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蓉 李 欢
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影响农村产业创新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李彦蓉 李 欢
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全要素的生产效率,使资源配置得到不断改善和优化,以此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已势在必行。为此,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产业创新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推进农村产业创新的对策建议。
农业产业;资源配置;农业结构;创新
1.1 农业产业
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一方面要投入生产要素,另一方面要有生产的产出,有投入,有产出,因此农业就是农业产业。相应的农业结构也叫农业生产结构或农业产业结构。美国农业部基于其对农业的供应、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等功能的极大相互依存性的认识,将农业及其相关的产业统称为,“食物纤维体系”。农业既是经济再生产,又是自然再生产,同时受自然条件和土地制约,生产周期长,产出不稳定,收益边际和消费边际弹性很小,深度开发难度高,市场竞争处于劣势地位。
1.2 农业布局
农业布局就是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又称农业配置,包括农林牧副渔各部门、各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和地域内各部门的相互关系两个方面。合理的农业布局要求农业各部门和作物尽可能分布在条件最优越的地区,每个地区内部的农业各部门保持着合理的比例,能够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以取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布局和分布虽然在习惯上经常相互代用,但实际上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农业分布是指已经形成的生产的空间形式,而农业布局是指生产的再分布,是正在计划、规划中的东西。现实的生产分布状况,是以往各个阶段生产布局计划、规划实行的结果,又是今后进行新的生产布局和创新生产分布的依据及出发点。
任何生产总要落实到特定的空间,因此,生产分布是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有生产就有生产的分布和再分布。生产分布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生产的发展速度、地区产业结构和优势的发挥、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等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分布的形式也会发生变异,但它总是沿着某种合乎逻辑的有规则的方式在变化。农业布局就在于从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生产分布过程中,揭示生产分布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解决生产再分布问题。因此,农业布局要研究安排好农业各部门、各种作物间、各农业区域间以及区域内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建立起新的农业生产布局,并落实到各地区直至到地块,以便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农业资源,高速、协调地发展农业生产。
农村产业结构跟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社会发展速度比较快,那么农业应用的发展方向自然也会有比较明显的改善。现在,农村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农村的产业结构较之以前已取得很大改善,无论农作物种植,还是家畜的养殖,都已初步具备多元化、电子信息化的发展特征和形成一定的规模产业。但也应当看到,农村产业结构有几点弊端不容忽视,比如盲目种植,缺乏对气候及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充分考虑,这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农业种植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再者,随着社会进步,农村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产业结构不平衡的现象,如过度重视新兴科技的发展,导致对整体产业结构的忽视与产业结构的失衡。这不仅源于农村人们思想上的认知错误,更是政府的政绩观念上存在偏差,过度的偏向于农村的城市化,忽视了农村本身的农业结构。
3.1 自然条件
3.1.1 农业气候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在农业产业内部创新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要因地制宜和因气候制宜,不能千篇一律,照抄照搬其他地方的做法。农业气候资源是农作物、林果、牧草等植物生长的重要能量和原料来源,主要包括光、气、水(降水)及热量等。一般情况下,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出和分布,从而影响当地农业的类型、农业生产力等。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等是农业产业创新的主要对象,要求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1.2 土地资源
由于土地的光、温、水土、地形等组成要素在质和量的构成或配置、协调上的差异,形成了适宜不同类型的动、植物繁衍与生长的土地。根据土地对农、林、牧业生产的适宜程度和限制程度等划分为三等,即质量好、中、差。由于土地资源的固定性、有限性、可培育性、可改良性、生产力差异性等方面特征,决定合理利用农地、保护土地就成为农业规划中的重要课题。
3.1.3 水资源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凡能为人类生活、生产直接利用,并且在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地下径流和由它们存留在陆地上的可及时更新的水体。本文所指的水资源是指农业用水,包括加工用水、灌溉用水、林牧渔用水等。当地的水资源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加工、科技示范、旅游观光、生态保护功能。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水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匀。因此,当地的地表水、地下水、降水的数量或储量,往往成为园区生产规划中考察的因素。
3.1.4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人类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生物资源,我国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导致我国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生物种属繁多,群落类型丰富,因此在农业产业创新中,要对生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严加保护。当地生物资源越丰富,园区生产可开发产品的品种潜力越大;反之,当地的生物资源贫乏,园区生产则需要更多的引进、吸收地区外优良品种,科技投入在某种程度上相对较大。因此,生物资源对当地的产业创新具有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3.2 科学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已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资料,在2004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5%,而美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可见,我国农业产业效益的低下,除了经济体制和生产模式的原因之外,农业科技含量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农业产业创新需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农业科技人员来转化科技成果,需要高素质的农民来掌握现代农业。21世纪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目前,尽管世界各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其发展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依靠科技创新,科学、合理地利用本国的优势资源,发挥区域经济的自然优势和经济优势,最终达到农业的高产、高效、优质。
19世纪中叶以来,第一次全球性农业科技革命使化肥、农药、育种及其使用技术有了很大突破,使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率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20世纪末,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突飞猛进,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及遥感技术等广泛应用,使传统农业出现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中国农业也必需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走发展高端生态农业的新路。
3.3 农业再生产过程的特点
由于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就出现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剩余、生产资料闲置、资金周转慢、季节性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等,因此,在农业产业调整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统筹兼顾,合理利用资源,以降低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
3.4 社会需求状况
人类对农产品有着多种需求。如人们除了吃粮食之外,还要消费肉、奶、蛋、菜、油、糖、瓜果等,所有这些物品都由不同的农业部门所提供。因此,为了满足人类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各种农业生产部门必须得到综合发展。人类的需求变化会引起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收入水平上升,生活水平必然会提高。人们的衣、食、住、用等需求也会由低级向高级,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也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社会需求对农业产业结构变动有着拉动和引导作用。
3.5 社会经济条件
从动态上看,产业结构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因。社会经济因素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规律和经济政策。表现为农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农业的经营方式与经营水平、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国家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和措施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对农业各生产部门的投入,影响从事不同生产的各部门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得到扶持和经营有利的生产部门会发展得更好,与之相反的部门的发展将受到限制。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农业产业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它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结果。一定的农业产业结构一经形成,就会给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较大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经济条件也就是经济环境中的主要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金、基础设施等经济基础条件。劳动力状况主要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两者在农业内部各部门的不同组合会直接引起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资金则是农业产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在其它方面,诸如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不足。特别是现代科技在农业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时,农村自我资金的积累程度和外部资金的注入程度,以及消费与投资的关系,直接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
4.1 创新观念和思路,开拓农业创新空间
改变把农业单纯看作第一产业的落后观念,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及传统的乡村文化为资源,发掘农村社会的人文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传承等,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使部分农民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来,为留在第一产业的农民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4.2 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在重视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的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选准主导产业,把产品规模做优做大做强,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好第一产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采取转让、转包、租赁、互换、入股、联营、托管等方式流转农村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家庭农场和种养业专业大户,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引入优良品种、掌握先进技术以及实现品牌营销等问题;引入社会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实现某些农产品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上的飞跃。初步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推动农民作为所有者直接参与创造农产品附加值的生产活动,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附加值,让农民不但获得初级农产品的收益,而且分享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第三产业农产品运销、以及农产品贸易等服务业的经营收益。
4.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建立健全以农广校为主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创新提升农民培育新模式,采用“菜单式”面对面交流授课等方式,开展理论学习、观摩交流和实践技能操作的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
4.4 科学技术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指出:“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止境的”,“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这些精辟论述,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一,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发挥科技对创新的作用。第二,加大考核力度,做好现有先进适用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在推广优良品种、普及新技术、提高质量上下功夫,满足创新的需要。第三,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把农技推广工作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与逐步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体系结合起来,以增强其推广服务功能,促使农民自觉应用新技术,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
[1]夏兰.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2]田纪华.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詹慧龙,唐冲,王娜,耿洁,向会娟.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7,05:53-58.
[4]杜志雄,肖卫东.农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02:34-41.
[5]吴朋.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