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钦 宪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理论教研部, 浙江 湖州 313000)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课堂“参与感”构建
房 钦 宪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理论教研部, 浙江 湖州 313000)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分散着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专注力,价值观的多元化、开放性消解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价值观教育。游戏世界的即时反馈性深刻地重塑着新一代的心理、思维和学习态度。互联网+为高校思政课师生搭建了更方便、更快捷的交流渠道和平台,也为课堂提供了更鲜活、更生动的素材。互联网+时代的“参与感”与游戏世界的“控制感”,为抓好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改进、加强、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互联网+; 参与感; 控制感; 课堂教学
2015年6月,中国互联网+创新大会在河北召开。业界权威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教育这个中心议题,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表示:中国教育正在迈向4.0时代。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如今的第四代互联网+教育,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核心。
在“互联网+”的涌动中,教育已成为其中的一个加数,因此就有了“互联网+教育”一词的流行。与此同时,有人提出:相对于教育的特质和互联网的特征,“教育+互联网”的提法更能准确地反映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调查发现:以“互联网+教育”方式发展起来的企业,存续时间总体上要明显短于那些以“教育+互联网”方式发展起来的在线教育实体。在这里,“互联网+教育”的企业本质上是互联网而非教育,而“教育+互联网”的在线教育实体,其核心是教育,互联网仅仅是被使用、被利用的工具而已。
李京文院士所说的第四代教育,显然并非教育与互联网+两者谁加谁的问题,互联网也绝非仅是工具那么简单,而是如何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重构教育、推动教育升级换代的大问题。那种认为“互联网+不会取代传统教育,而且会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的论调,根本就没有理解教育的本质,也没有理解互联网+----这一新生态的巨大影响力与渗透力。只是在传统的通道内迂回曲折,抱残守缺,却已然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第四代教育是“互联网+教育”,而不是“教育+互联网”。互联网+教育就是利用各种通信技术、互联互通平台和网络游戏思维,让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教学主体、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崭新的互联网+教育的新生态。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去组织化。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皆有照相机,实时直播、全程互动,每个人都可以相互链接、互联互通、共享信息。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已然处于一个同频互动的开放平台,学生不再处于教育价值链的末端,而是深切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知识和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获取的便捷化、传递的指数化,使得被教育者与教育者同步,甚至比教育者更快、更新、更大程度地获取各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成长于网络游戏世界的年轻一代的游戏思维观念,更让教育者倍感压力和无奈。赛思·普瑞巴什在TEDxBOston演讲中说:“社交网络的功能在于连接用户,而游戏能从更深层次上影响用户的行为。”[1]而且,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可以说,要让大学生对教育尤其是对思政教育有更多的获得感,要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课程,就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真心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那么,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必然选择。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化的生存方式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平常与习惯;于此同时,海量、多元而又碎片化的信息冲击而来,使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互联网的多元化与开放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价值观念形成冲击和消解 在互联网+时代,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之间实现了交融和共通。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逐渐渗透,扩展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文化反哺”是“后喻文化”时代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互联网+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文化反哺的过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下而上的“反向社会化”[2]23-25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教育者试图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价值观市场的多元化,使得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年大学生,本就容易产生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立场模糊和民族意识淡漠等问题。各种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解构,更是迎合了青年一代的求新、求奇、求特、求异的叛逆心理。可以说,互联网+强化、放大的“反向社会化”,对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了不言而喻的巨大挑战。
2.互联网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分散着大学生对思政教育教学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指出: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以上的有34.5%,2小时以上的则高达83.5%。其中,QQ、微信、微博三大社交软件和游戏时间占据半数以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4.17亿,占整体网民的57.0%,较2015年增长2 556万人。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较2015年年底明显提升,达到3.52亿,较2015年底增长7 239万人,占手机网民的50.6%[3]。《打破现状》一书的作者Jane McGoniga研究发现:目前,全球每天有超过5亿的人平均每天至少玩网游1小时,21岁以下的青年人每天消耗在游戏上的时间累积起来达到1万小时。今天的移动互联时代,大量新鲜生动的新闻体育、网游手游、购物海淘、直播互动等软件,已经悄无声息地渗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乃至课堂中,高校思政教师面临着如何与网络争夺学生专注力和注意力的艰巨任务。
3.互联网游戏世界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在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上,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上,已经与前一代迥然不同 “好玩”和有趣不仅成为游戏世界的衡量标准,也成为游戏一代评判现实世界休闲娱乐、工作学习的重要指标。游戏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形成的对虚拟世界的掌控感和操纵感,或者说,在游戏世界、虚拟过程中形成的,心理认知上的,类似“我要,我马上就要”的那种迅捷、快速、绵密的“目标反馈机制”,正在外化并投射到现实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在各种手游网游中成长的年轻一代完全无法想象,没有类似游戏世界的“即时反馈系统”[4]的那种迟重、缓慢的现实世界。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新的方式方法。高校思政教师通过调整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可以达到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教学有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的目的。具体来讲,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课改的新机遇有如下表现:
1.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和内容,为师生快速便捷地获取所需知识、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海量图片、视频和即时新闻,使得课堂教学案例的选择更具有时代性、鲜活性和生动性,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的实际,有利于新的舆论场域和新的社交货币的形成、融通和传播。
2.互联网社交软件搭建的教学平台,使得师生之间能平等化交流、全过程交流,教学主客体切换更加平顺自如 “文化反哺”是后喻时代的基本现象,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在一个平等、开放、共享的环境中不断地激荡、碰撞、融合,从而创新出崭新的知识,使人们的思维和认知边界也一次一次地得以升级迭代。教育者必须跨越“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的鸿沟,以“后喻文化”时代所应有的积极主动姿态,向被教育者虚心请教和学习,以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3.借鉴游戏世界的“目标反馈机制”,推动思政理论课教学游戏化 既然游戏已经影响、重塑着新一代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生活、学习态度,我们不妨借鉴游戏世界的“目标反馈机制”,推动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游戏化。我们可以把游戏世界的那种迅捷、快速、绵密的即时反馈系统机制,与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结合起来,打造属于思政教育教学的“参与感”和“控制感”
思政课教育和教学有其本身的规律和特征,有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理想信念的坚定性,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性,有价值和道德观念的引领性,又有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肯定教育+互联网的提法,反对互联网+教育的提法。但在诸如科学理论的传播、社会主义道德的弘扬、依法治国理念的内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和践行上,我们都必须秉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秉承“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5]第1版的原则,“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抓好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真正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1.彻底、全面革新教育理念是提高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越是旗帜鲜明地教育和宣传,学生的逆反心理越大。这是我们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时效性究竟几何?美国心理战专家Richard Crossman曾说过:宣传的上上之策是“看不见的宣传”(Unattributable Propaganda),“让被宣传的对象沿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行进,而他们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6]。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2012年底,浙江省委宣传部胡坚副部长作为主讲嘉宾到浙江大学做题为“与信仰对话”的十八大精神解读。讲解以“现场互动交流”方式为主,“主题报告”式宣讲为辅。同学们的反映是既热烈而又向往。有同学后来讲到;与胡部长交流完,回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庄严郑重地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可以说,面对汹涌澎湃而来的互联网+后喻时代,要推动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润入学生的心田,我们必须全面、彻底地革新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教育理念。
台风口上,猪也能飞。雷军在谈到小米之所以成功时如是说:“猪会飞的背后,参与感就是台风。”[7]所谓参与感,对小米公司而言就是“把用户当朋友”[7]14;对我们广大思政课教师而言就是真真正正地“把学生当平等的朋友”“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而不仅仅是授课的对象。我们应该把参与感作为思政课最核心的理念,以参与度的高低作为课程评价的核心指标之一,通过参与感来完善思政课“全线产品”的研发,以年轻一代的生动语言来塑造思政课的“社交货币”[8]25,拓展新思政课的口碑和影响,与学生共同打造一个很潮、很酷、很有吸引力的课程。借鉴小米公司的参与感和游戏世界的控制感,我们提出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参与感”和“控制感”的构建,就是把思政理论课课程教学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教”全过程开放,让学生、受教育者参与进来,建构一个有理论深度、有道德高度、有情感温度、有认知提升、有实践行动的课程,建构一个可触碰、可参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成长的课程。
2.打造思政教育的课程精品,努力挖掘课程本身的吸引力,是思政教育入心入脑的核心和关键 (1)要树立学生中心意识,在课程设计的全过程都必须做到心中始终有学生。建设课程精品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或应付专家学者的认同和上级的评估,更大的意义在于获得课程参与者和受众的每位同学的认可,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可以说,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是打造课程精品的原点。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一切的自说自话都可能是空中楼阁。(2)要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的思政教师团队,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做学生敬爱的好老师。只有爱岗敬业的老师才能打造出精品的课程。“牛逼的背后都是苦逼”,打造课程精品,从中短期来看,依靠与学生的课前、课堂和课后的互动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长期来看,必须鼓励教师团队中的每位成员不断提升自身实力,锻造一支课程核心教师团队。(3)要鼓励支持思政教师参加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培训、学术交流、实践研修和参观考察等活动,并在科研与职称聘任上予以倾斜和保障,不断激发广大思政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辅以制度化的定期集体备课、磨课制度,抓住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不断地提升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亲和力,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4)丰富并完善课程精品资源共享库,深化课程整体布局,探索专题化教学,在教案和课件上精益求精。一是要更加注重“问题导向”[5],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问题的设置既要植根于教材,又要源于社会热点,同时贴近授课对象的实际,聚焦青年学生的关切和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课堂互动。二是做好教案的更新完善工作,做到详略得当、(道)理(故)事结合。既要保证理论的完整性、科学性,又要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增强故事性。著名作家迟子建说:会讲道理的,永远打不过会讲故事的人。亚里士多德也曾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 会讲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高职思政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三是实现课件或演示文稿的简洁化、海报化、动图化。在课件设计上既要直接,讲大白话,做到通俗易懂,又要切中要害,化繁为简,充分地展现理论直击心灵的穿透力;图片选择和信息架构,既要赏心悦目精美化,又要秉承“守黑留白”的原则,留有想象的空间,能让学生更加便捷地参与课程的全过程。
3.构建基于蓝墨云班课[9]为主,QQ和微信为辅的即时互动参与反馈系统,是互联网+时代思政理论教育教学的显著特点 互联网+时代的思政教育有别于以往的传统教学,一方面,凭借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手机APP,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打破了师生交流的壁垒障碍,让学生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真正地参与到课程的构建中来,把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理念落到了实处,形成学生对课程即时反馈的控制感;另一方面,可以让授课教师以更加扁平化、开放性的视野,去了解青年一代的思想现状,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1)将蓝墨云班课应用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课前有导学、课中有参与、课后有延伸的全程参与互动教学模式。在课前,教师可以在蓝墨云平台云端创建班群和班课,并向学生注册用户推送课程相关教案、课件、音视频和背景资料等内容,让学生自主预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补足教案课件的不足,让学生获得经验值奖励,并通过云班课平台或QQ等即时通讯软件与教师交流探讨,以优化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在课中,在前期交流与优化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云班课平台的小组作业任务,活动库、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在线测试等模块,即刻反馈点评,使授课内容明晰、课件形式精美、互动焦点不断,气场足够强大,学生注意力集中,打造“沉浸式互动教学”。在课后,教师应该继续做好答疑解惑,设计一系列任务,让学生课后自主完成。教师可以以经验值奖励等方式,做好跟踪评价和考核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内化吸收,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和迁移能力。(2)发挥QQ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作用,弥补蓝墨云班课平台即时解答和交流不便等问题,让学生更方便、快捷地与教师实时互动,让教师也可以及时地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同时,对于学生提供的优秀教学建议和教学素材,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予以表扬或强调,把应用程序(APP)的及时互动反馈机制和课堂教育教学的后反馈机制结合起来,共同构建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参与感”与“控制感”。
[1] 塞思·普瑞巴什.现实和虚拟世界中的游戏机制[EB/OL].(2010-08-31)[2017-04-26].http://www.tedtochina.com/2010/08/31/seth-priebatsch_the_game_layer_on_top_of_the_world.
[2] 周晓红.米德和她的《文化与承诺》[J].读书,1987(6).
[3] 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7-01-23)[2017-04-26].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
[4] 马宗振.互动反馈系统的教学功能和应用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2).
[5] 人民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
(2016-12-09)[2017-04-26].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6] 李剑诸.美国中情局与隐性宣传部[EB/OL].(2004-11-02)[2017-04-26].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6/36357/2958499.html.
[7] 黎万强.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容手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8] 乔纳·伯杰.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9] 谭春兰.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6).
Construction of “Particip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Internet
FANG Qin-xia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 the Internet+ era. The internet ha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which disperse the students’ appeal and concentration of classroom learning, and its openness and diversity affluence the mainstream values of education. The instant feedback of the game world is profoundly reshap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psychology, thinking and learning attitud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et +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is building a mor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platforms, and is also providing more fresh and vivid materials for the classroom. Learning from the sense of engagement in the consumer era and the sense of control of the game world, the school should firmly grasp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s main channel and constantly enhance pertinence to provide a direction.
Internet +; sense of engagement; the sense of control; classroom teaching
2017-05-08
本文系2014年度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学改革课题“互联网时代后喻理论视野下高职思政课堂重构研究”(2014kg15)的研究成果之一。
房钦宪(1981-),男,山东莘县人,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1672-2388(2017)02-0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