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晓 强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理论教研部, 浙江 湖州 313000)
“第二次社会转型”中的大学文化建设
王 晓 强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理论教研部, 浙江 湖州 313000)
当前中国的发展正逐步从以经济建设为主导的“第一次社会转型”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全面转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即“第二次社会转型”。社会转型的核心是文化转型。大学文化作为重要的亚文化,必须率先实现价值转型、管理转型和主体转型。高校要以培养符合“第二次社会转型”要求的新型人才为使命,建设引领社会风气的先进大学文化。
大学; 文化建设; 社会转型; 教育
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一词源于西方社会学理论和现代化理论,其基本内涵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当前,中国的发展正逐步从以经济建设为主导的“第一次社会转型”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全面转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即“第二次社会转型”。
“第二次社会转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和谐价值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倡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公平正义,改革的成果让人民共享。其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由此,学界提出了中国的“第二次社会转型”。目前,学术界对中国的“二次转型”还没有形成共识,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石良平(2006)认为:“从经济增长的阶段看,‘二次转型’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改革取代企业改革,即改善政府的管理模式将被推到前台。”[1]47迟福林(2010b)认为:“二次转型”是“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以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第二次市场经济改革。”[2]23岳生(2010)认为:“第二次转型是在第一次经济转型基础上进行的难度更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等全面平衡的变革”[3]20。
综合学术界观点,本文所说的“二次社会转型”是相对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的第一阶段而言的,其核心在于执政价值观的转变,更加注重全面现代化,切实关注人的需求和全面、自由发展,是以回归人的理性、关注人性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化阶段,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要义。
1.社会转型的核心是文化转型 文化的变迁或转型是最深刻、最复杂的变革,因为它代表着人的生存方式的转型----不仅要幸福地生活,而且要有思想地、自觉地生活。自从我国进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时期,特别是十八大以后进入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以来,以文化和价值观为题的新型社会主义理念就不断被人们讨论和思考。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过程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类别,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发展属于内源性现代化,而中国这样迫于外部压力而实施的现代化就属于外源性现代化。也就是说,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恰恰是来自其内部的文化因素,推动社会转型必须进行文化转型。有学者提出:“如果我们把社会系统看作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或‘人格’的化身,那么文化转型无疑可以说是这场社会转型的‘灵魂’。”[4]70-72文化转型是一个民族社会和文化历史实际运动的合理的、必然的结果,是人类的精神生命朝优化方向上的延续和发展。
2.“第二次社会转型”需要大学文化开风气之先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中重要的亚文化,同时是先进文化、优质文化,在社会文化整体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大学文化对内主要承担着人才培养的基础责任,对外担负着社会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创新的责任。这两者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正如有学者所说:“当前学校教育难就难在我们处在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期。我们遇到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问题。这些问题靠政府、理论家、管理实践家都可能难以解决。也许在这个时代,需要教育界一批思想家,从文化角度入手,深刻指出我们习以为常的诸多现象的荒谬性,理性剖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制度和文化根源……去做一些新的文化支柱下的新的尝试,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感觉也是我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5]273大学文化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既是社会转型的一部分,又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在“第二次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文化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人才,不断传承、培育、创新民族文化。
3.大学文化现状也迫切需要实现自我转型 外部环境的不断转型和演化必然影响到大学文化建设。当前的大学已经不是过去相对封闭的“象牙塔”,大学与社会的区分度日趋缩小。在“第一次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的发展大有欣欣向荣之势,但也呈现出功利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未能较好地处理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以及规模与质量、外延与内涵的关系。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保守派教授Allan Bloom发表了《冷漠的大学》(Our Listless University)一文,认为美国的一流大学师生已经没有了信仰,连文史哲的教师都羞于谈论道德。纵观国内,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就曾说:“我们现在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诚然,经济体制改革也带来了大学价值观念的转向,教育主管部门一些不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了大学个性的缺失和自我的迷失,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加速了大学校园中各种文化的冲击和博弈,大学的“非学校化社会”现象若隐若现。而大学内部育人功能的弱化和教育质量的下降,与制度引导的偏向导致教师的学术功利化和专业教育功利化,导致学风浮躁、学生素质下降是离不开的。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6]35大学担负着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一旦这一功能不能很好发挥,将是我们整个社会的灾难。大学文化尽快实现自我转型,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提到:现代化社会中,仅靠市场契约是无法维持正常运转的,必须有“契约背后的非契约因素”,也即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第二次社会转型”实质上是价值观的转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提出,在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界定了“第二次社会转型”过程中我们应当持有的共同价值观。因此,如何传承和创新社会文化,努力培养拥有共同价值观和认同感的人才是大学文化的根本使命。当前,大学文化建设首先应解决价值观匹配的问题,也即如何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学、科研主体,哪一个才是最本位的主体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大学文化要率先实现转型,应从价值、管理和主体三个方面着手。
1.价值转型:从外在的科研考核转向内在的人文价值的培养 目前,大学文化最核心、最难以克服的问题就是重科研轻人才培养,导致大学以及大学教师的整体学术功利化,大学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责任日渐弱化,人才培养整体质量日渐滑坡。应当注意的是,问题的症结不是单纯的科研考核问题,而是科研考核外在化问题。科研本是大学精神的体现,更是大学文化的主旨所在。但是,一旦大学不重视科研的内在精神,而仅仅重视科研外在的数量和级别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的功利指标(职称、评级、奖励和头衔等),大学的灵魂也就不复存在。科研是大学的重要特征,但大学文化的根本落脚点是大学风尚。在现有环境下,我们也许不能立即改变外在的评价制度,但是大学内部则必须以提升内涵为使命,要将培养学生理性的科学信仰、高雅的文化涵养、高尚的道德操守、高度的公民责任担当意识作为大学的真正内涵。正如当今美德伦理的代表人物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桑德尔所说的那样:“大学的目的是培养好的公民。”[7]218而任何外在的指标都会损害或改变大学精神。大学的本质固然是育人,但不仅仅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谋生能力的“经济人”。这里的“人”的基本含义就是有社会责任感、有较高自觉意识的好公民。而且,“育人”对象不仅仅是学生,也包括教师,即培育“大学人”。大学文化应将尊重学生、尊重教师作为自身的核心,将教师与学生作为一对有机联系共同体进行培育、引导、评价、激励。因此,大学文化应该改革当前考核指标外在化的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将培育“大学人”作为自己的任务主体。
对于第二次转型对大学文化的影响,还可以借鉴德国学者密特尔斯特拉斯关于“教育”(Ausbildung)和“教养”(Bildung)的区分。他发现:当一个国家处于现代化初期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培养较高专门人才放在大学任务的首位,即强调专门技能的“教育”,德国也是如此。但是,当国家现代化进入更高阶段时,不仅大学的首脑,而且政府精英也逐渐意识到,培养具有“贵族精神”(而不是贵族)的好公民则是国家最好的培养方向。因为高尚优雅的大学文化“教养”的结果是产生了大批对国家、对社会更具有责任意识的好公民,相比于早期毕业于大学的那些只会赚钱,不顾其余的所谓“专门人才”,对国家和大学反而是更合算。
2.管理转型:从“自成一体”为主转向“协同管理”为主 大学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外部环境的演变和大学内部自身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无法独立解决大学自身的问题,必须通过高校与社会的协同合作来共同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在新一轮的国家治理能力改革的过程中要及时转变职能,改变对教育系统的行政约束,让大学在一个相对自主宽松的环境中发展,并且有意识地让大学精神来引领和改变社会风尚。另一方面,大学也要以开放的视野和胸怀融入社会发展潮流,在与社会“协同管理”大学的过程中不让单纯的经济尺度和价值观来降格大学文化,而是以建立和培养高尚理想信念的大学风尚来引领和改造社会风尚。大学要建立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保障、行为文化为标尺、环境文化为烘托的大学内部文化建设机制,要做到大学文化内部各因子间的有机联动、协同管理,而非各自为政。同时,大学要正视当前“大学事实上已没有围墙”的事实,在坚守大学自身的理想性和前瞻性的同时,也要融入社会,影响社会文化。要与社会建立联动机制,搭建各类平台,让大学优秀校园文化走向社会,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作用。通过高校与社会的联动与接轨,重点解决“大学人”的精神塑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问题。
3.主体转型:从行政治校为主转向专家治校为主 (1)实现教授治教。承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主体是大学教授。当前,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大学文化建设均面临着长期性和复杂性,都亟待大学教授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民族文化意识去凝练文化、整合文化。未来社会转型的严峻任务也要求大学教授必须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然而,前提是必须建立教授治教的制度,通过学术委员会、专家咨询议事机构等,确立大学教授的学术权威,让他们在事关大学学术治理的关键问题上、大学文化冲突的抉择上、大学学术发展的方向问题上能够有话语权、主导权。如“日本大学系统总体上构建了外部审议会制度、内部评议会和教授会制度的学术权力表达机制。中央教育审议会等提出的咨询报告是日本每一次教育改革法律和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而其成员主体是大学教授。”[8]46韦伯曾经批评“专家没有灵魂”。事实上,教授们的灵魂来源于敢于表达的法律及制度保障。(2)尽快实行教师分类发展、多元评价机制。长期以来,大学教师的管理主要是以“岗位”为主体的,而不是以“人”为主体;同时,“教师”的范畴非常宽泛,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后勤人员、教辅人员均称为教师。只要在大学工作、晋升,均面临着职称评审、科学研究的任务。除了在现有基础上对不同类别的教师进行分类外,还应该对不同类别、岗位的教师实行多元化评价体系,让教学、科研型教师也有适合自身特点的良性发展,让行政、教辅人员从科学研究中脱离出来,通过职员制等来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
“第二次社会转型”关键是价值观和文化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文化应沿着先进文化的轨道,正视自身现实的不足,摈弃功利化的价值观,克服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充分发挥其前瞻性和理想性特征,以培育具有高尚的人文价值、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为己任,以改造社会、引领社会风尚为使命,在价值观念、管理方式、治理主体等方面率先实现转型,尽快发挥其在“第二次社会转型”过程中应有的作用。
[1] 石良平.中国发展战略的第二次转型[J].沪港经济,2006(5).
[2] 迟福林.第二次改革的主线与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0(5).
[3] 岳 生.第二次“转型”[J].新理财,2010(8).
[4] 王春波.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9).
[5] 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 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第2版[M].朱慧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8] 丁建洋,王运来.嫁接与自主:日本大学文化的发展逻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6).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in the Seco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WANG Xiao-qiang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
At present, China’s development is gradually transforming from the “first social transformation” dominated by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t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ople as the core of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involving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aspects, namely “the seco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s the core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s the important subculture, university culture must take the lead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value,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For the mission, university must cultivate talents who are in line with the “seco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requirements, build an advanced university culture that leads the social atmosphere.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education
2017-04-21
王晓强(1981-),男,浙江长兴人,助教,法学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641
A
1672-2388(2017)02-0010-03