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华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浙江湖州 313000)
1.考评机制
对管理机构进行例行考评是提高展馆工作效率、对展馆存在问题进行查漏补缺的有效手段。此次调研的13个展馆中,只有4个展示馆(中国湖笔文化馆、南浔辑里湖丝馆、千金剪纸学堂、石淙蚕花馆)存在相应的制度规定,包括管理制度、活动制度、宣传制度、保障制定、投诉建议、定期考评等,其他展馆则基本处于零制度状态。
2.工作人员
非遗展馆的工作人员是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参观接待和讲解等,不仅是展馆的维护者,更是非遗文化宣传的重要媒介。而走访调研的13个非遗展馆,工作人员多半是由当地村委会或办事处的人员兼职,他们以处理本村日常行政事物为主,导致展馆大多数时候处于闭馆状态。
3.资金来源
非遗展示馆(群)在具体运作中其资金来源也各不相同。所调研这些展馆资金来源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区政府投资,包括专项的展馆建设管理费用以及资金补助,如千金剪纸展示馆。第二,乡镇、村委负责。主要是设置在村史馆内的展馆,如蚕桑文化展示馆等。第三,发展旅游业获得资金。如南浔辑里湖丝馆和野荸荠展示馆位于南浔景区以及老街区内,一部分景区的收入以及销售所得用于展馆。
就获取非遗展馆信息途径、参馆个数等方面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据调查问卷信息反馈,参观非遗展馆的游客一般是通过朋友介绍这一途径(见图1),而且对于南浔区非遗展馆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大多数被调查者只参观过1—2个展馆(见图2),且集中于知名度较高的湖笔文化馆和位于景区内部的南浔辑里湖丝馆。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很多非遗展馆辐射影响面有限,在宣传舆论等方面不够深入。
图1 获取非遗展馆信息途径
图2 被调查者参观过的展馆数量
南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运行中各展馆的参观人员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群体,受众群体结构单一,其中18—44岁占59.1%,18岁以下占21.1%(见图3)。究其最主要原因是非遗展示馆同时也是作为学校教育或传承教学基地,甚至有些展馆直接建在校园内,青少年成为参馆的主要受众群体。诚然,非遗展示馆的教育功能是其主要功能之一,但忽视展馆的其他社会性功能导致受众群体结构单一,显然有失偏颇。
图3 参馆人员年龄分布
调研中大多数展馆在建设布局上主要依靠静态实物的陈列、展示等手段来完成,知识的传递方式比较生硬,观众局限于单一的视觉感知,进而导致参观群众停留的时间也大大缩短(见图4)。
图4 参馆停留时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脱离生产者和享用者而独立存在,它的生存和发展永远处于“活态传承”和“活态保护”中。调研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与“非物”之分。车家兜农耕博物馆、羿射九日传承馆、菱湖灯谜馆、千金剪纸展示馆、石淙蚕花馆等大部分展馆所展陈的是实物、照片与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物”,而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和正在展演的民俗事项。“物”与“非物”之分是非遗场馆建设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原则,只有在正确的定位下才能以有效的方式保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完整”与“片面”之争实则由“物”与“非物”之分而产生。观众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物的展示,所看到的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侧面,甚至只是冰山一角。静态的物质性的表达,远远诠释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也远远满足不了观众的期待值。比如在宏大的蚕桑文化主题下,蚕桑文化展示馆通过几个标本、展板来说明未免显得空洞;再如南浔辑里湖丝馆仅仅对成品、湖丝历史的展示,而忽略如何制作这一重要内容,使该项目的整体性大大减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对信息传播的模式应该说是多元性的。在随机抽取被采访者综合调研中,最为感兴趣的展馆及了解最多的是湖笔传承馆。分析其原因,该馆除图片、微缩模型、各时期毛笔实物展陈、多媒体视频、还有湖笔各道工序传承人现场制作过程的展示,以多元化信息传播模式,拉近受众与非遗文化的距离。目前,所调研的13个展示馆(群)大多是一元化传播模式,或展陈器物或展板展示,很少有对该民俗事项活态展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非遗展示馆建设依然没有脱离传统博物馆模式,失去传承保护的真正意义。
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我们往往会提到“原真性”问题,纠结于“过去”与“现在”。同样在非遗展示馆建设中,也会遇到这一问题。展陈中一些附会的、夸大的、扭曲的事项时有发生,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实物,我们都应该尊重该项目本身,尊重非遗本身随时代变迁和环境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另外一方面,对于以技艺类项目支撑的展馆建设,不得不提到机械化大量涌入生产后,传统手工技艺并不是从此束之高阁。调研中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馆展馆内基本都属于传统工艺,而在离展馆不到百米的车间则是纯机械化生产。其实,手工与机械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结合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比较可行的方式。
1.树立活态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于日常与当下的文化现实中,活态性是它的根本特性。我们通过非遗展示馆(群)建设以期达到保护的目的,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外化的“物”的保护,更应该突出活态性,实现活态保护。这也是非遗展示馆(群)取得活力的根本要素之一。各非遗展示馆应充分尊重非遗特性,树立活态保护意识。展馆的建设需完整地、系统地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承载的价值、形态、流变等。将活态展示作为展馆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聘请传承人现场展示展演、模拟还原场景等,加深观众对该项目的印象,使观众能充分了解并参与传播。
2.坚持整体性保护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代代相传传承至今,且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中。整体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之一,非遗展示馆(群)建设只有从整体性角度出发,才能将非遗项目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避免出现“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等现象。再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方方面面,包括音乐、舞蹈、技艺、民俗等,千篇一律按实物静态的物质性展陈无法完整地表达该项目,也满足不了观众的期望值。
3.体现互动体验性
传统的物质文化展览,参观者往往只是作为欣赏者身份,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中,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参观者除欣赏者身份外还兼体验者身份。实验研究表明,在参观中感官效果融合的越多,给观众的印象就越深。所以在展示馆筹建布置中,以多元化手段展陈,增加互动体验环节,让观众感受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提高观众参馆的积极性。
4.满足人性化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地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体现,文化差异的存在使观众在参馆中对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理解、难以接受。所以展示馆的设计本着“以人为本”这一宗旨,从观众情感体验出发,要求设计者正确处理“局内人”与“局外人”两种身份的转变,站在“他者”的立场去审视该项目,跳出母体文化,把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对象化、陌生化、尖锐化。此外,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感官,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向观众传达立体的文化信息。在布局上烘托主体氛围,营造身临其境的环境,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展馆要体现的非遗文化。
1.传承人群保护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着和传递者,在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市也出台了《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政府津贴(补贴)暂行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但在具体项目的传承活动开展中,依旧存在经费紧缺、传承人地位不凸显等现象。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除已被列入传承人名录体系内的传承人外,必须依赖一大批传承人群。对于这部分人,我们同样也要给予一定的保障及优惠政策,使其积极投身到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中。
2.教育保护
日本等国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秀实践中,在对传承人重点保护的同时高度重视“群体”传承人的培养,尤其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儿童意识”。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活动组织、学校教育都将青少年放在重要的位置加以考虑。让青少年感性地接触和认识非遗,可以推动青少年形成对非遗的保护、传承的关注和意识。而且学校可以通过长期稳定的教育循环,构成一个多维系统,使每个受教育者都有非遗保护和传承意识,从而形成全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遍认同感。
3.市场保护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市场,尤其是技艺类,其本身就具有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生产性保护是针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在保持其优秀传统技艺精髓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从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方面着手,生产出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产品,提高非遗类衍生品的销量,拓宽市场。
1.构建网络宣传平台,疏通交流渠道
针对每个展示馆制作宣传短片,借助电视媒体网络进行展播。及时在网络宣传平台上更新非遗展馆的实时动态,使观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近期的展馆活动。
2.开展多样化活动,促进交流
非遗展示馆不仅要立足展馆,接待各级各类群体,还要组织非遗论坛、主题教育、非遗展演等公共文化活动,甚至通过“流动非遗馆”走出去,以图片展板、非遗展品、传承人授课等形式,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延伸公共文化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与生活的交织,是我们生活样式的动态延续。要实现非遗的保护,必须让非遗与每个人的生活都能发生普遍的联系与密切的互动,重新建立起“共生”的关系。非遗展示馆(群)的建设也同理。简单以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馆为例,展馆内展陈的绫绢花色、品种相对较为丰富,但作为参观者很多人不是专业人士,馆藏再丰富的品种也难以被吸引。只有把绫绢织造技艺作为一种文化和习惯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才能使绫绢衍生品贴近大众,走进生活。在调研中,笔者也了解到绫绢厂在继续开发绫绢新品种的同时,也将陆续推出绫绢明信片、绫绢报纸、绫绢请帖、绫绢邮票等各类绫绢终端产品。绫绢展示馆也同样可以吸收这类贴近大众生活的非遗衍生品,使传统的绫绢织造技艺重新焕发市场的活力,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进而也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