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欣然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 970301)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菏泽市跨越发展策略研究*
甄欣然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 970301)
菏泽市是山东西部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任务十分艰巨。推进菏泽市新型城镇化,要紧紧围绕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机制,强化产业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城镇管理体制,实现跨越发展。
新型城镇化;菏泽市;对策建议
积极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新型“四化”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战略,是中国未来十年发展最大的机遇,正在成为引领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应成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工作的重中之重。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山东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特别是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要实现市委提出的“科学赶超、后来居上”的发展目标,必须抓好城镇化这个最大的载体和平台,精准规划、精准用力,实现菏泽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它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1.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菏泽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多,农业大而不强,“三农”问题是制约“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的最现实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菏泽市科学赶超、后来居上,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实践证明,若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用地供需矛盾的难题才能破解,土地刚性需求与耕地保护硬性约束才能统筹协调起来;通过拓宽城镇建设空间,改造传统农业,减少农村人口、实现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同时通过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现代化,进而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协调,以此带动菏泽经济快速发展。
2.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口。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随着大量人口在城镇的聚集,人们收入的增加,对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消费需求以及交通、通讯、供电、供气和供水等基础设施的需求都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自“突破菏泽”战略以来,菏泽市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进入有对口帮扶发展转向政策支持自主发展的新阶段,新型工业化正在快速发展。因此要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3.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培植区域核心竞争力、打造临边地区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载体。菏泽位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与徐州、开封、商丘、宿州、新乡、濮阳等地市接壤。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是我国典型的行政交界边缘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苏、豫、皖三省各自出台扶持政策,支持省内边界经济发展,培植各自的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城镇化是菏泽市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经济发展高地的引擎和平台。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菏泽抢占经济制高点,更好地发挥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城市辐射功能,增强菏泽作为四省边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没有菏泽新型城镇化的这个平台,就不可能有菏泽临边经济发展高地的如期实现。
4.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然选择。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来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是一个地区和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目前,菏泽市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要实现“科学赶超、后来居上”的发展目标,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加快实现富民强市步伐,必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同时,农民是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的新型城镇化主要参与者,也是最大受益者,这就为菏泽这个农业大市解决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民生问题,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一)菏泽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城镇化水平的稳步上升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力。近年来,菏泽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
1.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增速居全省首位。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到850.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383.62万人,与2010年相比,常住人口总量增加21.25万人,城镇人口增加93.46万人;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5.13%,比2010年提高10.12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在全省17市中位居首位。
2.城镇就业稳定增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5年末,菏泽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达到51.8万人,比2010年增加14.6万人,增长39.2%,年均增加2.9万人,年均增长6.8%。。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37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99元,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4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05元,同比增长10.5%。
3.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快速改变。近年来,菏泽市加快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明显提高。菏泽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43平方公里,8个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44.6平方公里。市区新建改造道路72条共计136公里,新增供热面积达500万平方米,雨污管网配套建设240公里,新增环卫保洁面积19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0.9%,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市有48个小城镇被列为中心镇或重点镇,农村新型社区达372个。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006公里、农村供电线路9864公里,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新增393.2万人,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了全覆盖。
(二)菏泽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总体水平低。2015年,菏泽市城镇化率是45.1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97个百分点,比山东省平均水平低11.88个百分点,与全省、全国都存在较大差距。与全省其他市相比,不仅与东部地区存有较大差距,与西部相邻市也有一定距离,2015年低于济宁7.62个百分点,低于聊城1.02个百分点。
2.城乡差距较大。菏泽市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明显。据有关部门测算,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赶上目前城市水平至少需要十几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落后,县乡公路“有路无桥”“宽路窄桥”等现象比较突出,“村村通”标准比较低;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低,饮用水处理设施简陋,一些地方水质还不达标;农村低压电网不完善,一些地方供电保证率低,制约了农村家用电器的消费和升级。
3.城建资金短缺。地改市之前,菏泽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造成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地改市之后,虽然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度增加,但由于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手段没能有效发挥,城市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导致城市建设资金“瓶颈”制约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该上的城建基础设施项目不能上马,上马后由于资金问题时常还“停马”,制约了城镇化的快速提高。
4.文化特色还不鲜明。部分城镇在规划建设的初期并未考虑当地文化特色,照搬照抄其他城市的建设规划思路,城市建设高度趋同,导致“千城一面”。另外,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惜拆毁大片传统建筑,使得大量历史文物被破坏,将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置于相矛盾的位置。众多建筑大量融入现代化元素,功能齐全,外观奇特,但却缺乏文化内涵与特色,丧失掉原先建筑的地域特色。
5.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十二五”期间,菏泽城镇化发展过多注重地域的外延扩张,依赖于城镇区域面积的扩展,而由于产业发展水平受限,一些基础公共设施配套不足,多数县城仅仅在原有的城关镇基础上发展起来,地域面积和人口规模偏小。人口聚集能力差,各生产要素的集聚作用得不到发挥,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
6.体制机制创新滞后。虽然菏泽市在城镇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但由于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实行城乡分治,尚未建立起城乡统筹的协调推进机制,大量本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外来农民工进入城镇,不能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农民进城落户的门槛仍然较高,进城农民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等等,这些制度缺陷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一)强化部门协调,完善城镇化工作推进机制
进一步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各有关部门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全面协调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编制城镇化发展规划,牵头组织好和谐城乡建设行动考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研究统筹城乡就业等问题,促进形成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统计局要做好与城镇化建设有关数据的统计;公安部门要研究农村人口转移过程中户籍改革问题。其他各部门也要按照充分履行相关职能,从而为推进菏泽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会同新闻媒体,对和谐城乡建设行动的先进做法和新型城镇化的典型经验,及时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对县区和乡镇的主要领导进行城镇化相关理论与知识的培训,提高对城镇化工作的认识和驾驭能力。
(二)加快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
强力推动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按时间节点加快推进。着力强化城市路网、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依托城市综合开发打通更多的断头路,加快市民文化中心、体育公园等市政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完善农村路水电暖厕等基础设施,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推进“全面攻薄”、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 和公立幼儿园建设。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提升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积极推进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健康菏泽建设。在城区布局一批惠民设施,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社会福利设施配套建设,统筹安排社区服务、老年设施建设。
(三)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发展动力
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充分发挥菏泽农业大市的优势,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扩大补贴规模,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规模。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着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以转让、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进入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深入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
2.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加快推进工业提质增量,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依法依规实现市场出清。从严整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选择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带动面广、研发能力强、产销规模大的企业和重点投资项目,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促进骨干企业向支柱产业、产业集群发展,以形成稳定的财源支撑。重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增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产业项目分区落户,努力形成市场相接、体制相融、产业互补的新型工业格局,推动关联企业集群化发展。突出抓好产业和资源招商,加强资源产业合作,切实引进一批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技术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税收贡献好的产业项目,不断壮大菏泽市工业规模和实力。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对高端制造业和其他产业最有渗透力和影响力的产业之一。要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不断推动全市产业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社区服务、体育健身、物业管理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促进菏泽市服务业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城镇发展需要。要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对一些吸纳就业能力强、投资能力弱的中小型服务企业,在资金、税收、用地等多方面给予优惠鼓励政策,重点扶持发展。 重点抓好济铁物流园、万福河商贸物流区等服务业载体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供给质量和水平。
(四)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宽筹资渠道
紧紧抓住国家产业投向政策,突出谋划基础设施、产业、环境治理等重点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城镇化建设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制定土地、税费等方面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吸引战略投资者和城乡资本下乡;实施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省、市、县应建立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贷款贴息和担保,解除金融机构对节点镇建设贷款的后顾之忧;通过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建立各种形式的促进小城镇城镇化发展基金和发行一些专项建设债券,加大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房屋所有权以及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权或股份合作社股权等,逐步纳入抵押担保范围,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营运、金融机构和农村合作组织多方参与的投融资平台。
(五)展现特色文化,打造城镇个性风格
没有文化元素的城镇是没有灵气的城镇,菏泽市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展现地方特色文化,将当地文化有机的融入城镇化建设当中,从而将菏泽市建成一个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首先,将城镇化建设与文物保护相结合,在保护中传承,在保护中开发,不以破坏文物为代价建设新城镇,从而实现文化保护与城乡建设双赢。其次,将城镇化建设与菏泽市文化特色相结合,彰显地域文化特征。充分发挥“中国牡丹之都”“中国书画之乡”“中国武术之乡”“中国戏剧之乡”等文化资源优势,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设施建设当中,在一些多功能体育文化设施、旅游休闲度假区、观赏园区等工程当中融入书画、牡丹等文化元素,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从而避免“千城一面”。
(六)建立统一、协调、高效、合理的城镇管理体制,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城镇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新型城镇化的生命力所在。首先,要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创新城市管理考核机制,将城市的建设与管理结合起来,实现规划、建设、管理同时并重,克服过去“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同时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管理城市的水平。其次,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能力。目前,菏泽市城市管理还存在着管理人员不足、管理能力缺乏、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的城市管理队伍,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能力。认真学习和借鉴各地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坚持依法管理,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探索长效管理新模式、新方法、制定市容市貌标准和城市居民文明公约,加强日常管理,同时,不仅要强化管理队伍的管理能力,而且要真正落实均衡式管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城市管理当中。三十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将部分管理责任分解到社区,鼓励基层组织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
[1]石金友.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J].中国工程咨询,2014(6):13-17.
[2]刘国峰,朱璐.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途径及具体实施措施探讨[J].河南建材,2015(6): 109-113.
[3]李燕飞.浅谈大力推进乐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举措[J].科技风,2013(12):240-241.
[4]陈新光,卜志明.关于创新特大城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思考[J].中国工程咨询,2014(6): 17-19.
[5]解维俊.适应新常态 激发新动能 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6(1):124-128.
[6]陈秋霞.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与成因分析[J].财经界,2014(10): 80.
(责任编辑:王佩)
On the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Promoting Heze's Leaping Development
ZHEN Xin-ran
(School of Economic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970301, China)
Heze is an underdeveloped area in western Shando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with a lower level of urbanization, so the task of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is very arduous. In order to promote new urbanization, Heze should aim at building a central city of province borders, 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working mechanism for promoting new urbanization, strengthen the industry support, increas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perfect the urban management system to achieve a leapfrog development.
new urbanization; Heze City; countermeasure
1673-2103(2017)03-0093-05
2017-04-06 作者简介:甄欣然(1997-),女,山东菏泽人,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F299.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