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词语“津通”意义考辩

2017-03-10 21:52赵静莲
兰台世界 2017年14期
关键词:肥肉油腻副词

赵静莲

(汕头大学文学院 汕头 515063)

佛经词语“津通”意义考辩

赵静莲

(汕头大学文学院 汕头 515063)

于淑健、李维琦等认为佛典中“津腻“”津黑”“津悟“”津通”等词中“津”为程度副词。考察相关佛教典籍中“津腻“”津黑“”津悟”的意义,发现“津”无程度副词义“,津腻“”津黑”之“津”为“津液”之意“,津悟”之“津”为“津渡”之意。“津通”在佛教典籍中则有包容囊括和度化两种意义。这两种义项诸大型辞书均未收录,可予以补充。

津通 津腻 津黑 津悟

一、佛典中“津腻”“津黑”“津悟”意义考

(1)此方俗释“经”者,常也,法也。古今不易为常,揩定是非为法,津通物理为经。(P.2330《金刚般若经疏》)

(2)若准此方,“经”者,常也,法也,径也,古今不易故,揩定正邪故,津通物理故。(S.2744《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上)①

于淑健认为上二例中“津通”为“畅达”义[1]17,但他这种释义的前提是认同李维琦在提出的观点,“津”在佛典中可作程度副词讲。李维琦在中指出在佛典中“津腻”“津黑”等词语中的“津”均为程度副词[2]171,于淑健又在李维琦基础上补充认为佛典中“津悟”之“津”也应为程度副词[1]17。但笔者通过对《大正新修大藏经》及《卍新纂续藏经》中诸佛经的考察,发现“津”在“津腻”“津黑”“津悟”中均不是程度副词。

“津”可指生物的体液。《释名·释形体》:“津,进也,汗进出也。”《灵枢经·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玄应音义》卷五“津溜”注引《仓颉篇》:“津,汁也。”又可泛指粘液、粘稠之物。

(3)后秦鸠摩罗什《十诵律》卷三十七:“长老疑离越比丘,洗瓦钵置日中,日炙津出。语诸比丘:‘瓦钵不净有腻,比丘不应用食。’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知故问疑离越:‘汝实洗瓦钵置日中,日炙津出,语诸比丘瓦钵津腻不净,比丘不应用食。’答言‘实尔世尊。’佛言:‘从今洗瓦钵已。不应着日中炙,着日中者突吉罗。’”(T23n1435p0269c)

例(3)中上文云“日炙津出”,下文云“瓦钵不净有腻”,“津”“腻”意义基本相同,都指粘腻之物。“津”“腻”又可构成同义连文,泛称“粘液”“粘腻之物”。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八:“若食啖时,或未漱口,设令漱刷,尚有余津,下至饮水未洗口已来,咸名食染也。”(T24n1126p490b)宋道诚《释氏要览》卷上:“若食啖未漱口,设漱刷尚有余津腻,是名有染。”(T54n2127p276c)上两段佛经文字意思大致相同,“津”“津腻”同义替换,都指粘液或黏腻之物。“津腻”在佛典中很多都可解作名词,当粘液、粘腻(油腻)之物讲。

(4)隋智顗说《摩诃止观》卷四:“味欲者,即是酒肉珍肴,肥膄津腻,甘甜酸辣,酥油鲜血等也。”(T46n1911p44a)

(5)唐玄奘《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卷七:“身如沐浴团,遍体皆津腻。”(T26n1537p483c)

(6)唐金刚智译《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一:“诸佛遍满虚空,犹如大地油麻津腻满中。”(T16n8661537p226b)

(7)宋元照《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二:“僧祇披浴弥彰上义,液谓津腻。”(T40n1805p303c)

(8)宋昙秀《人天宝鉴》:“古德浴室示众偈曰:从本腥臊假合成,皮毛津腻逐时生。直饶倾海终朝洗,洗到驴年不解清。”(X87n1612p17b)

佛典中还有一些“津腻”是描摹性质状态的,应解作形容词“油腻”“污腻”“粘腻”等。如上举例(3)“瓦钵津腻不净”“津腻”应为污腻之意。如果把里边的“津”理解为程度副词显然不合适,因为例(3)前文说“疑离越”在清洗过钵以后放置太阳底下炙烤才显出油腻之物,油腻应只是少量的,若理解为“非常油腻”,与文意不符。

(9)后秦鸠摩罗什《禅秘要法经》卷上:“系念法者先当系心着左足大指上一心谛观足大指。使肉青黑津腻,犹如日光炙于肥肉,渐渐至膝,乃至于臗。观左足已,观其右足,亦复如是,观右足已,次当观腰,至背至颈,至项至头,至面至胸,举身支节,一切身分,皆亦津黑,犹如日光炙于肥肉,不净流溢,如屎尿聚。谛观己身。极使分明。想一成已,复当想二,想二成已,复当想三,想三成已,复当想四,想四成已,复当想五,想五成已,复当想十,想十成已。见一室内,满中津黑。犹如日光炙于肥肉,如屎尿聚。”(T15n613p245c)

这段文字中的“津腻”“津黑”中“津”,李维琦、于淑健均认为应视为程度副词解,“津腻”意为“非常滑腻”。“见一室内,满中津黑。犹如日光炙于肥肉,如屎尿聚”“皆亦津黑,犹如日光炙于肥肉,不净流溢,如屎尿聚”,上两句的比喻都是说像太阳底下肥肉变成青黑色,油脂溢流,如果把“津黑”的“津”理解为很、非常,则只谈及颜色,显然与此比喻不符。上文的“使肉青黑津腻,犹如日光炙于肥肉”与此两处的比喻大体一致,则“津黑”与“清黑津腻”意义基本相同。“津”与“津腻”为同义替换,都应为形容词“油腻”之义。整段文字是说,从左足大趾开始以致全身乃至遍及自己的诸种身份,在意念上都使肉变为青黑油腻,好像在烈日下晒的肥肉一般。

“津腻”作形容词“油腻”“污腻”“粘腻”讲当是由名词义“粘液”“粘腻之物”引申过来的,在佛典中其他用例还有:

(10)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一:“是故知佛无量功德,如沈水香黑重津腻,以是因缘烧之甚香远近皆闻。”(T4n201p260c)

(11)唐道宣《释迦方志》卷上:“侧方石上佛足迹相放光照寺,为天说本生处塔下有石黄白津腻。”(T51n2088p955b)

在佛典中“津黑”的用例除例(9)中出现的之外,还有如下二例

(12)后秦佛陀跋陀罗译《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二:“时三魔女,自见背上,复负老母,发白面皱,唇口喎僻,手脚缭戾,颜色津黑,犹如僵尸。”(T15n643p652c20-22)

(13)《禅秘要法经》卷上:“复当更教系念着右脚大指上,当谛观脚指使脚膖胀,从脚至头。如吹皮囊,膖胀津黑。青瘀难堪,满中白虫,如粳米粒。”(T15n613p247a)上二例所说也与人的肉体相关,“津黑”解作“油腻青黑”亦无不可。

“津悟”在佛典中有如下几例,

(14)梁僧祐《弘明集》卷二:“自有津悟以来,孤声豁然,灭除心患,未有斯之至也,请又述而明之。(T52n2102p11a)

(15)唐道宣《法苑珠林》卷二十三:“外顺情尘,内乖心朗,慈诱返迷。扣诚发爽,灵通吐曜,冥资妙响。归心正觉,津悟福赏,抚之有会。”(T53n2122p459a)

(16)唐法藏《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卷上:“今释‘十二’有三羲。二约所托,谓津悟多方,数穷八万,要略所仗,十二为号,如下文云。当以十二门入于空义,此是入真空之胜方便也。(T42n1826p219a)

(17)元魏昙宁《深密解脱经序》:“舍笔之后,转授沙门都法师慧光、昙宁,在永宁上寺,共律师僧辩、居士李廓等,遵承上轨,岁常翻演新经诸论,津悟恒沙,帝亦时纡尊仪,饰兹玄席。”(T16n675p665b)

于淑健认为“津悟“之“津”也应为程度副词,“津悟”义即“对于佛理之彻悟”[1]17,这也是有问题的。南朝宋那跋陀罗《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之《胜鬘章》:“尔时世尊,放胜光明普照大众。身升虚空高七多罗树,足步虚空还舍卫国。”(T12n353p223a)南朝梁僧馥注:“乘感而来,以涤众心,则名为放。应毕而往,津悟已深,故曰胜也。”如果“津悟”之“津”作程度副词解释,就不当有“津悟已深”之语,否则前后就都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义重复。李维琦认为“‘津’,指达于彼岸之渡口,‘津悟”,指达于彼岸之途径之觉悟,不是说一般的觉悟。”[2]172这是正确的。

总之,笔者在佛教典籍中未发现“津”作程度副词的的用例,显然“津通”之“津”也不是程度副词。

二、“津通”义辨

那么“津通”之“津”为何意呢?除例(1)、(2)外,“津通”在佛典中还有如下用例:

(18)元魏菩提流支《佛说法集经》卷四:“菩萨欲得诸佛如来如是法,应生平等心犹如大地。……譬如大雨,菩萨亦尔,以其降澍妙雨故;譬如日光,菩萨亦尔,以智慧光照一切众生故;譬如明月,菩萨亦尔,以一切众生随其所在见者爱乐故;譬如大商主,菩萨亦尔,将导众生趣一切智大宝洲故;譬如良医,菩萨亦尔,以能疗治一切众生烦恼病故……譬如众水河池等,菩萨亦尔,以能资润一切众生故;如王大道,菩萨亦尔,平等能津通诸众生故。”(T17n761p634c)

(19)元魏菩提流支《金刚仙论》卷一:“门者,明此金刚般若理之与教皆能津通行人,远诣佛果,故名为‘门’也。”(T25n1512p799b)

(20)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敢用倾诚,敬崇流施。写经造像,无替暄凉。用此福因,津通有识。咸超见网,早越迷林。”(T52n2104p396a)

(21)宋元照《净心诫观法序》:“劳我圣师,提耳垂诲,曲留妙药,的指病根。囊括两乘,津通万行,托彼亲度,用表弘慈。”(T45n1893p819a28)

(22)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夫律海冲深,津通万象。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户。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T40n1804p4a29)

唐大觉的《四分律行事钞批》和澄观的《四分律搜玄录》分别是对例(22)《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的疏解之作,其中有如下两段记载。

《四分律行事钞批》卷一:“津通万象者,此明律海津润无涯威难与大,喻之于海。此解津者,取津润之义。今又取津济,明义亦好,如《论语》云:‘子路问津。’郑玄注云:‘津者,济度之处也。’济云其津,既是济度之处者,将喻此戒,亦是济度众生,至成佛道,皆从戒中过度而得通达至于彼岸,故曰津通也。言万像者,如海纳百川众流包含万物。”(X42n0736p624b)

《四分律搜玄录》卷二:“夫律二字,如前广辨。此言律者,法也,谓诠量轻重犯不犯法,利国无方,故喻如海,且世海,傍通无际日冲,竖难究底曰深。津润通达,物类俱沾。其数既多,故曰万像……有解脱味。谓之津,遍十法界,谓之通。”(X41n0732p0870c)

可以看出“通”为通达之义,而“津”则可有两种理解方式,可以理解为津润义,也可理解为济渡之义,则“津通万象”可指津润通达万事万物,即包容囊括万事万物,也可理解为度化万事万物。例(21)“津通万行”,佛教中有“六度万行”的说法,六度是指六种修成功德的方法,万行是指对六度的实践。“津通万行”与“囊括两乘”相对,“津通”可理解为津润通达(囊括)。例(1)-(2)的“津通物理”(物理即事物之理)可作包容囊括解。例(18)——(20)的“津通诸众生”“津通行人”“津通有识”皆可理解为度化,即“(王大道)能度化诸众生”“金刚般若理之与教能度化行人”“(造像写经等所得福因)能度化诸有识生灵”。

《汉语大字典》、《辞源》等未收录“津通”条目,《汉语大词典》收录“津通”条目,释义为:

[津通]指水无阻滞地流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水》:“王隐《晋书地道记》云:城北有故沙,名之为死沙,而今水流津通,漕运所由矣。”[3]1191(罗竹风等,1994:1191)

只有“指水无阻滞地流动”一个义项,根据佛经中的“津通”,还可补充“包容囊括”和“度化”两个义项。而《津通》的这两个义项,专门的佛学词典,如丁福保的《佛学大辞典》和星云大师监修、慈怡法师主编的《佛光大辞典》等也未收录,今后修订,可加以增录。

注释:

①T/n/p/abc分别表示所引佛经资料在《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中的册数(T)、编号(n)、页码(p)和每页的上中下三栏(abc)。X/n/p/abc分别表示所引佛经资料在卍新纂续藏经中的册数(X)、编号(n)、页码(p)和每页的上中下三栏(abc)。S.和P.分别代表英藏敦煌文献和法藏敦煌西域文献。

[1]于淑健.敦煌古佚和疑伪经词语新探[J].语言研究,2013(3).

[2]李维琦.佛经语词汇释[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第5册)[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敦煌文献疑难俗字及词语研究”(15YJC740139)。

赵静莲,汕头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汉语词汇、敦煌语言文化。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14.39

H131

A

2017-04-07

猜你喜欢
肥肉油腻副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拒做中年油腻男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妈?
油腻也不错
吃肥肉
油腻
要肥肉还是瘦肉
大数字小生活
一块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