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种类及其特点与功用

2017-03-10 13:21龙倮贵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烟盒红河原生态

龙倮贵

(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种类及其特点与功用

龙倮贵

(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对红河彝族民间原生态舞蹈的名称、流派属性、表演形式等进行客观分类,其具有娱乐性、祭祀性、风俗性及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风格和特点,也具有休闲娱乐、艺术欣赏、社会交往、社会教育等功用。研究认为,红河彝族民间原生态舞蹈是复述和再现历代红河彝族先民社会文化生活,是了解研究红河彝族社会生活的历史依据,是红河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的遗产之一,对研究有关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美学、艺术学的科学考察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同时将为文艺工作者从事舞蹈创作、表演、教学等多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

红河;彝族;传统舞蹈;种类;属性;特点;功用

纵观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艺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绚丽多姿,流派多样,具有歌舞乐三位一体之特点,如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红河彝族的豪放欢快,开朗大方,潇洒婀娜的风姿。从某种意义上说,复述和再现了彝族历代先民社会文化生活,是了解研究他们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的珍贵的历史依据,也是认识和了解及研究他们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的遗产之一,是整个彝族传统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笔者不揣汪陋,掌握资料不多,拟于此拙文,从我们目前所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又充分吸纳一些理性材料,试图对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种类、流派及其特点和功用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有关方家。

一 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种类

(一)乐作舞

乐作舞是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中分布较广、表演形式较丰富而又最为普遍流行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乐作”,在红河南岸彝族民间称为“栽比”,意为跳鼓;红河北岸彝族民间称为“跳乐”或“三步弦”。据考,红河彝族“乐作”是从“跳鼓”演变而来。

由于红河彝族支系繁多,分布较广,受地理环境之影响,如山区与坝区之别,红河南岸与北岸之分,故乐作舞在各地区的表演形式和动作旋律也不尽相同,甚至有较大的差异。

1.江外乐作舞

江外乐作舞,以红河南岸红河县垤施、洛孟和元阳县牛角寨、攀枝花一带彝族地区为代表的乐作舞,习惯上称为“江外乐作舞”(习惯上把红河以南称为“江外”)。此类乐作舞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舞蹈套路,如由踩荞调、撵调、斗脚调、斗肩调、穿梭调、找对象调、擦背调、游调等舞蹈套路组成。[1]其基本特点:起伏连贯,重拍向上,脚的动作小巧灵活,上身随舞步有左右倾斜,前俯后仰。如跳“撵调”时,舞者身体翻转自如,似彩蝶游花,白云缠浮山巅。又如跳“游调”时,脚步轻盈灵巧,恰似蜻蜓点水,时而正转,时而反转,时而斗脚,时而穿梭。在领唱者抒情委婉的歌声中,众舞者还可以“作——啊作”伴唱,此起彼伏,有应有合,气氛显得热烈欢畅。

2.三步弦

三步弦流传较广,南至元阳、金平、绿春三县,北至个旧市、蒙自两市,东至屏边县部分彝族地区均有流传。其基本动作为双手在胸前或靠近肩部拍掌后甩开至膀,但甩开的动作各地大小不一。腿部动作大多是抬脚前跳、后跳、左右旁跳、转身跳、翻身跳。特点是腿部屈伸较有韧劲,稳健有力。多以四弦、三弦伴奏,乐器较单一。

3.阿哲跳乐

阿哲跳乐,主要流传在弥勒、开远两市部分乡镇。有“大跳”和“小跳”之分。总的风格特点是全身松而不散挎,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神情庄重,全身随舞步自然左右摆动,幅度男大女小,男刚女柔。其主要特点还在于歌舞并重,并以歌舞乐三者形成浑然一体。多由“小跳”开始,“大跳”结束。“小跳”队形均以圆圈。男女各为半圈,神情庄重,古朴典雅。女子只将双手自然下垂,轻柔地分开合于腹前;男子亦身体自然晃动,悠然自得,抱琴而舞。至“大跳”时,气氛突然高涨,队形由圆圈变为大步穿插,女子也由拊手变为甩手拍掌,动作粗犷,热烈欢快,把舞蹈推向高潮。常有四弦、三弦、笛子、二胡、树叶等乐器伴奏,男舞者几乎没有不执乐器的。

4.尼苏跳乐

尼苏跳乐,主要流行在石屏县西北部彝族地区,为一种自唱自跳的自娱性较强的集体舞。上身转动幅度不大,仅作左右转动,双手在腹前小拍掌;脚上动作归纳起来为“顺脚”“合脚”“叉脚”三大类。舞蹈组合千变万化,但都不离此三种步法。音乐多为6/8拍子,每小节拍掌两次,旋律流畅而紧凑,一气呵成。演唱时声音尖细高亢,明快爽朗,似小鸟鸣唱一般,别有风味。

除了以上四类外,还有“白彝跳乐”,其流传于泸西三塘一带彝族山区,舞步较单一,也较为原始、古朴,走三步退三步是他们跳乐的特点。

乐作舞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已成为红河彝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跳乐作舞人们不仅能得到充分的娱乐,解除劳作后的疲惫,陶冶情操,而且能互相交流思想感情,增强团结和民族自豪感。他们男女青年通过跳“乐作舞”可以互相了解,表达感情,倾吐衷肠,谈情说爱,表白爱慕,继而结成伴侣伉俪。

(二)烟盒舞

烟盒舞之名称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原为“跳弦”“跳乐”或“乐撮”。因舞者手执道具为装烤烟丝的圆烟盒,后统一称为“烟盒舞”。

烟盒舞主要流传于石屏、建水、开远、个旧、蒙自等市县。其中以石屏、建水两县为广泛流行并普及。据考,晚清和民国以后,石屏、建水彝族跳烟盒舞之风外传,男子到个旧当矿丁,劳作之余要跳上几套烟盒舞消遣;妇女走西头,到普洱、版纳、临沧一带帮人运货物,沿路跳烟盒舞。清末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曾记沈寿榕诗集中之序云:“夷人妇至思茅地,为人至普洱,每晚‘龙纵’(乐作)调为嬉,又名龙纵。”烟盒舞渐传四面八方。

烟盒舞大都模仿动物形态和再现或复述彝族生产劳动,如“簸箕乐”“簸麦舞”“攉细鱼”“踩茨菰”“踩谷种”“老妈梳鬏”小牛拜四方”“公鸡斗架”“骡子滚地”“燕子歇梁”“蚂蚁搬家”“螃蟹爬行”“长虫蜕皮”“长虫颤腰”“鸽子度食”“猴子掰包谷”等等,据此可推论,烟盒舞产生年代相当久远。

烟盒舞主要靠弹响烟盒伴奏,四弦起引头和伴奏作用。据调查,20世纪40年代以前,伴奏乐器只有二胡、笛子、笙等,后来由于伴奏艺人青黄不接,并后继乏人,加之一些历史原因,日渐只有四弦伴奏了。其曲调分正弦调和杂弦调,各以短小乐句为主题,无限反复来配合舞蹈。正弦调一般是边舞边唱,非常欢快。跳烟盒舞时以四弦为核心,弹奏四弦者被人们称为“四弦老板”。弹奏曲调一变,舞者的动作也就随舞曲变换套路,但一般不受音乐旋律所限,只要跟着烟盒节奏可随时入舞。从烟盒舞的风格来看,“三步弦”“二步半”“逗蹄壳”等套路,能够全面归纳和代表各种套路的基本风格和动律特点。

然而,由于各地彝族及其艺人受其他文化影响的异同,各地烟盒舞风格上也有区别。如彝族坝区所流传的烟盒舞表演性较大,并以小品舞蹈形式多,有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及单人舞,跳起来幅度适中轻松柔和,文雅中见刚劲。山区彝族则多以集体围圆圈而跳,自娱性较强,动作较慢,显得轻巧,粗犷有力,原始风貌较浓,这源于受汉文化影响较少指引的缘故。有些细节上也有区别,因表演者不同而形成各自的风格特色,或幽默风趣,风流潇洒,表演细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或动作飘洒,跳起来灵巧自如,刚健有力,模仿逼真。

(三)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主要流传在弥勒市彝族聚居区。早期俗称“跳乐”,现称“跳月”。当地自称“阿细颇”的彝族称“高斯比”(高兴地跳),跳时,男舞者弹奏大三弦,吹短笛;女舞者拍掌。为了统一变换动作,且步调一致,用吹哨声来指挥。其舞属于广场自娱性集体舞,人数不限,少则十多人,多则上百人,甚至上千上万人,但必须男女对称。多在喜庆节日时表演,特别是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最为盛大隆重。常以“跳月”踏场开始,然后进行摔跤、对歌等文娱活动,最后又以“跳月”收场,十分热闹,盛况空前。每当明月之夜,男女青年相约在村外的树林里或空场,或者在草坪上表演,特别是农闲时节,一直跳到东方发白才散场。

阿细跳月的动律特点,就是双脚似踏火左右交替弹跳,胯随脚的跳动左右稍送,双臂随身左右摆动,有易学易跳之特点。阿细跳月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三弦、树叶、二胡、三胡等。早期阿细跳月节奏较缓慢,舞蹈和队形简单,节奏为2/4拍子,乐器只有三弦、树叶、笛子,现今的“老人舞”便是。[2]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审美情绪发生了变化,那种缓慢、简单的动作和节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青年人就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编阿细跳月,将原来简单的弹跳发展成抬腿跳、蹬腿跳、抬腿转身跳,女舞者从拍掌发展到甩手、翻掌、盖掌,音乐节奏也变得欢快跳跃,情绪热烈奔放。

(四)跳掌舞

“跳掌”彝语称“实榨迪”,一般亦称“响把舞”。主要流传于蒙自、个旧、金平、屏边河口等县市结合部彝族地区,为祭祀性舞蹈。其舞多在祭龙节时表演。每逢农历正月初一、二、三或正月十六日(但因各地彝族祭龙时间不同而表演时间也不尽相同),白天举行隆重的“祭龙”活动后,到晚上选择一屋为表演场所,并选一男一女或三男三女,点灯进屋,背着犁、锄、弯刀或披着蓑衣戴着篾帽,男的吹葫芦笙,女的持响把,在屋内跳一圈或三圈,谓之“祭舞场”。其后,在葫芦笙伴奏者的带领下,男女老少,肩靠肩,手拉手,紧靠成横排或多排,双手搓响把,在音乐强拍上跺地搓起,上身随膝部的弯曲稍作前俯后仰并微微颤动,踩步稳沉有力,动作虽单一且古朴,但气势粗犷雄壮。[3]由于地区不同,各地的跳掌舞在动作上略有差异,如金平县跳掌舞只用右手持响把,左手则持扇子遮嘴状,上身左右拧动,并带有送胯动作。其舞不仅具有祈望神灵保佑,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庄重、肃穆的奉祀性文化内涵,而且具有庆丰年、同欢乐的气氛,同时也是男女青年社交、恋爱的主要方式。[3]

昔时,因其舞与祭祀活动有关,除祭龙节期间外,一般平时不跳此舞。近年来喜庆节日也有跳此舞。

(五)铓鼓舞

铓鼓舞主要流传于绿春、红河、石屏、建水、蒙自等县市部分彝族地区,属祭祀性舞蹈。其中除绿春县牛孔四大寨和红河县车古村彝族“栽波比”(“跳鼓舞”)纯属女性舞蹈外,其余都属于男性舞蹈。有单人、双人、三人及集体鼓舞,也有双人跳铓或双人铓鼓舞。由于地区和支系不同,其表演的内容、风格、特点以及表演形式、表演季节都不同。如绿春县牛孔四大寨和红河县车古村的三人“栽波比”是在每年正月第一轮属牛日“咪嘎哈”(祭寨神)开始到栽秧时止,历时一个多月。“咪嘎哈”是滇南自称“尼苏颇”的彝族最隆重的社祭性文化活动,以村头的一棵龙树为祭祀对象。届时由彝族毕摩带领全村男性聚在龙树前烧香祭拜,祈求保佑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白天男子祭龙树,晚上女子跳鼓舞。同样,祭龙树时妇女不得参与,女子跳鼓舞时男子则只能围观。“栽波比”套路繁多,动作和鼓点规范固定,以形象的动作表现一整套稻作生产过程,从犁田、耙田、撒秧、拔秧、捆秧、插秧、薅秧、割谷、掼谷、背谷归仓等,表现出他们对生产劳动的热爱,寄托她们对来年五谷丰登的信心和希冀。[4]其风格特点是上身保持正直,身体上下起伏,同时左右摆动。手的上下臂灵活有力,鼓背面站一人为击碎鼓点者,指挥鼓前二人,“碎鼓”鼓声不断,与舞者的鼓点配合协调,整个舞蹈欢快有力,节奏鲜明。

泸西县自称“撒尼颇”和石屏自称“濮拉颇”的彝族民间流传的“大鼓舞”、开远市自称“阿哲颇”的彝族鼓舞和自称“濮拉颇”的彝族“铓舞”,其作用为祭祀天地神灵及娱尸和送葬。有的彝族地区与刀、叉、棍棒舞一起表演。铓舞、鼓舞总的风格特点扭腰摆胯,身体前俯、半蹲、深蹲,随着鼓点颤动身体,整个动作至始自终粗犷奔放。[4]

(六)五笙舞

五笙舞主要流传于金平、元阳、绿春等县自称“阿鲁颇”的彝族村寨。表演形式简单,属广场自娱性集体舞。常在逢年过节或喜庆节日时表演,是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一种形式。表演时由一男性吹葫芦笙领头,众跟其后,顺逆时针方向走圆圈起舞。其基本动律:两腿保持屈膝,走步自然,送胯,踩步刚健有力,整个动作稳健古朴,随音乐节奏的快慢强弱起伏。金平县五笙舞有“直步”“一步一踩”“三步一踩”“三步三踩”“乐作”狗跳步”等舞蹈套路。这舞蹈套路可分可合,随人数的增多,五笙也可增至二、三支。绿春县五笙舞时则边歌边舞,一人领唱众人合。动作和音乐节奏固定,上身保持正直,双手甩动自如,随着舞步,两手至胸前和身旁拍掌,有“紫歌”“展歌”“六翻六踩”“穿花”“老母猪吃食”“苍蝇搓脚”“马四踢”“走调”“拍掌调”“三跺步”“走挪”“摇摆步”等舞蹈套路,也是可分可合,独套成舞。

(七)阿尼西山妮

“阿尼西山妮”是蒙自市自称“尼苏颇”的彝族女青年送新娘时表演的一种习俗性舞蹈。当地称七姑娘。“阿妮”意为阿姐,“阿尼西山妮”为阿姐是西山上下来的姑娘。传说天上仙女,是能歌善舞的舞神,每当新娘有求,必到凡尘与姑娘们同乐,亦泛指能歌善舞的姑娘。其舞为女性集体舞蹈,表演时边唱边跳,内容多为描述彝家生活生产情景,叙述儿时游戏的快乐和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动作别具一格,或模仿砍柴、背柴,或回忆儿时快乐。在热烈欢快的曲调中,舞姿显得格外洒脱开朗,格外婀娜多姿。舞蹈从“邀伴”(基本动作舞蹈)、到“请神”(请七仙女附身)、最后问请“七仙女”附在某一舞女身上后,某人即代表舞神与众女答唱且翩翩起舞。近年来,经彝族民间艺人的传承,文艺工作者改编,表演场地已从室内搬到广场、舞台,弃其“请神附身”的迷信色彩,提炼其中部分优美动人旋律,使其舞形成更为优美简练。[4]

(八)响杆舞

其舞亦称霸王舞,主要流传于石屏、建水、开远、弥勒、泸西等市县彝族地区的一种自娱性舞蹈。每逢祭祀、殡葬,节庆或聚会时表演,有的地区与殡葬队伍的刀、叉、棒等同时表演。而蒙自市还把它融合于花灯中,不单独表演。[4]

响杆舞(霸王鞭)人数不限,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双数,一般不少于四人。石屏县彝族响杆舞较之其他地区还有特色,从表演场所看,其舞是中老年妇女在自己组织的“栽秧会”“送虫会”“庙会”等聚会中跳的一种舞蹈。从功用看,表演时边跳边念祈祷词,边唱边舞。但其动作小而跳烟盒舞时也插入响杆舞,跳起来动作节奏较快,情绪欢乐。

(九)兵器舞

在红河彝族各地区中均有流传,有的地方称刀叉棍棒舞,又因在表演时常带健身杂技性,故又称“杂耍舞”,其舞常与舞狮、舞虎、舞龙等舞蹈同时同场表演之多,是具有祭祀性的舞蹈。

兵器舞,主要在送葬出殡时表演,其中包括哨棒、镰刀、大刀、关公刀、三尖刀、连枷、流星、三节棍、霸王鞭、狮子、虎、猴等。弥勒县巡检司、五山及开远市乐百道等地彝族送葬出殡时,先由铓鼓引一对猴在前耍跳,逗引狮子,或先由一对唢呐吹奏前行,再由锣、钹、镲带头上场,中间是各种兵器,边走边跳,在一片打击乐器的节奏中,刀、叉、棍、棒一齐同跳,以示为死者不死的灵魂开路,把亡灵平安送上山,且把亡灵顺赴阴府与历代祖先团聚。表演时不要求表演者动作整齐统一,主要以各自道具不相碰为前提,自行掌握动作变换的时间和位置,因而给人造成舞蹈动作各不相同的错觉。在表演时,一般两人对舞,或防,或刺,或亮相,动作干净利落,动中有静,静中含动,快而有力,不仅充分表现了彝族粗犷豪放的性格,也体现了彝族的尚武精神。[4]

与此同时,舞狮或舞虎或舞龙。舞狮表现狮子的不同情绪和体态;舞虎则以模拟虎或龙的习性和动作为主,并自有一套娴熟的技巧,有翻、扑、跳、滚等,表现虎的凶猛和矫健。

二 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流派属性

(一)娱乐性舞蹈

娱乐性舞蹈几乎占有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的大部分。其主要共性是它的自我娱乐特性和欢快跳跃的情绪。如乐作舞、烟盒舞、阿细跳月、响杆舞、五笙舞等,虽然它们的舞源系统不同,如五笙舞属于跳板派,其余属于跳弦派,但它们都是红河彝族民间流传的集体娱乐舞,起着加强民族团结和沟通人际关系的作用。其主要伴奏乐器除五笙舞为葫芦笙外,其它如四弦、二胡、笛子、三弦,甚至烟盒舞可只用一把四弦,弹弦者誉为“四弦老板”;红河江外乐作舞以红河县阿扎河乡垤施、洛孟为例,有时增加了低音二胡;阿细跳月当然少不了大三弦,它既是乐器,又是道具,所以有时被称“大三弦舞”。但在跳响杆舞时,又可以不用乐器,只用响杆“嚓嚓”的节奏声。所以有时这类舞蹈也可参与刀叉棍棒的队伍中为死者送葬出殡。

(二)祭祀性舞蹈

这类舞蹈一般只能在特定的场合才跳,其最初及最明显的是为了娱神、祈年或祛鬼。红河彝族先民如同其他民族先民一样对自然现象不理解,不能科学地解释,往往认为有一种超越一切的神灵在主宰人们,所以要达到某一目的的如期盼丰收,祝愿灵魂安宁或人畜康泰时,就向神灵祈求,并鼓舞以取娱之。当下彝族铓舞、鼓舞、刀叉棍棒、舞狮、舞虎、跳掌舞等,均属此类舞蹈。它们都在节日或宗教祭祀时跳,除了响杆舞有葫芦笙前导外,其余舞蹈只用铓、或鼓、或锣、镲等打击乐器击出节奏以协调众人的步法。至于刀叉棍棒等舞蹈,又几乎不必协调动作,只以互不碰撞为前提。这类舞蹈具有庄严、肃穆,且纯朴和神秘,舞步简单。除响杆舞可男女同时跳外,其余只限纯男性或女性。近年来,“栽波比”和响杆舞的自娱性表演性增强,已不限制场合,且经专业工作者改编加工提炼,已用不同形式将它们搬上了舞台。[3]

(三)风俗性舞蹈

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很多都依附于风俗共生共存。在这所指的风俗类舞蹈,是指既不是娱乐性又不完全属于祭祀性舞蹈,它只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中表演,不同于祭祀性舞蹈那么庄严和肃穆。虽有神秘色彩,又不与农事活动和原始宗教有关。“阿尼西山妮”“七姑娘”等舞蹈,带有一定的祝福和游戏的性质。姑娘出嫁,女伙伴们相约在一起请“舞神”附身,大家尽情欢快而舞。通过“邀伴”“请神”“问神”等过程,邀请“带着金银首饰,梳着两条辫子”的阿姐来,一同“搓脚玩”“拍大腿玩”“滚草墩”等。姑娘出嫁时,为什么要同女伙伴玩耍呢?这是少女在惜别少女时的一种心态流露。众所周知,因为姑娘一旦结了婚,就意味着为人妻,并将要担负起家庭重任。从此告别了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步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生活。在这新旧交替之际,与童年、少女伙伴共同回忆值得留意的美好时光,于是产生了玩耍游戏舞蹈。这类舞蹈的音乐也略带幻想色彩。过去是女青年以唱伴舞,后经文艺工作者改编提炼,从屋内搬到屋外,搬至广场,并作为节日表演,配上二胡、四弦、三弦、笛子等乐器,供族人欣赏。

三 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特点和功用

(一)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特点

如前述,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具有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点。一般说来,除了具有祭祀性的原生态舞蹈外,几乎所有原生态舞蹈都是有歌必有舞,有舞必有歌。舞者往往是边唱边跳,还要边奏乐器,如“乐作舞”“五笙舞”“阿细跳月”。同时常以围圆圈形式表演,表现出一种民族向心的内聚力。女击掌,男奏琴,边歌边舞,通宵达旦。甚至有时几乎不唱就跳不起来,因为唱什么调就跳什么舞,各种调子的舞步不同,不能乱来。另一个特点是套路比较规整,并出现了具有较高技巧的舞蹈小品、哑剧、单人舞、双人舞的表演形式,艺中有技、技艺结合在“烟盒舞”中较为明显。“烟盒舞”素称180多套,有分正弦和杂弦,内容包罗万象。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动律流畅,节奏鲜明,雄健挺拔,刚柔相济,热情奔放,松紧有致。脚部动作多于手部,力度强,“听到四弦响,脚杆就发痒”的彝族民间谚语,正说明和反映了舞动的部位多在脚上。“月亮出,大火着,围着火。来跳乐。黄灰帽,鞋子脱,带大家唱,多快活。手拉手,使力跳,月亮出、管不着。”[5]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群彝族男女青年围着篝火狂欢的热烈场景和仪态,即使祭祀性舞蹈如“铓舞”“鼓舞”“响杆舞”“兵器舞”,也绝无低眉垂目。

然而,由于红河彝族人口多,分布较广,自称庞杂纷纭,又因舞种不同,所以除上述共同的特点外,又各具不同的风格特点,即个性特点。如弥勒市彝族跳乐就略带压抑的稳沉,在大跳时才充分显得激昂奔放。有时虽是同一地区同一舞者,但支系不同和舞者不同,也表现出不同支系之间的差异,如自称“阿细颇”和“撒尼颇”的彝族,都是跳大三弦,但自称“阿细颇”的彝族豪放热烈,而自称“撒尼颇”的彝族稳沉抒情;蒙自市彝族坝区少女出嫁之夜跳的“阿尼西山妮”却显得悠闲自若,幻想情调的音乐向人们倾吐着祈求仙女相助之感。又如“五笙舞”的稳健,“响杆舞”的古朴;“烟盒舞”极富于弹跳性。男性“鼓舞”粗犷奔放,女性“鼓舞”则以灵巧的双手击出变化无穷,令人眼花缭乱的鼓点而从不大跳。

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的动律特点,从总体看,其表现为动律流畅,下巧上活,且蹬、踏、葳、抬并用以及三步逗合,而韧有力,轻盈洒脱,腰部随韵律自然摆动,步法多变而翻飞自如。但不论是烟盒舞、乐作舞或阿细跳月,或者铓鼓舞,其美感均在运动中体现,较少有静止之造型,舞动时足部的蹬、踏、葳、抬既灵巧多变,又坚韧有力。组合形式上以三步为单位较多,如烟盒舞、乐作舞中的“三步弦”,阿细跳月中的“三步乐”,其他如三跺脚、三步转身、三步一退、三步抬腿、“三姊妹逗合”等,腰部以上均显得潇洒活脱,干净利落,腰胯随韵律自然转动,不是大幅度的扭腰送胯。

红河彝族较早地进入了农耕文明社会,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早在秦汉之际,就已懂得开发矿产资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狩猎渔集的社会生活已经不是他们继续生存的生产方式,反映在艺术上的多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中,虽然热情奔放,但已很少出现那种“剧烈的、紧张的疲劳的”表现原始狩猎的舞蹈,大量存在的是与农耕文化有关的“踩荞”“猴子掰包谷”“栽秧鼓舞”“簸麦舞”等等。农业生产比狩猎经济更稳定了他们的情绪也更愉快乐观,所以表现在舞蹈上则是挺拔向上。从地理环境来看,红河彝族多居于山区缓坡地带,或湖畔地带,交通较之其他民族方便,社会交往较频繁,这种地理环境培养出来的性格,也是比较开朗明快的。特别是明清以来,有大量汉族移民乐居与彝族地区,他们将儒家思想文化彝族民众传播,使红河彝族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诸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彝汉文化的交流,使传统文化发生了变异,如海菜腔、五山腔、烟盒舞的汉文化成分的融入,而且产生了汉文化的彝化现象,如“响杆舞”或“霸王鞭”和花灯鼓舞的产生。以上诸因素共同形成了如今红河彝族舞蹈朴实、刚健、热烈、奔放的主要风格特点。

(二)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功用

1.休闲娱乐功用

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同所有彝族民间艺术一样,其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休闲娱乐方面。人们在劳动之余,寻求愉快欢乐享受以消除疲劳,调节精神,跳“乐作舞”,弹响烟盒跳“烟盒舞”,弹奏大三弦跳“阿细跳月”或吹葫芦笙跳“五笙舞”,忘却了烦恼,消除了疲劳,恢复了体力。

2.艺术欣赏功用

由于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已出现了较高层次的,且带有表演性的其艺术欣赏功能,亦随着审美价值的提高而占有重要位置。如“烟盒舞”“乐作舞”“阿细跳月”“响杆舞”等,都曾因此被选拔到昆明、北京等地演出,赢得了省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并受到中外朋友的赞赏。

3.社会交往功用

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几乎所有舞种都具有这一功用,自称“腊鲁颇”的彝族“五笙舞”,是以葫芦笙为主要伴奏的集体舞。这种以“一人吹芦笙为首引,男女牵手,周旋而舞。”[6]对舞蹈进行的记载,往往是携手围圆圈向火而舞至通宵达旦的活动,既增强了民族的内聚力,又为男女青年觅伴寻侣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以火为中心的舞蹈形式,反映了红河彝族的向心力和认同性。红河彝族历来以互帮互助为美德,正是这种向心力与认同性的反映。

4.社会教育功用

红河彝族具有尊老爱幼的美德。这方面在他们的原生态舞蹈中也有体现,如“烟盒舞”中有许多套路或舞蹈小品表现了彝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哑巴砍树”和“鸽子度食”正是如此。当然,许多再现生产劳动过程的舞蹈,最初是娱神祈年、盼望丰收的,但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脱离了原始时期所表现思想内容和主题,即更具有纪念意义和表演性质。如“栽波比”,在复述农耕稻作生产中每个生产环节的动作时,对彝族后生无疑具有劳动神圣的启迪教育。他们还没见过如此细腻的表现稻作农耕生产劳动的舞蹈,从撒下第一粒稻籽,直到拔秧、插秧、薅秧、收割、入仓,甚至包括捆秧、送秧的细节。这种女性舞蹈在孩童心目中更加增强了对伟大母亲的崇拜。在刀叉棍棒舞中,除将祖先信仰文化逐步承递外,还表现出笃信人力可以驱散看不见的恶势力的人本主义思想。这里不是“敬鬼神而远之”的被动,而是一种积极的主动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所具有的战胜困难的教育作用,也是很明显的。这里还需特别强调的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解放战争年代,红河彝族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弥勒西山游击区和弥泸(弥勒、泸西)根据地。居住在这一带的彝族,曾用彝族原生态舞蹈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向反动派作斗争。“阿细跳月”“乐作舞”“满三娘”等,在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打击和分化瓦解敌人方面,起到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综观所述,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的舞种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也色彩纷呈,而且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用。千百年来,在彝族民间艺人的不断努力下,得到广泛保护传承,并出现了许多颇有造诣的民间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在彝族以及同彝族共居的其他兄弟民族中有很高的声誉,在继承和发展彝族原生态舞蹈,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后,许多文艺工作者在深入彝族民间,向彝族民间艺人学习的过程中,对彝族原生态舞蹈加以收集整理并搬上了舞台,使其更加绚丽多姿。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央西部大开发,云南民族文化大强省及红河民族文化强州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

[1]佚名.乐作舞:展现劳动的快乐[J].文化月刊,2010(09).

[2]解珺然.阿细跳月与撒尼大三弦舞[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2010.

[3]龙倮贵.红河彝族传统习俗性庆典活动略考[J].红河探索,2006.

[4]龙倮贵.试析彝族原始宗教舞蹈[J].毕节学院学报,2008(01).

[5]左玉堂.云南彝族歌谣集成[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467.

[6]向达.蛮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2.

[责任编辑 自正发]

The Types of Yi People’ Primitive Dance and its Features and Functions in Honghe Prefecture

LONG Luo-gui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99, China)

The paper is about objective classifications to Yi People’ primitive dances in Honghe Prefecture according to their names, sections,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forms, making it fill with mixing elements of sacrifice, ritual , custom , primitive dance, and with the functions of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art appreciation, social interaction, social education etc. It is proved that Yi Nationality People’primitive dances in Honghe Prefecture is to repeat and reappear ancestors’ social and cultural lives, the Historical evidence to learn Yi people’ society and life, it is also a inherit a legacy of the Yi people, useful of studying ethn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Religious Studies, aesthetics, science of art, and then it provides reliable basis for writers and artists going in for dance, performance, teaching, etc.

Yi people; Traditional dance; Types; Characteristic; Function

J70

A

1008-9128(2017)03-0017-06

10.13963/j.cnki.hhuxb.2017.03.005

2017-01-12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资助项目:中国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及其数字化建设(13&ZD142)子课题:滇南、滇中、滇东南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2014年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资助项目: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SYSX201420)

龙倮贵(1963-),男(彝族),云南红河县人,教授,研究方向:彝族哈尼族传统文化及“三农”问题。

猜你喜欢
烟盒红河原生态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
用烟盒做一架小飞机
作文呼唤“原生态”
烟盒博物馆之旅
原生态静宁苹果
烟盒博物馆之旅
创意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