创造发声条件。通过对《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的主人公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与巴巴的思想不谋而合,折射出流散人群混杂身份建构的希望之光。
主人公昌盖兹(Changez)便是典型的流散青年,他的名字寓意着“change”(变化)。作为一名巴基斯坦移民,他在美国求学生活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身份变化,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像一株无根的蒲草找不到心灵的归属。
1.“9·11”前身份状态混杂
“9·11”前昌盖兹的生活可谓是顺风顺水,不仅以全额奖助学金被选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留学生,临近毕业时还被著名评估公司恩德伍德·山姆森公司(Underwood Samson&Company)录用,同时也交了一个美丽的美国女朋友艾丽卡(Erica)。可以看出,公司名称缩写正好是US,而艾丽卡也是美国(America)的后几个字母,这象征着昌盖兹对美国热忱的追逐。在追梦的同时,昌盖兹不断地接受着美国的同化,甚至开始嫌弃自己的家很简陋。由此可见,美国的同化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他也并未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美国人,举止行为仍然带上了本国文化的烙印。经济上的鸿沟带来了消费观念的差异,因贫穷而养成的节约习惯使他看不惯同学们花起钱来毫不心疼的奢侈之风;在风俗习惯上他也未能脱离母国的影响。第一次去女朋友家里,他没有穿休闲装或是西装,反而穿上了民族服装——一件做工考究的白色棉布库尔塔,还觉得很自在,充分体现了他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在民族情感上,昌盖兹仍然保有一种热血的爱国情怀。在听到艾丽卡父亲以典型的美国式居高临下态度污蔑巴基斯坦问题重重时,他义正言辞地进行了反对。
凡此种种,说明昌盖兹的身份已不再纯粹单一。然而问题在于他不安于此,试图冲破“第三空间”,追求单一的美国身份。他在各方面学着向美国人靠拢,处处表现得像一个美国人的样子,不仅以粗鲁的命令和优越的姿态代替了之前的谦恭,恪守公司毫无情面的准则而丝毫不顾员工们的利益,而且在爱情上委曲求全,放弃自我来迎合艾丽卡的需求。尽管如此,他依然无法融入美国的大熔炉,“9·11”的爆发暴露了所有潜在的问题。
2.“9·11”后身份矛盾激化
“9·11”后美国社会陷入了极大的恐慌,绝对排斥异质文化,怀疑并歧视一切穆斯林人。昌盖兹在机场受到极具羞辱性的检查,车轮胎常常被戳爆,经常受到陌生人的辱骂。女友艾丽卡也因为“9·11”的爆发深受打击,疏远昌盖兹。这一切激化了原有的矛盾,昌盖兹固执地没有剃掉留了两个星期的胡子以示抗议。随后,智利出版公司老板胡安·巴蒂斯塔给他讲述的“土耳其禁卫军”故事,如同当头棒喝,彻底唤醒了昌盖兹。那些孩子原本是基督教徒,却被土耳其人抓去后经过严格训练成为了残酷无情的刽子手,通过战斗毁掉了自己的文明,从而无家可归。昌盖兹意识到自己也成了“一个现代版的苏丹禁卫军战士,正在为美利坚帝国效劳”,伤害自己和同胞。愤怒之下,他离开美国,回到了巴基斯坦。
那么昌盖兹的回国是否反映其最终实现了“自我”的身份认同呢?细读文本可以发现,昌盖兹离开美国并非持有一种义无反顾的坚定态度,相反,他感到迷茫、犹豫,“我难道不会想念这座充满机会的都市吗?不会想念它那神奇的活力和令人兴奋的感觉?还有我对艾丽卡的责任呢?”内心深处,他依然割舍不了对美国的依恋,也摆脱不了美国文化的影响。他一如既往地给艾丽卡发邮件,尽管经济拮据也还坚持付校友会的班费,以便能收到《普林斯顿校友周刊》,教授给学生的也是自己之前上大学时学到的金融技能。种种复杂的情绪反映了昌盖兹内心深处的挣扎,想要抛开美国重回母国怀抱,却无法摆脱美国的影响,想要追求一个纯粹的身份,却在文化冲击中迷失了方向,留下一个破碎的自己:“我不知道自己的立场究竟何在,我缺乏一根坚定的主心骨。我吃不准自己到底该属于哪里——是纽约,是拉合尔,还是两边都不是。”
学者穆诺斯(Delphine Munos)认为,昌盖兹从热爱美国到仇视美国的转变是由于他追寻白人性为核心“新型”美国梦的失败,这一定程度上也强调了昌盖兹对单一身份的执着追求,而作者哈米德在台北接受访谈的时候更是说到:“我不像昌盖兹,我不想选定‘穆斯林’和‘巴基斯坦人’这两种身份,我宁可选择复杂的名字而拥有平静的内心,我不要选择简单的名字,然后因舍弃了其他身份而必须面对内心的挣扎”,更进一步说明昌盖兹走入了身份极端化的误区,而作者的态度虽流露着无奈,但却恰恰应和了霍米·巴巴的思想:对于生活在“间隙”处的边缘人群,“第三空间”的翻译和协商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小说对艾丽卡结局的处理也很耐人寻味,多数学者认为艾丽卡的消失意味着昌盖兹与美国的纽带彻底割断,但从另外一种角度想,消失并不意味着消亡或死亡,也许艾丽卡只是暂时隐藏了起来,未来的某时会再回来与昌盖兹相遇,两国文化能再度于“第三空间”协商交流,真正实现彼此理解。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方式暗含了作者对不同文化实现平等交流、边缘人群有机会发声所抱有的希冀。
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走向极端的身份困境,体现了作家莫欣·哈米德深刻的文化身份反思,且恰恰应和了霍米·巴巴的混杂性身份理念。流散人群在多种文化之间穿梭,其身份本来就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再加上主流话语的排挤导致其在边缘位置难以发声。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情境下,文化冲突与融合并行,流散人群似乎无法通过完全融入主流文化或者全然回归本土文化来进行合理的身份定位,也许保持混杂状态、在第三空间彼此协商,内部消解主流权威,为边缘文化创造发声机会才是更有效的出路。
① 宫玉波、柳青:《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地之国〉解读》,《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128-131页。
② Bhabha,Homi K.The Location of Culture.New York: Routledge,2004:159.
③ 翟晶:《边缘世界——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67页。
④ 莫欣·哈米德:《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吴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文中有关该作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⑤ Munos,Delphine.“Possessed by Whiteness:Interracial Affiliations and Racial Melancholia in Mohsin Hamid’s 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Journal of Postcolonial Writing 48:4(2012):396-405.
⑥ 张紫兰:《复杂名字底下的平静心灵——专访莫欣·哈米德》,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01249/discusion/113380 73/,2009-01-04/2016-6-29。
作 者:吴叶韵,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