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梅 李茂年 李明华 李一和 明安淮 黄新芳 彭静 刘玉平 钟兰 柯卫东
湖北省藜蒿主产区藜蒿经济效益及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
李双梅 李茂年 李明华 李一和 明安淮 黄新芳 彭静 刘玉平 钟兰 柯卫东
特约栏目主持:李崇光
男,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与岗位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农业部软科学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整合》专著及国家规划教材《农产品营销学》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70多篇。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导读:藜蒿是一种特色蔬菜,20世纪80年代中期,江苏、湖北、江西、安徽及云南等省开始规模化人工栽培,经济效益好。介绍了湖北省藜蒿主产区藜蒿经济效益、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近年来,湖北省藜蒿种植面积发展迅速,种植总面积约6 670 hm2,其中武汉市蔡甸区藜蒿种植面积2 001 hm2,黄石市阳新县藜蒿种植面积1 334 hm2。为了全面了解该区域藜蒿种植的生产效益及产业中存在的问题,2016年我们赴武汉市蔡甸区侏儒街、永安街和黄石市阳新县兴国镇、白沙镇、陶港镇及浮屠镇等产区,采取随机抽样、入户调查和座谈了解等方式,对2015-2016年藜蒿种植模式、生产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分析如下。
1.1 武汉市蔡甸区藜蒿茬口安排与种植模式
根据调查,武汉市蔡甸区藜蒿前茬作物有西瓜、甜瓜、莲藕和水稻等作物,已形成瓜—蒿、藕—蒿、稻—蒿等多种高效种植模式。藜蒿品种选用云南藜蒿,7月20日左右扦插,11月上中旬扣棚。8月底第1次采收,10月1日前后第2次采收,12月上中旬第3次采收,翌年2月中旬第4次采收,以后根据需要收获第5茬。
1.2 黄石市阳新县藜蒿茬口安排与种植模式
黄石市阳新县藜蒿前茬作物有甜瓜、毛豆和玉米等作物,已形成玉米—蒿、毛豆—蒿和甜瓜—蒿等高效种植模式。藜蒿品种选用大叶青,7月中下旬扦插,11月中下旬刈茬,12月上旬覆盖棚膜,春节前采收上市,一般采收1~2茬。
2.1 武汉市蔡甸区藜蒿种植的产量及效益
藜蒿第1茬产量600 kg/667 m2,价格5.4元/kg;第2茬产量900 kg/667 m2,价格3.4元/kg;第3茬(盖膜采收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产量1 100 kg/667 m2,价格 11.0元/kg;第 4茬产量1 000 kg/667 m2,价格5.6元/kg。全年藜蒿生产总产量3 600 kg/667 m2,总产值24 000元/667 m2。扣除平均每667 m2投入生产成本7 220元 (整地120元,清沟180元,种苗350元,肥料2 400元,农药1 200元,钢棚折旧400元/年,棚膜折旧650元/年,藜蒿采收人工1 920元),平均每667 m2纯收入16 780元。从调查结果看,第3茬采收的藜蒿价格最高,效益好。分析其原因,一是此期气温较低,藜蒿品质较好;二是露地藜蒿还没上市,导致保护地藜蒿受宠。
2.2 黄石市阳新县藜蒿种植的产量及效益
藜蒿产量1 500 kg/667 m2,平均按6.0元/kg计算,总产值9 000元/667 m2。扣除平均每667 m2投入生产成本3 000元(肥料600元,农膜500元,搭拱棚用的竹子400元,藜蒿采收等人工费用1 500元),平均每667 m2纯收入6 000元。
3.1 品种相对单一
目前湖北省藜蒿种植品种比较单一,以云南藜蒿、大叶青等白绿梗或绿梗藜蒿为主,很少有种植红梗藜蒿,市面上有少量野生红梗藜蒿销售,价格较高。相比较而言,红梗藜蒿的香味最浓,大叶青的香味次之,云南藜蒿的香味较淡。云南藜蒿的抗性也最差,极易感染病虫害。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现保存有丰富的藜蒿种质资源,有红梗、青梗和白绿梗不同类型,有芳香气味浓郁且独特的资源,有地上茎高产的品种资源,有地下茎高产的品种资源,下一步我们可以开展芳香味浓郁品种、地上茎高产品种以及地下茎高产品种的选育工作。
3.2 轻简化技术问题
目前,藜蒿生产成本主要为扦插繁殖、采收以及去叶3个方面的人工成本。如何实现藜蒿扦插、采收以及去叶机械化,已成为一大难题。农业生产、科研单位与农业机械化研究单位应加强紧密合作,研发藜蒿扦插、采收及去叶的机械,以减少人力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设想,如果实现藜蒿扦插、采收以及去叶机械化,每 667 m2将减少生产成本1 300元左右,则相当于每667 m2增收1 300元。
3.3 土壤酸化及连作障碍问题
藜蒿的需肥量大,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严重,土地利用率不高。目前的主要做法包括:石灰消毒,每667 m2施生石灰40~50 kg;每667 m2施生物有机肥500 kg;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改良土壤,如早藕—藜蒿、早稻—藜蒿轮作等。
3.4 产品保鲜贮藏及深加工问题
近年来,随着藜蒿种植面积的迅猛发展,应进行藜蒿的保鲜贮藏及深加工,以充分利用资源,增加产品附加值,加长加粗产业链,带动产业升级。
藜蒿地上嫩茎在冬季自然条件下可贮藏1周左右,如何延长其保鲜期,目前还是一片空白。在深加工方面,可以利用其叶片制作藜蒿茶以及藜蒿面条等;另外藜蒿茎叶含有一种杀虫成分,可以开发利用藜蒿植物源的杀虫剂;也可以制作发酵饮料。
3.5 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
阳新县藜蒿在11月中下旬时割去地上部分,会产生大量的秸秆,对于藜蒿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我们目前采取的方法之一,就是将藜蒿秸秆粉碎之后还田,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培肥地力。另外,秸秆还可以饲料化;还可以利用生物质直燃技术,通过能量转换,将农业秸秆变为电能;还可以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小型锅炉等。
[1]龚世伟,孙伟,李茂年,等.蔡甸藜蒿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0(14):69-70.
[2]李汉霞,汪淑芬,王孝琴,等.武汉蔡甸区蒌蒿(藜蒿)高产高效栽培[J].中国蔬菜,2009(9):39-41.
[3]唐中棋,刘国忠.甘肃省武威市2012-2013年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经济效益调查[J].中国蔬菜,2014(3):64-66.
[4]方达福,徐尤华,方向亮,等.阳新县宝塔村蒌蒿基地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1):108-109,118.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水生蔬菜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体系建立》(2012BAD27B01)
李双梅,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蔬菜科学研究所,武汉市武昌张家湾特一号,430065,E-mail:852917875@qq.com
李茂年,蔡甸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李明华,黄新芳,彭静,刘玉平,钟兰,柯卫东,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蔬菜科学研究所
李一和,明安淮,阳新县蔬菜办公室
201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