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乐
摘 要:观光农业综合实训是中职学校观光农业经营专业开设的实践性极强的主干课程。以往的实训课程都以老师为主体进行传授,学生反复训练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微课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导学一体”的教学模式,与观光农业综合实训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团队意识、创新能力。本文将对微课程教学法引入观光农业综合实训教学过程进行研究。
关键词:观光农业;实训;微课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1B-0083-03
21世纪,我国的观光农业迅猛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观光农业服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包括本校在内的许多职业院校都开设了观光农业经营专业,专门培养能够适应这一形势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观光农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集中于综合实训过程。在课程设置上,观光农业综合实训是在其他专业课程基础上强化学生动口、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课程,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非常大。
每一学期都会有专门的时间段进行实训安排,并由几位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综合实训,课程内容主要是对每一学期开设的几门专业基础课程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操作。现有实训教学模式虽然能给学生大量实践操作机会,但学生没有初学的热情,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所以,传统的观光农业综合实训教学模式还存在弊端与缺点,亟待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调整与完善观光农业综合实训。
一、传统观光农业综合实训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传统观光农业综合实训着重于学生就某一操作或技能进行重复训练,学生兴趣感不强
观光农业经营专业课程设置都有理论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就有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实践操作的技能训练。比如《乡村模拟导游》课程中,一则导游词的讲解,《农家乐餐饮服务》课程中的托盘训练,《农家乐客房服务》课程中的铺床单训练等。传统的观光农业综合实训把每一学期基础课程实践训练集中在一起,划分时间段进行重复的操作与训练,导致学生兴趣低,不想重复训练,实训效果较差。
其实,这些实践操作是整个观光农业经营行业从业人员技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不能离开训练,同时,教师应利用时下年轻人感兴趣的信息化手段,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实训课程,增强与实训体系的关联。
(二)传统观光农业综合实训投入各地社会实践,实训区域有局限性
任何实训都不能只停留在学校范围内,必须投入社会实践。本校所处的桂林市是一个观光农业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使我校的观光农业综合实训社会实践能较好开展,但处于观光农业资源较少或欠缺的地方,则难以大批量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前往全国观光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难上加难。所以,观光农业综合实训急需一种媒介手段,能有效收集区域内甚至全国范围的社会实践资源,通过模拟手段实现“零距离”实践。
(三)传统的观光农业综合实训重在学会,没有有效手段发散学生思维与开阔视野
传统观光农业综合实训过程单一,重在让学生学会各种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整个过程较死板、机械化、思维发散少。许多课后作业与思想提升也是老师统一命题安排,学生上网摘抄或应付了事。没有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运用的思想认识,对专业知识不能实现整个体系的认识,思想的升华以及与社会发展并轨等实效。
二、微课程教学法的引入
(一)什么是微课程教学法
微课程教学法是江苏苏州电教馆馆长金陵于2013年正式提出的教学模式新概念,是指学生利用个人信息终端,将数字化的微内容替代教师课堂教学,从而,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其中,个人信息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等,微内容如微视频、PPT、Prezi等。微课程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是一个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微型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统一体,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
图1 微课程基本结构
在观光农业综合实训中,老师可以就专业课程中某个单元或者技能,设置相对独立的小模块作为“自主学习任务单”,比如,《乡村导游实务》课程中的接团;《农家乐餐饮服务》中的托盘运用;《插花艺术》中认识一些简单花材等。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在教学、生活中收集资料制作成微课、PPT等配套教学资源,学生通过课前对配套资源的学习和对任务单的理解,以及课内通过自己的操作实现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老师的定位不是以往简单教导学生学的角色,而是利用新颖的方式把一个个“自主学习任务单”交给学生完成,自己起到指导完成、指出错误、不断改进的作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依靠自己的实际操作将理论融入实践,最终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二)观光农业综合实训运用微课程教学法改革的必要性
1.观光农业综合实训的过程就是每个“任务单”完成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实训的兴趣。
通过对传统观光农业综合实训的分析,我们发现都是通过“老师教——学生操作训练——综合实训”这种分时段重复强化操作训练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过程只是老师填鸭式地把实训内容强加在学生身上进行训练,学生的学习情緒自然是被动的。而微课程教学法首先把任务分解,老师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操作任务,同时,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自学,课内让学生自己操作完成任务。最后把这些“任务”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有以往知识的累积,也有新知识的补充。所以,用新手段吸引学生,学生通力合作分析任务和完成任务,老师从旁指导,增强了学习操作的实效性,提高他们参加实训的积极性。endprint
2.观光农业综合实训结合微课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在观光农业综合实训运用微课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是开放性的任务主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交流、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校到社会获取专业知识,并自主探索完成任务的方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训过程还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观光农业综合实训结合微课程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还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流失。
“互联网+观光农业”的发展,促使在校的专业教师在引入微课程教学法的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凭空想象为实训确定教学任务。主动走出校门,走进企业、走向社会,了解观光农业行业专业动态,掌握一线操作任务。同时,不断收集资料,运用微课等一些新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资源。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运用自己感兴趣的手段学习,减少学生因在学校缺乏学习目标而造成的流失。
(三)微课程教学法在观光农业综合实训中的三大模块
1.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根据每一学期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教师划分若干目标和任务,每次课程则将学生分小组完成一个实训任务。
2.课前配套资源学习——老师在分配任务的同时,应准备一些短小、精悍的配套资源供学生自学,并鼓励学生带有问题地思考如何完成任务。
3.课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教师指出错误,学生再次观看教学资源,自主找出错误,完成正确的操作,最后将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估相结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在实训过程中给出运用的意见。
三、观光农业综合实训引入微课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这一部分内容以本校观光农业经营专业课程设置及观光农业综合实训改革为例:
(一)确定自主学习任务
在教师制定实训任务之前要把握几个原则: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主要的知识点自然联系,可操作性强,现有教学设施适应任务实训。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依照这几个原则和自身的特点确定自主学习任务。根据本校特点,确定了综合实训模块(即每门课的观光农业综合实训任务)和提高模块(即集合其他观光农业专业课程总体实训任务),现以《乡村导游实务》为例,见表:
(二)配套学习资源制作
1.收集资料。根据分解的任务分别收集乡村农家乐企业前厅、客房、餐厅及农家导游的图片、视频。进行分类整理,选取适合任务实施的操作过程。
2.制作学习资源。第一种微课,老师可以通过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10、Camtasia Studio 8、爱剪辑等软件实现PPT录屏、视频制作、视频处理、视频转化,制作各种与任务相关的操作及知识,内化于视频的过程。第二种PPT,老师通过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软件制作各种精美、可播放等演示文稿。第三种prezi,老师通过prezi软件主要制作更方便、可触屏,可运用于ipad、ipone等平台的演示文稿。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这是微课程教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一组都按照自己的任务书进行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而教师只是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如果出现错误,学生通过回顾学习资源,再次思考并改正,顺利完成实训任务。即使在课堂上没有顺利完成实训任务,学生也可将这一过程用手机拍摄下来,课后再思考,并通过互动平台与老师交流,找出症结,完成任务。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各组完成任务之后,安排课时让每组成员讨论存在的优缺点,各组之间进行点评,写出评价意见,然后,由老师对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最后给各组一个综合评价(把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给出综合成绩。同时,师生共同讨论还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今后改进的意见等。
最后,教师应通过实践运用,对比实训内容是否与时代、与社会相适应,还存在哪些问题。也可以请观光农业企业的工作人员来学校进行讲座,为同学们实训提供更多资讯及社会知识。
四、观光农业综合实训引入微课程教学法的体会
观光农业综合实训引入微课程教学法不仅是一次教学改革,也是一次实践教学新的尝试。通过改革,我们的实践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以“任务+信息化”为主的实训过程,增强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实现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社会培养更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献:
[1]金陵.构建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化教育,2013,(12).
[2]金陵.课堂是这样“翻转”起来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7).
[3]金陵.从微课程的属性入手认识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1).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