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7-03-10 08:38邵泱峰鲁燕君徐健郑华峰汪天娜
长江蔬菜 2017年3期
关键词:临安市山地蔬菜

邵泱峰 鲁燕君 徐健 郑华峰 汪天娜

临安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邵泱峰 鲁燕君 徐健 郑华峰 汪天娜

特约栏目主持:邵泱峰

高级农艺师,浙江临安市蔬菜首席专家、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生导师、农业部“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杭州市“131”人才、先后参与或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1个,共获得省(部)、厅(局)级等农业丰收及科技奖励12项,申获授权国家专利3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主持制订《无公害山地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杭州市地方标准规范1项,主编《南方山地蔬菜栽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导读:浙江临安市山地蔬菜发展经历了引试开发、规模扩张和产业化发展3个阶段,现已成为浙江省山地蔬菜发展的典型样板,但也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土壤地力不高、新科技运用不足和产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本文从7个方面介绍实现临安市山地蔬菜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为临安市山地蔬菜发展提供参考。

山地蔬菜是指除平原和城郊蔬菜产区以外,种植于丘陵山区、半山区平缓坡地或台地的蔬菜总称[1]。临安市位于浙江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市,山地资源丰富,全市海拔200 m以上可作为山地蔬菜生产的耕地面积达5 333.3 hm2,其中海拔在500 m以上的蔬菜面积达1 400 hm2[2]。境内随海拔升高和地形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垂直分布性农业气候和多样性局部小气候,为多品类、多层次、多品种的山地蔬菜立体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临安市位于“长三角三小时经济圈”内,交通便捷,能在最短时间内把新鲜蔬菜运抵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是发展绿色鲜活农产品的理想区域。充分利用山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地蔬菜,对于加快临安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缓解夏秋季蔬菜供需矛盾、提升蔬菜安全品质、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安市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1 山地蔬菜发展历史

山地种菜自古有之,但传统的山地蔬菜只是零星、粗放的,为山区农民自给自足的栽培形式,种植的蔬菜主要有菜用马铃薯、生姜、黄瓜、大白菜、萝卜、大蒜等。真正意义上的山地蔬菜规模化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临安市山地蔬菜生产起步较早,是浙江省最早的山区县之一[3,4]。1983年在原临安县上溪乡玉山、平溪、中梅等村,开展不同海拔区域的高山番茄、甜椒、甘蓝等种植试验,并获得成功。临安山地蔬菜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

①引试开发阶段(1983-1995年) 该阶段山地蔬菜品类单一,仅限于番茄、甘蓝、甜椒,其中番茄、甘蓝种植面积占95%以上;种植区域集中在原上溪乡、马啸乡、临目乡等海拔600~900 m的17个村;发展初期为计划种植,进入20世纪90年代逐步走向市场化;到1995年全市种植面积为154.4 hm2、产量4 632 t、产值695万元。

②规模扩张阶段(1996-2005年) 该阶段山地蔬菜品类由原来的番茄、甘蓝、甜椒,迅速扩张到豆类、瓜类等近10种,以菜豆、瓠瓜、小辣椒为主;产品完全市场化,产销活跃,种植区域扩展到原建制的17个乡镇104个自然村,偶有 “结构过剩”、“菜贱伤农”现象发生;到2005年全市种植面积为1 130.97 hm2、产量33 966 t、产值7 302.7万元。

③产业化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山地蔬菜基地建设加强,生产能力得以提升;蔬菜经营主体发展较快,产业内部出现部分合作,但联系不紧密;标准化生产逐步推进,以茄子、小尖椒、菜豆、瓠瓜为生产主导品种;开始注重产品分级包装和品牌建设,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截至2015年全市山地蔬菜种植面积2 133.33 hm2,产值3.1亿元,面积占全市蔬菜产业的17%,而产值则占到47%,是临安种植业中效益最好、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产业之一。

1.2 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①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和产业基础,按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在传统“东竹西果、南桑北菜”的格局上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规划建设,促进规模集聚,基本形成了山地蔬菜生产特色区域。全市现有12个镇街种植山地蔬菜,其中6个镇的基地面积在100 hm2以上,14个村的基地面积在20 hm2以上,形成了以清凉峰、龙岗、湍口、昌化等镇为主的西北部山地蔬菜产业带和以太湖源、高虹等镇为主的东北部山地蔬菜产业带,涌现了浪广、九都、国石、雪山、九龙、木公山等一批市场知名度较高、影响面较广的山地蔬菜专业村。

②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 1999年以来,临安率先在浙江省内开展了山地“微蓄微灌”设施的集成应用,并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与大胆实践,开发了一套成熟的“山地蔬菜微蓄微灌生产技术”,有效缓解了山区资源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现象,在生产中发挥了显著的抗旱作用,平均每667 m2菜地节约灌溉用水100 m3,增加产量20%以上,节本增收达2 000元。截至2015年,全市建成山地“微蓄微灌”设施面积243.3 hm2,配套建设排灌沟渠47 km、作业道路23 km,并积极推进设施上山,建成连栋温室5座、钢架大棚 25 hm2、多功能苗床0.5 hm2,使大量遇旱易灾、遇雨易涝的“靠天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致富田”。

③标准化建设逐步推进 制订了《无公害山地蔬菜生产技术规程》(DB3301/T 1029-2013)等地方标准规范,印发菜豆、番茄、茄子、瓠瓜等主栽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并进行全面宣传推广。同时,加强源头质量安全控制,组建了一支镇(街)农业执法协管员队伍,与毗邻的安徽绩溪、宁国、歙县开展省际联动执法,严格农产品投入监管,坚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跨省流通和使用,并建立了覆盖全市山地蔬菜生产基地的质量检测点28个,培训了一批基地内检员,每年开展蔬菜自检1.5万批次以上,确保了上市蔬菜合格率达到98%以上。截至2015年,全市1 533.3 hm2山地蔬菜基地,以及“天目山”牌番茄、菜豆、茄子等主要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天目山”牌番茄、辣椒、茄子分别获得浙江名牌农产品和杭州市名牌产品认定。

④产业化发展初显成效 2005年成立了临安市蔬菜产业协会,并以规模基地为依托,相继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及经营主体107家,建立营销队伍20余支,连接规模种植户3 700余户。同时,倡议成立“临安市山地蔬菜产业联盟”,制订了《临安市山地蔬菜产业诚信联盟公约》,并加以重点推广,使产业联盟成员能自觉执行产销环节的管理制度,规范使用“天目山”牌商标标识,参与由政府和行业组织的农产品宣传推广与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较好地发挥了行业自律、相互监督、合作共赢的作用,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了“天目山”品牌知名度[5],促进了产业化发展。

⑤差异化优势持续扩大 截至2015年,全市建成国家级山地蔬菜项目基地3个、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9个、杭州市级“菜篮子”基地24个,山地蔬菜年生产规模连续保持10%左右的增长,山地蔬菜产品错季上市的差异化优势持续扩大,产业规模、经济效益位居浙江省、杭州市前列,已成为上海、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大中城市夏秋淡季蔬菜的主要供应基地。

2 临安市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农田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临安地处浙西暴雨中心,自然灾害多发,山地蔬菜生产受干旱、洪涝、暴雪、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大,损失严重。目前,山区大多数耕地均为“大寨田”、“靠天田(地)”,生产条件简陋,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重建轻管、年久失修现象普遍,而海拔500 m以上的耕地基本未实施过土地整理或标准农田改造,沟渠、道路等设施无法应对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冲击。同时,山地“微蓄微灌”技术的覆盖面仍较有限,灌溉条件未得到根本改变,遇旱易灾仍然是山地蔬菜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2.2 生产栽培设施仍较薄弱

近年来,随着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支农政策的加强,各地积极开展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创建,大力实施蔬菜产业发展,农业装备水平稳步提升。但从临安实际看,除少数规模基地已具备良好的栽培设施条件外,多数基地栽培设施仍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大棚设施简易、育苗设施不足、耕作机械陈旧等,而生产管理用房(含农残检测室、农资仓库等)、产品初加工整理车间、冷链等配套设施均极为缺乏。

2.3 土壤地力条件亟需改善

与城郊、平原耕地相比,山区蔬菜地特别是新开垦菜地多存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瘠薄、偏酸、保水保肥能力差,水土流失较严重等问题,易导致蔬菜产量与品质的严重下降。同时,由于部分基地长期种植菜豆、豇豆、番茄、茄子、辣椒、结球甘蓝、瓠瓜、黄瓜等单一品种,根腐病、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根肿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土壤连作障碍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山地蔬菜的安全生产及其产量、品质与效益。

2.4 农业科技进步推进仍较缓慢

蔬菜产业是一项技术加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现有基层农技队伍存在着严重的“人走、网破、线断”现象,尤其是乡镇一线严重缺乏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与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技推广存在“最后一公里”短板,导致蔬菜生产实用新技术成果与生产应用脱节。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富余时代结束,山区涉农人群严重分化,大多是5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农本意识极强,文化程度低,缺乏创新发展的理念,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弱,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的进步。

2.5 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十一五”以来,临安建成了一批初具规模、各具特色的山地蔬菜基地,但从总体来看,产业化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第一,全市24家规模经营主体的产加销一体化水平较低,年蔬菜产销额达800万元以上的只有2家,而达300万~500万元的不足1/4,大多数仍以自产自销为主,生产经营方式、管理方式落后;第二,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不细,产业链结合不紧密,市场营销能力不强,时有“菜贱伤农”现象发生;第三,品牌意识薄弱,体现在产销过程中采标率不高,尤其在采后环节大多包装简易或无专用包装、标识不明,仍停留在粗加工整理阶段,产品附加值较低。此外,经营主体普遍规模小、综合实力差、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2.6 产业发展内生动能不足

首先,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大背景下,大批优质耕地加速“非农化”、“非粮化”,农村“空心化”现象频现,“谁来种地”成为当前最大难题,土地、劳动力、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导致蔬菜生产成本持续抬升,平均增幅高达120%~150%,挤占了农民的大部分收益空间,生产效益严重下滑;其次,部分基地长期过量施肥、用药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在影响生态安全的同时,也对山地蔬菜生产质量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发展空间受限;再者,农业融资难、融资贵,而保险弱,致使全市超过1/3的蔬菜经营主体难以维计,在转行与歇业的边缘挣扎,产业化发展受阻。

3 临安市山地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在我国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双放缓,现代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趋紧的新常态下,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临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森林、竹海”的自然优势,以生态高效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切实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不断激发产业发展动能,积极培育以“特色精品、绿色安全”为主导的山地生态蔬菜产业,着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3.1 突出生态特色,补齐设施短板,提升生产发展新能力

基地是“三品”蔬菜生产的基础。要结合蔬菜产业发展提升的基本要求,以稳定生产规模为原则,进一步注重科学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加强对规模山地蔬菜基地的提升改造,强化以“抗旱、排涝”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以及道路、管理用房、加工整理场地、冷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套,不断提高基地抗灾保收能力;深入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以清凉峰、龙岗有机小镇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广粮菜轮作、新型种养、立体套种等复合经营模式,不断优化山地蔬菜发展空间,切实提高山地蔬菜生产能力。

3.2 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融合,抢占市场竞争新高地

随着我国对农产品刚性需求的持续增加,保障供需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要坚持消费引领、市场导向,积极开发功能性、高附加值山地蔬菜产品,拓展市场的需求领域,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多样化消费需求;积极推进农旅结合,以清凉峰、杭徽古道、浙西大峡谷、太湖源等精品旅游线为依托,因地制宜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场,拓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菜地认养等业务,做大做强“清凉峰有机小镇”;积极探索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打造一批智慧型农业示范样板;稳步推进“电商换市”,引导经营主体发展电子商务,实行线上线下双向联动,发展订单生产,不断优化产品供应链,畅通销售渠道,全面促进产销融合。

3.3 推行专业分工,促进产业集聚,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

蔬菜专业化生产是有效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内部分工合作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第一,要积极引导规模主体按照市场要求,突出生产重点,抓住重点季节,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品种,促进联合抱团经营,培育“一村一精品”、“一镇一特色”的山地蔬菜专业化生产基地[6];第二,要进一步规范蔬菜经营主体,特别是拥有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法人资质的多证主体,逐步推进行业内部分工协作,推行农艺过程的专业化,实现生产区域的规模化、集约化,打破传统山地蔬菜产业“小而全”、“散而多”的生产格局,提高产业集聚度,推进产业转型发展。

3.4 培育新型主体,发展合作经济,激发产业内生新动力

山地蔬菜产业目前仍存在着生产单元多、规模小、产业链分割等问题,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由此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以实行土地“三权分置”为节点,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集中,促进家庭小规模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转变;其次,要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工商资本根据自身特点到农村投资农业,确定相应的蔬菜生产经营规模,避免盲目上马、过度扩张;第三,要大胆探索“农合联”发展新模式,建设一批产加销各环节融合度高、综合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推动种子种苗、投入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对接、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大力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3.5 保障内在品质,提升产品形象,缔造区域品牌新高度

品牌是农产品走向市场的 “身份证”、“金名片”。首先,要切实加强蔬菜生产源头的质量监管,强化新型职业农民专技培训,提高广大菜农和经营主体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田间生产档案,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实现生产过程的无害化、清洁化;其次,要积极通过各种媒体、展示展销等平台宣传推介临安“天目山”牌优质山地蔬菜产品,扩大影响力,提高基地及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再次,要大力培育“天目山”区域公共品牌,以山地蔬菜产业诚信联盟建设为抓手,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品牌建设、运营和保护,鼓励各经营主体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认证,统一产品包装标识,确立产品的价格优势和销售优势,切实增强产业竞争力。

3.6 加快“机器换人”,推行清洁生产,拓宽节本增收新途径

山地蔬菜生产普遍缺乏轻型、简捷、实用的机械设备,机械化水平很低,而生产成本上涨和资源环境压力对大多数规模基地的影响已日益显现,加快“机器换人”,是实现轻简化、省力化、高效化生产的必然途径。首先,要大力推广应用田间灌溉、施肥、整耕、植保等较成熟的机械设备,积极推进农机农艺的有机融合;其次,要大力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进示范田间整耕、蔬菜移栽、秸秆处理、施肥喷药等环节的先进机械,注重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创新研发适合山地蔬菜生产轻型耕作机械;再次,要大力推广应用土壤连作障碍治理、菜地精准施肥、废弃物循环利用、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等山地蔬菜生态化栽培技术,全面实施配方施肥、理智用药、生态养护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有效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3.7 强化金融支撑,实施精准扶持,优化惠农支农新环境

以清凉峰、龙岗、太湖源、高虹等主要镇(街)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和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开展蔬菜育苗、耕作、播种、植保等环节的区域化作业服务;建立完善蔬菜生产监测体系,加强生产与市场信息引导,促进生产有序发展。优化财政支农政策,积极推进普惠制补贴与精准补贴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推进蔬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运用保费补贴和价格政策,降低基地自然灾害风险和产品滞销风险;积极支持蔬菜科研与推广,尤其要支持蔬菜优质高效安全生产、贮运保鲜、加工技术的研发,小型适用农业机械、灌溉设施的开发;完善政策,加强蔬菜基地的建设与保护,稳定生产规模。

[1]杨新琴.浙江山地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长江蔬菜,2011(11):54-55.

[2]邵泱峰,王高林,王小飞,等.南方山地蔬菜栽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方献平,马华升,余红,等.杭州地区山地蔬菜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3(11):11-13.

[4]金昌林,潘慧锋,杨新琴,等.浙江省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4(1):1-5.

[5]邵泱峰,谢绍军,陈江彬.试论临安无公害高山蔬菜品牌建设[J].上海蔬菜,2002(6):9-10.

[6]赵天义,班盛,邓存英,等.钦州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与对策[J].长江蔬菜,2014(2):69-71.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山地蔬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2015C32058)

邵泱峰,浙江临安市农林技术推广中心,临安市长桥路65号,311300,电话:13750869922,E-mail:shaoyangfeng661004@163.com

鲁燕君,徐健,郑华峰,临安市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汪天娜,临安市植物检疫站

2016-11-09

猜你喜欢
临安市山地蔬菜
山地草甸
奇怪的蔬菜
蔬菜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临安市茶文化志》首发式成功举办
升级特色民宿 打造绿色太湖源——访临安市太湖源镇党委书记高吉亚
常山县天马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