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寅,赵文浩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基于设计心理学的平面设计有效构建
崔 寅,赵文浩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现阶段的平面设计正面临一个转型期,通过对设计心理学与平面设计的分析,阐述设计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指出设计心理学与平面设计的有机结合,是构建现阶段平面设计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
设计心理学;平面设计;人性化
1.1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及实践意义
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在他的著作中主张设计可以“作为一门人技科学的心理学。”设计是作为解决问题方式之一的心理学;国内著名学者柳莎曾对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做了一个总结:设计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一个边缘学科。它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设计艺术学科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设计主体心理、目标主体心理以及影响这些心理的相关因素的学科。简单来说,设计心理学实际上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将受众的心理,特别是受众对于作品需求的心理融入设计并指导设计的一门学科。因而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它不仅研究设计主体在设计作品时的心态,同时也研究受众在接触作品时会产生的心理反应,即研究人的感知、思维和意向心理,并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来指导产品设计,使新产品的设计更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设计心理学就实践方面来说,其一,设计心理学为设计主体提供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人与产品的互动关系,增加产品的实用性与观赏性。其二,能够帮助设计主体来加深对产品设计中的本质、意义的理解,从而提高艺术评价、理解、鉴赏能力。最后,通过对用户的心理研究,设计主体可以对产品进行完善,使其符合用户的心理需求,并制定符合用户心理需求的营销方式,从而能够更好地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提高个人或者企业的竞争力。
1.2 平面设计的主要研究领域
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的“design”,分为很多种类别:环境、工艺、装潢、园林以及平面设计等。平面设计主要有图形、文字、色彩等元素构成,平面设计是以信息的表达和交流传播为研究对象,以信息准确表达和高效的传播为目的,对信息进行视觉化的加工和设计,从而满足人们对信息交流的需要。
平面设计是一项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一个优秀的设计应该是设计主体与设计用户之间的交流。它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属性,从这两方面来说,设计学中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使设计变得简单易用,充分发挥它的实用价值。这主要是解决“实用”问题,是建立在用户的使用习惯、使用方式,使用途径,安全保障等方面考虑。二是如何能够使设计在满足用户基本的使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能够满足用户在消费过程中的多样性需求,这样便能够提高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够提高设计者的创造力,围绕实践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与影响要素,为设计提供素材、设计方法和灵感来源,从而提高设计者的创造力。
1.3 平面设计中的设计心理学
平面设计既是一门专业性学科,需要专业的设计功底才能够发挥其作用,同时它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细化为很多具体的种类: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这些设计通过物质化载体呈现给用户,设计师通过这些设计与用户进行交流,所以在设计师设计作品到用户选择作品的过程中无不体现着设计心理学的存在。
设计是具有极强目的性的创造活动,设计师的每次设计都有具体的方向,在把握这个方向后就需要构思通过怎样的形式来呈现这个主题,这个内在的思考构思过程就是设计心理学在设计过程中的内在体现,不同的心理将影响甚至决定着最终的设计结果。设计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很多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设计理念,设计情感和灵感体现等。设计理念是指设计师将系统的理论学习具体应用到设计中的思维方式,是设计师基础功底最基本的体现,是作品的框架。设计理念可以通过阅读、借鉴、吸取优秀的设计师的理念不断提高。设计情感是由设计师的主观感情世界决定的,是由设计师的喜怒哀乐以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空间的心境决定。灵感则是最神奇的设计心理体现,它可以使普通乏味的作品变得让人耳目一新,灵感虽然不受设计师的主观控制,不可能随便出现,却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增加其出现的可能性。
1.4 设计作品是设计心理的有效体现
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指导性学科,始终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每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性化设计越向前发展,就越需要设计心理学的支持。
作品是设计师和用户沟通的桥梁,在平面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作品的外观,如产品的包装和网页的界面。平面设计是一种视觉性语言,通过视觉对用户的心理产生影响,会直接给消费者一种直观的印象。因此, 在现代产品设计中, 设计者会通过粗壮高大的结构来体现宏伟气派的感觉, 通过稀疏纤细流畅的结构来体现优雅柔美的感觉。例如:大型货车、起重机、挖掘机等比较重型机械的结构都趋于结实紧凑, 能体现其自身的力量感;飞机、跑车等产品的结构通常趋于光顺流畅, 所体现的则是灵动感与速度感。用户在观看产品的同时,会在心中产生直观的反应,颜色是否合适,线条是否匀称以及整体看起来协调性如何,然后会形成一个综合性判断:喜欢还是排斥。
好的作品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如果只是简单的进行线条勾勒颜色涂抹,最终完成的只是一具空壳,黯淡无光。平面设计也是一样,应当注入设计师和用户的情感作为作品的灵魂。当前平面设计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处于实用方面的成熟期,但与此同时,其发展已经愈加缓慢,将设计心理学与平面设计的有机结合将能够作出有效的突破。
2.1 人性化的理念为前提
设计的核心是“人”,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解决“设计”与“人”的关系问题。“人”是评价设计成果的唯一主体,所以设计应当符合“人”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是由很多方面构成的,包括审美、价值取向、思维习惯和欣赏方式等。在产品造型的人性化设计中,当这些因素反映到消费者心理层面上,消费者表现出的就不仅仅是对产品表面特质的反应,而更多是升华为心理上的体验,或者是喜爱或者是厌恶。设计心理学正是基于这一点,深入剖析消费者的内心世界,抓住人们情感变化的规律用以指导产品造型设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自然方面,人性化设计要研究诸如人体形态特征、心理特征等。在社会方面包括: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价值观念、社会行为等,目的是解决产品如何适应人的各方面特征,为使用者创造安全、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此外人性化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特定的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等,这就要求设计师以适当的设计表现手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2.2 巧妙使用文字设计
文字的作用已经不只是作为直观的阅读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已逐渐发展为视觉设计中的情感载体,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把文字应用在设计中表现出的突出的视觉效果。在设计中,应注重文字的排列方式、字体及大小以及和颜色的搭配,使其成为平面设计的一部分,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增强视觉传达的效果。将文字应用于设计中可以更直观地突出设计的主题,方便用户在接触商品时不用过于思考就可以了解商品的性能、构造等。另外,适当的在设计中添加流行性语言可以让用户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可以引起用户对这个语言其他方面的联想,从而增加了商品吸引客户的效果,提高用户选择的可能性。
2.3 色彩的搭配
色彩有冷暖、轻重、膨胀、进退与收缩等特性,当人们看到不同的色彩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所以设计师在创作作品时,调配作品应立足于用户的心理反应。用户的心理反应是概括性的,需要通过商品、时间、地点等元素的具体形式体现出来。
著名的美国包装设计师帕维斯认为“一件商品的包装色彩不但要华美艳丽,引人注目,而且更要重视其颜色的选择,要与包装内容相匹配。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甚至采取错误的包装颜色,将会铸成大错,从而削弱以至丧失买主的购买兴趣。”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对颜色形成定性思维,例如,红色接近于火,代表着温暖和热量,绿色代表着生命和希望,黑色代表着庄重,灰色代表着伤心,所以设计师在设计商品时应该针对不同的商品进行颜色的选择。橙色使人联想起清甜的水果,美味可口,因此,在饮料和食品中应用橙色能够刺激消费者的食欲,从而激起消费者的购物欲望。
消费者对颜色的心理反映同时也受到季节的影响。夏季,天气炎热,酷暑难耐,如果此时看到一个红色包装的商品,消费者一定会却之千里、冷眼相望的,因为红色本身就代表着火和热量。相反,如果将颜色换为蓝色等冷色调,刨去味道等方面的因素,其一定会成为最受欢迎的商品。与之同理,冬季,消费者需要的是温暖而不是温度的继续降低,所以此时冷冰冰的冷色调包装相比较而言肯定没有暖色调受欢迎。
2.4 设计中应注重构图层次
在设计中构图的层次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层次感主要是指在一个作品中一定要轻重有别分清主次,次要部分去点缀主要部分,切记不可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图形与元素之间的层次感,突出元素视觉效果吸引眼球的同时,更加鲜明地突出作品主题,才能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5 突出主题的时代风格
设计应当符合时代的潮流,符合当代消费主体的审美观,适当的将潮流元素应用于设计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信息更新不断加速的今天,会有很多时尚的元素产生,然而这种时尚是短暂的,被消费者宠爱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作为设计师若要设计一个优秀产品,应当立足于潮流前线,有一双前卫的眼光,充分把握潮流在消费者心理的影响作用,巧妙地利用新颖的元素提高设计的水平。
当代设计师应当立足于设计心理学与平面设计的结合,坚守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准,满足特定的需求,从而推动平面设计的转型和突破。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应是极具力量的,它可以通过文字图片等感动用户,可以向用户传达其设计背后的信息。什么样的文字或者图片可以触动用户的心灵,如何设计可以向用户有效的传达信息,这是对设计师能力的一个考验,也是对其设计水平的检测。
[1] 柳莎.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美.赫伯特.A.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M].杨砾,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3] 谢洁.浅谈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J].现代装饰理论,2012(4):185-186.
[4] 吴珊.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J].吉林艺术设计,2008(4):3-21.
[5] 张帅.设计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6] 毛选波.平面艺术的设计心理学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
[7] 李妙兰.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配色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6(4):131.
[8] 杨纯.视知觉原理在平面设计创意中的探索与应用[D].郑州:郑州大学,2013.
[9] 陈亮风.平面设计立体化的情感体验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10] 郝琪玮.设计心理学在村上隆的跨界合作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1):167.
[责任编辑:路晓鸽]
Effective design of graphic design based on design psychology
CUI Yin,ZHAO Wenhao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50,China)
Thegraphic design is currently facing a transition perio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esign psychology and graphic desig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design psychology to the graphic design, and reveal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design psychology and graphic design, which can be working 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graphic design transformation.
design psychology;graphic design;human-oriented
10.19352/j.cnki.issn1671-4679.2017.03.017
2017-04-20
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610240143)
崔 寅(1974-),女,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心理学.
J51
A
1671-4679(2017)03-00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