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兰 璋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0)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综述
谢 兰 璋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0)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的提出缘于里昂惕夫之谜。为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经济理论界人士纷纷开展讨论与研究,新要素贸易理论由此形成并发展起来。虽然,就分析方法而言,新要素理论与传统要素理论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但其对一国比较优势形成因素的扩展和补充仍具有现实意义。
国际贸易; 新要素; 理论综述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的提出缘于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美国的外贸结构,得出了与“赫—俄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即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使他大为震惊。为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经济理论界人士纷纷开展讨论与研究,新要素贸易理论由此形成并发展起来。新要素贸易理论认为:在考虑国际贸易中商品的比较优势时,除去传统分析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三要素以外,其他要素在国际贸易中也起着重要作用[1]42-44。新要素贸易理论基本上沿用新古典学派的要素分析法,强调生产要素供给对贸易国利益的影响。该理论赋予了生产要素新的内涵,突破了原先的局限,其对一国比较优势形成因素的扩展和补充仍具有现实意义。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概括。
与传统要素理论不同,新要素理论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这三种生产要素存在着质的差别,即这三种生产要素并非是同一的。
从劳动要素看,劳动也称为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非同一性体现为:(1)各国之间存在着人力资源的数量差异,这不仅反映在人口数量上,也反映在劳动力数量上;(2)人力资源有质量差异,如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质量也更高;(3)人力资源有结构差异,如发达国家的管理人员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
从资本要素看,资本包括机器设备、厂房设施以及存货等,其非同一性体现为:(1)各国拥有资本的数量和规模不同;(2)各国拥有资本的结构和品质不同,如在教育文化投资中,发达国家的投入力度要大于发展中国家;(3)资本要素的生产率不同,发达国家的资本要素生产率高于发展中国家。
从土地要素看,土地也称为自然资源,它的非同一性体现为:(1)各国拥有的自然资源数量不一,如美国耕地资源充裕,日本耕地资源稀少;(2)各国拥有的自然资源种类不一,如澳大利亚拥有广袤的农场,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3)各国拥有的自然资源品质不一,同样的铁矿在各国的品质就有所不同,同样面积的耕地肥沃程度不一。
以上这些生产要素的差异会对国际贸易带来影响。比如,自然资源的差异会影响到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要素投入的比例。如果不对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它们和劳动、资本要素投入比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考虑,就难以对国际贸易的流向、规模和利益等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说明。同样,各国劳动的质与量的差异、资本的质与量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一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规模和利益。各国生产要素的非同一性,使得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同样分析上的结论发生修正。比如,原来数量上的相对优势可以因为品质上的相对劣势而抵消,甚至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生产要素禀赋的性质。
国际贸易中各国的资源禀赋从短期看可以假定为不变,但从长期看,资源禀赋会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而发生变动[2]107-115。
劳动要素的变动性主要体现为:(1)劳动的总供给会随着人口增长率和年龄结构的变化而变化;(2)劳动力结构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高级化,管理人员与技能型熟练劳动者的比重上升;(3)劳动力素质会随着教育、科技、卫生水平的提高而提高;(4)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对劳动要素的需求状况,传统产业部门的衰弱和新产业部门的兴起都会改变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本—劳动的比例。
资本要素的变动性主要体现为:(1)资本存量的差异、资本积累的能力和水平高低,会改变一国资本要素的数量与规模;(2)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国际中的相对地位的变化,也可以改变一国资本要素的结构和技术层次;(3)资本利用效率的高低可以改变资本要素的禀赋状况。
自然资源要素的变动性主要体现为:(1)以前较为丰裕的自然资源由于过度使用而变得稀缺,如森林、矿产、石油等;(2)新的自然资源被发现和利用,如新矿产、新油田的发现和开采;(3)过去无法利用或无法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被开采和利用,如水力、风力、太阳能等;(4)随着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提出对某种某些资源的利用。
由此可见,各生产要素在数量上和品质上都存在变动性。这种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随着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生产要素有了新的内涵,在外延上也有所扩展。生产要素除了劳动、资本和土地三种要素外,还包括了技术、人力资本、信息等[3]11-12。
1.技术要素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技术生产要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提高、品种的更新、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无一不是依赖技术水平的提高。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巧和熟练程度积累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劳动、资本、土地要素的生产率,还可以提高三者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从而改变传统三要素在生产中的相对比例关系。
2.人力资本要素 人力资本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单独的生产要素,各国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实质上是人力资本的差异。劳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简单劳动,另一类是技能劳动。前者无需专门培训,而后者却需要专门培训,需要一定的投资。计算人力资本价值的方法有很多:(1)以收入报酬计算,如工资差别;(2)以成本计算,即将投在劳动者身上的全部教育、培训费用和放弃的全部收益进行相加;(3)以生产进口或出口产品的不同劳动集团的重要性为基础,计算出技能指数,并以此衡量其价值。
资本充裕的国家往往是人力资本(人力技能)充裕的国家。以美国为例,它最充裕的生产要素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这就决定了美国的出口产品是以技能密集型产品为主,而不是传统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用传统的三要素论是无法解释当代国际贸易现实的,人力资本要素论从某一方面说明了国际贸易的现实状况。
3.信息要素 信息是来源于生产过程之外的作用于生产过程的能带来收益的一切信号的总称。与传统生产要素不同的是,信息是无形的、非物质的生产要素,是一种能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但是,信息创造的价值有时却难以用通常的方法来计量,其交换取决于信息市场的自然力量。此外,信息具有时效性,其交换往往带有神秘性质。信息利用的状况可以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可以改变一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4]214。不管怎么样,将信息作为生产要素之一,是生产要素观念上的大转变。
4.管理要素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由人来操作的,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劳动的特殊分类。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管理是生产要素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即它与其他生产要素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一般来讲,发达国家的管理要素相对丰裕,经济落后国家的管理要素相对稀缺,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的比重与管理水平的高低上。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一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和对外贸易的各个方面。
要素密集型变换又称要素密集型反向,它有两层含义:(1)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的要素密集型特征不同,同一产品在劳动丰富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又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比如,小麦在美国是资本密集型的,但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却可能是劳动密集型。(2)同一产品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要素密集型特征不同。一种新产品在开发时是技术密集型,但随着大规模的生产出口,就变为资本密集型,进入成熟期就会变为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是导致商品密集型特征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由于技术进步是经常发生的,产品的要素密集型变换也具有普遍性。比如,美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在小麦、机电产品生产上均为资本密集型,而且,小麦产品的资本密集度还高于机电产品。而中国是劳动密集型国家,生产小麦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机电产品是资本密集型。这样,当美国专门生产小麦、中国专门生产机电产品进行贸易时,就会出现要素密集性质相同的情况。由此,中国的对外贸易就会出现里昂惕夫之谜(出口资本密集型的机电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的小麦)。
从要素密集型变换的前提出发,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最先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他将贸易国分为三类:(1)出口新产品的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等;(2)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家,如大多数欧洲国家;(3)某些发展中国家。他把产品划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产品三个发展阶段。
从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来看,在新产品阶段,由于产品处于开发中,这时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是技术密集型;在成熟产品阶段,随着新产品的产量增加,出口扩张,产品逐渐定型,技术投入开始减少,资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增加,这时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为资本密集型;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由于国外厂商仿制新产品,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原来拥有的垄断逐渐丧失,企业不得不通过对外投资,将产品的生产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来保持竞争优势。这时,非熟练劳动投入大大增加,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向劳动密集型转变。这是由生产转移到国外而新产品返销到原发明国所致。
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经济学家们又分析了新产品的贸易流向,由此得到创新国产品的五个阶段的产品生命周期。(1)创新国产品出口垄断时期。创新国一般是最发达的工业国,比如美国。此阶段,美国生产全部新产品,并向欧洲国家出口。这时,新产品的新技术和市场为美国所垄断。(2)外国生产者模仿生产时期。新产品生产进入成熟阶段,美国虽然仍控制新产品的生产,但当新产品在国外扩大市场后,欧洲国家开始仿制,欧洲从美国的进口减少。美国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3)创新国以外的国家的产品参与出口市场竞争的时期。在欧洲国家的厂商产量增加和生产经验积累后,其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开始获得美国原来就获得的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效益。加之,这些国家的工资水平比美国低,因此,它们的产品开始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和美国相竞争,并逐渐替代了美国货而占领了这些市场。这样,欧洲国家成为新产品的主要出口地,美国在新产品生产中的技术优势完全丧失,并开始从欧洲进口新产品。(4)外国生产者产品大量进入创新国市场的时期。新产品的生产已经标准化,美国成为新产品的净进口国,欧洲成为新产品的供给者,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生产新产品,从而影响到欧洲国家的出口。(5)发展中国家成为新产品净出口国的时期。这时,欧洲国家的竞争优势下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超过了进口。至此,新产品贸易完成其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于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动态变化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综观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生产要素不仅仅是传统贸易理论所讲的劳动、资本和土地这些要素,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以及管理等等都成为生产要素[5]32。这些无形的“软件”要素越来越成为形成国际贸易的基础,它决定着一国比较优势格局,极大地扩展和补充了一国比较优势的形成因素。
[1] 和文华.假设条件的演变折射新贸易理论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差异[J].商业经济,2015(10).
[2] 徐元康.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研究[J].岭南学刊,2015(6).
[3] 唐若菲.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4).
[4] 付亚星.信息经济下新要素禀赋理论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24).
[5] 段生应.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J].青年时代,2015(2).
A Summary of the New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XIE Lan-zhang
(School of Economical and Management,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Wuhan 430050, China)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of new elements of due to Leontief paradox, to explain the Leontief paradox and economic theory discussion and the research, the new trade theory has formed and developed. Although in terms of analysis methods and new elements theory and traditional theory is not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but the extension and supplement the forming elements of a country’s comparative advantage still have a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ternational trade; new elements; theory review
2016-06-15
谢兰璋(1974-),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经济与贸易研究。
F74
A
1672-2388(2017)02-0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