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对缅甸投资盈利模式与风险控制
——以资源开发项目为例

2017-03-10 13:58:07刘一文王俊昌赵建华
关键词:缅甸一带一路

刘一文,王俊昌,赵建华

(三峡大学 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协同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0)

“一带一路”战略下对缅甸投资盈利模式与风险控制
——以资源开发项目为例

刘一文,王俊昌,赵建华

(三峡大学 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协同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0)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缅经济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基于系统资源约束理论及方法,观察和研究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机遇及风险,并结合云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对资源开发型项目投资案例,分析国际资源开发类项目的系统约束特征,对投资盈利模式与风险控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带一路;缅甸;盈利模式;风险控制;系统资源约束理论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孟、中、印、缅”经济合作将全面启动。在对缅甸投资中,从选定开发资源,建立合作关系,签订法律文书,完成项目建设,回收投资成本,取得合理回报等,每个环节都充满着挑战和风险。

因此,深入了解缅甸的外资政策、法律程序,选择正确合理的盈利模式,规避项目运营的主要风险,成为中国企业对缅投资的主要课题。本文综合“云能电力”近年来在南太白江电站及水泥厂的投资历程,分享相关经验,以期提升投资效益,共创繁荣,更多地造福中缅两国人民。

一、缅甸国情概况

缅甸联邦共和国,首都内比都,国土面积67.66万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约5141.9万,85%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8%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缅甸语,属于汉藏语系,部分人懂英语和汉语。

地理位置:缅甸与中国、老挝、泰国、孟加拉国和印度相连,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南望国际黄金水道“马六甲海峡”,其地缘战略十分重要。中缅国境线长约2185公里,其中与云南接壤段为1997公里。目前缅甸向中国正式开通的贸易口岸有木姐、雷基、清水河和甘拜地4个口岸。木姐口岸是缅甸最大贸易口岸,贸易总额占70%缅甸边境贸易额。滇缅边境贸易占了中缅边境贸易的绝大部分。

资源优势:缅甸森林广布,河流密布,矿藏资源丰富。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钨、锡、铅、银、镍、锑、金、铁、铬、宝玉石、石灰岩等。石油主要分布于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宝石主要产地为抹谷,玉石矿分布在克钦邦北部地区,是重要经济资源之一。缅甸水力发电潜力很大,水力的装机容量为1800万千瓦,拟开发项目集中于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钦敦江和湄公河等。据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勘测,缅甸蕴藏水力的装机容量为1800万千瓦。

民族形势:缅甸下辖7个省、7个邦和两个中央直辖市。缅甸人口以缅族为主(68%),集居在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及三角洲;少数民族为掸族(9%)、克伦族(7%)、孟族(2%)、克伦尼族(1%)、钦族(2%)、若开族以及华人(3%)、克钦族、印度人、孟加拉人。

缅甸的民族与政治问题相互交织,东北部常年爆发武装冲突。2008年缅甸通过新宪法,政府开始与少数民族武装谈判,但未能实现全面收编。克钦独立军、果敢同盟军和佤邦联合军等均拒绝接受改编。中缅交界缅甸地方武装与中央政府至今仍处于对峙状态,构成了中缅经济合作的重大风险源。

经济发展:中国一直是缅甸第一大投资国,2015年投资额占缅甸外国投资的35%,约为33亿美元。自2011年缅甸民选政府上台以来,年均GDP增长约8%。据IMF最新预测,2016年缅甸经济增长为8.6%,GDP约为73.8亿美元,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缅甸政府欢迎外国投资,发展资源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缅甸成为多方博弈的投资热土。

政党格局:缅甸主要政党有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全国民主联盟(简称民盟)、民族团结党、掸邦民族民主党、若开民族发展党、全国民主力量党等。2015年缅甸大选,民盟成为议会最大党。2016年3月15日,廷觉当选首位非军人总统。

昂山素季为首的民盟在取得执政地位后,致力于发展国内经济,改善民生,并试图消除中央与少数民族武装纷争,达成和平协议,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同时,民盟为执政党的缅甸新政府高度重视对华关系。2016年3月以来,双方高层三次互访向世界传递了积极信号:中缅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大局未变,经贸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缅甸税收法规体系

缅甸的法律体系来自英国基本法。缅甸外资税收法律共有五部:《缅甸投资法》(2016);《所得税法》(1974);《商业税法》(1990);《关税法》(1992);《仰光市政发展法》(1990)。

缅甸税收体系主要由四个项目15个税种,涉及“国内产品和公共消费”、“收入和所有权”、“国有财产使用权征税和关税”等,其中相对重要的有所得税、商业税(增值税)、资本利得税、印花税、彩票税等。缅甸税收由不同部门管理,其中89%以上的税收由缅甸国家税务局征收。

缅甸政府欢迎外国投资,大力支持资源产业开发项目、出口导向及劳动密集型项目。允许投资范围包括农业、畜牧水产业、林业、矿业、能源、交通运输业、贸易等,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行业及领域给予减免税优惠政策。投资项目不同,各项税收金额及比例也不尽相同。以云能电力公司主导的南太白江水电厂项目及孟邦水泥厂项目为例,电力商业税为8%,企业所得税5%;水泥商业税为20%,企业所得税30%;个人所得税因个人岗位、工资及国别不同,税率比例区间为1%-30%。目前缅甸正在逐步规范、完善国家法律法规,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

三、外商投资程序和相关法规

缅甸政府许可的外商投资方式有:(1)外国企业在缅甸投资委员会(Myanmar Investment Commission,简称MIC)许可的领域进行全额投资;(2)外国企业与缅甸国民或相关政府部门、组织进行合资;(3)根据双方合同进行合作。外商投资的基本程序为签署合作协议、注册合资公司、获得MIC许可证。MIC是缅甸境内主管国内外投资申请审核及批准的政府指定机构,除极少数服务业外,外商在缅投资都必须从MIC处申请取得许可证。

MIC许可证是在缅投资的基本实施前提及必要法律程序,其基本申请步骤为:

1.申请准备:(1)向政府或缅甸私营企业、个人租赁土地;(2)在DICA (Directorate of Investment and Company Administration 的简称,主管缅甸国内外公司注册及投资申请)处咨询并取得建议及申请信息;(3)从DICA处购买申请表格;

2.申请提交:(1)填写申请表格并准备必要文件,涵盖投资公司工商注册文件、企业法人信息、投资人财务及业务经营等经济证明、合资公司协议、公司章程及条例、土地租赁合同、员工招募及其福利措施、《环境评价报告》、《社会评价报告》等;(2)向DICA提交申请文件;

3.申请审核:(1)出席PAT(Proposal Assessment Team)会议,在会议上做简报并答疑;(2)获得PAT申请接收回执,按要求对申请文件做出修改;

4.申请完成:(1)执行EMP(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lan)、审核《环境评价报告》、《社会评价报告》;(2)出席MIC会议并陈述投资申请;(3)取得MIC申请。

符合缅甸国家法规及政策,财务分析可信合理以及投资公司经济实力是MIC审核的核心指导。

2016年,《缅甸投资法》出台,取代原《缅甸外商投资法》及《缅甸联邦公民投资法》成为指导缅甸投资的主体法律。《缅甸投资法》在外商对缅投资权利及义务方面进行了部分修订,对外商投资关心集中的资金汇入及转移,投资申请法律程序等环节给予了明确规定。原《缅甸外商投资法》规定,制造业及服务业第1年起连续5年免所得税,并视项目情况延长。新《缅甸投资法》中,缅甸政府为促进全国经济共同发展,扶持拉动落后地区,将缅甸划分为3种不同的经济区,即经济落后地区、中等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等,所享企业所得税免税期相应为7年、5年及3年。

四、市场前景分析

目前中国对缅甸投资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水电开发及建材。

水电开发汇集了南方电网、华能集团、三峡集团公司、大唐、“中电投”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但缺乏权威系统的市场前景分析。缅甸尽管水能资源丰富,但开发较晚,而且集中在与云南怒江、德宏连接的缅北地区。这一区域人口稀少,能源消耗低,并长期被少数民族武装占据,而缅甸电力消耗主要集中在仰光地区,南北相距超一千公里。因此,对缅甸电力市场的探究不能停留在总发电量、消耗量、人均水平、增长幅度等简单数据上,要重点关注缅甸电力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从优势上看,(1)中国是个能源消费大国,虽然短期内电力富裕,但长远看资源仍然稀缺,中缅两国互补性强;(2)缅北水电站距离中国较近,易于连接中国南方电网主干网,配合国内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大战略;(3)若中方能主动参与缅甸电网规划和建设,让两国主干网连接,将有助于提升缅甸的电力供应,缓和其供需矛盾。

作为最穷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缅甸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十分富足,而电力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很突出:(1)电力行业起步晚,系统调节能力差;(2)发电资源集中在缅北,市场资源集中在缅南大仰光地区,没有主干网连接,电力输送困难;(3)配网建设严重滞后,约束电力消费增长;(4)电网建设资金投入巨大,超出了缅甸国家财政能力。

针对缅甸水利发展的这些不利因素,中国可以提供技术及资金帮助缅甸建设水电设施,同时把国内的电网与缅甸的连接起来,将盈余电量售出,以此来推动投资。

在建材领域消费市场分析中,云能电力公司调研得出:(1)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及资金上的支持帮助缅甸建设水电设施,同时将国内的电网与缅甸的连接起来,将盈余电量售出,以此回收成本保障收益;(2)通过水泥供需比较得出,仰光地区以及缅甸北部曼德累(Mandalay)地区分别占有39%和32%的市场需求,是项目投资的主要市场资源支撑;(3)仰光水泥市场目前主要以Elephant和Diamond为代表的进口水泥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本地品牌 Double Rhinos 已经收购了Diamond。从市场份额来看,Elephant依然具有领导地位,但本地品牌迎头赶上应该用不了多久。水泥的价格近几年呈现下降的趋势,进口品牌虽然较贵但和本地品牌的价格也越来越接近;(4)仰光地区水泥市场占全国需求量的44%,进口品牌占主导地位,近期本地品牌也有抬头的趋势。水泥一般被用于房地产和政府建设项目上面,二者分别占有30%和24%的比例;(5)仰光地区以及东北曼德累地区的房地产以及政府项目区域的重点;(6)调查结果显示,缅甸未来几年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仰光地区,东北部地区受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影响而日趋重要,边境贸易促进水泥进口。同时,因为经济发展的刺激,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水泥销售将攀升。以上分析得出缅甸水泥市场前景良好,投资回报高。

五、可行性研究及财务评价

在宏观环境、投资程序、市场调研比较清晰的前提下,项目进入核心阶段。

按照缅甸外国投资程序,签署意向性谅解备忘录后,外商投资在投资批复获取的阶段需要向缅甸政府提交两份关键文件,即可行性研究报告(Feasibility Study Report)及财务评价报告(Financial Assessment)。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有绝对优势,从选址、规划、总体布局、技术方案、设备选型、中国企业都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以电站建设为例,无论是伊洛瓦底江、瑞丽江还是其他流域的水电资源开发,其可行性研究都涵盖了以下要素:(1)流域总体布置,包括电站类型及分级;(2)装机规模,包括总装机及单机容量;(3)引用流量和年利用小时及年发电量。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水文、地质、水资源利用效率来进行综合测算,最终得到相对科学的结论。

财务评价报告中的经济数据会同财务分析进一步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理性,以电站为例,其主要内容涵盖:(1)电站直接成本(工程造价)说明;(2)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融资成本、不可预测费用)说明;(3)上网电价、年发电量及售电收入;(4)总投资及单位千瓦造价、财务内部收益率等。目前已建项目的资本和收益回报主要来自项目还本付息、项目运营维护费用及资本分红三个渠道。

可行性研究方案及财务分析基本决定了项目未来的盈利模式。按照缅甸政府的相关规定,在缅投资水电站,必须向缅政府提供年发电10%的免费电量,同时政府以资源入股,获得总股本15%的干股。在BOT(Build-Operate-Transfer)投资模式下,中方为出资的大股东,与缅甸政府、缅方公司在合资公司(Joint Venture)项目中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进而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博弈。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造价、装备制造上的成本优势,使我们的投资项目普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进而产生较大的投资结余,而部分企业为使投资差额的最大化,与缅甸政府产生较大分歧,导致信任危机。例如,国际上日产5000吨的水泥生产线总体投资在3-3.5亿美金,而中国企业则不能超过2亿美金。因此,整体投资金额以多少进入财务报告、项目结余差额在多大较为合理直接影响到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及财务内部收益率。

从以往缅甸政府批准的电力项目看,缅方不希望中资企业把装机规模设置过大而降低年利用小时,更倾向电站的年利用小时在5000以上,单位千瓦造价不超过 8000元/千瓦,这与中方公司追求较大的装机规模和投资结余相悖。

严格意义上,追求过大的投资结余,强调早期的还本付息,追求过大的运营维护费用实际上是损害了股东的利益。财务评价报告不易取得MIC批准,也损害了中方公司的信誉,为眼前利益牺牲了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技术优化、合理布局来压缩成本,从而产生适合的投资结余,即能让财务评价报告容易通过,也可很好的维护中缅合作关系,并满足各股东的盈利诉求,才是合理的盈利模式。

六、风险分析与控制

毫无疑问,境外投资不同于国内投资,政治、语言、法律、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常常给境外投资带来巨大的风险。从利比亚到中南美洲,从印尼投资到缅甸密松电站,中方企业有过很多挫折和失败的教训。

缅甸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相似,民主政治及选举文化形成了政党轮替,执政党和在野党对国家政治经济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同时,军队在国家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以昂山素季为首的民盟及刚刚下野的巩固发展党是缅甸的两大政党,同时,拥有国会25%席位的军队相对独立,共同左右着缅甸政局。而缅甸其他党派为博取一定的政治地位,往往与非政府组织、情报机构合谋,他们观点比较偏激,甚至有不少排华言论,与中缅两国的主流民意背道而驰,常常对中国在缅投资造成冲击,莱比塘铜矿、密松电站案例都是小党派和民间组织煽动舆论造成的恶果。

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不足四十年,对外投资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跨文化、跨法律、熟悉专业的复合型对外人才,使得我国在缅甸投资中常犯一些错误:(1)重视与当权者交往,轻视与基层官员的交流;(2)重视官方交往,轻视民间舆论;(3)拥有与执政党上层交流的经验,缺乏与在野党、军队及民间交往的基础;(4)注重法律程序、合同细节,轻视信任关系的建立;(5)重承诺、轻执行;(6)决策层在国内,执行层在境外,二者脱节导致项目执行困难;(7)由于中缅双方巨大的发展差异,双方在交往中以刚性要求为主,过分强调自身优势,强势推行中方技术和报价,容易激起缅方反感;(8)缺乏可以信赖的缅方合作伙伴。

选择中国企业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开发领域参与对缅投资,做好项目的前期调研,避开敏感领域,适度参与缅甸公众慈善活动,提升企业形象和影响力,平衡各方利益,着眼长期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选择好的缅甸合作伙伴,以诚相待,优势互补,是规避对缅投资风险的主要方式。

结论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资源产业发达,资源开发技术成熟,产业工人组织完整的特征。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的企业往往失去的不仅是资源优势,还失去了与之相关的技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资源企业集团的品牌优势,因此在“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重新设计转型方向、路径和节奏,探索国际产能合作的路子,将会有十分重要的机遇。

中缅两国世代友好,山水相依。缅甸在以昂山素季为首的新政府带领下,发展国内经济,加强对外开放,为中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投资机会。而“一带一路”战略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促进区域资源的协调布局,实施国际产能合作。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能把握良好形势,加入“一带一路”全球经济振兴计划,稳步推进对缅投资并取得卓越成绩。

[1]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30-38.

[2]Poncet,Economic Integration of Yunnan with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Asian Economic Joural,Volume 20,Issue 3,2006,pages:303-317.

[3]Balassa,(1965).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London: Allen and Unwin.

[4]Spoorenberg,Thomas (2015)."Myanmar's first census in more than 30 years: A radical revision of the official population count" (PDF).Population & Societies.INED.No.527 (November): 1-4.

[5]赵建华等.系统资源约束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胡乔)

F202

A

2096-3130(2017)06-0111-04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6.021

湖北师范大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中环境风险防范研究”Kf2015y07成果

2017—05—18

刘一文,云南曲靖人,研究方向:国际项目投资;王俊昌,云能电力董事长,三峡大学特聘教授;赵建华,通讯作者,三峡大学教授,硕导,研究方向:资源产业经济、系统资源约束理论与国际投资风险控制。

猜你喜欢
缅甸一带一路
缅甸记忆
北极光(2018年5期)2018-11-19 02:24:02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缅甸非常之旅
华人时刊(2016年13期)2016-04-05 05:50:10
2014年缅甸政治发展
东南亚研究(2015年2期)2015-02-27 08:30:50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环球时报(2014-12-10)2014-12-10 08:51:32
《WATER FESTIVAL-2》
海峡影艺(2013年3期)2013-11-30 08:16:02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
军事历史(2002年1期)2002-08-16 07: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