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旭[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殖民意识解读——《印度之行》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徐晓旭[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爱·摩·福斯特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作家。《印度之行》这部长篇小说的问世源自爱·摩·福斯特先生两次访问印度的经历,这是一部直接描述印度作为殖民地时期英印民族冲突的小说,他通过一次不愉快的旅行反映了在殖民背景下,英国人民和印度人民在政治、文化和精神上的隔阂,并以此批判了导致这种隔阂的英国殖民统治者根深蒂固的殖民主义意识和帝国主义殖民制度。作者融合了自己印度之行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试图在英印两国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基础上寻求人类共通的方法。
殖民意识 女性人物 印度之行
爱·摩·福斯特(1879—1970)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批评家和理论家,在西方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他的一生短篇作品数量不多,主要成就包括六部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几部传记和一些评论文章。他的代表作《印度之行》是英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被文学评论界誉为20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和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小说之一。小说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剖析,一方面借助主要人物菲尔丁先生和穆尔夫人来反映小说中的殖民主义意识,另一方面则从作者本身的局限性出发通过小说中部分男性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来揭示小说中的殖民主义意识。本文着重分析《印度之行》中以阿黛拉为首的英国女性的殖民主义意识,从民族、种族、性别、文化、宗教及权利这六个角度来对小说中女性殖民主义意识进行分析,进而为深刻解读这部作品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爱·摩·福斯特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沿途旅行来表现和探索人物特性,爱·摩·福斯特将大多主要人物称之为“圆形人物”,并且都在国外或纯粹幻想出来的国度等地旅行。而女性人物在这种跨越文化交流与交往的旅行中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与状态是作家着重关注的,因此结合不同时代背景来分析爱·摩·福斯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很有必要的。
(一)发育不良但自我觉醒 爱·摩·福斯特对这类女性是充满爱意的,她们年轻而富有知识,是知性与智性兼备的女性。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者却将她塑造成一位极具攻击性的女性,在她身上无疑显现了英帝国殖民主义的缩影。学者索环宇将《印度之行》中的印度之行比作一次“跨国相亲”,小说中的阿黛拉小姐一方面看起来是一位公平理性的英国女孩,她怀着成家的美好愿望来到印度,渴望了解印度,并努力使自己熟悉这片陌生的东方土地以及植根于此地的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以说她是涉世未深、诚实坦率、胸无城府的清纯少女,她勇敢坚强、直白坦诚、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追求自由独立;从另一方面来看,阿黛拉来到印度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初衷,甚至忘记了与隆尼先生的相互沟通与了解,而是急切想要“看看印度”和寻求一切可能的机会去接近印度人民,在她看来,了解印度成为她当前的中心任务,所有这些角色正是英帝国殖民者形象的映射,与冉冉升起的英帝国形象完全吻合,成为其最佳代言人。
(二)麻木不仁却自命清高 爱·摩·福斯特强烈批判这类女性。特尔顿夫人作为英国中年女性的典型,在她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英帝国主义的正面压榨。她心胸狭隘、精神匮乏、虚伪做作,厌恶、鄙视印度和印度人民,一直以来她以“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眼光和态度来审视这片殖民地上的“低等物种”。她是西方帝国主义优越论的代言人,举手投足间体现出对印度和印度人民的诋毁和歧视。特尔顿夫人身上赤裸裸的殖民意识通过话语权和文化渗透得以实现,她便是如日中天的英帝国形象,将印度进行无情践踏,肆意诋毁,用尽各种方法和手段将印度人民玩弄于股掌之中,然而印度人民却只能卑躬屈膝地存活在英帝国的统治下。特尔顿夫人不但在潜意识里认为整个印度是低等的,而且在语言里也处处表现了这种想法。在整个桥会期间,英国女性一直都在使用英语作为她们之间唯一交流的工具,而印度女性想要加入进来也必须使用英语,在这里,特尔顿夫人借助英语这一文化信息的载体企图把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转化为文化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当印度女性主动张口发出一点少得可怜的英语时,印度女性在无形中将外在的强迫性行为转变为内在的自觉性行为。这一行为,表面上使殖民地与被殖民地间的文化差异被抹杀,实际上则使英帝国对印度的文化殖民策略成为可能。
(三)幻想破灭与失望悲凉 《印度之行》中作为主线人物的穆尔夫人也有着双重性格。她是爱·摩·福斯特生活中的缩影,因而深得他喜爱,可以说她是作者理想中的女性。首先穆尔夫人是基督教的代表人物。她仁爱、宽厚、公正、直率、敏感,带着“爱”的理想和基督教的慈善之心来到印度,她没有种族偏见,能跨越重重障碍与印度人民建立深厚友谊。然而,笔者认为这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为她潜意识中的殖民主义根基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可以说穆尔夫人用心扮演了一位伪善的基督教传教士,试图在印度传播所谓美好的基督教义,进而对印度人民实施宗教殖民主义。穆尔夫人的形象在整部小说中正是日趋没落的英帝国主义形象的缩影,更像是一个遭遇了失败后惆怅苦闷的老妇人,她生命的终结也暗示着英帝国殖民主义统治地位的日渐不稳。
(一)英印两国人民的终极目标 《印度之行》一书中所讲的是以穆尔夫人、阿黛拉小姐为代表的航行去印度的英国人在印度时所遭遇到的一切,而作者借助阿黛拉与朗尼的“联姻”来表达“唯有沟通”的思想。因而《印度之行》中“沟通”过的表面形式为英国人的婚姻观及其印度旅行,但实质则为异质文化间的沟通。文中的印度青年医生阿齐兹更向往不同种族间的接近和了解,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美好愿望。菲尔丁与阿齐兹建立了跨越种族与文化的友谊,即使他们有不同的背景,但他们都表达了“唯有沟通”的思想和心声,并且这种思想贯穿了整部作品。阿黛拉想了解真正的印度,英国人便举行了“侨会”作为搭建英印两国的一座文化桥梁,增进双方彼此了解与沟通的机会。阿齐兹为增进英印人民之间的友谊又做了进一步努力,他热情地带领穆尔夫人和阿黛拉小姐参观具有历史遗迹的洞窟——马拉巴山洞,它是印度文化的精髓,而参观山洞事件则象征着英印两种异质文化的彻底交流,然而这种跨文化沟通无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以阿齐兹和菲尔丁为代表的英印两国人试图架起一座“友谊之桥”,他们期待东西方文化能消除隔阂与偏见,相互尊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融。因此他们正为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着。
(二)“唯有沟通”的失败 即便菲尔丁和阿齐兹通过努力曾建立了一种友谊,但是这种友谊是十分短暂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横跨在英印之间的一种无法消除的文化霸权。历史证明,任何异质文化间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彼此对各自文化的尊重与认同,即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的关系。正如小说中的“侨会”场景,英印两国人各站一边,互不交流,其原因是英国文化处于中心地位,印度文化处于边缘地位。从种种事件透视文化差异、民族偏见,英印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严重阻碍文化沟通的进程,小说借此表明只要英帝国的殖民政策延续下去,英国的文化霸权继续存留,英印两国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东西方文化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融合。“唯有沟通”的愿望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仅仅通过教养和智慧去实现人与人的沟通是荒谬的。人类的文化不应该建立在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同化的基础上,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在民族经济独立、民族文化平等的相互沟通与理解的基础上。
《印度之行》侧重描写了英国殖民统治者根深蒂固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小说中男性人物和女性人物身上无疑可以看到殖民主义意识的投射和缩影。尤其是小说中具有象征的三位女性人物,更映射出英帝国殖民主义的不同手段和方式:阿黛拉代表着青年的英帝国主义形象,精力充沛,生机勃勃,对印度有极大的征服欲和控制欲;特尔顿夫人代表着中年的英帝国主义形象,殖民统治日渐成熟,将印度玩弄于手掌之中,印度呈现出苟延残喘的被殖民者形象;穆尔夫人是老年时期英帝国主义的形象的代表人物,这个时期统治者身份正日趋没落,随时可能消失殆尽,以基督教最终敌不过伊斯兰教和印度教而宣告失败。因此英印人民在种族、宗教、文化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印度之行以失败告终。《印度之行》的主题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类和谐统一、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消除种族矛盾、文化冲突,尊重彼此,方能有所收获。
有人指出这部小说的问世对印度的独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爱·摩·福斯特把英国殖民者和印度被殖民者两种对立形象客观完整地呈现给读者,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历史时期的黑暗统治,通过对三位女性身上所蕴含的殖民主义意识来衬托英帝国殖民者的各种行为,使其形象立体生动,活灵活现,堪称“英印文学的经典之作”。
[1]Kristeva J.The Kristcva Rcader[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6.
[2]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3]福柯.福柯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作 者:徐晓旭,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在读本科生。
指导教师:焦玲玲,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青年专项课题“经典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14Q119);2014年牡丹江师范学院青年学术骨干项目“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阿米尔·汗电影研究”(QG201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