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
(蚌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播研究
刘青
(蚌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在当下的传媒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离不开它的传播活动。从传播这一宏观视角出发,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进行思考,着重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播的基本概念、传播策略、意义所在,以期在多元的传播环境下,建立起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多元、合理、有效的传播路径。
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艺术传播;少数民族艺术
我国各个少数通过各自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传统手工技艺,它们都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工艺都是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特有造物文化现象,带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在当今的传媒语境中,它们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其传播活动。以往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研究主要是从民族学、历史学、艺术学等角度进行切入,本文则尝试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播活动进行原理性研究。
众所周知,“任何文化,都必须经传播,才能传之于人,行之于世,承之于后人”[1]。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变迁一直伴随着传播活动,在历史时空中,因为传播,传统民族工艺才得以延续、发展至今。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虽然根本上取决于自身,但是传播是影响民族工艺发展不可忽视的外在因素。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前许多民族传统技艺正逐渐消逝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传播活动可以让民族艺术在时间与空间上得以无限延伸。
(一)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的含义
传播,用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一个把信息从信源传递给受者的过程。人类传播活动由来已久,少数民族工艺的传播,简言之就是指通过符号和媒介对少数民族工艺信息进行传递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传播主体(包括个人、组织、机构),为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借助一定的思路、方式、方法和手段,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信息的传播活动所进行的创造性设计,它是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信息认知、传递、交流与共享的过程。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活动,建立了受众与少数民族工艺之间的纽带,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得以延续的根本保证,也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实现发展的一种社会行为。
(二)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播内容与方式
从传播内容来看,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播主要包括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工艺美术家、创作活动等传播活动,其中手工艺品的传播占据主要。传播方式是指实现传播的工具、手段、方法与技巧的总和;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播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实物传播和非实物传播两大类。其中实物传播方式,是指直接将民族工艺品实物进行展示性传播等,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到实物传播形式就是博物馆、工艺美术馆、展会等所进行的民族工艺品展示展览等。非实物传播方式则是通过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行为,主要包括纸质媒介传播和电子媒介传播等,前者包括印刷品、报纸、期刊、杂志等,后者则主要有广播、电视、网络等[2]。
(一)积极利用大众媒介进行传播
当前,我们已进入了高度发达传媒社会,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各族群众的认识、情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由于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往往地处偏远地区,其它民族的人们能够亲眼看到的机会不多,而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实物传播受制于展示场所,人们能够走进美术馆欣赏的机会也是非常有限。大众传媒具有受众面广、传播及时等优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就可以充分借助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载体,传播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作品、艺术观念、创作活动、工艺美术家等的民族工艺文化信息。
大众传媒利用现代技术把静态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转换成各种信息进行传播,这样无论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存在样式、接受模式、传播效率,都发生了变革,这样使得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率更高,手工艺文化因此获得了广阔的传播空间,让更多的人们接触到我国少数民族精彩的传统工艺文化。在大众传媒系统中,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因各自媒介属性的不同,使得它们在进行手工艺文化传播活动时,各有优势和局限。在具体的传播活动中,要根据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的内容以及各种媒介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媒介传播手段,充分发挥于各种传播媒介的优势,相互促进、互相弥补、互相融合,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3]。
(二)大力拓展博物馆传播渠道
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各类国有博物馆多达三千余家,各类民办博物馆近千家,这样的博物馆规模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传播场所。
其一,让越来越多的手工艺品和技艺进入综合性博物馆。我国少数民族的金属工艺、陶瓷、剪纸、编织、绘画、服饰、石艺、雕刻等传统工艺可谓种类繁多、精彩纷呈,将它们中的精品送入全国各类博物馆进行展示展览,可以让参观者有机会直观领略到手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民族工艺文化的欣赏需求[4]。
其二,积极建立民族工艺博物馆。我国各民族不同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趣味,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品种,遴选这些原汁原味的有代表性传统民族工艺,建立专门的博物馆进行保护和展示,是弘扬民族工艺文化的重要途径。这些民族工艺博物馆将为保护、展示、传承、研究各族传统手工技艺提供专门的场所,有力促进优秀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播。
其三,探索建立民族工艺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将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于数字展示领域,它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局限,拓展了展示的时空距离。对于民族工艺传播而言,可以探索建设民族工艺数字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传统民族工艺资源转变为成在线数字文化产品,然后再利用虚拟展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其进行网络展示,受众只需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就可以直接获取各种民族工艺信息,从而将我国深厚渊博的民族工艺文化资源以现代化的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有效弥补传统博物馆的不足,为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加便捷的传播渠道[5]。
(三)充分利用艺术展览与节庆活动进行传播
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播,可以充分利用政府以及行业协会、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等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的传统工艺专题展览,集中展示各民族的民族工艺精品,还可以在展览现场邀请各工艺美术大师现场展示技艺等。此外,还可以渗透到各民族的节庆活动中,这些节庆活动是民族民间艺术重要的展示机会,在活动举办期间,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工艺展展览、工艺大师技艺展演等活动,以此激活参观者对民族工艺文化的了解和喜爱[5]。
(四)合理结合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进行传播展示
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也是少数民族工艺的传播场所之一,我国很多民族的工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具有良好的产业前景,将其与民族工艺传播结合起来,做到产业和传播相互促进,既有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各传统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播。通过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工艺展示和体验项目,实施民族工艺品牌传播战略,培育一批民族工艺文化品牌,积极开发民族工艺作为旅游纪念品项目等等方式,将优秀的民族工艺与文化产业结合,利用产业效应,进行传统民族工艺文化传播,让更多的人们接触到各民族工艺文化,实现文化传播和经济收益的双赢,实现民族工艺文化的长远发展[7]。
(五)开拓都市民族手工艺传播新空间
中国各民族手工艺是属于生活的艺术,这些手工艺品的制作和生产大都缘于生活之需,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让民族手工艺品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是最原生态、最自然的传播形态。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许多民族工艺品逐渐被现代工业产品所代替,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空间。时至今日,人类日益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彼此协调,关注人类不同的精神取向,关注不同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独特的生存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传统民族手工艺进行创新设计,使其进入现代日常都市生活中,让传统民族工艺品在日常化的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播[8]。
(一)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繁荣
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传统工艺,是建设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我国各民族的手艺反映了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思想、感情和愿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播这些隐藏在神州沃土上的手工艺文化,使人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各民族工艺文化,使它们从较为封闭的状态走向开放、多元的广阔空间,大大促进各少数民族手工艺文化的繁荣,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二)增进民族手工艺文化的互相交流
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播活动中,手艺的交流活动相伴相生。我国少数民族拥有丰厚的民族工艺资源,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逐渐消逝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传播活动构筑各民族工艺文化交流的平台,使得各族群众广泛参与民族工艺的欣赏、创造和消费等活动。这样民族工艺文化与普通大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不同少数民族手艺文化之间的互相对话和碰撞,将构建少数民族手艺更广阔的交流方式和渠道。
(三)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更新
民族手工艺文化的传播活动对于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传播社会中,传播力决定生命力,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外在条件,就是能否获得传播,以及获得何种强度和广度的传播。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活动,大大拓宽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最终会促进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不断推陈出新[9]。
结语
毋庸置疑,在当下的传媒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离不开它的传播活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播广度和强度,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外在条件。当前,从民族手工艺文化的传播现状来看,传播活动少,水平低,无疑是处在民族文化传播的边缘。要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播的重要意义,采取各种传播策略,大力传播各民族优秀的工艺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喜欢上我国各民族灿烂的手艺文化。只要坚持探索、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就能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播模式,最终促进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曾田力.中国音乐传播论坛[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邵培仁.艺术传播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宋生贵.现代媒介与民族艺术传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70-76.
[4]陈兆复.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5]邓军.浅析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策略[J].新闻界,2011(3):28-30.
[6]袁杰雄.符号学视角下的舞蹈传播探析——以文山州马关县苗族舞蹈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4(2):24-26.
[7]张建世,杨正文,杨嘉铭.西南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工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
[8]梁玖.艺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9]符娅,王德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J].贵州民族研究,2006(1):11-16.
The Study of Popularizing Minority Traditional Craft
LIU QING
(College of Design,Bengbu University,Bengbu 233030)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media,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raft of minority can not get further developed without the spread of its activities.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explores minority traditional craft culture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and analyzes the basic concept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about the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craft,the transmission channel,and its meaning to establish the it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path.
traditional craft of minority;art communication;minority art
J5
A
1671-9743(2017)01-0101-03
2017-01-12
刘青,1979年生,男,安徽六安人,讲师,研究方向:设计原理、视觉传达设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