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卡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部县供电分公司
供电企业管理体制及其改革方案研究
张 卡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部县供电分公司
供电企业在面对新体制改革环境下,要正确对待市场竞争与市场化机制对自身运营模式的影响,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展观念,坚持从电力服务中不断拓宽服务,为广大用电户提供安全、经济、稳定的电力服务。为了能够使电力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应重视供电企业管理,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供电企业管理体制及其改革方案。
供电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在新一轮电力改革中,较大一部分供电企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改革。电能作为一类商品,供电企业虽在城乡设置相同的电网架构,却对其收取不同的费用。在市场化经济趋势下,电价若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优化电能的市场配置以及改善市场服务就显得毫无价值。由于电能一直是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电力行业一直是垄断性企业。正是由于长期垄断性经营,供电企业处在现如今剧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下,其表现出一种难以适应如今激烈竞争的状态。归根结底来说,市场化进程改革不到位制约了供电企业的长足进步与发展。
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打破垄断、引入境竞争、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成为供电企业改革的总体目标。电力体制改革为我国供电企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电力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提高总体竞争力、赢得市场竞争主动,就必须在管理中改革传统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供电企业业务流程。
经过了长年的发展,我国供电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尚未得到完善的建立,存在的问题也没有能够及时的解决,使员工无法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出积极性,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供电企业一直是我国垄断性企业,没有竞争对手与其竞争,因此在管理方面一直比较松懈,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供电企业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计划经济逐步向着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于新时代的供电企业,甚至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限制的作用。
①构建高素质供电企业管理队伍,以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应对新时期供电企业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人才考核和聘用机制,对供电企业管理层进行“换血”,任用年轻、有活力的管理人员,敢于创新、敢于对原有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以满足新时期发展需要;②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保证电网建设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质量。技术人才队伍是保障供电平稳有序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在任用技术人员过程中,要对其进行考核,尤其是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核,保证电网建设以及故障检修过程中,符合供电企业发展实际需要;③构建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工作过程中积极努力的员工予以奖励,为他们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工作过程中缺乏责任感、偷懒的员工予以严厉惩处,建立人员流动退出机制,促动员工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①注重从电力设备运行、营销服务、电力检修等工作入手,层层把关,保证管理工作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符合供电企业发展需要;②注重完善客户反馈机制,增加业务办理的途径和手段提升终端客户体验;③建立供电企业服务标准,在管理过程中,以这一标准作为考核依据,促动供电企业工作人员能够认真负责地工作。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营销管理系统、变电站以及发电厂的连接,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整合对于供电企业运营管理意义重大。整合的目的主要是为促进一种创新型的供电企业管理模式,这就需要把各个设备和系统如原关口和地区变电站的电能量采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服务于GPRS现场用电的系统化及小区的集中抄表等一系列的子系统整合起来,使供电企业生产自动化与管理信息相关的系统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管控和数据信息的集成与共享。
例如,某地区通过系统整合,把电力公司及其下属的各个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系统、客户缴费系统及95598客户服务平台等功能模块进行统一规划、总体设计并部署。但是对于电能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实时监控等领域,到目前为止,还没建设成统一的标准,都是由各个供电企业自己建立了相应的管理系统,这些系统通常由多套系统组合而成,只是整合了现有的电能信息实时采集和信息监控领域的一些子系统。但是这些系统各自有自己特点,在数据采集方面有一些差异,采集到的数据虽然可以通过数据共享方式在不同的系统数据库中实现数据传递的功能,但是目前还是不能实现更加广泛的数据存储和共享功能,加上各级供电企业当前都在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电力信息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尤其是营销信息化的建设都已经在不断地被整合与集成,所W说建立统一的平台、共享统一类型的数据、整合多个系统、整合所有的信息资源己经成为用电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供电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越显突出,随着电能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原有管理模式创新,更好地满足实际管理需要,增强供电企业竞争力、凝聚力,成为供电企业管理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现阶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改进,确保创新对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进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持续地发展。
[1] 潘福荣.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多种管理体制对比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 唐敏.浅析农电体制改革后的县级供电企业财务管理[J].广西电业,2012,(09):29-30.
[3] 刘海龙,马燕红.对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2,(07):192.
[4] 杨军,吕晔.对县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体制创新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