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庭园的物象与心境

2017-03-11 15:00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庭园三联山水

三联生活周刊:“枯山水”是从自然庭园里发展出来的一支。它在日本是怎么形成的呢?

枡野俊明:“枯山水”这个说法自平安时代就有,已经700年了。最初的意思是说造庭园的时候没有水,就叫“枯”山水。

镰仓时代禅宗从中国传到日本,东渡日本的中国僧人在镰仓建长寺里建了第一个禅宗庭园,很复杂,很华丽,有池有水,展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后来日本人造庭园,慢慢地去掉一些东西,直到平衡要被破坏的紧要关头才停手,是一个舍弃的过程。其中一类就变成主要由石头、白砂、青苔组成的“枯山水”庭园。到现在,大家一说枯山水就是龙安寺的石庭,还有大德寺的大仙院。

三联生活周刊:你最初对庭园的兴趣也是从龙安寺而来?

枡野俊明:我确实是受到龙安寺石庭的很大影响。那个石庭非常单纯,非常有象征性。里面只有15块石头,但是非常有张力,让人感受到很多东西。我后来又无数次地去过龙安寺,每一次去看都在脑中盘算,庭园里的某块石头移动一下会如何……这块一移动,那块怎么办……但总是不尽如人意。那是枯山水的最高境界。

其实石庭是龙安寺的南庭,一个仪式性空间,做成枯山水庭园是为了营造清洁和神圣的氛围。在住持交接仪式时,新任住持必须先通过南院,再进入方丈院。铺上白砂,有“净身”之意。又为了表示崭新,画出帚目,抹除人的足迹。其实龙安寺方丈院的对面还有一个历史更悠久的北庭,是一个池泉庭园,绿意盎然,象征身处深山幽谷之所。

三联生活周刊:枯山水庭园所传达的物象和心境,和池泉庭园有什么不一样?

枡野俊明:池泉庭园里的自然是不随人的意志所动的,有自己的规律。但是枯山水连自然的循环都超越了,它象征宇宙中更恒久的东西。

就像枯山水庭园里屹立不动的石头一样,我觉得枯山水里蕴含着深意,不管时代怎么变,周围环境怎么变,总还有一些东西是不会变的。人还是应该坚持自己,不为周围变化所左右。

三联生活周刊:你为什么更专注于枯山水?

枡野俊明:禅的庭园就像作庭人心理状态的一面镜子。枯山水的庭园要素特别单纯,就是石块和砂子,其实更不能马虎。如果是自然派的庭园,一块石头的形状不好,还可以弄点花花草草来遮一下,但枯山水庭园无法遮掩。

所以我最初设计园林的时候,一直觉得还没有到造枯山水的水平,就先做一些自然的园林。最近几年慢慢觉得自己有能力了,才开始尝试枯山水,也是修行的一种深入。

三联生活周刊:作庭人的心境是如何反映到庭园里的?

枡野俊明:日本庭园不太注重“形”,而重视“神”,即营造空寂、幽玄等禅的精神性,所以庭园会呈现另一个自己。如果我作息很规律,这个园林就很规整。如果我每天都过得很懒散的话,这个园子就很懒散。如果是一个天天烂醉的人来做庭园,那么这个庭园就是一个烂醉的庭园。所以我每天都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心保持平静谦和的状态,这样才能做出来比较平静谦和的园林。

比如在白砂上画出帚目或砂纹,必须从头到尾全神贯注,无欲无求,才能画出笔直的线条。如果一心只想着要画漂亮,反而容易中途分心而失败。自己画出的线条会忠实呈现出当下的想法,所以是另一种意义的修行。

三聯生活周刊:你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将传统庭园带入现代都市?

枡野俊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庭园,传承禅宗的价值观和审美。唯有能在当下的日常空间里打造庭园,才有更深远的意义。

现在建筑的样式变了,材料也变了,从木造变成砖、石、钢筋混凝土,还有玻璃。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变了,原来坐着,现在都是站着。这些都对庭园有很大的冲击。有一段时间都没有人做传统的庭园了,因为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我一直在摸索,想要开辟一条能和现代人生活接轨的作庭路线。

三联生活周刊:你怎么看日本庭园和西方庭园的差异?

枡野俊明:日本庭园里蕴含着很重的佛教思想,与自然共生,就是人和庭园是平等的,没有尊卑或从属关系。而且日本是木文化,建筑物都是一两层,与庭园之间是平视的。于是,作为自然之所的庭园不会成为依附于人居建筑物的附属,而力求自然。建造庭园时,人只是把自然稍微加工一下,赋予一些象征意义,缩小了放在庭园里,尽量不着痕迹,更注重氛围的营造。

西方园林则源自基督教,基督教里面有绝对的神,神下面是人,人的下面才是自然,有一种阶级关系。于是在造庭园时也会体现出来,人住的建筑是主要的,庭园是次要的。西方是石文化,石造建筑大多是高楼,为了有在高处俯瞰的效果,庭园更强调对称性和透视感,更重视“形”。

猜你喜欢
庭园三联山水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明式家具重寻苏州庭园的精致生活
谈日本的大名庭园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