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荔浦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017-03-10 08:46:37
环球市场 2017年5期
关键词:荔浦县沙糖桔荔浦

李 勤

中共荔浦县委党校

从荔浦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李 勤

中共荔浦县委党校

本文从荔浦县近二十年的农业产业开发出发,对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下与之相关的土地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将有关讨论分为荔浦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历史进程中土地制度与现实冲突;荔浦县在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过程中农业开发主体人的变更与实际发生的土地“流转”;“荔浦模式”对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启示等三大主题分别予以概述,试图梳理出农村在规模化农业发展中土地问题的主要观点和建议,希望能为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农村;农业;土地;改革

一、荔浦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现状。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农村基层开始逐渐试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可是由于广西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的先“堵”后“放”,导致荔浦在当年的土地变革中产生了影响至今的自流状态。突出就是“统”与“分”的关系处理不好,应该“统”的没有“统”起来,不该分的却“分”掉了。造成了当前的土地制度与现实严重脱节。

所谓应该“统”的没有“统”起来是指,那些没有承包到户的村集体土地(包括鱼塘、山林等),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在历次的“圈地”运动中几乎消失殆尽,这与很大一部分村干部为一己私利而出卖村民集体利益不无关系,早几年直到现今不断出现的案例就是最好的佐证。

而不该分的却“分”掉了是指,随着承包范围的扩大,荒山、水面等也全部承包,并且土地承包期几近无限期的延长。虽说文件明确规定承包农户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但现实却是最初的土地承包从刚开始的小调整、微调整,到最后不了了之彻底的不调整,也就形成了现今的“人增地不增,人减地不减”的事实局面。造成现今这一形式的根本原因就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农民的私有意识不断增强,并且越发突出,大家都在主动和被动地遵循和保护这一规则,并且潜意识的维护“市场与公平”真正以达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可以这么讲,如果政府想再次大规模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除了采用行政强制手段别无他法,那就等同于再一次“土改”,其翻天覆地的气势对农村基层可能带来的动荡是难以想象也不敢想象的。况且我们的中央政府根本就未想过这样,我们的政府不但把土地承包权延长到50年不变,并还反复强调土地的承包权长期不动摇以稳定农民稳定农村。所以在当前的农村事实就是,土地承包权已不仅几近架空所有权,与教科书讲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区别完完全全大相径庭,即名义上属国家所有、实质上已完全相当于私人所有权。

二、荔浦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1、荔浦县农业产业化异军突起,迅猛发展。

长期以来,荔浦芋和马蹄种植一直都是荔浦的传统和特色农业,但比较广西其他地方甚至放在整个大桂林地区荔浦仅是个普通的农业小县。由于荔浦自古传承下来的经商传统,再加上从改革开放以来几近三十年很长的时期都是立足于工业兴县,所以在工业迅猛发展的对比之下,本有特色的农业开发并不凸显。直至2000年沙糖桔种植引进荔浦,进入当时的主产区修仁镇。大约从2007年起,之后的种植面积增速开始加快,而且一直保持2万亩左右每年的增速。比如:2011年为3.7万亩,2012年达6万多亩,2013年约5万多亩(其中包括了荔浦人到平乐、蒙山、金秀、鹿寨等周边临县租赁耕种的土地)。就以种植沙糖桔最为兴旺的以修仁镇为例,全镇的可耕种土地面积约3.2万亩(水田2.7万亩),沙糖桔超过2万亩,其中有近6000亩水田用于种植沙糖桔。2007年之后荔浦县沙糖桔的售价稳步上升,从3元/斤直至现在的5元/斤,以至高达8元/斤。有了好的价格作为支撑,种沙糖桔似乎成了“稳赚不赔”的行当。村看村,镇看镇,一带十,十带百,由此,以沙糖桔为龙头的荔浦农业产业开发如火如荼高涨至今。

2、农业开发中的主体人。

在以沙糖桔种植为龙头的荔浦农业产业开发大军中,第一主体人就是农民。特别是准备扩大规模“滚雪球”的农民。修仁镇村民周作明原有沙糖桔20亩,2013年和几个朋友合伙,新种了400多亩,一共投资130万元。另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也回家拿起锄头,跟随乡人搞开发。例如茶城镇村民李自书曾辗转大连、广州等地打工,在得知乡人种沙糖桔收益倍涨,觉得种沙糖桔比打工强多了,就毅然返乡,于2013年与他人合伙扩种700亩。再有一些企业家也开始下乡注资种果树,成为实力强劲的农业开发主体人。特别是在欧洲金融危机之后,荔浦民营企业举步艰难,很多企业直接转战农业开发。比如荔浦规模较大的原来主产出口欧洲木衣架的“华海木业集团公司”近两年就集中较大资金投入到农业旅游开发中,从种植无农药化肥的有机稻大米,到荔浦芋、早莲藕、沙糖桔等特色农业产业等一条龙的农业观光旅游开发。

3、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土地“流转”。

荔浦县农业产业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地租不断的跟涨,但猛涨的的地租仍然阻挡不了荔浦农业开发的势头持续高涨,种植热潮使得荔浦县土地紧缺,荔浦适宜的土地已经被农人见缝插针全部种满沙糖桔、枳壳苗、荔浦芋等,所以大家将目光转向了外县。荔浦人外出开发特色农业产业的目的地最初主要集中在蒙山、恭城、临桂等邻县,但随着临县在荔浦人的带动下农业产业也开始迅猛发展,土地日趋紧缺,所以直至2017年荔浦人外出开发农业东到贺州昭平、中山,西至柳州鹿寨,南到梧州蒙山、藤县,北至永福、临桂等,农业产业圈越圈越大。

农业在逐步的走向产业规模化发展,土地的“流转”是基本的第一步。荔浦县在几近十年突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土地“流转”可以按县内县外基本划分为两种情形。不管是哪种情形,只要你进入某个农村想获得一些土地的经营权,你基本上都需要到村里挨家挨户地谈,非常分散。因为由于前述我们广西的特殊原因,农村土地可以说是完完全全承包到户的,经营权基本在农户手中。当然形式多样,也可以跟村委或村里族上权威代表谈,但最终还是要具体到每家每户,所以也必须是要费些力气的。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法律对土地流转的保护问题上:国家关于土地流转权利的保护问题一直停留在文件上,相对比较模糊,经营权没有相关的、比较明确完善的产权保护法律。就是中央政策出台,跟农户签流转协议,村民大会通过,协议是非格式合同。不像你买套房子,土地虽说也只有使用权,但至少有个房产证。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9亩,荔浦县大约九分地,原来种地的人基本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壮劳动力大都外出经商或务工。荔浦周边的县跟荔浦情形也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由于荔浦县自古以来经商传统的思想传承,荔浦人一直以来都具有包容和契约精神。所以在土地出租流转上,不管中央出台文件前或是后,早在九十年代以至当前,一直都遵循着市场规律和契约精神在民间静静地流转整合。简单概括就是:要么出租甚至出卖,彼此遵守合约;要么自己保留耕种甚至丢荒(这种默契既体现在民间也体现在政府和农民之间,基本长期共同遵守)。但在外县承租土地相对来说就复杂罗嗦许多。目前基本上是租赁的土地归承租人经营管理,但必须雇佣那些将土地流转给他的农户做农业生产工人,甚至还需雇佣其中的某些农民参与基础管理,每月支付工资生活费。等到收获采摘的时候,还需雇佣出租土地的本村农民。也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相关措施,把出租土地的农民甚至当地周边的农民与租赁承包土地的农场主捆绑在一起,共同开发农业产业。

三、“荔浦模式”对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1、集约式规模化农业发展是趋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实释放出农村积压已久的巨大生产力,推动着中国农村农业30多年的飞速发展。但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成熟,经济社会不断转轨转型,农村个体农户的生产形式已难适应瞬息万动的市场变化,小规模家庭经营已经无法推行大规模设施化机械化科技化社会化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都大打折扣,已经无法在以高集约、高科技等为特征的现代社会“高枕生存”,难以实现与大市场有效对接,更与社会化大生产时代“脱轨”,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落后的生产经营形态。可以说推动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已是正当其时。面对中国农业当前处于的第二个飞跃的发展阶段,必须不失时机的推动家庭农户个体生产经营向集约式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转变,才能顺应市场经济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大潮流大趋势,进一步释放农村农业生产力,推动生产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农业的科学持续发展。

同时农业桂木华的发展又推动着农业产业链的变革。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离开土地流向城市,,农业产业的发展必然向“物质化、服务化”改变,将来农业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广大。比如现在的荔浦,从果苗种植到除草打枝和果实采摘等,农工非常紧缺,普遍的出现了车接车送农工为农场服务劳作的特殊“景象”。农民离开土地大规模的转移到城镇,这就打破了原本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长期的小农耕作方式,有利于小块小块的土地从新通过出租承包而集中在一起,为规模化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土地。,当规模化逐渐成为农业生产开发的常态之后,那么它内在的规模经济就会将规模化的程度逐渐提高,并且形成必然的发展趋势。从而农业生产方式将更趋科学化、精细化,这也加速了行业的优胜劣汰,提升行业的集中度。

2、土地流转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循序渐进。

当然走规模化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首当其冲的就是推动土地流转。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开在市场流转,适度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农业产业,培育包括农民、企业家等在内的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构建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但同时也强调必须以中国国情为基础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虽说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已经是我国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事实和趋势,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为了单一地追求土地流转速度和盲目地追求农业产业的超大规模,而脱离国情罔顾实际。就像修仁镇的沙糖桔种植影响了整个荔浦县的农业开发,而荔浦县的农业开发又带动了周边临县形成了一个桂北农业产业开发区。所以说虽然农业产业发展是必然的方向趋势,但典型的影响与引导的力量才是关键,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同时我们更要看到这一推进过程的长期性,荔浦农业产业发展到当前这样的情形,也是经历了几近20年,真正的做到因地制宜、不断修正、逐步发展壮大,并且还在继续调整。所以要想真正做到农业规模产业化经营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进程相互促进,与农业科技发展进程相互促进,与农业专业性服务相互促进,首先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循序渐进。

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当前土地制度引发了诸多的问题。一是城镇的建设用土地使用效率不高。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本来土地的利用率更高,土地使用应该更加集中,但是在我国不但没有表现出这种明显的趋势,反而是土地使用更加粗放,并且程度还不断恶化。二是农村土地闲置状况非常严重。比较起传统农业的种植,进城务工收益更高,因此大量的农民涌进城镇,从而大量耕地抛荒。虽然常驻农村的人口在不断减少,但农村新的建设用土地数量反而不断增加,因此反而导致农村原来大量的旧居民点的闲置,从而土地利用率更加下降。三是农用耕地质量下降,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污水排放等环境污染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了我国大约有70%的耕地收到了污染,同时化肥、农药长期以来不受控制的过量使用,深度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所以我国坚持的18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只能保护了耕地的总量,而不能耕地质量的保护。四是土地财政问题严重。当前我国许多城市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建设资金来源于土地出让的收入,有的地方甚至高达三分之二。另一方面,由于拆迁成本的不断增加,加上土地出让收入在不断减少,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净收入也就逐年在下降。加上现今的土地相关税收收入,土地财政难以继续维持。

[1]荔浦农业网

[2]李晓东.加快实施农业集约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思考[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

[3]耿艳丽.寿光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荔浦县沙糖桔荔浦
基于经济发展视角下如何发挥荔浦芋品牌优势
新农民(2022年28期)2022-11-19 11:22:20
中华诗词学会2022年第六届(荔浦)高级研修班招生启事
中华诗词(2022年10期)2022-07-29 09:16:52
广西:荔浦举办第六届沙糖桔王争霸赛
广西荔浦市启动首批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工作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沙糖桔
银潮(2020年12期)2020-12-22 03:24:08
基于农民增收视角地方政府扶持特色优势农业的情况调查
智富时代(2018年4期)2018-07-10 12:34:00
荔浦县文场文化发展传承对检察文化的启示
荔浦县发展林下经济及其展望
广西·桂林沙糖桔、金柑产销趋旺
荔浦芋喜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