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四重动力系统分析

2017-03-10 22:57奇,牟
理论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众化拉力马克思主义

高 奇,牟 杰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岭南师范学院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所,广东 湛江 52404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四重动力系统分析

高 奇,牟 杰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岭南师范学院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所,广东 湛江 52404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既能提高自身的效率和水平,又能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而驱动融入过程加速的动力包括推力、拉力、领导力和支撑力,其中推力与拉力构成的推拉动力体系,是推动融入的基本力量;基于领导力的调控体系和基于支撑力的保障体系,是加快融入的促进力量。推力、拉力、领导力和支撑力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四重动力系统,并协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动力系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也是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文化建设倍受重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党的重大战略举措,因而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机制,以推动这两大工程的协同建设,就成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能够科学地指导文化建设,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果也能够丰富文化内容,提升文化内涵和层次,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借助文化载体融入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自身水平,并且马克思主义也只有融入文化建设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大众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是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融入文化建设,而且要加速融入。为此,应科学细致地分析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动力,厘清动力的构成要素以及各动力的来源、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理性区分各动力在融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所作的这种动力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速度,提升融入的效率和效果,这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推力分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融入的过程不是自然发生的,需要推动之力。而推动之力既包括直接推力,也包括间接推力;既有主导推力、骨干推力,也有辅助推力。要深入发掘促进融入的各种推力,开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发动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之力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来源:

其一,推力源自宣传部门的职责。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理论,须以大众化的方式将抽象理论转化为通俗道理和具体做法,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宣传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一般来说,广大群众的理论接受能力不强,马克思主义需要借助人民群众容易接纳的载体来宣传普及,而群众喜欢参与的文化生活则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的特点。所以,宣传部门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借助群众文化载体,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群众文化生活。宣传部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着力路径包括:第一,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进书。宣传部门组织编写人民群众喜欢看、易理解、能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读物,提升大众化效果;第二,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上演。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融入影视创作、文艺演出及地方特色戏剧、民间艺术表演中,使公众在愉悦的观赏中受到理论熏陶;第三,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入馆。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在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中展览,以形式多样的展示方式提升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第四,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入网。推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实践成果融入网络文化创作,弘扬主旋律,激发网络文化正能量。可见,宣传部门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是主导力量,是主推力。

其二,推力源自与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普及等工作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分子的使命。先进的知识分子从不置身于历史进程之外,也不会置身于先进理论宣传普及的历史进程之外。先进的知识分子最先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将其大众化,积极在群众中传播这一先进理论,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力。一般来说,宣传部门的规划部署往往要由知识分子来完成,也就是说,宣传部门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力棒交给知识分子,再由知识分子把它传给群众,所以,知识分子的作用非常关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被解读、转化、接受和运用的过程,而知识分子有能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解读与转化。首先,知识分子有能力将理论语言体系转化为大众语言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概念体系及话语系统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语言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生活化、实例化,增强可接受度。知识分子能够运用相关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论语言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大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形象和道理,实现马克思主义学术思维向大众思维的转化;其次,知识分子有能力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现实指导。知识分子通过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回应大众的关切,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日常生活、走向现实、进入人心,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再次,知识分子还能够创新表达方式,通过各种文学艺术形式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其融入文化建设创造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面向大众转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增加它与群众文化契合度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由理论语言转化为大众语言,也就贴近大众文化语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步入现实,既贴近了大众,又靠近了大众文化,这都为理论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消除了障碍。所以,对理论的解读转化既推进了大众化,也使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更符合群众文化特质,能够提升融入过程的效率和效果。可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转化力是促进融入过程的推力。知识分子既是大众化的骨干,也是文化建设的依靠力量,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知识分子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专业主体,是骨干力量,是主推力。

其三,推力源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而文化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编辑、导演、制片人、书商等大都受过完整的国民教育,也大都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有较深入的理解,熟悉宣传和出版法规、政策。因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会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观、文化观以及大众化的经验和规律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自觉地把文化生产过程与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弘扬主旋律,打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可见,不论是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文化生产方面来看,还是从编辑、出版、展演主流文化产品使其进入流通过程来看,文化行业从业人员都能推动马克思主义融入文化生产过程,成为促进融入过程的助推力。

其四,推力源自文化企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品市场价值的预期。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不同,它是市场化的、营利性的,以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导向,追求经济效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多样的,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品也有切实而强烈的需求。市场规律非常明确,有需求就有供给,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产品的需求就会有这类文化产品的供给。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和公共品双重属性,既具有经济价值,也具有社会价值。以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为内核的文化产品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又能为文化企业创造丰厚的经济利益。对此,文化企业有着良好的市场预期。像一些理论读物实现了思想性与通俗性的统一,成为畅销书;一些影视作品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实现了思想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票房收入也不低;一些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了教育性与休闲性的统一,经济效益也很好。这些都是文化企业成功营销的案例。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品的市场价值使文化企业有动力将这类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又一助推力。

其五,推力源自文化行业的社会责任。文化产品的营利性并不排斥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精神生产总是一定社会和阶级的精神生产,……精神产品中就必然蕴涵着一定阶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担负了宣传教育、审美娱乐和协调精神一致的功能,这就使得文化产业或多或少地具有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王德义、陈向阳:《〈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读本》,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32页。。文化产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效益,并以社会效益为最终落脚点。只要精心去做,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既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价值,也能为文化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文化行业要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多推出能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可见,文化行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一个助推力。

以上几种推力并非均等之力,宣传部门的职责和知识分子的使命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主推力,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品市场价值的预期及其社会责任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助推力。不管是主推力还是助推力,都是推动融入的不可或缺之力,共同构成融入的推力系统,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还可以相互强化和转化。一方面,宣传部门和知识分子的合作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效融入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够提升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理论素养,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品市场价值的预期,增强文化行业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理论素养的提升、对大众化产品市场价值预期的提高及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又能反过来强化宣传部门的职责意识,激发知识分子的理论传播热情。可见,主推力和助推力虽有主次之分,但无功能之别,都是促进融入的推动力,彼此相互强化,不断促进融入水平的提升。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拉力分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既需要推力,也需要拉力。拉力源于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和文化自身建设的需求,既有直接拉力和间接拉力之分,也有主拉力和助拉力之别。要分析促进融入的各种拉动之力,厘清彼此关系及构成要件,以使拉动之力最大化。拉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之力主要源自三个方面:

其一,拉力源自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面对各种各样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思想层面的解惑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些需求主要包括:第一,由于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及封建迷信活动的影响,很多人动摇了理想信念,因此,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坚定理想信念;第二,由于社会压力及消极人生观的侵蚀,很多人寻不到人生的前进方向,迷失了人生坐标,因此,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来确定人生观;第三,面对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很多人出现价值判断混乱,难以作出正确抉择,因此,亟需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分辨是非;第四,面对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和社会关系,很多人出现焦虑情绪,因此,需要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理论,不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满足大众需求的程度。人民群众对理论的强烈需求与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现状是拉动理论大众化的主要动力。“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中的学问,不是时代之外的遐想,不是遨游于太空的‘不明飞行物’”*石云霞:《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若干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9期。,它的本性决定了它必须深入群众,而且能够深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解决其遇到的现实问题,是接地气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能指导人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塑造健全人格,培育辩证思维,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有成效、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实践,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包心鉴:《中国道路内在逻辑论纲》,《东岳论丛》2016年第1期。,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广泛用于实践,才有活力,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可见,人民群众从思想深处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强烈的需求,这是拉动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的巨大力量。

其二,拉力源自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要。影视、曲艺、歌曲、文学、绘画、舞蹈等是最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文化形式,它们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要、审美需要和娱乐需要,而且能满足他们的认知需要、教化需要和激励需要,而后者取决于文化内核的品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是“魂”与“体”的关系,具有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文化品质,所以,要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方法使马克思主义渗透到文化创作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精神和方法融入文化建设中,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化解马克思主义深奥抽象的理论,让人们在观赏娱乐的过程中受到高层次文化内容的熏陶,将文化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精神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里,文学艺术等文化形式作为承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能够联通理论与现实,沟通理论与群众,起到连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由以上分析可见,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求和对文化的需求叠加在一起拉动马克思主义向文化渗透,促进大众化与文化建设的融合,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越强烈,这种拉力也就越大。

其三,拉力源自提升文化竞争力对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文化领域并不纯净,是各种力量争夺的战场。落后腐朽文化还有很大市场,西方各种思潮渗透加剧。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侵蚀到文化领域,容易引起价值混乱。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也从未放弃蚕食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以动摇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落后腐朽消极文化与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相呼应,造成消极影响,特别是在信息化大背景下,网络文化和虚拟空间成为落后文化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流散的场所,通过误导舆论,妄图削弱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争夺文化领导权。要巩固和扩大自己的阵地,就必须提升文化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既来自创新,也源自文化的内核,没有内核的创新是不会有持久竞争力的,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向文化产品中植入内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文化,它们的“魂”是马克思主义,所以,要提升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就必须向文化产品中渗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就需要加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有效占领文化阵地,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消除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的影响,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和信仰;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思潮,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事实上,落后腐朽文化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的进攻,迫使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在文化领域进行反击,客观上形成了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拉力,而它们的攻击越猛烈,其促进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拉力就越强。可见,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需要形成了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拉力。

以上几种拉力是有区分的,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的双重需要所产生的拉力是主拉力,而文化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所形成的拉力是助拉力。主拉力和助拉力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拉动之力,共同构成融入的拉力系统,并且彼此还能够相互强化和转化。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的叠加需要能够有效拉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化社会主义文化之魂,提升文化竞争力,从而不断满足文化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而文化自身对马克思主义需求的提升,使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理论的需要。可见,主拉力和助拉力虽有主次之别,但都是促进融入的重要力量,它们之间相互激发、彼此强化,共同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拉动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分析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文化建设之间互动关系的认识,我党必须强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力和文化领导权,从战略高度和宏观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消除马克思主义、大众和文化间融通的障碍,调节控制推拉动力系统,以加快融合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领导力源自指导规划能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关乎国家前途命运,而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抓手,起到了“大杠杆”的作用。党和政府要利用好这根杠杆,加强指导规划,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一方面,党和政府具有强大的决策力,有能力制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方向上确保不走弯路,同时,也能够保证融入过程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具有细致规划力,有能力制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在兼顾当下与未来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全系列融入规划,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有条理、按步骤、连贯地融入文化建设。

其二,领导力源自组织协调能力。我国各级党和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都非常强,能够组织协调主导力量、骨干力量、主体力量及各类辅助力量,充分发挥这些力量在融入过程中的作用,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这方面的工作主要表现在:组织协调各级宣传部门、各教研单位、各文化单位和学会协会等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潜能;组织协调社区文化、地方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各种文化形式,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化活动;组织协调图书馆、科技馆、艺术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文化实体开展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组织协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的转化;组织协调各相关文化、教育、宣传部门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站或在门户网站设立大众化版块和专栏,顺畅其融入文化建设的渠道。

其三,领导力源自规范调控能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大众化,也是为了文化建设有灵魂和方向正确,所以,规范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其通俗化的过程,但要防止通俗化变成庸俗化,这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作为通俗化的基本规范,以其科学性作为通俗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融入文化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偏解、曲解、误解马克思主义,还要防止过度娱乐化,要以科学态度规范大众化的文化形式。另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融入—反馈—调整—反馈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要及时发现和调控,通过反馈机制修正融入过程中的问题,以保证融入的科学性和效果。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支撑力分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推拉动力系统,既需要领导力的调节控制,也需要支撑力提供保障。支撑力是多维度的,人才、资金、政策等都是支撑力的来源,它们构成了动力保障体系。而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影响着推拉动力系统的动力强度及可持续性,对融入过程的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的支撑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其一,支撑力源自人才培养。人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因素,也是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置于各级各类教育的核心地位,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因而培养出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教育培养的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能够准确而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素材化的能力,从而为文化建设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材料。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各类人才,其中进入文化领域的人才,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方法论融入文化创作中,体现在文化产品里。可见,由党和政府主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其二,支撑力源自政策倾斜。党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引导着文化发展方向,党和政府要在文化领域着力推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扶持政策,譬如,在文化资源配置上倾向于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在规划、场地等方面进行优先配置;多向文化市场采购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弘扬主旋律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鼓励文化企事业单位致力于大众化产品的研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吸引文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大众化文化项目。除了鼓励外还要运用法规进行约束,提高文化市场准入门槛,筛选掉不良和腐朽文化因素,同时加强文化监管,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保证文化安全。政策倾斜能吸引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积极投入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品创作和生产中,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力。

其三,支撑力源自财政扶持。文化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因而文化财政政策能够起到杠杆调节作用,通过对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项目的财政支持,以调整文化发展方向。在直接财政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领域的财政投入,设立文化专项资金,专门扶持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还可以运用项目补贴、贷款优先优惠及税收减免等方式提高文化企业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融资平台方面,政府通过设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以及运用贷款贴息等具体措施,引导金融资本以及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企业,拓展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政府运用财政杠杆驱动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创作和生产,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文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力。

[责任编辑:魏 磊]

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话’说‘山东事’丛书的研究与创作”(项目编号:11BKPJ0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JZD003)的阶段性成果。

高 奇,男,法学博士,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牟 杰,男,岭南师范学院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所讲师。

A811;D616

A

1002-3909(2017)03-0017-06

猜你喜欢
大众化拉力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自不量力
跟踪导练(三)(3)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